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递进式实训教学在《影视照明》课程中的运用
2015-12-21彭春雷
试论递进式实训教学在《影视照明》课程中的运用
彭春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实训中心,湖南 长沙 410100)
[摘要]《影视照明》是一门注重技术操作的实用性课程。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进行递进式实训教学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影视照明技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递进式实训教学;《影视照明》;技能
[收稿日期]2015-04-22
[作者简介]彭春雷(197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实训指导师。研究方向:影视照明。
[中图分类号]G712
[DOI]10.16261/j.cnki.cn43-1370/z.2015.04.018
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影视照明是一门艺术、一种技巧、一项业务,从业者在熟练掌握一系列繁杂的硬件技术操作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作,因而学习者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训练来学习影视照明是必需的途径,掌握好影视照明技能是胜任这一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1]
一、当前影视照明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推崇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设计,选择、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2]一般是设置一个大项目,再下设多个子项目,这种将相关的各种任务进行环环相扣设置的大项目设计,对于很多专业课教学收效不错,但对于《影视照明》课程来说却存在某些不足。第一,规模大、实现周期长,初学者不能较快地看到自己的成果,不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兴趣。尤其在本课程中,学生要通过拍摄、剪辑后才能完整地看到灯光效果。第二,每个子项目涉及到的知识技能过于完整,一些操作技巧在一个子项目中集中出现,而在其他子项目中几乎没有,不利于知识巩固和操作熟练。第三,项目的最终结果依赖于各子项目的成功,一次失败所付出的代价太大,没有重新再做一次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在失败中积累经验逐步实现目标。第四,项目和形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自己确定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影视照明》课程递进式实训教学的基本内容
递进式实训教学将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小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呈递进关系,教学活动逐步推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这不同于一般的多项目串行多次循环的实训教学模式,而是每个项目任务具有独立的主题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是螺旋上升又辐射扩充的。
依据影视照明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笔者设置了三个实训环节,对应三个真实的拍摄任务,通过反复的动作训练,由基本技能的掌握提升到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三个真实的拍摄任务是相对独立的小故事片段,其整体规模都较小,在同一个场地内即可完成,周期短,易管理,好实现,并且都有明确的主题,可以相对限制学生想象的范围,又在表现形式上留给学生发挥创作的空间。这三个任务的题目分别为《茶道》、《艺术家》、《小偷》,场景变化由简到繁,内容从普通生活的动作展示到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动态表演,技术操作由简单的设备使用到综合的技巧运用。项目任务在要求学生掌握灯光造型、光线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技术整合,融入更多的创意,探索更好的技术方法和表现手法,学会通过照明手段模拟现实场景,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最终分别完成时长为三到五分钟的三个短片制作。
三、《影视照明》课程递进式实训教学的实施
(一)递进式实训教学项目任务的设置
首先,任务内容的设置应与现实岗位工作的要求相结合。例如项目一《茶道》中单人灯光造型的方法就可以用于新闻主持人近景的拍摄,茶具的陈设照明的技巧可以应用到商品广告的拍摄;项目二《艺术家》中的双人布光的方法可应用于访谈节目的布光。
其次,每个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呈递进关系。虽然每个项目所用的硬件设备相近,但技术整合的方法和运用的技巧是逐步提升的,在技术要求上由一般的技术方法的掌握上升到艺术创作的层面。例如在项目一《茶道》中主要要求曝光控制、基本造型等技能的掌握;而在项目三《小偷》中,更多地强调如何将光、影、色运用于故事情节的表现。
最后,项目的规模控制应与学生能力的提升相适应。每个项目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想范围,但在表现形式上留给学生一定的创作空间,而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涉及更高级的技术运用。例如项目一《茶道》的场景变化比较简单,但表现形式可以茶艺表演、茶的品尝、茶文化的介绍等方式出现;在项目三《小偷》中有了较多的场景调度,人物动态范围也比较大,掌握更熟练的学生为了使画面逐渐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可以采用更复杂的拍摄方案,加入更多的影调控制、效果光渲染等加强紧张气氛。
(二)递进式实训教学的步骤
项目一《茶道》针对照明基础知识而设置,要求学生完成室内日景环境和单人静态的布光,现场效果如图1所示。场景比较简单,背景是由学生自己装饰的单面背景墙,一套普通的茶具和单人茶艺表演构成前景和主体。较小的规模,明确的主题,不需要太多创意和构思,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完成现场人物照明处理,掌握基本的设备操作和布光方法,如灯具安装、三相电源使用、照度和色温的控制、三点布光法、光线的控制技巧等。在这一环节,指导教师需要强调团队协作,做好事前策划,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多以动作演示引导学生,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项目二《艺术家》针对自然光照明和室内人工光布光两个模块设计。该项目景区包括三个方向,为双人上镜表演,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运用影视照明的多种方法,根据环境特点灵活使用照明设备,模拟室内日景和室内夜景照明,现场效果如图2所示。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够掌握双人布光、光线造型处理、混合光源照明、环境模拟等技能。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灯光造型的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应逐步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
项目三《小偷》主要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为目的而设置,现场效果如图3所示。项目设计为一个特定人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活动,需要运用较多的灯光造型来组织画面语言,叙述故事情节。其中场景的变化较为灵活,人物也具有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影视照明的知识与技能,在系统性思维指导下完成作品。在该环节中有较多的效果光处理、人物调度、光效切换等技巧训练,学生通过灯光造型来刻画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叙述故事情节,初步形成影视照明的艺术创作能力。指导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影视照明技能为影视创作服务,培养学生的业务筹划能力。
图1 《茶道》室内日景
图2 《艺术家》室内夜景混合光源
图3 《小偷》白天室内夜景
在每个项目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组织总结评估,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包括照明方案、布光图、设备配置表,小组则通过完成的视频片段进行作品互评,通过指导老师的归纳、总结,再次巩固课程的知识点。
(三)递进式实训教学的效果
对比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设计,递进式实训教学设计更注重与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
影视照明技能,更符合《影视照明》课程的专业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递进式实训教学效果明显,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团队协作密切,始终处于一种阶梯式的成长过程中,有助于职业能力中核心能力的提高。尤其是这种技术要求逐步升级的项目任务推动,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自觉融入的作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并构建自己的新知识。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在整个项目实训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应避免老师的操作演示变成学生简单的动作模仿,避免由老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变成学生依赖老师完成任务,而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地融入理论知识,使学生养成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工作习惯。指导教师还要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途径,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这种递进式实训教学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在实践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尤其是实训设施和设备的专业化程度高,难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理想状态。例如需要足够的空间容纳反复拆装的实训装置、品种繁多的灯具设备、零散的附件等;实训场地既是能满足真实任务拍摄的片场,又是能满足教学活动的教室,这给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
(责任编辑陶新艳)
[参考文献]
[1]布朗. 影视照明技术[M]. 徐培喜,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
[2]戴士弘,毕蓉.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