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备维修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015-12-19张惠红
摘 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有形和无形的磨损,降低设备精度,劣化设备性能,影响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经济效益。为此,优化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装备素质,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设备大修;有形磨损;无形磨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良好的设备运行状况作为保证,企业的发展是一句空话。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有形和无形的磨损,降低设备精度,劣化设备性能,影响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经济效益。为此,优化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装备素质,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 科学分析设备价值,合理选择维修与更新
设备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使零件产生实体的磨损、变形和损坏,导致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精度发生改变,或者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实体磨损,如金属件生锈、腐蚀、橡胶件老化等,这些有形磨损降低设备的性能,从而影响产品质量。而科学技术地进步,使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不断涌现,设备的这种无形磨损导致原有设备的功能贬值。设备无形磨损不是由生产过程中实体摩擦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而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设备价值贬值,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无形磨损分为两种形式。 (1)第一种无形磨损: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生产同样机器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减少,从而使原有机器设备市场价格降低了,导致原设备重置价值相应贬值。例如,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促使汽车售价逐年递降。这种无形磨损致使设备价值贬值,但设备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功能不受影响,设备的使用价值并未因此而变化,故不会产生提前更换现有设备的问题。(2)第二种无形磨损:由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涌现与应用,不断创新出结构更先进、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能耗料耗更少的新型设备,旧的机器设备虽未达到其物理寿命(运行寿命),但其生产率已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由于技术上更先进的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会使原有设备的使用价值局部或全部丧失,这就产生了是否用新设备代替现有陈旧落后设备的问题。如继续使用,生产产品的成本便会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成本,造成单位产品成本升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例如,变压器由S9系列替代S7系列、S11系列替代S9系列,越来越节能。为此,当设备需要大修时,我们要要对设备的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做好经济分析,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处于什么状况,设备是修经济,还是淘汰更经济,对于性能劣化、功能落后或者属于国家规定的高能耗淘汰设备,就没有大修的必要,予以报废处理。
2 开展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的维修方式,降低维修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设备越来越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益密切,某个部位的微小故障隐患就出现连续反应,导致整个设备乃至与设备有关环境的破坏,通过关键部位的状态监测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监测设备的运行速度、油温、声音等,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局部的异常情况,及时针对性地检修,避免加剧设备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
3 利用市场维修资源,实现专业维修
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益成为企业生存的根本与核心。作为现代企业运行的重要载体—设备及其维修管理工作怎样适应市场要求 ,使其由原来单纯为生产服务的一种手段转变成为企业追求最大效益为目标的重要杠杆,这就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合理使用维修资金,用有限的维修资金实现性价比最优的维修效益。如有些具有专业特殊性的设备,或者企业没有资质进行大修的设备,企业可以与待修设备的生产制造厂家联系,委托该生产厂家进行大修或者以旧换新。比如很多企业对叉车大修,就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如对精度要求高的数控设备、加工中心送原制造厂家大修,这样设备的精度性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保证了设备的修理质量,提高了企业的装备素质。
4 优化设备大修管理,减少维修浪费
设备大修是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在大修过程中,牵涉的因素较多,往往容易造成大修设备不能及时交付使用,或者大修质量不能达到规定的验收标准。因此,只有对设备大修理过程中影响修理质量、修理时间、修理成本等主要因素进行控制,确保这些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才能有利于及时、保质修好设备,按时交付使用,从而减少大修人力、财力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做好修前准备是保证大修实施的基础
修前准备包括修前技术准备和修前物质准备,即从设备档案中调出随机文件、原始记录及依据;预检对需修设备运转情况、存在问题、结构、精度等详细了解而编制的技术性文件及绘制的图纸,然后根据技术准备确定修前物质准备,因此,修前准备工作的完善程度和及时性,直接影响设备的修理质量、停歇天数和经济效益,控制好设备修前准备环节,把握住设备修前预检,合理编制大修技术文件,正确绘制配件、工检具图纸,充分准备合格的自制备件、外购外协配件、专用工检具,有助于设备大修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设备大修质量,按期或提前完成大修任务。
如生产多缸柴油发动机的机体主轴孔复合式精镬床(复杂系数机45 ) ,因性能下降影响产品质量,但该设备是生产480 、485 柴油机的关键单一设备,停机大修按有关标准需100多天,以每天两班生产181 只柴油机机体计算,共少生产480 、485 柴油机机体18100多 只,以每只柴油机机体获纯利5.2 元,将会给公司造成近10万元损失。为了解决生产与维修的矛盾,一方面,停修前加大生产任务,以补足停修少生产的机体数量,另一方面,积极做好修前准备工作,以缩短大修停机时间,根据机体主轴孔复合式精镗床的图纸及预检掌握的情况确定应更换的密封件、备件。绘制机体主轴孔镗夹具、镗排、套等图纸,因镗夹具、镗排、套加工要求高,均委托外协加工,尤其镗排、套其配合间隙只有8um ,先后委托几个厂家加工都未能满足图纸要求,后在无锡某厂才生产出满意的零件,由于准备充分,该零件没有影响大修计划的执行,修前准备充分,该设备大修不但没有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而且恢复了设备的精度性能,提高了企业装备素质,增强了企业生产后劲,满足了产品的工艺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2 .大修施工是保证大修质量的关键
大修施工是实施大修计划的具体体现,是改变设备状况的主要环节,大修施工在操作上包括拆检、装配、油漆、调试等多方面内容,而控制施工中的拆检、装配及工序检验环节是控制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控制拆检环节,就能确保该换的零件得以更换,该修的零件得以修复,该保养的部位就能保养好,特别是能暴露预检中未发现的问题,使之能随时采取补救措施一并予以解决。如在大修一台C620一1 型普通车床时,在拆检中发现主轴箱I 轴上的A50 扇形齒轮因使用中摩擦片过紧或过松造成换档时损坏了一个轮齿,为了保证大修质量,及时补购了这个零件,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控制大修装配环节,能够确保按技术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避免返工,保证大修按时完成。
3 .大修验收是检验大修质量的评价
大修验收是对大修质量的客观评价,是全面考核设备大修质量是否符合大修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并为设备顺利交付使用提供依据。如一台生产多缸柴油发动机的专用机床,设备大修交付使用两个月后,加工产品连续出现废品,使用车间在未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认为是大修质量没有达到修理质量,要求机修部门拿出大修验收证据,认为废品与大修设备的精度没有达到要求有关,后经设备部门对大修的验收记录等调查核实,设备大修符合产品工艺。最后发现这起质量事故是因刀具磨损严重和操作者操作不当而引起产品超差,避免了设备使用单位与维修单位的矛盾纠纷。
4. 主修人员素质是大修的保证
主修人员是大修工作的实施者,其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关系到大修任务的成败,因大修工作的特殊性,对主修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修人员应具备熟悉设备结构,了解设备性能,有一定的设备维修理论素养,特别是钳工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肯钻研。因此,要经常开展维修质量小组活动,组织专题讨论,使维修人员不断提高维修水平,提高维修人员素质。
5、组织、管理是实现大修的手段
大修过程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对大修的质量、修理时间、修理成本的控制,涉及到企业对大修的管理水平,由于大修涉及的工种较杂、部门较多,如有设备部门、机修车间、使用单位、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部门参加,因此必须组织、管理、协调好各工种及其相互配合的关系,计划落实、资金到位、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得到保证。如在实施大修计划时,合理组织人员,对复杂设备挑选技术水平较高的修理人员多些,对简易设备多配备技术等级略低的工人,合理选配,使各种技能等级的人员都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到人尽其才。另一方面,要提高大修的经济效益,减少大修费用,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如在大修1台普通车床,根据预检的信息,须更换主轴箱箱体,通过对了解到的市场行情分析比较后,如外购主轴需5000元,而单位内部自制仅须3000元,这样,只这个箱体零件就节省了2000 元。
6、总结、资料归档是大修必不可减少的环节
修后总结既是对此次大修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为以后的大修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因此大修设备使用后,必须及时整理修理资料并归档。
优化设备维修管理,能及时排除生产设备的故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装备素质,减少企业人力财力的浪费,避免设备使用部门与维修的矛盾纠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1]《资产评估准则-机器设备》
作者简介
张惠红(1967--),女,浙江湖州人,学历:大专,专业:机械,研究方向:设备管理及资产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