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事心理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重要性
2015-12-19陶翠华
陶翠华
浅谈从事心理训练在射击项目中的重要性
陶翠华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训练与比赛发挥的关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应用运动心理学》、《射击射箭运动》、《体育心理学》中的有关文章,对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内适应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心理学理论较多。
1.2.2 模拟练习法
最有效的训练节奏的形式是进行决赛练习,教练员要在平时训练中采用模拟赛场决赛射击练习的方法,加大心理负荷能力的训练,以适应比赛要求。
决赛练习很容易组织,4-10名射手均可,所有的射手在同一个时间范围(通常在开始口令下达20-30s内击发)内完成每次动作,让队员间进行模拟比赛项目决赛环数的对抗。一个有责任的教练,可以将决赛练习作为一天训练的结束,许多问题在这种训练的氛围中可以得到解决,例如:压力、紧张、突发事件等,决赛练习为每个训练课的结束创造了竞争环境。成绩较差的射手通过模拟比赛有较大进步,可以获得奖励。
1.2.3 调查法
比赛前,教练员组织运动员座谈,在答复了运动员提问后让每人做出一份比赛方案,将材料整理、归档;比赛结束后,教练员和运动员再讨论,交流在比赛中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心理控制的问题。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分类,以大量事实为背景,可为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训练专项化过程获得准确的资料。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心理学理论学习与心理素质提高分析
心理训练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人们对运动员在赛中出现的失误往往归结为“心理素质”不好,“应加强心理训练”的提法给人一种“权宜之计”的误导,其实心理训练是整个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心理训练和射击专项技术训练两者都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少年儿童在进入体校后就应当接受初级的心理学理论学习,使其心理定向程序化,即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积极影响,从智力、个性、运动技术、身体诸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发挥身心潜能,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基础,适应大赛的要求。实践表明: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在训练中磨练出来的,后天训练是运动员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
心理训练比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显得神秘、不可琢磨、难于把握。对许多教练员来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虽然很重要,但仍然属于新生事物,不能像身体、技术和战术训练那样深入人心,那样得心应手。他们在谈到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时显得非常无奈,在训练计划上,也很少看到心理训练的字样,仿佛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是运动员自己或心理老师的事情,这样对于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十分不利。实际上,其心理训练也是教练员不可忽视的工作,应当象训练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一样,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
表1 提高射击运动员比赛内适应水平有明显作用的心理学理论
心理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运动员熟练掌握,独立运用心理调节技能,这与专项技术训练的道理相同。增强和提高教练员为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意识和能力,严格要求,反复督促运动员完成心理任务,是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关键。善于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使运动员能正常发挥技术水平,是优秀教练员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
3.2 决赛中心理控制分析
射击比赛所要完成的动作不是一、两次或一组、两组,而是要上百次地重复同一动作,就决赛而言,也要重复同一动作10余次。同时要承受技术动作过程中每一发每一环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情绪控制是运动员决赛中心理控制的核心。决赛过程中情绪变化为:信心十足,焦虑,烦躁,愤怒等。这无一不影响运动员的情绪。因此,无论在任何复杂情况下保持情绪稳定是决赛成功的基本保证。
3.2.1 影响运动员决赛情绪的因素:
1)刺激因素(环境影响)比赛环境(气候、场馆、背景、风力等)物质环境变化及裁判、对手、观众、新闻媒体和本方关键人物(领导、亲友、队友教练)等都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情绪。2)生理因素(生理状态):如疲劳、伤病,女子月经期都容易引起情绪波动。3)认识因素(认知过程):如想赢怕输,所以弄虚作假。
3.2.2 临场情绪控制的若干简易方法
1)呼吸调节法:在精神紧张、胸闷气短时,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放慢节奏的呼吸,通过轻微活动手脚配上深呼吸,可解除紧张。2)自我语言暗示法:情绪不稳定时,可采取自我暗示“镇定”、“放松”、“我感觉良好”,暗示自己某部位的肌肉放松,以稳定情绪。3)颈部、肩部肌肉松弛法:双肩耸起,有意识放松、按摩。
3.3 赛前心理准备与赛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分析
3.3.1 竞赛前的心理准备
1)必要性:参加各类型比赛前需要做好身体机能、技战术和心理上的准备,其中心理准备是形成运动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由于比赛关键时刻的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一些微小的因素也会引起运动员情绪的大起大落,所以做好赛前心理准备、控制情绪的稳定性对运动员来说十分必要的。
2)目的和主要内容:赛前心理准备是为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必胜的信心,消除赛前新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明确比赛任务,建立适宜的目标。理想的赛前心理状态,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表现为渴望参加比赛;②增强运动员取胜的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缺乏信心会不战自溃,运用各种手段来帮助运动员增强信心,敢于拼搏;③建立赛前行为程序和思维程序,赛前何时做什么和想什么,这些程序因人而异;④教会运动员掌握一些简易的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如自我暗示,呼吸调节,转移注意和集中注意等方法。
3.3.2 赛后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分析
射击项目与跳水、体操或某些田径项目相比,心理的活动,认知与情感平衡与否,有没有对立意向冲突必定波及比赛后续行为并通过比赛成绩的起伏明显表现出来。因此,在射击比赛外部条件恒定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的内适应水平和变化就成为射击致胜心理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为说明问题,特以第29届奥运会运动员赛后的认知和表现总结为例。
从成功与失败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成功者由于认知、情感的协调、平衡,心理的内适应好,形成良好的心态,面对外部困难也易于克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利于比赛发挥;反之,内心矛盾冲突多,心态不稳或不好,外部困难难以逾越,再好的技术也难于发挥。
4 预期结果
4.1 心理训练的基本前提
教练员应充分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掌握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技能,并运用到训练实践中去。
4.2 深入的专项心理素质分析是心理训练的基础
与解决技术问题一样,要解决心理问题就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找到最关键、最细小的心理成分。将心理学行为塑造理论与射击技术相结合,运用塑造程序进行系统的心理技能应用性训练,运用心理学认知理论为运动员提供咨询,进行认知矫正的思维控制训练,提高射手对比赛环境的“认知应付”、自我意识水平和对环境的评价能力。教练员能够对心理训练形成一整套的认识和方法,无疑为中国射击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可靠保证。
表2 第29届奥运会赛后运动员认知情感反映的问题
4.3 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训练
实践证明,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在训练中磨练出来的,后天训练是运动员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应树立心、技、战、体相结合的观点,逐步发展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训练系统,而不是将心理训练孤立进行。技术训练同练习中,比赛前及比赛中的心理训练应融为一体、相互穿插。它渗透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身体训练之中,并对它们具有连接与调节的功能,同时在比赛中,对克服不必要的紧张心理,稳定运动员的情绪,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1]蔡燕红.论少年射击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专项训练[J].经济师,2011(5).
[2]万筱华.伍景生.浅谈射击项目中的“瞄”与“扣”[J].当代体育科技,2012(20).
[3]潘清清.射击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与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5).
[4]石 岩.备战重大比赛是保持低调还是“唱高调”[J].射击射箭训练新理念,2005(3).
[5]李京诚.提高运动员比赛心理调控能力的研究[J].2008年奥运会科研成果汇编,2008(9).
M ainly Engaged in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 Shooting
TAO Cuihua
射击是一项技术性强的项目。它以静求稳、以稳求准、以准求胜的项目特点决定了心理因素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射击比赛中,运动员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并取得优异成绩是优良技术与心理稳定的结合。
射击;心理;运用;重要性
Shooting is a strong technicalitem.The features of demanding static stability,steady conditions,and accuracy determine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In the shooting competition,the athletes’full play to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achieving excellent results are a combination of excellent technical andmental stability.
shooting;psychology;utilization;importance
G804.86
A
1003-983X(2015)07-0657-02
2015-04-20
陶翠华(1966-),女,湖北武汉人,中级教练员,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及运动队管理.
武汉市射击运动学校,湖北武汉430050 The Shooting Sports Schools in Wuhan,Wuhan Hubei,43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