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2015-12-21高先彬江苏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东海222300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颈部硬化斑块

高先彬江苏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东海 222300

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高先彬
江苏东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东海 222300

目的 探究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 方法 选自2010-01—2013-12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无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为对照组,予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的硬化斑块形态和内部结构相关检查,分析2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及斑块形态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颈部动脉硬化的溃疡斑、软斑、硬斑和扁平斑形态分布为30.56%、48.76%、11.11%和9.57%,与对照组5.17%、13.79%、15.52%和65.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形态和内部相关结构,与脑梗死发生具有紧密相关性,予以早期系统指导和治疗,能够前瞻性进行缺血脑梗死预防,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

早期予以患者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诊断,能够有效提供相关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部位形态与斑块的内部结构信息,进而指导脑梗死的治疗。本文主要对2010-01—2013-12在本院诊治的180例缺血性脑梗死与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相关性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01—2013-12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作研究组,男98例,女82例;年龄46~78岁,平均(61±8.34)岁,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标准符合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均经相关辅助检查确诊。选自同期正常体检无明显的心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作对照组,男92例,女88例,年龄46~78岁,平均(61±8.34)岁,且均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症状。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脏等内科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精神和心理疾病者;理解和意识不清晰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者;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作研究组,选自同期正常体检无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作对照组,予患者颈部动脉彩色的多普勒超声检测。

1.2.2 仪器选择:彩色多普勒的超声诊断仪仪器选择麦迪逊的SONOACE 8000-Live和EUB-5500型,其中探头的频率5~9MHz和6~13MHz。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检查的对侧,依次进行颈总动脉、颈内的动脉、颈外动脉与椎动脉的检测。

1.2.3 诊断方法 :予以所有患者血管后壁的血管内膜相关厚度检测,注意严格进行硬化斑块形态与内部结构的检查。其中硬化斑块标准:颈总动脉的内膜-中膜厚度(IMT)>1.2 mm,且颈动脉的分叉处>1.4mm。结合患者斑块形态和病理改变,把颈部动脉硬化的斑块形态分成:软斑:呈隆起改变,内中低回声;扁平斑:颈动脉的管壁呈现偏心性增厚,且为均匀性的低回声;溃疡斑:斑块表面存在缺损,且不光滑,内部回声的不均匀;硬斑:斑块内部位不规则的强回声,且后方伴有声影,边界比较清晰[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分析2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以及患者颈部动脉硬化的斑块形态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检出情况 研究组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的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检出情况[n(%)]

2.2 2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态比较 研究组颈部动脉硬化的溃疡斑、软斑、硬斑和扁平斑形态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颈部动脉硬化的斑块形态情况[n(%)]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对中老年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常见疾病,其中颅外段颈动脉硬化属于导致缺血脑梗死重要的原因[3]。颈动脉硬化斑块造成脑梗死主要因斑块质地松散且不稳定,血流冲击与血管痉挛作用,导致斑块破裂、出血,且血液凝血因子因被激活进而形成血栓,表面的粥样物脱落碎片,会随血流到脑内造成阻塞动脉,同时较大的斑块可造成管腔狭窄,机体血流动力发生改变,最终造成低灌注性的脑梗死发生[4]。临床通常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有效筛选脑梗死高危群体,并予以针对性预防性的干预,实现脑梗死发病率降低的目的 。本研究中予以彩色多普勒行颈部血管的硬化斑块形态和内部结构相关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检出率93.33%,比对照组2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部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紧密相关。

近年来,临床相关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性研究文献较多。张玉慧等[4]指出,通过随机选取2组不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予以患者彩色多普勒颈部血管硬化斑块诊断,得出2组患者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差异显著,表明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形态与内部结构和脑梗死发生具有紧密相关性。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脑梗死和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形态直接相关性,其中软斑和溃疡斑属于不稳定性的斑块,斑块内容易出现炎症反应和出血,进而形成血栓[5]。硬斑因病程较长,且斑块内的钙化、纤维化,附着管壁不易脱落,因此脑梗死发病率较低。扁平斑通常表现是病变的初期,会系少量的类脂质积聚和沉积,附在血管内膜上,造成血管内膜局部增厚,且回声增强[6]。关于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和验证。

综上所述,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形态和内部相关结构,与脑梗死发生具有紧密相关性,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的硬化斑块形态和内部结构相关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予早期系统指导和治疗,能够前瞻性进行缺血脑梗死预防,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1]方乐.颈动脉粥样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3(6):157-159.

[2]Benbir G,Karadeniz DA.pilo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 the prognosis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Neurological sciences,2012,26(4):352-354.

[3]佟丽媛.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1(9):347-349.

[4]张玉慧.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23(17):436-439.

[5]王艳玲.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部血管超声诊断120例脑梗死患者的结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4(6):152-155.

[6]解艳欢.血清HCY、CRP水平及颈部IMT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J].首都医药,2012,27(12):264-266.

(收稿2014-03-15)

R743.33

B

1673-5110(2015)02-0090-02

猜你喜欢

颈部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