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界江筑堡垒——辽宁省丹东军分区3名边防战士访谈录
2015-12-21吕凤扬
本刊特约记者 吕凤扬 周 璇
国防记者走边关
辽宁丹东,临江傍海,是朝鲜半岛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辽东半岛的左翼屏障,素有“东方门户”之称。在这座桃花盛开的城市,滚滚入海的鸭绿江水和那屹立不倒的断桥遗迹,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贫弱走向复兴的沧桑巨变;在这座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蜿蜒曲折的800里边防线上,镌刻着一代代边防军人忠诚于党、卫国戍边的铿锵足迹。
亲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历任边防52团排长、副连长,边防3团连长、营参谋长、工作站站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丹东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今年已84岁的“老边防”崔东林,谈起曾经战斗在边防线上的烽火岁月,感慨万千——
“我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摧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江城仲夏,凉爽宜人。2015年8月底,记者在辽宁省军区丹东第一干休所见到了崔东林老人,这位历经大小战役战斗30余次、6次立功的“老边防”,虽已步入耄耋之年,声音依然洪亮:“抗美援朝战争,彻底宣告了中华民族任人欺凌、近代以来中国有国无防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祖国的辽东门户,近代以来的丹东饱经战火,伤痕下,近百年蒙受的屈辱历历在目:甲午战争,侵略者的铁蹄从这里第一次踏入中国的土地;日俄战争,这里又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主战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再次烧到了鸭绿江畔,安东地区多次遭受美军飞机袭击轰炸,驻地群众伤亡惨重。历史却又并非简单的重复,1950年10月,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拉开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序幕。
崔东林接受记者采访
时任边防52团3营9连排长的崔东林,主要担负江桥的警戒任务。“丹东处在志愿军大后方的最前沿,为炸断我们的运输线,敌人把轰炸目标锁定在鸭绿江大桥,每天都要出动90~100架飞机轮番轰炸。”崔东林告诉记者,当时志愿军装备比较落后,敌机大多在我高射炮射程之外,起初敌人并不把我们高炮部队放在眼里。但几次下来,官兵们积累了经验,敌机一来我方就开炮,尽量把他往高处“撵”,这样敌人就无法精确瞄准,鸭绿江大桥不仅安然无恙,反倒是敌机经常被击落,最多的一次竟打下了7架。
1951年开始,战斗越发激烈,敌人的轰炸也更加频繁,志愿军将士们用血肉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一次,正值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召开慰问大会,敌方100多架飞机,以楔形和菱形编队,偷袭鸭绿江桥,我高炮部队英勇还击。“观测员杨大绪牺牲时,双手还举着测远机坚守在战斗岗位上;炮手王林的脸被炸去了一半,双手仍紧紧地握着高低起落机转轮,在炮位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回忆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泪水模糊了崔老的双眼。
这次战斗共击落敌机3架、击伤5架、俘虏2名飞行员。1952~1953年间,丹东边境遭受敌机轰炸上千次、投放炸弹5万余枚。1952年6月以后,崔东林所在部队转为担负公路运输线警戒任务。这期间,敌机的狂轰滥炸成了家常便饭,从鸭绿江桥到上流河口,从大机群编队到“小机群、多梯队、短间隔、搞夜袭”,无论敌人如何变换战术,志愿军将士们始终机智应对、英勇战斗,击毁、击伤敌机近百架。“战士们誓与敌人共存亡,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摧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曾因作战机智勇敢而荣立三等功的崔老铿锵有力地说。
抗美援朝结束后,崔老所在部队改编成边防3团,任务也逐渐从边境防卫变成边境管控。这些年来,周边某些国家政局变幻莫测,边境管控难度日趋增大,但无论边关局势如何变化,戍边官兵们却始终保持“心中有战场,脑中有敌情”的高度戒备状态,用勇气和智慧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一次,崔东林接到消息,当晚有不法分子将在于赤岛附近进行走私活动。闻讯,崔东林立即带上3名战士执行抓捕任务。入夜,一艘小船缓缓驶来,用灯光向岸上发信号,崔东林示意大家不要打草惊蛇,等到几名不法分子进行交易时,崔东林带领战士迅猛出击,一举抓获不法分子,缴获走私物资。
崔老还回忆起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年冬天,一位边民找到他,说自家的一艘舢板缆绳断了,小船飘到对岸被朝军扣留,并说这艘小船虽不起眼,但上面挂着毛主席画像。崔老一听,顿时急了:“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啊,是我们无比崇敬的大救星啊,这船就是再小,也得要回来!”见到朝军后,崔老非常严肃地告诉对方:“这艘小舢板非同寻常、意义重大,代表着我们的领袖、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以及我们人民的强烈愿望,今天必须带船回去!”朝方本想拖延不予归还,但看到崔老态度如此坚决,只好归还船只并当场道歉。
烈火锻精钢,热血写忠诚。1953~1985年间,崔老所在团官兵收集上报重大情报信息1.69万余条,累计抓获走私、非法入境、越境等不法分子1800余人,妥善处理边境重大边情事件140余次,为边民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曾任边防团政委的马文新
曾任边防团政委7年,期间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的丹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马文新,既是见证边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守边、建边、管边的实践者。踏巡800里边防线,回忆2500余个日日夜夜,累累硕果让他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边防突破了‘线’的陈规,实现了信息化、立体式、全纵深管控新模式”
2015年初,马文新从边防团政委的岗位调任丹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临行前,他深情地走遍辖区内边防线上每个连、哨,每到一个重点部位,他都不忘询问官兵执勤和生活情况,并再三叮嘱大家:“虽然现在的执勤条件有了大幅度改善,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松懈。”
往事历历在目,感慨涌上心头。7年前,也是这条熟悉的边防线,时任丹东军分区政委、现任辽宁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莫国民将军,带着刚刚履新的马文新跑遍了800里边防线,逐个连队介绍情况,挨个哨点叮嘱重点事项。作为一名老边防,莫主任对边防一线率先做到“一口清”“一说准”,先后处理的200多起涉边事件,没有发生一起造成政治影响的事件。“边防无小事,事事连中央。作为边防一线团队的政委,你要时刻把戍边、建边、稳边、强边作为边防工作的根本和首要。”老领导语重心长的叮嘱,一直深深印刻在马文新的心里。
上任伊始,马文新就体会到了履职边防一线责任重大。一次,他到素有“辽东第一哨”之称的浑江口执勤排巡查。刚到哨所,他就听情报信息员反映,近段时间哨所附近连续多日有可疑人员活动。马文新立刻召集哨长、当地民兵连长召开紧急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可疑人员并非游客,很可能是来刺探情报的敌特分子。
连续几天,马文新亲自带领战士潜伏在山里侦查,摸清了可疑人员的活动规律,并决定待其休息时实施抓捕行动。那天夜里,他带领6名战士抵近侦察,趁其不备,一举将其抓获。“当场收缴了他随身携带的相机、胶卷和武器等物品,及时阻止了多份重要情报外泄……”谈起这段经历,马文新至今仍心有余悸:“如果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那次的事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边境管控仅靠人防还很薄弱,特别是团队点多、线长,高度分散,加强边防管控必须向信息化用力。”
2009年,上级根据“政治安边、军事强边、科技控边、外交睦边、富民兴边”的建边思路,丹东军分区兴起了大抓边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热潮。马文新带领团队抓住这一契机,先后建成了边境管控视频监控系统、军警民一体化指挥平台等边境管控信息系统,实现了“力量多重整合、情报信息共享共判、控边手段多管齐下”等目标,变单纯的守卫疆土、巡逻执勤为具备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于一体的多能边防;由信息化为支撑主导,变单一人防为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由分头管边、力量分散向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建边、强边、管边、控边转变。2010年,上级领导亲临丹东视察,给予了“丹东模式,值得推广”的高度评价。
“边境管控实现了手段单一向多维立体防护转变,突破了边防‘线’的陈规,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管边控边能力。”面对边防线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文新感慨万千。
走在如今的边防线上,记者时时处处体会着马文新所说的巨变,那些走向巨变的坚实步伐,也随之一幕幕呈现在记者眼前。
——2009年,马文新带领团队官兵完成了边防部队后勤保障“三式一化”试点任务,成果被全军转发。
——2012年6月,军委领导视察丹东边防时,给予了“丹东边防建设很正规、很规范”和“我们边防一线干部战士精神状态、素质教养和忠于职守的情怀值得发扬”的高度评价。
——2013年7月,作为国防动员信息潜力数据库系统研发的主要成员单位,马文新赴京向相关部门专家组进行了汇报,该系统也被国家国动委采纳并推广。
——2014年11月,作为边防设施信息化建设的代表,马文新参加了辽宁省边海防工作会议,个人被评为“辽宁省边海防工作先进个人”,团队也被评为“辽宁省边海防工作先进单位”。
国无防不立,边不稳难安。尽管已经离开了一线团队,但马文新的心中始终牵挂着边防,他告诉记者:“边防建设没有完成时,管边控边责任重大。身为边防军人必须时刻不忘使命担当,为强边固防做贡献,为守卫国门尽好责!”
李滨在码头执勤
扎根边防13年,守卫界江13载,住铁房、睡摇床,丹东军分区某边防团巡逻艇中队副艇长李滨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青春足迹。当兵13年,他先后获得“戍边精兵”“四会教练员”“技术尖兵”等殊荣,2次荣立三等功。江心明月,映照出他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界碑伫立,陪伴着他卫国戍边的执著坚守。探究他甘于奉献的原因,回答耐人寻味、令人感动——
“身前是界江,背后是祖国,这里让我读懂了国和家”
在一个距离鸭绿江断桥不到500米的码头上,记者见到了被称为“戍边精兵”的李滨。
码头不大,只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官兵吃住都在巡逻艇上。李滨告诉记者:“这里冬天湿冷,夏天湿热,生活条件虽然有些艰苦,却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魔力’。只要在这里,捍卫祖国的神圣感、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伫立码头,一道略比肩高的铁栅栏让记者仿佛置身两个世界,码头内有些清冷,栅栏外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声鼎沸。记者不禁叹问:“在这样一个寂寞与繁华对比落差如此强烈的地方,是什么让我们的官兵甘于选择寂寞?”
“正因为我们选择了寂寞,才守住了身旁的繁华。”李滨的话还是那样坚定有力,他也向记者讲起了“边哨堡垒”的故事。
鸭绿江上游的浑江哨所,位于“两国三省四县”交界处,周围群山环绕,交通闭塞,条件艰苦,士官段宝磊驻守在这里8年多,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边哨堡垒”。由于执勤任务重,人员又比较少,出去一趟非常不易,他甚至连鸭绿江断桥都没上去过。家乡父老都知道他在丹东当兵,可谁也不知道他的哨所——处于远离市区数百公里外的山旮旯里。新婚第一年,他的媳妇来队探亲,看到此番情景,媳妇跟他急了:“我被你骗了,你说自己在丹东当兵,这地都出省界了!”他媳妇心里也明白,并不是真心责怪他,只是看到他在这个比老家那个小山村还偏僻的地方当兵,心里一时接受不了。为了安慰媳妇,他满口许愿:“周末一定带你去丹东城区看看。”
然而,这个愿望直到媳妇探亲假结束也没兑现。在离开车还有40分钟时,觉得满心愧疚的段宝磊,终于下定决心,拉上媳妇就往断桥跑。情急之下,小两口就在桥头“三分钟取像”的小摊上,照了一张合影。媳妇乐了,这下有照为证,回家总算有个交代……
对于边防官兵来说,选择了边防就注定与奉献同行。李滨告诉记者,“段宝磊只是我们众多边防官兵的一个缩影,在边防当兵,亏欠家人是难免的事情,只要组织需要,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是边防使命任务所决定的。”2014年8月,李滨探亲回家,青岛某旅游公司老板看中了李滨的操船技术,以年薪18万元的报酬许诺他担任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游艇驾驶员、养护员的培训工作,妻子劝他这样好的机会一定要抓住。李滨也曾犹豫过,这些年来,他亏欠妻子太多了,妻子第一次来部队看望,由于部队有临时任务,妻子上午到,晚上便离开了部队;婚后不久,李滨的父亲突然离世,当李滨赶回家时,妻子已经把一切后事料理妥当,毫无怨言。这一次,妻子第一次对他提出了请求。正当李滨犹豫时,部队演习任务如期而至,他再一次毅然选择回到军营,扎根边防。他在日记本里写道:“报酬再高,高不过祖国的利益;待遇再好,换不来青春的精彩。”几年来,他协助地方有关部门破获走私案件8起,劝止游客涉边非法行为150多次,拒收不法分子钱物20多万元,被丹东市评为“最美边防军人”。
边防线上,祖国在官兵心中至高无上。大家常说,下江代表祖国,上岸代表军队。李滨告诉记者:“这里是中外商贾的‘云集地’,隐蔽斗争的最前沿,官兵直面诱惑考验多,执勤巡逻压力大,但这些年来,全团官兵始终做到了‘常在江边走,就是不湿鞋’。”他又给记者讲起了边防团3连老兵王伟的故事。
3连驻防的地段边情十分复杂,各种诱惑每天考验着官兵。一次,两个渔民悄悄找到王伟,许以重金酬谢,请他巡逻时高抬贵手。王伟的妻子没有工作,岳母长期患病,巨额的医药费让一家人生活拮据。面对重金诱惑,王伟断然拒绝了两位渔民的要求,并将情况上报,还带领战友加强了辖区内的管控力度。“边防军人守的是国门,树的是国威,我家虽穷,但人穷志不短,任何时候都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事后,连队党支部让王伟在全连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无独有偶。2012年9月,3连连长杨玉玉带队巡逻时,发现地方某公司把挖掘机、铲车等重型机械开到了江边,准备兴建旅游码头。杨连长当场叫停了工程,要求其出示相关手续。经核实,手续规定动工时间是当年的10月1日。早一天开工,就早赚一天钱。老总特意找到杨连长,希望能够尽早开工,请他帮忙疏通关系,并找领导打电话对此事“关照”“通融”。但杨连长态度坚决:“提前一天动工绝对不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个小石子儿都神圣不可侵犯!”
青山绿水界江涌,戍边卫士意志坚。近年来,丹东边防部队牢记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大力弘扬牺牲奉献精神,阔步走在爱党忠诚、爱国奉献、爱军精武、爱边守防、爱岗敬业的革命征程中。迄今,驻地官兵已有效处置边情40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先后涌现出“古田政治工作会议基层代表”巴兴、“全军优秀指挥军官”胡日查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边关将士用满腔报国之情,在祖国边陲筑起了一道钢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