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觑”语义演变研究
2015-12-21段洁琼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段洁琼(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觑”语义演变研究
段洁琼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本文通过对“觑”考察发现,至迟在东汉末年“觑”就已经成为语言中较为成熟的常用词了,其主要意思为“偷看”,而“观看”这一核心概念在这一时期也已出现在其义项之中。大约到明清时期,表达“观看”这一核心概念的“觑”的用例逐渐增多,但并未占据主导地位。在词义引申上,“觑”也表现出与上位词“看”相似的特点,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词义类同引申造成的。
觑;观看;语义场
新时期以来,学者们对词汇学投来了更多关注,专书的词汇研究如杨伯峻的《春秋左传词典》,向熹的《诗经词典》,程湘清的《〈论衡〉复音词研究》,张双棣的《吕氏春秋词汇研究》等。在此基础上,词汇史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继王力在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汉语史稿》之后,张永言的《词汇学简论》,史存直的《汉语词汇史纲要》,潘允中的《汉语词汇史概要》,蒋绍愚的《古汉语词汇纲要》,高守纲的《古汉语词义通论》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即使如此,词汇史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模糊地认为考释疑难词语,发掘新义就是词汇学的全部内容,因而很少从史的角度对词汇学予以关注。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说文》中收录“覰”字。段玉裁注:“覰,刺觑也,古多假‘狙’为之。”《史记 留侯世家》:“狙击秦皇帝。”应劭云:狙,伏伺也。《通俗文》:“伏伺曰狙,是则‘覰’、‘狙’古今字。”《康熙字典》:“本作‘覰’。《集韻》讹作‘覻’。俗作‘覷’并非。”《俗书刊误》:“覰,俗作‘覷’,非。”可见,“觑”本用于表达“偷看”这一非核心概念,本作“覰”,“覻”、“覷”都是在传写过程中形成的或体。据《汉语大词典》“觑”首见于东汉末期蔡邕的《汉津赋》:“覰朝宗之形兆,瞰洞庭之交會。”这里的“觑”已经用于表达“观看”这一核心概念。而在《原本广韵》中对“觑”的解释是“同‘视’”。正如段玉裁所言:“‘覰’之本义隐也。”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中也有用例,“俗人徒觑其外形之粗简。”这里的“觑”表达的也是“观看”这一核心概念。而在《全唐诗》34例“觑”中,有16例表达“偷看”这非核心概念,占到总数的48%。可见,这一时期的“觑”在表达“偷看”和“观看”这两个概念上是处在一个斗争的时期,其中也有语意模糊者,如:
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孟郊《黄雀吟》
在宋朝的《重修广韵》中,对“觑”的解释则变为“覰,伺視也”。在此之后的一系列字书中,对“觑”的释义都是“伺视”。如《类篇》:觑,千余切,相伺视也。《古今韵会举要》七慮切,商次清音,伺視也。《洪武正韵》:“觑,七虑切,伺视。”
而实际语言运用中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如表1
在这一时期,“觑”在“偷看”和“观看”之间向“观看”作了更多的倾斜,宋元时“觑”表达“观看”的用例尤其多,在《全元曲》中,表达“偷看”的用例之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表“观看”的用例:
1).若看見外面風吹草動,去看覷他,那得許多心去應他。——《朱子语类 卷一百十八》
2).我连忙将绳解开,早是我快疾来。猛然见了觑明白,险些儿活惊杀。——无名氏《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第四折》
3).梅香,你看那个官,将俺母亲上下相觑,是一个不良的也呵!——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第二折》
4).我这里回头猛然觑艳姝,可知道落雁沉鱼。——王实甫《第三折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5).窦老,你缘何频觑看两头?你缘何频觑看两头?近前来问事由,近前来问事由。——第二十二出 送子 白兔记 刘唐卿
6).他覷物思人,見鞍思馬,纔落淚來。——《金瓶梅 第六十三回》
7).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红楼梦 第五回》
表达“偷看”的用例:
8).當時,湯與文王之興,皆在空閒之地,無人来覷他,故日漸盛大。——《朱子语类 卷五十一》
9).圈门前见两个人来觑,多应是将我窥图。——姚守中《中吕 粉蝶儿》
10).哥哥,你与我做个肉屏风儿,等我偷觑咱。——关汉卿《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第四折》
11).我见他笑吟吟的推入门桯,比及我唾润开窗纸偷晴觑——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博鱼》
12).哥也猛回头定睛儿偷觑,咱两个可正是凌烟阁上的人物。——朱凯《昊天塔孟良盗骨 》
13).偷觑他颜色,斟量了性格。——无名氏《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第二折》
14).一树寒梅恰正开,可怜春尽落香阶。仙家冷眼偷窥觑,移向瑶池栏内载。——无名氏《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第一折》
15).月娘與婦女,都藏在那邊床屋裡聽覷。——《金瓶梅 第十六回》
16).一面说着,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觑着凤姐儿.——《红楼梦 第十一回》
17).“觑”用于表达核心概念“观看”后,在词义引申上与“视”十分相似,如:
表“看待”
18).那婆娘,他觑咱如粪壤。公然的作祸为殃,巴不得中箭着枪。还有甚心忙意慌。待将咱好供养!——无名氏《第三折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
19).关将军但相持,无一个敢欺敌。素衣匹马单刀会,觑敌军如儿戏,不若土和泥。杀曹仁十万军,刺颜良万丈威。今日被坏人将你算,畅则为你大胆上落便宜。——第一折 关张双赴西蜀梦关汉卿
表“照顾”
20).我那伯伯为着我父亲面上肯看觑我,我那伯娘眼里见不的我,见了我不是打便是骂,则向他女婿张郎。——楔子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武汉臣。
21).撇下了亲夫主不须提,单是这小业种好孤凄。从今后谁照觑他饥时饭、冷时衣?虽然个留得亲爷没了母,只落的一番思想一番悲。——第二折 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关汉卿
22).东岳灵祠几程路,还心愿只得前去。只虑家中,无人看觑,叫出孩儿说与。——第十出,小孙屠、萧德祥。
表“看病”
23).试请那大夫来,交觑咱。——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第二折》。
在我们所调查的魏晋隋唐时期的文献中,“觑”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抱朴子》中仅有1例,卷帙浩繁的《全唐诗》中也仅有34例,《世说新语》中未见。到近古以后,“觑”的使用频率略有增多,《朱子语类》中9例,《全元曲》中855例,《金瓶梅》中50例,《红楼梦》中12例。“觑”的构词能力在近古时期逐渐增强,由“觑”构成的词语有“觑见”、“觑步”、“觑付”、“觑定”、“觑看”、“看觑”、“觑探”、“小觑”、“照觑”等。《全元曲》中“觑”的用例中有120例来自由“觑”构成的复音词,占总数的14%;而《金瓶梅》的50例“觑”有31例来自复音词,占总数的6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觑”已经很少能见到,只保留在“面面相觑”、“小觑”、“窥觑”这样个别的词语中,作为一个古汉语的遗迹而存在。可以说,“觑”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被淘汰。
我们发现“觑”由“偷看”的概念域进入“观看”概念域后,在概念的引申上与“视”、“看”保持了一致的方向,也引申用于表达“看待”、“照顾”、“诊视”等概念。这种情况是由于概念的类同引申造成的,即同义词之间相互影响,而向相同的方向引申,进而产生相同的新概念。作为一个词汇系统内部的成员之一,一个常用词必然会受到其它常用词的影响,而产生概念的类同引申这样的演变。这也是词汇系统历史演变的一种内部机制。
[1]陈秋祥,许威汉主编.《汉字古今义合解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
[3]《古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高首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 .语文出版社.1994.
[5]何九盈,蒋绍愚.《古汉语词汇讲话》 .北京出版社.1980.
[6]周荐.《汉语词汇研究史纲》.语文出版社.1995.
[7]汪维辉.《常用词历时更替札记》.语言研究.1998年第2期.
段洁琼:(1980——)山西太原人,毕业于西北学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为西安翻译学院教师。
"Spy" Semantic Evolution
Duan Jieqiong
(Xi'an Fanyi University,Shanxi Xi'an,710105)
Based on the "watch for" visits foun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t the latest "spy" has become more mature language, common words, and its main meaning is "peek" and "watch" is the core concept in this a period has also appeared in among its meanings. About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expression "watch" the core concept of "watch for" use cases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did not dominate. On the extended meaning, "watch for" with the host also showed the word "look"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e believe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extended meaning similar result.
watch for; Watch; semantic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