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牌集团:民族“土”品牌的成长之路

2015-12-21金盛翔

杭州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水泉能源建筑

文 金盛翔

源牌集团:民族“土”品牌的成长之路

文 金盛翔

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院长、杭州源牌集团董事长叶水泉

编者按

近期,2015第四届杭商论坛上公布了新一届“品质杭商”及“杭商品牌案例”名单, 20位企业家获“品质杭商”称号。本刊将陆续推出关于这批“品质杭商”的创业故事,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看他们如何和谐创新。

1994年,在原电力工业部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一个由7个人团队组成的新研究室——人工环境研究室正式组建,从用户也就是电力需求侧进行研究,往冰蓄冷专业方向开展研发,潜心研究制冰蓄冰技术,这就是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下称国电能源院)和源牌集团的前身。

冰蓄冷是利用夜间低谷电制取冷量,并以冰的形式储存起来,供白天用电高峰时融冰制冷用的一种空调技术。其最大的价值体现在对电网的移峰填谷能力上,对发电、输电、供电的建设和运行效率有大幅度改善,同时对用户也能大幅节省电费开支。源牌以这一技术起家,不断将其国产化、本地化,做了很多技术积累后,市场慢慢地接受这一新技术和产品,源牌也终于在行业内声名鹊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杭州国电能源院和其市场化品牌——源牌,潜心在能源电力和建筑环境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市场经营活动,是国内建筑环境、能源电力领域知名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重点在低碳建筑和新能源电力两大专业方向,大力研究开发低碳节能技术。如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中心、中国尊这样的众多国内标志性建筑中,都有源牌的技术和产品。

民族“土”品牌的科技转型

源牌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几次大的变革,其中最大的一次转变,是从国有科研院所转制为民营企业。经过反复酝酿、研究,转变思路,在团队领头羊——后来的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院长、源牌集团董事长叶水泉带头下,2009年,从事建筑能源业务的员工选择彻底脱离国有身份,将整个团队重组为杭州国电能源环境研究院。2010年,国电能源院组建了产业集团——源牌集团,宣布了这一民族品牌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

叶水泉说:“作为技术人员,我们做了大量的自主创新和进口替代的工作,这是我们的主要成绩。我们的许多自主创新超越进口,并拉低了国外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格,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基本状况。”他表示,对源牌能成长为国外洋品牌非常在乎的竞争对手感到欣慰。

准确判断市场和创新

企业家有两个能力很重要,首先要有准确判断市场不确定性的能力。第二个能力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的本质。“对我们研究所来说,创新技术相对容易,很少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倒是使自己研发的新产品真正做到与市场对接,推广到市场并得到顾客认可,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里的关键,恰恰是我们技术人员最不擅长的市场销售工作。”叶水泉说。

为了解决工业产品进入市场艰难这样的困境,源牌在国内较早提出了“多专业交叉、系统化研究、快速产业化”的研究创新思路,建立了“系统化集成、关键技术产品支撑、技术服务进行保障”相结合的的商业模式。重点在蓄能与变风量空调、能源计量与能效管理、楼宇智能控制、区域与分布式能源等领域为顾客提供技术咨询、核心产品研制、安装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等全过程服务。

正因为源牌采用了具有优势的工程承包业务带进产品销售的方法,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让2002年研制出的源牌“纳米导热复合蓄冰盘管”借助2008中标“上海世博中心冰蓄冷空调系统集成”项目的机会,在国内市场战胜长期垄断的国外钢制蓄冰盘管,成为中国高端建筑机电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新产品。2012年,源牌“变风量空调及其自动控制等关键技术”被国家住建部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将市场竞争成本降低20%到40%,源牌也成为国内承接高端建筑项目最多的企业之一。

参加第八届APEC技术展览会

荣获2014年度功勋浙商称号 (左三为叶水泉)

“储电储能正当时”

今天,传统的能源使用方法面临巨大瓶颈,需要进行能源革命,从总体发展趋势看,能源革命的主攻方向就是低碳化。正是基于化石能源储量和环境承载容量的有限性,人们必将高度重视低碳能源的开发,一旦低碳能源网、智能电网和互联网高度融合,以化石能源为主要支撑的人类活动将会发生彻底的变革。未来,众多建筑都将成为一座座微型电站,无数个微型电站用能源总线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张张高效的低碳能源网。要实现第三次能源革命,必须构筑具有储能功能的低碳能源网,并通过基于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建立的智能电网将发电、储电、供电、用电有机结合起来。届时,至少在占全社会总能耗50%以上的建筑和交通领域将率先实现能源的零碳化应用,人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被彻底颠覆,而对环境的保护能力将得到空前提高。

为此,源牌首创建筑能源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积极研发建筑节能技术,不断提高能源转换和使用效率,减少建筑用能需求;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并配以合理储能技术,以减少建筑对矿物质能源的依赖;充分利用互联网+,努力构建智慧低碳能源网络,最大限度透明能源供应和需求信息,使得它们之间得到科学、及时、合理的配备,为建筑和区域实现零碳排放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

“未来的城市会是新能源与互联网铸就的世界。如果能实现我们的低碳能源、智能电网和IT互联网三网合一,未来的力量不可估量。‘低碳能源、建筑未来’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叶水泉强调。

猜你喜欢

水泉能源建筑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一汪泉水见证家乡变化
建筑的“芯”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找不到泉水的牛
姥姥的故乡
西海固那一湾泉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