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风险认知研究综述

2015-12-19张郅博李斌李亚莉江家丽周丹

卷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复原特质范式

张郅博?李斌?李亚莉?江家丽?周丹

摘 要:风险问题在我国正逐步引起公众及学者的重视,这其中风险认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内在该领域内已是硕果颇丰,但由于多数研究都使用了心理测量范式,出现了研究结果扎堆出现、大同小异的局面。关于风险认知的研究走入了“瓶颈”,只有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找出不足,方能定点突破。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的研究范式、理论构建、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对风险认知研究提出两点不足及可供参考的研究构想。

关键词:风险认知;心理测量范式

1 引言

风险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不稳定因素。随着国力的提升,风险问题在我国会逐步引起公众及学者的重视(谢晓非,徐联仓.1995)。改革开放使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必然会引导人们开始关注风险问题(谢晓非,徐联仓.1998)。可见,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更快更稳地发展提供间接理论支持。

风险认知是风险的主观研究方面的主要内容(谢晓非.1994)。关于风险认知的具体定义未能统一,有学者认为风险认知是用来描述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和直觉判断的概念(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2006)。谢晓非和徐联仓(1995)认为,風险认知是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客观风险的感受和认识,且强调个体由直观判断和主观感受获得的经验对个体认知的影响。虽然学界对于风险认知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也有共识,即风险认知是一种主观的、直观的感受。

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对国内在风险认知领域内的研究进行评述,并提出建议与研究构想。

2 风险认知领域研究现状

2.1 研究范式

目前国内研究所使用的主要范式是心理测量范式。该范式已被各个时期的学者广泛运用在多种研究当中(谢晓非,徐联仓.1998;谢晓非,徐联仓.1999;谢晓非,徐联仓.2000;时勘,陆佳芳,范红霞,贾建民,宋照礼,李文东,高晶,陈雪峰,胡卫鹏.2003;刘金平,黄宏强,周广亚.2006;于清源,谢晓非.2006)。这证明了心理测量范式在风险认知领域内得到了广泛认可。

然而心理测量范式也有自身缺点:第一,该范式假设所有个体的风险认知结构的风险特征维度是相同的,但张慧等人对这一假设并不认同(张慧,徐富明,李彬,罗寒冰,郑秋强.2013);第二,心理测量范式忽略了在问卷中的风险问题可能是个体不熟悉的,这样的回答就不能代表真实的判断(张慧,徐富明,李彬,罗寒冰,郑秋强.2013)。第三,谢晓非和徐联仓(1995)认为,通过心理测量范式,从数据中得到的信息不能反映个体的行为反应。第四,刘金平等人提出,心理测量范式往往得出“个体的风险认知是由风险性质决定”的结论,并没有将个体评定作为分析单元(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2006)。由于以上不足,导致了以之为范式的研究偏向于考察事件特征对于风险认知的影响而忽略个体特质的影响。

2.2 理论构建

2.2.1风险认知结构研究

最早对风险认知结构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一般社会生活事件方面(谢晓非,徐联仓.1996;谢晓非,徐联仓.1998;刘金平,黄宏强,周广亚.2006)。然而对于被试来说,一些一般社会生活事件未曾经历过,仅凭想象进行的测量缺乏生态学效度。然而受制于伦理要求,研究者不能使被试直接遭受伤害。此时一些特殊事件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资料。如,时勘等人考察了中国市民对SARS疫情信息认知的理性和非理性特征(时勘,陆佳芳,范红霞,贾建民,宋照礼,李文东,高晶,陈雪峰,胡卫鹏.2003)。再比如,有学者对广泛影响公众的环境、气候问题中的风险认知特征进行了研究(于清源,谢晓非.2006;张慧,徐富明,李彬,罗寒冰,郑秋强.2013)。通过对相对直接的风险事件进行研究,得到了生态学效度较高的结果,补充了通过一般社会生活事件得出的结论。

2.2.2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

1994年谢晓非总结了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有个体差异、期望水平、通讯的影响、自愿承担风险的程度和风险的性质五个方面(谢晓非.1994)。徐联仓在此基础上删去了“期望水平”,增添了“对风险的熟悉程度”和“从众行为的影响”两点(徐联仓.1998)。后来刘金平等人在谢晓非的观点基础上又增加了“知识结构”、“成就动机”和“事件风险度”三个因素(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2006)。另外,有研究发现,人为风险比自然风险引起更高的风险认知;形象性信息的呈现增加了风险认知;不同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对风险认知没有影响;电视比网页唤起更高的风险认知(谢晓非,李洁,于清源.2008)。

以上研究提出的风险认知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个体本身的特质、风险本身的性质以及个体与风险的互动方式。

2.3 应用研究

风险认知的应用性首先体现在公共决策领域。谭爽、胡象明在2013年以核电站为例,探讨公众风险认知对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的预测作用(谭爽,胡象明.2013)。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考察了影响公众技术风险认知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文化构建因素(王娟.2013)。时勘等人关于SARS危机的研究结果则为卫生部门应对传染病提供了重要信息(时勘,陆佳芳,范红霞,贾建民,宋照礼,李文东,高晶,陈雪峰,胡卫鹏.2003)。

在商业领域也有大量关于风险认知的应用研究。谢晓非和徐联仓二人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对工作情境中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风险认知进行了研究(谢晓非,徐联仓.1999;谢晓非,徐联仓.2000)。还有研究探究了国内游客的风险认知、灾害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李敏,张捷,董雪旺,钟士恩,蔡永寿,上官筱燕.2011)。对风险认知的应用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

3 问题提出

3.1 对个体特质性因素影响作用的忽略

由于心理测量范式自身的缺陷,再加之多数研究采纳了该范式,就造成目前风险认知领域的研究多偏向于考察风险事件特征对于风险认知的影响,而忽略个体因素的影响。

在1994年谢晓非总结的影响风险认知的五项因素中有三项因素与个体直接或间接有关,风险的性质仅是其中一项因素(谢晓非.1994)。徐联仓更是认为有四项涉及到个体的因素(徐联仓.1998)。刘金平等人提出八项影响风险认知的因素,涉及到个体的因素有五项(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2006)。由此可见,学界普遍认为个体因素对于风险认知有很大影响。但主流的、采用心理测量范式的研究恰恰忽略了这一方面,使得该领域研究成果大同小异。

3.2 对作用于风险认知的机制的忽略

心理测量范式指导下的研究方法类似于黑箱理论。已有研究多从风险事件特征方面探究风险认知结构,通过给被试呈现一系列具体的风险事件,让被试对该事件不同纬度进行评估,统计数据,通过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评估结果的具体维度。

研究没有对产生风险认知的心理机制进行探究,也无法对风险认知进行准确的预测。如果要探究风险认知的心理机制,就要发展出新的研究范式,研究个体特质对风险认知的影响。

4 研究构想

本文认为可以研究特质性复原力对风险认知的影响。特质性心理复原力是个体自身存在的一种积极应对创伤的心理素质或品质(雷鸣.2011)。选用特质性心理复原力的原因有:一,心理复原力与风险认知相关。心理复原是指个体在经历对生命具有威胁的事件或严重的创伤后仍然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雷鸣,戴艳,肖宵,曾灿,张庆林.2011)。心理复原是个体在经历风险事件后发生的,心理复原力的高低可能影响着个体的风险认知。二,心理复原力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戴艳,雷鸣,邹晓丹,梁悦,刘卡静.2007.),而这些保护因子会影响个体的风险认知。三,雷鸣(2011)指出创伤后心理复原亲历者主要是通过一些积极的应对方式 ,促进心理复原。积极的情绪体验可能会影响个体的风险认知。

已有国内学者对心理复原力量表(RS)进行了修订(雷鸣.2011),可以使用。根据前文所述,可以合理猜测,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对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的估计会低于均值水平;反之,低特质性复原力个体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的估计会高于均值水平。

5 总结

通過对国内风险认知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以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多数研究采用心理测量范式。然而心理测量范式也有缺点,其忽视了个体特质对于风险认知的影响。这导致风险认知领域多数研究成果偏重于探讨风险事件特征对于风险认知的影响。鲜有研究考察过个体特质对风险认知的影响。而且心理测量范式不能探究风险认知的心理机制。

根据前文所述的两点不足,本文认为,未来风险认知领域内的研究应着重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一,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二,研究个体特质对风险认知的影响;三,探索新的研究范式,探究风险认知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谢晓非,徐联仓.(1995).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心理学动态,第3卷第2期:17~22.

[2]谢晓非,徐联仓.(1998).一般社会情境中风险认知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21卷:315~383.

[3]谢晓非.(1994).风险研究中的若干心理学问题.心理科学,第17卷第2期:104~108.

[4]谭爽,胡象明.(2013).邻避型社会稳定风险中风险认知的预测作用及其调控——以核电站为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6卷第5期:075~081.

[5]刘金平,周广亚,黄宏强.(2006).风险认知的结构,因素及其研究方法.心理科学,2006,29(2):370~372.

[6]谢晓非,徐联仓.(1996).风险认知策略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心理学报,第28卷第2期:192~200.

[7]刘金平,黄宏强,周广亚.(2006).城市居民风险认知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439~1441.

[8]张慧,徐富明,李彬,罗寒冰,郑秋强.(2013).基于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心理科学进展,2013,Vol.21,No.9.1677~1685.

[9]于清源,谢晓非.(2006).环境中的风险认知特征.心理科学,2006,29(2):362~365.

[10]时勘,陆佳芳,范红霞,贾建民,宋照礼,李文东,高晶,陈雪峰,胡卫鹏.(2003).SARS危机中17城市民众的理性特征及心理行为预测模型.科学通报,2003,第48卷第13期:1378~1383.

[11]谢晓非,徐联仓.(1999).工作情境中员工风险认知研究.应用心理学,1999,第5卷第1期:20~24.

[12]谢晓非,徐联仓.(2000).工作情境中管理人员的风险认知研究.心理学报,2000,32(1):115~120.

[13]王娟.(2013).影响技术风险认知的社会文化建构因素.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第29卷第8期:92~98.

[14]李敏,张捷,董雪旺,钟士恩,蔡永寿,上官筱燕.(2011).目的地特殊自然灾害后游客的认知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后的九寨沟为例.地理学报,2011,第66卷第12期:1695~1706.

[15]徐联仓.(1998).风险与决策.科学决策,1998/2:37~39.

[16]雷鸣.(2011). 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7]雷鸣,戴艳,肖宵,曾灿,张庆林.(2011).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Vol. 19, No. 6, 874–882.

[18]戴艳,雷鸣,邹晓丹,梁悦,刘卡静.(2007).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里复原力的关系研究.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19]陈瑞君.(2012). 不同情景中乐观偏差及其影响因素.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复原特质范式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