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借鉴
2015-12-19许晓青赵智聪廖凌云
许晓青 赵智聪 廖凌云
1 前言
随着风景园林学成为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一,对国外风景园林教育的研究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风景园林专业,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虽然发展迅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纵观国内风景园林学本科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问题:一、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的基础课程不足。二、缺乏综合性、多学科、全尺度的专业技能培训。三、专业课缺少延续性,周期短。四,缺少风景园林理论前沿课程,理论课教学存在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与工程实践脱离等问题。21世纪初中国需要能够全面做出环境、文化、城市、社会、经济和精神贡献的风景园林学,其目标是为人类营造兼具“生产性”、“生活型”、“生态型”和“精神性”的风景园林地境。[1]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培养学生上述意识和技能。
1 PSU风景园林本科11类课程及所占学分比例
美国风景园林教育一直是备受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美国”、“风景园林”、“景观”、“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硕士和博士论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进行初步筛选可知,国内约有40余篇文献从不同角度介绍和分析国外风景园林教育,其中关注点为美国的有14篇。目前国内对于美国本科风景园林课程设置研究尚少,针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仅有1篇,多数关于课程设置的研究都是教学方式、学位体系、教学内容等综合研究,缺乏对课程设置本身较为深入的介绍和研究[2-4]。本文从课程设置入手,对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以下简称PSU)风景园林课程设置中的设计课、基础课,课程间的协作关系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为解决我国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PSU的风景园林学专业设置于艺术与建筑学院下的建筑与风景园林学院(简称SALA),历史悠久,本科风景园林教育在美国一直位居前列,《设计情报(Design Intelligence)》①2014年风景园林本科教育专业排名中,PSU跃居榜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风景园林学专业诞生于该校农学院园艺部,脱胎于1907年约翰•格雷格(John Gregg)发起的风景园林项目(program)。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该项目是第一个获得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认证的风景园林本科教育项目②。经过百年的发展,学院的风景园林设计部(division)培养出了许多在风景园林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校友。2008年,得益于卡尔•斯德科曼先生(Cal Stuckeman)的慷慨捐赠,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正式成立,风景园林设计部正式更名为风景园林系(department)。美国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要求风景园林师需要具备5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它们是:对环境敏锐的洞察力,对设计中的艺术层面和人文层面意义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管理技巧、组织能力、职业道德和行业行为规范[5]。在这个大背景下,SALA的本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基于“设计是我们对世界做出回应、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的认识,风景园林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技术技能和从事实践所必要的伦理[6]。在这种培养目标和认识的指导下,课程的设置必须具有针对性,能够应对当前绿色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形式,并且根据变化定期审查和调整。PSU坚持以自然及人文科学教育为基础,重视技术基础、同时兼具学科交叉特性并对于新的学科分支有较强针对性的课程设置方式。本文基于笔者为期1年访问学习的实际感受和经历,结合对该系部分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了PSU本科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2 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PSU本科风景园林教育学制为5年,要求至少获得151个学分。课程安排和学分详见表01。第1年为基础教育,第2、3、4年为专业教育,在第4年的第2学期,学生有机会进行海外学习。第5学年配合毕业设计,教学以选修课和专项设计课为主。对课程进行分类③并统计其学分发现,PSU风景园林本科课程设置以设计课为核心,设计课所占学分为5年总学分的1/3。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基础课程学分总和与设计课的学分基本相当。景观理论所占学分也较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约为7.4:1,可见本科生的课程学习以必修课为主。各类型课程学分所占比例如图1。
2.1 通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建立风景园林必要的基础
从本科第一年2个学期共31个学分的基础课程所占学分看,PSU本科风景园林教育非常重视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在第1年开设的10门课程中仅有4门课程由风景园林系开设,其余6门课程均由PSU其他院系开设。从课程内容上看,学生第1年要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覆盖面较广。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有:地理学(人类环境系统和可持续利用)、地形学(土壤学、世界地形学、国家公园地理)、生物学、数学。人文社会学课程有:艺术学、考古学,在第5年学生即将毕业时,依然有社会学、行为科学、人文科学等人文社会基础课程。这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的知识是每一位风景园林从业者必须具备并尽早接触的知识。
表1 PSU风景园林本科5年课程及学分一览
续表1 PSU风景园林本科5年课程及学分一览
通过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自然科学中与风景园林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对地质地貌、土壤、地形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了解植物及群落,并通过观察与实验进一步加深体验,同时关注人和自然环境关系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对风景园林问题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人文社会课程帮助学生(尤其是留学生)快速融入大学的学术氛围和美国社会文化。这样的课程设置,符合职业风景园林师培养的要求,科学和人文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对风景园林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风景园林师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石。
2.2 重视对学生写作与演讲能力的培养
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普遍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PSU的风景园林教育也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与演讲能力。在前3年开设了必修课程。在第1、4学期各开设了一门3学分的写作课,在第3学期开设了一门3学分的有效演讲课,见表1。另外,第6学期“历史问题”也是一门锻炼写作能力的课程。经统计,写作与演讲课与景观工程技术、景观基础课所占学分相同,4门课程共12个学分,占5年总学分数的8%,这样的现象在美国国内风景园林教育中也是比较少见的,足见PSU在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
第1学期写作课介绍了如何表达设计目的、如何吸引读者的兴趣,第4学期写作课为配合studio课程安排和选题的需要,侧重教授社会科学方面的写作技巧,教授如何使文章写得有说服力。此外,第6学期的“历史问题”也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讨论议题时,讲解从什么方面开始辩论、发现问题、厘清逻辑等。演讲课是一门非常具有美国特色的课程,介绍了演讲的形式、如何进行团队讨论、分析和评价等内容,还锻炼了学生即兴演讲的能力。除了基础课程的培训外,在社会文化建成环境、各门与设计课配套的理论研讨课上,都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报告和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完成课程学习和作业。所有的这些环节都将多次锻炼和检验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能力。并且,在如何评价写作和演讲能力方面,第3年的“景观设计与理论课”中,有几次作业讲评环节是由每个学生独立汇报,其余同学对该名同学的汇报成果投票打分,最终成绩完全由学生互评产生,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表述能力极好的检验。
由上述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PSU认为写作和演讲能力是职业风景园林师的必备技能。训练一方面为其他课程学习、毕业论文写作和课程研讨服务,另一方面,也尽早地培养学生将来所必需的写作规划设计说明文本以及向业主汇报方案的技能。
2.3 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构成序列
2.3.1 风景园林系开设的基础课程循序渐进、构成序列
2 设计课程教学现场图
3 学生工作室
4 学生模拟面试现场
风景园林系开设的基础课程⑤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培养兴趣到培养综合能力的特点。第一学年4门由风景园林系开设的课程,从不同方面初步介绍了什么是景观规划与设计、关注什么问题(尤其是当代问题)、土地营造的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景观表达的语言。这些课程从深度上看都比较容易,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景观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第2年,课程从第1年关注景观广泛的问题转向对景观更专业和职业的训练,而这种训练也较之于第1年的课程更深入,更综合。比如,第2年的“可视化课程”较之于第1年的“可视化介绍”,进一步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运用线条、色彩、形状、透视等要素进行二维和三维的表达,要求运用的表达方式能使空间的信息得以传达。而3、4、5学年学生将接触到更为核心的有关景观技术、设计实施、植物生态、职业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同时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通过相应课程不断地被提升。
风景园林基础课程构成序列也是PSU课程设置的另一个特点。“设计实施”是一个由3门课程组合而成的序列,通过不同学期由浅入深地覆盖风景园林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第5学期开设的设计实施是一门介绍景观材料、地形和细部为主的课程。第6学期开设的设计实施是以介绍植物群落、植物设计和施工为主的课程。第7学期开设的景观实施是以介绍雨水管理、景观排水为主的课程。这3门课分别覆盖了景观土地、植被、水文3大要素。在不同学期开设,可以使学生对景观的每个要素深入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的作业,实现对某一方面的深入掌握。比如第7学期开设的设计实施,着重培养学生对场地水文条件的分析控制能力,包括雨洪管理、场地排水、雨水花园设计等环节。该课程从最简单的修改等高线到加入建筑、停车场后场地雨水花园的设计,通过11个逐层递进的作业,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应对一般问题的场地雨水设计与管理的方法。而课程所教授的内容面向注册景观师考试,第7学期“设计实施”所讲授的部分内容,就是注册景观师考试的内容(图2-4)。
5 基础课与设计课的联系(注:图中实线表示强联系,虚线表示弱联系)
2.3.2 设计课程循序渐进
PSU风景园林本科教育,在本科5年学习期间,学生一共要上8门设计课。从第3学期开始的每个学期都有一个设计课。设计课的深度是逐年递进的。尺度方面,从小尺度的场地设计过渡到大尺度的区域规划。复杂程度方面,直接反映在课程选题内容上,从对场地的自然、文化层面的思考到加入经济、社会、生态、地理等问题。课程要求方面也逐步提高,从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到应用,绘图和计算机等技术的掌握到熟练运用,以及学生的沟通能力、论文写作水平都逐步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各学期设计课程内容比较见表2。可看出,较之于前2年的设计课,第4、5年的设计课偏重于理论回顾,结合毕业设计选题进行,关注当前景观问题,设计更加具有研究和理论性质。
2.4 基础课与设计课形成紧密联系
首先,每个设计课都有配套研讨课作为设计课的理论支撑。设计课的名称为“设计与理论”,宗旨在探讨规划与设计问题的同时,也要从理论上进行相应的探索并借鉴相关经验,每学期研讨课程的选题都与设计课的选题紧密相关。比如,第3年设计课的题目是区域尺度下的场地规划设计,研讨课的阅读材料涉及地理学、区域生态学和水文学、土地利用的人力叠加、交通、人口和景观史上的文化影响和对话,文化和视觉分析等场地规划与设计必需要了解的知识。研讨课的主题有:景观修复和农产品加工;作为经济资源和心灵重建的景观;作为文化历史的知识库和当前价值动态反馈的景观。这些主题通过阅读文献来探索,以此来引导辨析当代景观的起源,并思考自己在规划设计课中所采取的策略。
其次,除了和设计课配套的理论研讨课体现了基础课与设计课紧密衔接外,其余风景园林基础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设计课程进行了衔接。这些衔接使得基础课程能够为设计课程提供基础知识、理论基础、表达训练、认知和分析能力、案例研究、情景模拟等。基础课与设计课的配合,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基础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批判性地反思设计实践,并通过设计课的实践,加深对基础课知识的理解。基础课程与设计课程在内容和安排上的关系详见图5。
以第4学期基础课与设计课的衔接为例说明。第4学期的社会文化与建成环境、区域实习这两门基础课与设计课形成了强联系。在社会文化与建成环境这门课中介绍了社会文化实践和发展与现有环境的组合关系。这门课程要求学生研究社会结构如何嵌入到当代环境设计中,强调基于种族、时代、阶级和不同身份认识空间环境并进行分析,培养环境审美能力。学生在这门课程上学习到的基本的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分析和审美能力能为规划设计课所用。区域实习这门课,是本学期最后一门课程。通过对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区域考察,学生能够理解区域的自然过程,并通过现场体验反思社会文化与建成环境对生态的影响,对设计课程所形成的策略、措施等进行反思。诸如此类的联系在每个学期各不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5 教学方式多样化
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是PSU基础课程的又一特点,因教学需要而采取不同方式授课。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如第1学期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有以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为主的如配合设计课的景观理论研讨;此外,根据授课内容的需求,学生还有进行实验、植物园实习、亲自参与生产与实践的机会。教授方式的多样化最能体现在第7学期的“职业实践”,在课程中设置有扮演面试、公众参与、给国会议员提交提案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学校会组织学生去华盛顿,通过与议员面对面地商讨,进行圆桌会议来体验景观师执业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表2 各学期设计课程内容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PSU本科风景园林课程体系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也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的。(1)以设计课为核心,其余课程辅助规划设计课展开。通过课程设置的时序性与联系性来培养学生规划设计核心能力和围绕规划设计核心能力形成的切实可用的知识体系和相应能力。时序性表现在,通过第一学年2个学期的自然与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给予了学生在规划设计中所必备的专业基础。这种学科交叉的方式也充分利用了PSU大学的优秀资源,保障了风景园林基础教育的质量;联系性表现在基础课程与设计课形成了紧密联系,使得学生培养的效率很高,围绕规划设计核心能力,形成了切实可用的知识体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2)课程设置和培养都比较重视学生表达和写作能力。这是对于风景园林师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素养,却被国内风景园林教育长期忽视;从课程设置上看,一共有4门课程涉及对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占5年学分数8%,占有较高的学分比例。在课程汇中重视对学生表达目的、表达技巧、表述逻辑等培养。此外,通过一系列的理论课和设计课来检验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并且采取同学互评的方式来评价最终的演讲与写作表达能力。(3)程的循序渐进、构成序列,保证了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逐步深入地得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要素到综合多因子要素的分析。一些核心课程,如“设计实施”这一系列的课程,分别覆盖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土壤、植被、水文三大要素。由于教授内容的重要性与内容本身的需要,3门课程形成序列。通过3个学期各自逐层深入的授课,以及每个学期多次作业练习夯实学生规划设计核心课程的基础。(4)多样化的教学不但有效的达到培养目标,也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其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PSU的课程不仅有讲授、研讨为主的课程,也有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工厂、设计公司和植物园等不同机构的实习课。在职业引导课中甚至有亲自与议员对话,进行公众参与的课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状态,也能体会风景园林师进行职业的环节。
健全的课程网络系统、任课老师间的紧密协作使得这套课程体系得以保障。PSU的选课及教学通过名为“天使课程管理系统”(angle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来进行,通过这套系统可以查询全校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课程资料、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与提交程序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在上课前浏览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和课程要求,做好预习工作。此外,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也能通过系统即时反映给任课老师和助教。大部分课程作业的发布与提交也都在网络上进行(设计课现场讲评除外)。此外,任课教师的紧密协作也使得课程体系的实施,课程之间的联系得以实现。最为明显的是设计课的几名任课教师,各自有擅长的专项,从不同的方面指导学生。每次课程都是几位教师在一起协商后共同商定的。
注释:
①《设计情报(DesignIntelligence)》是“设计未来委员会(Design Futures Council)”的双月报告,提供原创性研究、有见地的评论。《设计情报》独立于任何一个专业或专业机构。常在财富、华尔街日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刊物刊登。②原文为:The fifty-year anniversary of the program saw the reins handed to Wayne Wilson and the first accreditation of the program by ASLA,资料来源:https://stuckeman.psu.edu/larch/history.③课程分类按照课程名称和授课大纲所描述的课程性质来划分,共分为11类。④加*为其它院系开设的课程,引自参考文献[5]。⑤风景园林系开设的基础课程是指除了设计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这里讨论的是由风景园林系开设的基础课。⑥图2-4图片来源:Stuckeman School,2014[EB/OL]https://stuckeman.psu.edu。图1、5为作者自绘。
[1]杨锐.论风景园林学发展脉络和特征——兼论21世纪初中国需要怎样的风景园林学[J].中国园林,2013,(6): 6-9.
[2]金云峰,简圣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系课程体系[J].中国园林,2011,(2):6-11.
[3]周红卫.拓展与深化——美国现代景观教育的启示[J].现代园林,2006,(11):28-29.
[4]刘晓明.论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J].中国园林,2006,(12): 1-4.
[5]陈弘志,林广思.美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6,(12):5-8.
[6]Penn State.Recommended Academic Plan for Bachel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Park only) (151 min.credits)2014[EB/OL].[ 2014-05-26].https://artsandarchitecture.psu.edu/students/current/academic_plans/landscape_arch%28LARCH%29.
[7] Penn State. University Bulletin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2014 [EB/OL].[ 2014-05-26].http://bulletins.psu.edu/bulletins/bluebook/university_course_descriptions.cfm?letter=L & dept=LARCH.
[8]Penn State StuckemanSchool.History.2014[EB/OL].[2014-05-26].https://stuckeman.psu.edu/larch/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