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逐瘀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卧床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2015-12-20史长龙高景华吴钟凯
史长龙,高景华,宋 跃,程 灏,吴钟凯,乔 杰
增液逐瘀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卧床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史长龙,高景华,宋跃,程灏,吴钟凯,乔杰
目的:探讨增液逐瘀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的疗效。方法:65例老年髋部骨折卧床患者中,观察组33例给予增液逐瘀方汤药水煎服,对照组32例口服通便灵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客观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便秘症状均明显改善,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25±19)h,对照组(34±26)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exner积分(5.3±1.4),对照组(7.0±1.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液逐瘀法汤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卧床后便秘,疗效优于通便灵胶囊。
老年;髋部骨折;便秘;增液逐瘀法
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1],便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80%以上[2],短期内可造成电解质紊乱、麻痹性肠梗阻、精神意识状态异常等不良后果[3]。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们应用“增液逐瘀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33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5例,男23例,女42例;年龄65~93岁,平均(79±12)岁。骨折时间:3~7 d,平均4 d。将65例入组患者按照信封随机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别、年龄、骨折部位、便秘Wexner积分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1.2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增液逐瘀法,方用增液承气汤为主,基本组方:玄参12 g,生地12 g,麦冬12 g,大黄9 g,芒硝6 g,桃仁9 g,厚朴6 g,川芎9 g。上述药物水煎服,1剂/d,早、晚饭后进服,每次约200 mL。对照组:口服通便灵胶囊(成分为番泻叶、当归、肉苁蓉0.25 g 1粒,国药准字Z20043364,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次/d,每次5粒,早饭后服用。服药期间保证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停止使用其他帮助排便的药物,避免服用可引起或加重便秘的药物。
1.3疗程及观察周期5 d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开始治疗后的第1、3、5 d 4个时间点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指标。
1.4指标观测记录患者恢复自然排便的时间,采用美国Florida 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Wexner标准评定治疗前后便秘改善情况。最高分为30,最低得分为0,分值越大,提示便秘症状越重。
1.5疗效评价参考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根据出现排气排便时间确定疗效。有效:出现排气排便,腹胀便秘症状减轻;无效:无排气排便,腹胀不适。
1.6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l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2 结果
本组65例均有效,观察组较对照组早期通便效果更加明显,改善排便困难程度、排空感、排便时间、协助排便、排便失败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出现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出现时间比较(h,±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n组别观察组对照组33 32见效时间(h)25.0±19.2a34.7±26.5
增液逐瘀法汤药比较通便灵胶囊在早期(第1 d)效果更加明显,后期(第3~5 d)两组疗效相当。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第1、3、5 d改善便秘疗效比较(n,%)
两组在治疗前后Wexner评分均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后Wexner评分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exner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exner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33 32治疗前13.7±2.8 14.1±2.8治疗后5.3±1.4a、b 7.0±1.5b
两组大便次数方面无明显差异,说明观察组导致大便次数增多的风险不会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在改善困难程度、排空感、排便时间、协助排便、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5。
3 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卧床后便秘,早期病机为气阴两虚[4],血瘀气滞,髋部骨折后失血伤气,阴血亏虚,气随血脱,亡血伤津则脏腑失润,肠腹失养,燥屎内结而生便秘,气虚则无力敷布津液,血瘀内停,筋脉阻断,气机不畅,以至传导失常[5]。老年津液干枯,加之亡血伤气,法当滋阴生津,活血通便[6-7]。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Wexner评分各项目间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后Wexner评分各项目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Wexner评分项目大便次数困难程度排空感疼痛排便时间协助排便排便失败观察组(n=33)0.49±0.50 1.24±0.72a1.56±0.96a0.43±0.49 0.99±0.70a0.10±0.39a0.51±0.50a对照组(n=32)0.51±0.49 1.51±0.56 1.88±0.80 0.44±0.50 1.46±0.75 0.40±0.71 0.79±0.63
本研究中,观察组增液逐瘀法方中重用玄参,滋阴泻热通便,为君药。麦冬、生地黄滋阴生津,为臣药。君臣相合即增液汤,功能滋阴清热,增液通便。大黄、芒硝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厚朴行气除满,桃仁川芎活血行气,是为佐药[8]。本方合用,具有滋阴泻热,行气活血通便之功效[9]。对照组通便灵胶囊成分为番泻叶、当归、肉苁蓉,番泻叶具泻热行滞,通便利水之功。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而当归补血,活血,润燥滑肠,肉苁蓉补肾益精,养血润肠[10-11]。两方均具有补益之功,又同时具有泻热通便之效,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以补为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卧床后便秘的治则。故在研究中两组均有效。观察组在早期的通便效果更加明显,可能因为药物为水煎服汤剂,较胶囊更易吸收。其次,以玄参、麦冬、生地黄为君臣药以行滋阴生津、泻热通便之功的同时,加入了佐药大黄、芒硝,使得本方软坚润燥、泻热通便之功大大加强。再次,方中更重行气,以厚朴、川芎作为佐药行气除满,早期在滋阴泻热、软坚润燥的同时,加以行气导滞。通便灵胶囊的剂量为0.25 g 1粒,5粒/d,1次/d,其有效量为1.25 g 1 d。药物的有效剂量及浓度远不及观察组,故观察组在早期的通便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明显。
观察组在改善排便困难程度、排空感、排便时间、协助排便、排便失败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方中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专攻便结瘀血闭。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可以通过促进激素的释放来兴奋肠道,促进肠道运动,对肠道传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12]。芒硝咸苦寒,泻下攻积,润燥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药理研究表明,主要成分硫酸钠,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吸收,使肠内容积增大,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致泻[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还具有良好的改善全身微循环及胃肠道微循环作用。胃肠微循环通畅,则排便系统得以正常工作,有利于便秘缓解。
运用本方时,可根据病情,按上述方法加味化裁,其效益彰。方中大黄、芒硝,其性峻猛,攻下力强,用量、用法因人、因时酌情掌握,服药后若瘀去便通,即可减量或停用,否则需密切观察,以免过度泄下,损伤人体真元,或导致机体水电解质紊乱失衡,变证多端。便通后续服其他活血祛瘀、接骨续筋等药物,直至骨折愈合。便秘的治法有很多,然而这一类便秘不能只采用一般的单纯通便法。一方面不容易达到通便目的,另一方面即使把燥便通下了也是暂时性的。同时,患者的情志因素也不容忽视。结合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既治症状,也治病因。既治标,也治本,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1]蔡靖宇,朱庆生.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J].临床骨科杂志, 2002,2(5):155-157.
[2]阳世伟,罗静,殷磊,等.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原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5):331.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3-234.
[4]李晓阳,李艳梅.增液行舟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180例[J].陕西中医,2007,28(6):690-691.
[5]杨铁铮.增水行舟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6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5):1025-1026.
[6]石冲,赫岩.益气滋阴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1):26-27.
[7]陈俊龙.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5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0):640.
[8]陈庆庆,于永铎.活血化瘀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2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7,27(9):23.
[9]杨金国,王彦刚,杨静.行气活血滋阴通腑法治疗习惯性便秘55例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58
[10]胡明.便通胶囊治疗老年性便秘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187-188
[11]黄小波,李宗信.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8):622-623.
[12]朱金照,冷恩仁,史洪涛,等.大黄促进肠道运动的机制的探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6):339.
[13]应帮智,张卫华,张振凌.中药芒硝药理作用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0):2155-2156.
(收稿:2014-10-22修回:2015-03-26)
(责任编辑孟庆才)
R683.3;R574.62
A
1007-6948(2015)03-0295-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5.03.026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科(北京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