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学文

2015-12-19

世界建筑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术报告建筑师建筑设计

桂学文

GUI Xuewen

1963年出生

1982年入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

现任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

湖北省建筑师分会主任委员

全国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会员

2007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

2015年香港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金奖与卓越奖

传承与创新

建筑学教育特别强调教学环境与氛围的重要性,十分注重交流展示空间与氛围的营造。中大院其实规模不大、空间有限,但最大、最好的东西两侧三层分别是本科专业大教室和系资料阅览室,老师的教研室均很小。每个年级学生不多,但专业大教室宽敞明亮,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这里是建筑学子们的独立王国和自由天地。同学们大多经历过挑灯夜战,并肩熬夜赶图的“患难”友情。1980年代资料信息匮乏,而拥有大量藏书和资料的系资料阅览室就极其珍贵难得了,老师在这里专心研习的方法与精神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子们。不大的309大教室还承担学术报告的用途,所以每当举行学术报告活动时总是人满为患,连通道也挤满了学生,记得其间有幸聆听了李剑晨、汪坦和齐康等先生的学术报告。虽然我们82级上学时很可惜未能赶上杨(廷宝)老、童(寯)老和刘(敦桢)老的亲自教诲,但特别有幸的是,设计课甚至设计初步全部由钟训正、孙钟阳、王文卿、黎志涛、陈励先、杨允龄……一批先生们亲自指导。每周两次的设计课,先生们不厌其烦一对一地帮我们改图和指导,同学们学习十分认真,都想让先生们多指导自己一些,所以先生们半天不能休息,耽误他们吃饭和休息是常态。刘先觉、朱光亚、吴家骅等老师生动讲课令人记忆犹新,鲍家声先生亲自指导的毕业设计——校园总体规划,让自己提升了规划设计的整体观和环境意识。

之所以能在工作时顺利起步和在实践中畅游,均得益于南工的严格扎实的基本功训练、相关专业的融会贯通和对设计逻辑及构造的重视。对建筑设计系统性、真实性,尤其是本原性的坚持与坚守但不保守,一贯强调传承与创新,形成了南工的传统与风格,或许有些“匠”的成分,而这些恰恰是较为虚幻的中国建筑教育所缺乏的,更是难能可贵的。

建筑系学生往往是夜猫子,熬夜是常事,但起早就很辛苦,我对当时学校严格要求学生集体早操与早晨锻炼很不适应,但锻炼形成良好习惯后又对目前建筑师高强度快节奏是十分有益的。

工作后因学术交流、学会活动和每年的建筑教育评估工作而有幸得到了钟训正先生、鲍家声先生、沈国尧总建筑师、王建国教授、韩冬青院长等众多先生们不断的勉励与指导。老师们的教导培养之恩终身难忘。

在实践中,我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即为坚持建筑设计原创并努力提高建筑品质和完成度,力求体现时代性、地域性和可持续性;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应准确把握建筑合适的定位与城市角色。

1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

2 中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效果图

3 武汉万科城市花园·红郡

4 武汉万科润园

5 武汉保利文化广场

猜你喜欢

学术报告建筑师建筑设计
胖胖的“建筑师”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周激流教授作“新一代信息技术漫谈”学术报告
把握宏观视角,突破关键技术一大会学术报告概要
淮河规划治理与展望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优秀校友肖敦辉博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当建筑师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