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无钰花涵果女:王”的创业之路

2015-12-20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鲜果威海社员

文|本刊记者 周 蓉

夏“无钰花涵果女:王”的创业之路

文|本刊记者 周 蓉

夏钰涵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干练、敞亮。帅气利落的短发,走路脚底生风,做事干净利落,像所有创业者一样,她身上有一股昂扬奋进的锐气。从而立之年开始创业,短短的四五年间,她颠覆了威海无花果“挎篮叫卖”的格局。

那一刻开始的责任 铭记在心

山东省威海市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被联合国评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之一。这不仅是于人类而言,对无花果亦是。

威海是我国北方最早栽植无花果的区域,其栽植历史可追溯到1898年,至今仍保存有一百多年前栽植的无花果古树。完全熟透的无花果香甜软烂,玉液甘融,有一种诱人的甜香,是市井生活不可或缺的。夏钰涵不无夸张地告诉记者,无花果夏果下来的时候,威海的女人们人手一袋无花果,几乎不做晚饭,男人们气愤却又无奈。

无花果非常娇贵,一颗十分熟的果子,在常温下保质期不到24小时,而生摘下来则涩嘴。因此,早期无花果市场就是威海周围地区在内的“挎篮经济”,当天摘、当天卖。夏钰涵说,卖的最远的地方是大连。早晨天刚麻麻亮,小贩们就收购齐当天的无花果,开船去赶大连的早市了。

2006年前后,在政策、市场利好的情况下,威海无花果种植面积成倍扩张。几年后到盛产期的2010年时,当地市场“挎篮叫卖”的方式已经难以消化如此之多的鲜果。

2010年夏天,正是无花果收获的时节。夏钰涵在去办事的路上,发现一些果农正在往道边的水沟里倒无花果,这让狂爱无花果的夏钰涵难以理解。“好端端的无花果怎么就往沟里倒呢?”她停下车问一位老大爷。这一问,大爷眼里委屈的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这么多果子吃也吃不及,更不好放,卖不掉只能全部倒了认赔。”

人生的改变也许就在于一个瞬间。“那一刻,我特别想帮他们。”夏钰涵说。

也是因为如此,在以后合作社经营中,每每农户眼巴巴地看着她,期望她能收购他们那些品级不够的无花果时,夏钰涵总会“屈服”,“我就是见不得农户眼巴巴的眼神。”

2011年春节,兜中只剩百元惨淡过年

采访当天,夏钰涵的丈夫马云良在他们的加工车间正好炒了新茶。正是桑叶顶尖时,新炒的桑叶茶嫩黄明亮,回味着它的清鲜甘醇,夏钰涵回忆起几年来的创业历程。

决定开始做无花果产业之后,夏钰涵遍寻无花果资料。偶尔得到一本好书,她和丈夫白天黑夜的轮流看。“有次别人送了一本萧扬老师的关于无花果的书,她一口气读完就晚上三四点了,我就接着看。”马云良说。

无花果,首当其冲的是要解决保鲜问题。为此,夏钰涵多次去泰安请教山东农科所的保鲜专家,回来后又自己在冷库里琢磨。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找到无花果冷藏的最佳冰点,使无花果鲜果储藏一周仍能保持外观和风味不变,大大延长了鲜果销售的货架期。

收购鲜果,品相最重要。第一年开始收购时,夏钰涵不忍退回农户送来的果子,几乎全部收购,直到冷库满满当当无处可塞。

“她不考虑利润。你现在问她成本、收益这些,她都不关心,她只想对农户们负责任。”马云良无奈而又骄傲地悄悄告诉记者。

当年无花果鲜果价格起初是一元多,他们开始收购后,价格直接翻了四五翻。敞开收购、现货现款,这让夏钰涵几乎全部的资金都套牢在无花果冻果制作上。春节时,他们夫妇全身上下就剩了几百元。

三上东北,两下江南

往后,在汲取经验和寻求发展的基础上,夏钰涵开始在威海第一次采取果品分类分级的方式,将其中品相完好、成熟度一致的果子包装成盒,印上商标等,作为商品果对外销售,余下的次级果用来加工。

为加工无花果产品,夏钰涵“三上东北,两下江南”,考察果品加工厂,并且和中科院下设的一家公司合作,引进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推出了无花果冻干果这一新产品,接着又做出无花果冲剂、果脯、果粉、口嚼片等系列产品。

从果到叶,无花果全身是宝。2013年,为开发新产品、充分利用无花果叶的营养价值,夏钰涵夫妇驱车往返福建数次,学习炒茶技术。当年添置了制茶机,他们成功炒出了风味类似铁观音的无花果茶。夏钰涵为这一系列产品注册了《觉苑》无花果商标,如今这一品牌已经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与好评。

合作社社员:夏姐,是一个特别好的人!

夏钰涵做无花果行业的初衷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无花果卖难的问题。在与合作社社员的研究后,大家决定与周边的村子联合起来,分片建立种植基地,并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协议,请来国内外无花果种植的专家,由一些有经验的农户带头组成互助组,带领大家一同发展种植无花果。果农按自己意愿分级加入:一级社员可以以土地入股,自己种植采收,参与合作社的年终分红和重大决议的讨论决定;二级社员也以土地入股,但不参与种植采收,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这主要针对没有种植能力和条件的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年终分红;三级社员不以土地入股,自己种植管理,因为采收时间问题只把果子全部卖给合作社,价格随行就市;四级社员既不以土地入股,也不把果子全部卖给合作社,只有因为天气原因卖不掉的时候才卖给合作社,这些社员的无花果价格由合作社定,不享受合作社社员权利。其他只要是市场消化不掉的无花果,合作社全部通吃。

截止到2014年7月,合作社社员达287人、无花果优良品种培育基地200亩,带动2900户农民规模化种植无花果1.5万亩,带动威海无花果种植户累计增收3.5亿元。

“夏姐,是一个特别好的人。”小车是合作社的普通社员,“刚开始加入合作社时,我都不敢和她讲话的。现在我已经开了自己的网店,但我还是给‘觉苑’留出了一块地方打广告。”合作社员都会把夏钰涵夫妇当自己人,有时合作社资金临时困难不能现货现钱,社员们都能接受并理解。

在参观合作社基地时,记者也无刻不感到夏钰涵给农户们带来的正能量。涂大哥是全国无花果联盟发起人之一,之前自己也领建了一个无花果合作社,但如今这个合作社已经“收编”在长寿康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下,“背靠大树好乘凉啊!”涂大哥热情地告诉记者。

为了改变社员的思想,提高无花果的品质,合作社出资集体采购了农机具、割草机和有机肥等一些农资器具,免费给农户使用。同时,合作社拿出平均每亩地1000元用以社员改良土壤土质……

如今,威海全市无花果种植面积达3.2万亩,年产鲜果4.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8%;鲜果销售量2.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4.8%;深加工产品1.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3.6%,成为全国最大的无花果原料供应基地。

只要抬头看看这漫山遍野的无花果林,夏钰涵心底总会涌出无限快乐。

给创业者的建议

“其实,我做的也算不上多么成功,只是做一些自己该做的而已。”问及如何评价自己的成就时,夏钰涵如是表示。

“创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我有两个女儿,也都有过创业的想法。我告诉她们,要想创业就必须从最基层做起,这也是我想对所有创业者说的。”

即使是到今天,工厂和合作社都已经小有规模、名气,夏钰涵仍然会经常到工厂和工人一起劳动。有一次,有人直接闯到厂房里,很没有礼貌的问工人招不招工。恰好,夏钰涵也在工厂一角参加生产,在旁观察了一番,她告诉那人“你走吧,我们这里不需要你。”那人上下打量着与工人无异的夏钰涵,“你是谁,你能说了算吗?”

当大女儿告诉夏钰涵,她想回到工厂参与经营时,夏钰涵说你要想回来,就必须先从工厂的生产加工开始实习,直到了解所有加工工艺、生产成本等,才真正可以上手经营。

“在别人准备退休生活的时候,我放弃了已经从事多年的海产品经营,进入了自己一无所知的无花果行业。如果没有坚持、探索;如果不是身边众人的帮助,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大众创业时代,年青人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但应该要创什么样的业?花店、咖啡店、面包店不是不算,但联想到夏钰涵的创业故事,不难想到,或许新产业的开发、更大范围地带动社会就业与价值增加,才是更好的“业”。

记者前往夏钰涵加工厂所在的威海好运角旅游开发区时,恰逢她们正在试验新产品。在冷冻室里,夏钰涵一下放入两吨冻果做新产品试验,仅这两吨无花果就已经成本不菲;在生产基地,夏钰涵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做的抗寒品种试验,经年累月地持续着……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经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五项,产品包装外形设计专利一项。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夏钰涵的创业故事也许是此最好的写照。

人物档案

姓名:夏钰涵

年龄:45岁

创业时间:2010年

创业: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康农民专业合作社

主要荣誉: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5年)

威海市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亚军(2014年)

山东省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2014年)

成就:截止到2014年7月,发展合作社社员287人、无花果优良品种培育基地200亩,带动2900户农民规模化种植无花果1.5万多亩,建立直属加工企业一个,带动威海无花果种植户累计增收3.5亿元,被业界称为“无花果女王”。

猜你喜欢

鲜果威海社员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选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威海港口》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鲜果出远门得用新招儿
以“互联网+”助推丹东鲜果产业发展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