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2015-12-19
李晓峰
LI Xiaofeng
1964年出生
1999年入学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职博士)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新建筑》杂志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HUST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
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难忘中大院
直到上大学以后,我才知道,离家乡滁州很近的南京,有一个由原中央大学一脉相承下来的国内一流的建筑系,那时叫南京工学院。当年懊悔不已的是,因高考前对建筑学专业格局一无所知,已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的我,虽跨进了建筑学的门槛,却和南工失之交臂。此后,南京工学院就一直是我心驰神往的殿堂。1980年代由滁州往返武汉,一次次沿长江乘坐“江汉”客轮,须在南京作水陆中转,我总爱背着行囊走进南工,在中大院上上下下转一遍,在走廊里徜徉,欣赏墙上挂着的优秀设计作业,琢磨教室里堆放的模型。甚至悄悄溜进教室后排,旁听一次专业课。运气好时,还能赶上一场名家讲座。那时觉得这座有着高大欧式门廊的中大院,有一种深邃的内敛的魅力,让人感受到某种带有神秘感的“建筑学氛围”。那时看着从这里进出的学生,都有种艳羡之感。直至1980年代末,南京工学院复名为东南大学,中大院依然是我经常绕道也要去转一转的地方。
直至1990年代,我终于把自己变成了“东南学人”。那是1998年,在鲍家声先生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报考了东大博士生,次年如愿成为鲍先生入室弟子。前前后后在中大院进出多年,至此终不再是在走廊里晃悠的旁听生了。那几年,多少回从兰园宿舍步行过天桥,穿成贤街进入教学区,在这里上课、听讲座,参加学术活动,接受导师的教导,内心是那么充实和满足。那几年在东大我认识了多位令我尊敬的师长,记得曾拜会了郭湖生先生和刘先觉先生,认识了朱光亚先生、仲德崑先生、王建国院长、单踊教授、陈薇教授、韩冬青教授以及一批年轻而有活力的年轻教师。东大老师们的渊博知识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2000年,鲍家声先生离开东大,我又幸运地转到仲德崑先生门下继续学习直至完成学业。
每每谈及东大,让我一直心怀感念的是前后两位导师。鲍家声先生和仲德崑先生。难忘鲍先生把我引入东大,仲先生把我送出东大。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是鲍先生根据我的特点帮我拟定的——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而博士论文的研究与推进,又多亏仲先生不厌其烦一次次为我修正和指点,终能顺利通过答辩,并且获得评委们诸多赞许。另一位令我特别感激的是王建国院长,他是我博士论文的评阅人,也多次给我以兄长般热诚的帮助。可巧的是,以上3位老师都先后担任过系主任(院长),并且担纲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以至于有朋友玩笑说我总是与专指委主任有特别的缘分!自己也觉得这的确是天缘巧合。
东大,是我学生生涯的最后一站。离开东大多年之后仍然让我念念不忘的东西太多了:礼堂前印着天光云影的大水池;道路旁遒劲挺拔的梧桐树;还有中大院门前葱郁的草坪,设计室灯火通明的夜晚;热闹的宿舍、安静的图书馆…… 甚至食堂里的菜肴以及成贤街小吃摊的味道,至今还能在记忆中回味。不过,令我回味最多的还是中大院里的那种令人有点迷恋的“建筑学氛围”。在东大为时不多的几年经历,使我逐步加深了对于做学问的理解。我不会忘记,是东大建筑学院,让我在建筑学人的征途上步履走得更稳。如许多东南学人一样,“中大院”三字,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学术成果
本人致力于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与教学,关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科带头人之一。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省级及其他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是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师表奖”(2010)获得者。获得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教育奖(2014)。已出版《乡土建筑跨学科理论与方法》《两湖民居》 《峡江民居》《湖北传统民居》《自建住宅室内设计》等著作6部,于中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等各类项目40余项。
1《两湖民居》
2《湖北传统民居》
3《峡江民居》
4《乡上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