APP下载

改进建筑60秒

2015-12-21栏目主持叶扬

世界建筑 2015年9期
关键词:都灵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栏目主持:叶扬

改进建筑60秒

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Architecture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屈张

清华大学博士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师

QU Zhang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Architect,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邵星宇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SHAO Xingyu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Southeast University

对于像我这样刚刚毕业的建筑师,还远达不到能改进建筑的程度,这里只是谈一下通过参与设计得到的一些收获。在学生阶段我参加过一些设计竞赛,现在竞赛的题目越来越开放,从一个房子到一件事到一句话。这种开放性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就能产生很多很有意思的想法。但是如何选择这些想法是一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比较理想的过程是,从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出发,再通过设计把它变成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交流也变得更加重要。2014年我参加了豪瑞(Holcim)竞赛,我和队友彭哲、周真如,我们很多的想法都是在团队讨论中得出的,比如对于地域性和文化可持续性的解读。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和来自其他国家的青年建筑师面对面交流,像斯里兰卡、泰国这些平常可能不太会关注的国家,其实他们对于生态、可持续性、社区自建这些方面有着许多独到的见解。我觉得这也是国际竞赛这个平台带给我们的帮助。我想在现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这种不断的交流,来实现对建筑的一点点改进。□

这段时间,乡村建设成为了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点,一方面有国家政策鼓励的因素,另一方面,在乡村做建筑其限制要比城市中少得多,而且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给了建筑师以丰富的灵感,于是“乡愁”成为建筑师挂在嘴边的一个常用词汇。然而问题在于,大多数的乡村建设其实并没有真正思考在乡村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中可能需要的特殊的建筑类型。过去,乡村可能处在一种相对自发的建设中,完全以发展为目的,但其结果是使得乡村逐渐割裂了与自然、传统之间的关系,甚至像城市一样逐渐抹平了乡村所应有的特点。而作为相对专业的建筑师介入其中的时候,并没有使得这一问题获得相对专业的解答,大多数的时候,发展的问题被建筑师回避了,于是,这样的乡村建设更像是建筑师自身趣味、或者说乡愁的体现。乡村的现代化显然不应以牺牲自身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为代价,但又如何能寻找到一个发展的原型去兼顾各方的利益?这或许不是一两个建筑师,或者一两个建筑所能完成的,但只有当其成为一个共识,只有当这个问题开始被持续地思考和不断尝试解答的时候,中国的乡村建设才真正开始。□

落脚城市: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

Arrival City: How the Largest Migration in History Is Reshaping Our World

作者:道格·桑德斯/Doug Saunders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类从乡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这个人口大迁移的过程。乡村的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处落脚,形成过渡性空间,即贫民窟,再把这个落脚点作为融入城市的跳板,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向上攀升。

加拿大记者道格·桑德斯先生用了3年的时间,走访了从中国的重庆和深圳,到美国的洛杉矶、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孟加拉的达卡等16个国家的30座城市的贫民窟,真实详尽地记录了这些国家和城市在迁徙、城市化与社会流动性方面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

道格·桑德斯把这类贫民窟称为“落脚城市”,他认为,“落脚城市”是贫困人口上升的管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同时,“落脚城市”对乡村的脱贫致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落脚城市”既可能是下一波经济与文化盛事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重大的暴力冲突的爆发地。因此,政府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落脚城市”,加大对“落脚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把“落脚城市”转变为长久的进步力量,促成贫穷的终结,进而使得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共同发展。

《落脚城市》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样,对于当今正处于城市化高峰期的中国来说极有借鉴意义。同时,《落脚城市》对于今天正在从事城市和乡村建设的人们,是一本必须认真研读的教科书,而且,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撰文:宋兵,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

窗景——窗的行为学

窓のふるまい学——窓のふるまい学

WindowScape Window Behaviorology

作者:东京工业大学 塚本由晴研究室

出版社:フィルムアート社,2010

与用科学逻辑描述建筑基本元素(如窗、墙、柱……)的教科书作对照,本书采用了相似的分类标准,如:气候、宗教、光……在对28个国家、76座城市、135扇窗调查之后,得到这样,3个章节:光与风;与人同在;交响诗。看着这样的目录你就知道,这不是科学之书,而是一本将现场体验与设计方法密切结合的设计之书。

与关注功能、尺度关系的设计资料集作对照。相似之处是,本书用线描(剖轴测图)配上现场测得的尺寸,表达案例的平面、剖面、构造。不同的是,线图里配有人物,人物还发生着行为,行为还延伸到窗户内外空间……结合现场照片(大部分里面都有人),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每个案例中具体的人、具体的活动、具体的事件、具体的场景、具体的气候……这是一种从人体行为、事件发生角度,细致观察具体设计物效用的书。

与罗西类型学的抽象思考方式作对照。本书虽有分类倾向,但没有试图思辨出深藏表象背后带有本质性的抽象规律。文字与图像(线图及照片)带着日本人特有的絮絮叨叨的细致劲儿,尽可能呈现细节,并暗暗烘托出了某种暧昧的相似性。

2015年夏天,我的一位朋友在作者塚本由晴的引领下去看其新作,他对着一个“层叠之窗”——即内层是细木条格栅的纸制推拉窗,外层是一个透明大玻璃窗——讲述着光线控制如何影响到人体的声音感知,拉关开合之间向来者说道:“打开窗是东京,关上窗是日本”。□(撰文:fwb,建筑学者,建筑师)

建筑学讲义

Lectures on Architecture

作者:维奥莱-勒-杜克/Eugene-Emmanuel Viollet-Le-Duc

出版:Dover Publications,1987

尤金-埃曼努尔·维奥莱-勒-杜克(Viollet-le-duc, Eugène-Emmanuel,1814-1879),是建筑保护史上风格性修复思想的主导人物,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在他手中得以修复。他也是现代主义建筑理论重要的先驱,其观念影响了19世纪以来现代主义运动的一批重要人物。

《建筑学讲义》集中且全面地表达了他的建筑思想。该书写作于1857年,原本是他作为巴黎美术学院的教授为打算开设的课程所写的讲义。他将讲义与之后所写的一些文章收录为《建筑谈话录》(Entretiens sur l' architecture),于1863与1872年先后出版。

纽约Dover公司1987年重印了该书的权威英译本,该版本由本杰明·巴克纳尔(Benjamin Bucknall)分别于1877年 (第一卷) 和1882年 (第二卷)译成。英文书名为“Lectures on Architecture”,共20讲,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从原始时代至19世纪建筑的特性,对当时流行的对形式的过分关注提出批判,并追溯历史上不同设计原则的逻辑源头,他认为自古以来所有优秀的建筑都是人类本能的理性推理的结果。在下册中,维奥莱-勒-杜克分专题探讨了建筑构造、建筑装饰、建筑与雕塑、建筑教育、住宅建筑以及建筑的施工与管理。他是一位非常全面的注重实际的建筑师,如后人所总结的他的“风格性修复”以务实的态度与英国的“反修复”抗衡一样,在本书中他也以自己对建筑施工、建筑构造以及对住宅建筑的务实态度与当时巴黎美术学院的教育方法抗衡。他认为建筑学的课程必须包括领域广泛的研究,他敏锐地关注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建筑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研究铁运用于建筑的可能性,这启发了后来铁结构在建筑中的大规模运用。□(撰文:白颖,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形式的功能

The Function of Form

作者:法西德·穆萨维/Farshid Moussavi

出版:ACTAR,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2009

自从19世纪路易斯·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后,对形式与功能之间关系的探讨就没有停息过。而本书的作者法西德·穆萨维在暗示书中探讨的是“形式的功能”。因为自冷战后随着资本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对于形式与功能二元对立的探讨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城市和文化环境,这些变化要求建筑师必须做出不同的思考。书中对于“形式的功能”的解释有两个指向:一个指向结果,也就是形式的空间效果(performance of form);另一个指向形式发生的过程(production of form),也就是如何通过结构网格的镶嵌与变异产生形式。当形式作为结果时,形式更多是对其所处环境和人的一种调解;当形式作为过程时,形式更多是关注本体的非调解的新形式。

书中,法西德·穆萨维以极其系统性的归类法,将这两种指向结合在一起探讨。书中从基本的结构系统 (网格网架、拱券、穹顶、折板、壳体、张拉与充气膜)出发,通过结构网格三向度的镶嵌与变异(水平、垂直和曲线),来产生并讨论空间效果。之所以将结构网格单元作为形式探讨的原型,是因为结构网格是形式物化的基础,也是对形式产生空间的一个基本操作手段。同一种单元在不同的网格镶嵌方法下(也可理解为形式对于环境与人需要调解的因素),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空间效果。本书既可以作为系统性思维训练的范例,也是形式网格镶嵌与变异的手册,还可以作为一本对建筑结构认知的读物。□(撰文:詹远,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高级副合伙人)

马蒂亚斯·阿尔格伦

Mathias Ahlgren

B. 1972,法伦,瑞典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硕士

高级景观建筑师,SWECO建筑事务所法伦分公司主任

B.1972, Falun, Sweden

M.Sc., The 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Senior Chief Landscape Architect, Head of Sweco Architects office

Falun

古斯塔沃·安布罗尼西

Gustavo Ambrosini

B.1965,都灵,意大利

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副教授

Negozio Blu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65, Torino,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olitecnico di Torino

Founding partner, Negozio Blu

Architetti Associati office

莫罗·贝尔塔

Mauro Berta

B.1972,亚历山德里亚,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副教授

B.1972, Alessandria,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Politecnico di Torino

米凯利·博尼诺

Michele Bonino

B.1974,都灵,意大利

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副教授

B.1974, Torino,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Associate Professor, Politecnico di Torino

达维德·韦罗

Davide Vero

B.1986,阿尔巴,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硕士

都灵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6, Alba, Italy

MArch., Politecnico di Torino PHD. Candidate, Politecnico di Torino

玛尔塔·博泰罗

Marta Bottero

B.1976,阿奎泰尔梅,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B.1976, Acqui Terme,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Assistant professor, Politecnico di Torino

陈龙

CHEN Long

B.1976,河北,中国清华大学硕士

多相工作室合伙人

B.1976, Hebei, China

M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Partner, Principal Architect, Duo Xiang Studio

褚冬竹

CHU Dongzhu

B.1975,四川,中国重庆大学博士

重庆大学教授

B.1975, Sichuan, China

PHD., Chongq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Chongqing University

安东尼奥·德罗西

Antonio De Rossi

B. 1965,都灵,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教授

山地建筑研究所主任

B.1965, Torino,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Full Professor, Politecnico di Torino Director, Institute of Mountain

罗伯托·迪尼

Roberto Dini

B. 1977,奥斯塔,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研究员

山地建筑研究所

B.1977, Aosta,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Research Fellow, Politecnico di

Torino

Institute of Mountain Architecture

朱利安·德斯梅德

Julien De Smedt

B.1975,布鲁塞尔,比利时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建筑学院建筑学文凭硕士

JDS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5, Brussels, Belgium

Architect MAA.,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rincipal, JDS Architects

范路

FAN Lu

B.1978,江西, 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讲师

B.1978, Jiangxi,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Lecturer, Tsinghua University

方晓风

FANG Xiaofeng

B. 1969,上海,中国清华大学博士

《装饰》主编

B. 1969, Shanghai,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Editor-in-Chief, Zhuangshi

埃斯潘·佛尔格罗

Espen Folgerø

B. 1980,斯塔万格,挪威

卑尔根建筑学院硕士

OPA FORM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80 Stavanger, Norway

MArch., Berg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rincipal, OPA FORM architects

柯林·福涅尔

Colin Fournier

B.1944,伦敦,英国

受教于AA建筑联盟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访问教授

B.1944, London, UK

Educated at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Visiting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郭屹民

GUO Yimin

B.1974,上海,中国

同济大学博士

Atelier and I工作室中国代表

B.1974 Shanghai, China

Eng. D. Tongji University

Atelier and I, Representative in China

韩冬青

HAN Dongqing

B.1963

东南大学博士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B.1963

PHD., Southeast University

Dean,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Chief Architect,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雅克·赫尔佐格

Jacques Herzog

B.1950

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50

Graduate from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ing Partner, Herzog & de Meuron

皮埃尔·德梅隆

Pierre de Meuron

B.1950

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B.1950

Graduate from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unding Partner, Herzog & de Meuron

克里斯蒂·宾斯万格

Christine Binswanger

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事务所资深合伙人

Graduate from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nior Partner, Herzog & de

Meuron

杰伦特·约翰

Geraint John

B.1938,斯温西,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巴特雷建筑学院建筑学文凭

高级顾问,博普乐思建筑事务所

B. 1938, Swansea, UK

DipArch,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enior Adviser, Populous

杰瑞·安德森

Jerry Anderson

B.1954,威明顿,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

高级项目主管,博普乐思建筑事务所

B. 1954, Wilmington, USA

MAr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Senior Principal, Populous

李华

LI Hua

B.1968,西安,中国

建筑联盟学院博士

东南大学副教授

B.1968, Xi'an, China

PHD.,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ssociate Professor, Southeast University

龙灏

LONG Hao

B.1968,镇江,中国

重庆大学博士

重庆大学教授

B.1968, Zhenjiang, China

PHD., Chongq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Chongqing University

彭元春

PENG Yuanchun

B. 1982,四川,中国重庆大学硕士

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2, Sichuan, China

MArch., Chongqing University PHD. Candid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罗鹏

LUO Peng

B.1975,哈尔滨,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B.1975, Harbin, China

PH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ice De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IT

李丽华

LI Lihua

B.1988,山东,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8, Shandong, China

PHD. Candidat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鲁安东

LU Andong

B.1977,南京,中国剑桥大学博士

南京大学教授

B.1977, Nanjing,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ofessor, Nanjing University

孔宇航

KONG Yuhang

B.1962,江苏,中国

东南大学博士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B.1962, Jiangsu, China

PHD., Southeast University

Vice Dean,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梅洪元

MEI Hongyuan

B.1958,营口,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B.1958, Yingkou, China

PH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an,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IT

Dean,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T

王墨晗

WANG Mohan

B.1989,哈尔滨,中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9, Harbin, China

BArch.,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D. Candid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IT

中村拓志

Hiroshi Nakamura

B.1974,东京,日本

明治大学硕士

中村拓志&NAP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B.1974, Tokyo, Japan

Master, Meiji University

Principal, Hiroshi Nakamura & NAP Co., Ltd.

青锋

QING Feng

B.1977,四川,中国爱丁堡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副教授

B.1977, Sichuan, China

PHD., Edinburgh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托德·桑德斯

Todd Saunders

B.1969,甘德,加拿大

麦吉尔大学硕士

桑德斯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B.1969, Gander, Canada

MArch.,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Founder and Chief Architect, Saunders Architecture

汤米·威廉森

Tommie Wilhelmsen

B. 1973,斯塔万格,挪威

卑尔根建筑学院毕业

威廉森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B.1973 Stavanger, Norway

Graduated from Berg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Founder and Chief Architect,

Wilhelmsen Arkitektur

施卫良

SHI Weiliang

B. 1964,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学士

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工程规划技术部部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B.1964, Beijing, China

B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General,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Beijing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 Bid

Committee

Chief Planner, Beij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Urban Planning

Director General,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桂琳

GUI Lin

B. 1973,宁夏,中国

清华大学工程硕士

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工程规划技术部设施规划处处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B.1973, Ningxia, China

Master of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Division Chief,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Beijing

2022 Olympic Winter Games Bid

Committee

Senior Engineer,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吴朝辉

WU Zhaohui

B.1968,河北,中国

贝尔拉格建筑学院硕士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持建筑师

B.1968, Hebei, China

MArch., Berlage Institute

Director of United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Group

袁烽

Philip F. Yuan

B.1971,哈尔滨,中国

同济大学博士

同济大学副教授

B.1971, Harbin, China

PHD. ,Tongji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ongji University

张利

ZHANG Li

B.1970,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简盟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世界建筑》主编

B.1970, Beiji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Deputy Chief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Partner, Director of Design, Atelier TeamMinus

Editor-in-Chief, World Architecture

周渐佳

ZHOU Jianjia

B.1986,上海,中国

纽约库珀联盟硕士

冶是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B.1986, Shanghai, China MArch., The Cooper Union Co-Founder, YeArch Studio

朱文一

ZHU Wenyi

B.1963,成都,中国清华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B.1964, Chengdu,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傅隽声

FU Junsheng

B.1989,北京,中国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B.1989, Beijing, China

PHD. Candidate, Tsinghua University

科斯塔斯·佐维洛斯

卡斯阿尼·特奥多拉卡寇Kostas Zouvelos

Kassiani Theodorakakou

B.1964,雅典,希腊

国立雅典理工大学建筑学位建筑师

B.1964, Athens, Greece

Diploma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Athens

Architects

猜你喜欢

都灵理工大学清华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昆明理工大学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推理笔记》 林柏宏自曝偷亲陈都灵
《推理笔记》林柏宏自曝偷亲陈都灵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