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2015-12-19周守隆
周守隆
摘 要:初中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语文又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对学生情感认知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应响应新课改号召,结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对情感教育媒介的把控,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本文对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承载的不仅仅是“一门功课”这种单纯的意义。初中生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一方面要求独立,一方面又由于自己本身经济上的匮乏、身体发展程度的欠缺,人格形成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和历练,因此虽然摆脱父母的意愿比较强烈,却仍然无法挣脱束缚,因此心理上还是不独立的。感教育在初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教学体系或者成为学科,因此当学生出现诸如上述的发展矛盾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进行干预,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和语文教师。语文是承载中华文化传统的科目,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程内容设置的便利性,提升学生感受情感的敏感度,在课文中体验人格发展的魅力,从而帮助学生成功顺利的渡过这段人格发展过渡期。
1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媒介
第一,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一环,在实施情感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本身便代表着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引导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语文的理解,甚至是对人的理解。一个拥有爱学生、爱教学等积极情感态度的老师,可以潜移默化地与学生情感上引起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第二,教材也是实施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完成教学任务而编篡的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的依据。第三,丰富的教学手段也在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现代对教育的研究日新月异,多媒体等新型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使教育质量突飞猛进,各种多媒体手段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情感体验。
2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
好的教学气氛应达到两点,一是使学生轻松愉快,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二是教师应把学生代入教材情境中,使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明辨是非,在完成教学任务下陶冶情操。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教师态度要“正”,“正”不仅是要积极备课,努力为学生讲授有用的知识,而且要自身的态度正,作为榜样传达给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正视学生性格的差异性,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互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有针对性的情感教学。三是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营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因此,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深入挖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
2.充分理解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正确开展情感教育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学习教材较以往有了较好的提高,在保证“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交流沟通能力和情感素养有明显的提高。过去的语文教材,过分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多,而在课改下的新教材一改往常“难、繁、偏、旧”的体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重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與,在参与中形成正确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良好教育情境,加强教育效果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了解更加深入,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结合到教育中,对教育水平起了很大的提高作用。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等高科技媒介,用音频、图片、视频等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明了,从而有效地提高情感教育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可以为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也使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学习,贴近课文中作者的真实情绪,创建一个积极的、高效率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其学习主动性和持久性也将大大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更加提高,情感教育效果也会更为明显。初中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关键期,应合理应用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各种媒介。以学生为主要的教学中心,教师起着积极重要的引导作用,合理应用优秀的教材资源,通过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有用的实践。情感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需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使学生有轻松积极的学习气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利用诵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师与班主任协商,利用好课程安排计划中的晨读时间,安排学生朗读。朗读的方式不同于默读,默读是一种内部语言表达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文章的背诵。默读不出声音,因此学生也无法通过自己的默读进行内容的判定和欣赏。大声的朗读则改正了默读的众多缺点,一方面学生可以听清楚自己的声音,对文章内容更加了解;其次,学生朗读会进一步融入到课文的情境当中,设身处地的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因此鼓励学生经常性朗读,甚至分角色的朗读,通过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情感。
5.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生动化
情感传递不能是单调的,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同样可以让学生灵活生动的体验语文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比如在讲授《荷塘月色》的景色描写部分,适当轻柔背景音乐的引入,无疑会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情感把握。教师的课文范读同样会增加整个课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语文表达是非常重视语音语调的,四种音调和在一起犹如音乐,所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讲授,对于学生而言也是美的享受。
6.通过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最大兴趣点莫过于阅读语文课文。因为不少课文传达着故事、情感和信息。阅读课文不仅仅是阅读一个故事就万事大吉,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精读”。所谓“精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好、感受美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能力,需要学生立足于语文课文背后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写作的历史和意义,通过与作者产生“审美共鸣”,在思想交流上的火花,从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保障情感体验的共鸣程度最大化。学生在接下来也可以自由选读与作者相关的同类文章,作为课后的一项兴趣作业,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语文中的情感。
3 结语
情感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语文教师而言,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掌握更加适合初中生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教学场景调动方法,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之间应该及时进行教学经验沟通,保障课程改革的信息互动,共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水平。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指的是特定的语言学习过程,还有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塑造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因此,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应不局限于学习课本课文知识,而是应将学生代入特定的课堂情境中。情感教育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需要根据科学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从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基础入手,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达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华标.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才智,2011,(19).
[2]李传丽.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技术与市场,2008,(12).
[3]王晓光.情感: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