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的民族政策概述
2015-12-19张飞翔杨安飞
张飞翔?杨安飞
摘 要: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和发展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满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因素,逐渐统一了全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了一系列维系多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使得各族人民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中华各族人民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清朝;民族;民族政策;民族联系
1 军事征服和政治拉拢为主的蒙藏民族政策
清朝统治者自发展之初就深刻认识到吸取边疆少数民族为己用的重要性。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对东北邻近各部族就采用了“恩威并施,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征服了周边各族,成为当时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语言俱征服”。
在中国历史上,蒙古族及其先人长期生活在漠南、漠北地带,与中原政权经常发生摩擦,而到了清代,却呈和平态势,数百年无重大灾祸,从侧面证明了清王朝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康熙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在具体措施上,努尔哈赤利用军事力量打击蒙古力量,迫降了蒙古科尔沁和内喀尔五部;宣称满洲蒙古乃是兄弟之国,厚赐各部首领,如1594年厚礼赏赐蒙古五贝勒通使,1636年赏赐科尔沁部亲王、郡王、镇国公等爵位;除此之外,为笼络蒙古各部,后金从皇帝岛大臣都与蒙古部联姻,将众多皇室子女嫁给蒙古首领,通过结为姻亲,各势力之间加深了相互联系。这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了满蒙联盟,使后金势力进一步增强。
在对西藏的治理上,与前朝相比,清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清王朝利用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影响力和统治力,宣布清朝崇敬佛教政策,统治带领蒙藏人民。首先,对黄教领袖赐以封号,以示尊崇。顺治九年,达赖五世奉召来京朝见,顺治帝予以隆重接待。后一年,清朝封达赖五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放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赐金册、金印。[1]此外,广建寺庙,优待僧众,也是清政府利用喇嘛教的重要措施。据不完全统计,达赖喇嘛所建寺庙三千多所,僧众三十万多人。这些举措顺应了蒙藏民族的信仰,密切了中央政府和蒙藏地区的联系,对于稳定西南边陲,增强藏族人民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满汉平等,重用汉人政治的满汉联合政策
清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始终注意笼络汉族_上层的满汉“联盟”关系,采取了一卓有成效的政策,以适应满族贵族统治的需要。
1.改革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加速封建化
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进入辽沈以前,社会经济基本上处于奴隶制上升发展时期。早在天命建元以前,努尔哈赤就往满族居住的建州、海西地區招进了许多汉族工匠、农民和商贾,输入内地的铁制农具、耕牛和生产技术,推广牛耕,因此,在明正统年间(1437一1449年),建州、海西地区出现了“率皆耕垦,农人与牛,布散与野”。汉族的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入,促进和加速了满族社会经济的封建化。努尔哈赤在强大封建势力面前,在迅速发展的形势面前,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仿效高度封建化的汉制,采取积极改革政策,使满族的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626年(天命十一年)实行“计丁授田制”,即把田地按丁授与满族人丁,实行封建制生产方式。这说明后金国已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社会,基于这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努尔哈赤才能实行这种基本上属于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皇太极即位后,在继续实行“计丁授田制”的同时,解脱大批农奴为封建依附农,原有的奴隶制农庄逐步变为封建制农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进程,使其社会发展向前进了一大步。
2.仿效汉制,提倡“尊孔崇儒”,实行科举制,重用汉族知识分子
努尔哈赤死后,后金正式形成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局面。这极不利于加强君权,维护内部统一,战胜明朝。清太宗皇太极在其统治期间,对最初的满汉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主要是扩大“以汉治汉”的内容,即大量重用汉人官吏,提高汉人的社会地位,准许他们参加科举。他吸取努尔哈赤晚年因不公的社会政策造成的社会动乱,明确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规定以后汉官汉民,以前潜逃或者其他行为者,均属过往,不再追究。
其次,皇太极注重以汉治汉的政策。他采纳了汉儒和汉官的建议,改革、废止了吧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旧制,限制八和硕贝勒的权力,并制定官民和“朝贺行礼班次”等礼仪制度,从而加强了君权,完善了封建统治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满足贵族的专横。
皇太极在汉儒和汉官的“酌议”和推动下,设置六部三院六衙门,实行科举制,举荐、广罗和重用汉族的知识分子,扩大统治基础。从此,废除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旧制,逐步完善了专制机构,开始了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
此外,皇太极采取联姻方式,将宗室女下嫁给明朝降官。他分别招纳耿仲明的两个孙子和李永芳本人为“额驸”。通过联姻结亲,改善与汉族之间的关系。
3 因俗而治、恩威并施的西北边疆政策
因俗而治是中国历代政权统治边疆少数民族的基本手段,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各族承认对中央政权的依附,接受中央的册封和定期朝贡;二是中央政权承认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不直接参与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自治权和内部事务。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各民族不同情况,实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具体方针。
清王朝在西北边疆实行的因俗而治,除政治上的多元管理外,还有以下几个内容:①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清入关开始,出于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曾逼迫汉族人民剃发易服。不正确的思维定势妨害了广大的汉族人民的感情。虽然最后起义都被镇压,但是在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的问题上,清朝统治者却吸取了这次教训,采取了“缠头环耳各随宜,何必衣冠尽改之”的“从俗从宜”政策[3]。在评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清政府又重申了这项政策,“不令汝等更改衣冠,照就各安生业”。②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清朝统治者予以尊重。③尊重西北边疆民族的生活习惯。在因俗而治的方针下,清朝还能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4 结语
清王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和发展时期。在清朝初期,清朝统治者能够以大无畏的精神统领全局,制订了一系列符合各地区发展条件的政策和措施。在清王朝之后的几百年间,蒙藏地区一直没有发生较大的叛乱,新疆,蒙古东北地区人民也为抵抗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充分说明了清朝政策在各族人民之间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抵御外侮的无畏精神。这一系列的政策从稳定边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领土安全的角度出发,使得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联系更加紧密,在各族人民之间日益形成了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这一切深刻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是清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何繁荣做出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志忠.清朝民族政策解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2期.第116页
[2]孙文良.论清初满汉民族政策的形成[J].辽宁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第91页
[3]牛海桢.论清初西北边疆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第39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