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大庆
2015-12-19
顾大庆
GU Daqing
1957年出生
1978年入学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学士、硕士)
1985年任教南京工学院
1987年入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博士)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崇基早期校园建筑》
一个人和其母校的关系都是由一系列的、在校期间发生的或离开学校以后发生的事件所构成的,而其中必然有一些关键事件决定了整个关系的基调。在我和东南大学的关系中,1987年去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学习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以这个事件为参照点,之前的本科和研究生学习以及毕业留校开始一年级基础课程的教学等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当然也决定了之后的学术和人生走向。当年是怀着了解西方建筑教育的目的出国学习,但是导师赫伯特·克莱默却对我说,去到另外一个文化环境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楚自己,其中必然包括如何来认识东南大学的建筑学教育。我们在ETH的经历无疑影响到对东南大学(SEU)的认识。从1987年至今一晃已经快30年,无论就地理的距离,还是时间的距离都足够长,照理说我的认识之旅应该达到某个终点。而事实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觉得认识的模糊。有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即ETH-SEU的交流必定是中国建筑教育近3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牵涉人群最多的一个对外交流事件。ETH-SEU交流的意义在于从一个工学院教育模式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东南大学的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模式。尽管东大的前身为“南京工学院”,它却是中国美院教育模式的大本营。我想ETH-SEU的联姻在交流对象的选择上或许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我们当时还没能够看清楚以一种从绘画角度进入建筑的态度和方法去接受一种从建造角度进入建筑的态度和方法所导致的对交流参与者及学校本身所造成的剧烈震荡。假如当初确定交流对象时有选择的可能性,我想东大或许更容易接受那些把建筑作为艺术、文化或理论的学校(在当今世界,这类学校为数众多)。这正是ETH-SEU交流最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我个人的学术经历自然和ETH-SEU交流密不可分,以设计基础教学研究为主轴,呈现从疑惑-学习-引进-融合-发展等几个阶段,“教案”是每个阶段的成果体现。1985年,我毕业留校开始做的第一个教案体现的是对渲染、构成和设计不同教学模式的疑惑和思考,1987年去瑞士后接触到克莱默教授的结构有序的设计入门方法,1990年就将有关的练习引进东大的设计基础课程。1994-2000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基础课程研究所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从照搬硬抄到形成自己的特定问题和教学方法,即以香港的集装箱建筑现象为基础的建筑设计入门。2001-2009年的建构工作室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新平台,这段时间,我们的研究课题是以当代建筑设计实践为出发点,发展一种以模型操作为基础的,以空间和建构为核心的设计方法,并通过一个结构有序的练习过程使该方法变得可教。而这些研究贯穿的一个目的,就是如何超越美院模式,这个问题又回到了自己的学术渊源——30年前在东大所受到的建筑学训练。
2《设计与视觉》
3《建筑设计入门》
4《香港集装箱建筑》
5《空间、建构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