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哩咧”的制作与演奏方法及其音乐表现特色
2015-12-19
(琼州学院 艺术学院,海南 三亚572022)
在海南岛的黎族民间流传着一种音色独特的吹管乐器——“哩咧”,它的音色可概括为“鸭嗲声”,既清亮粗犷,又带有山野性质的撕裂声,有着特殊的感染力。目前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然而,笔者通过多次深入的田野调查发现①1979年11月,笔者采访原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哩咧”制作者和演奏者黄达仁;1980年5月采访原广东省海南歌舞团“哩咧”制作者和演奏者陈文仲;2012年3月采访海南省民族歌舞团“哩咧”制作者和演奏者陈和昌。,黎族的“哩咧”,是黎族人民利用五指山山区自然生长的山罗竹材料,借鉴民间吹管乐器的发音原理、音律,制作、发明、创造出来的.至目前为止,“哩咧”在制作、演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笔者试图从“哩咧”的起源、种类与构造、制作方法、演奏方法和音乐表现特色进行探究,以请教教于方家学者。
一、“哩咧”的起源
过去,黎族人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正月上山选择山园地;二月砍伐开辟山园,砍伐时是将小木砍掉,大树则削枝留干;三月四月树枝晒干后钻木取光焚烧,然后清除残枝余烬,待下雨土地湿透后,用尖硬木棒戮穴下种”[1]。成熟后的山兰稻茎粗穗大,收割之后,黎族人随手将稻秆制作成乐器吹奏,这种乐器黎族起名为“稻秆箫”。他们制作这种乐器时,往往把稻茎揉裂作为吹口处,上端有节底部无节,不定音阶只靠吹气控制音色而吹奏,一些气足的人可以同时吹2 支或4 支以上,双音和多音齐鸣,音阶可吹出“1、3、5”,音色独特。然而,由于山兰稻秆制作出“稻秆箫”的耐用性较差,过了二、三天便损坏。黎族人长期住在山岭里,山竹往往成了他们编制箩筐、腰箩、鱼篓等生活用具的主要材料。因此很熟悉山竹的质地和用途,于是他们就用山竹中的山罗竹代替山兰稻秆制作的乐器,称为“哩篓”。“哩篓”变革就成为“哩咧”。平日里,黎族小伙子在夜幕降临时到心爱的女友的布隆闺里玩耍,或是在上山打猎、上山守护山兰稻时,都常常吹起心爱的“哩咧”。“哩咧”也被作为民间白红喜事和节日庆典时吹奏的乐器。
然而,在旧社会“哩咧”一般是黎族人自娱自乐的乐器,又由于制作简单,耐用性差,加上存在音准问题和吹奏不够科学,故登不了大雅之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黎族的“哩咧”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海南歌舞团创作的经典保留黎族歌舞节目《胶林晨曲》(陈人甫作曲),就特地选用了“哩咧”吹奏,它那别有风韵的鸭嗲声令国内舞曲同仁终生难忘。到如今,无论从乐器本身的音色、乐曲表现的特点来看,“哩咧”都形成了黎族音乐中的一大特色。不但是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或是在省、市、县的舞台上,“哩咧”都成了黎族歌舞领奏、独奏、合奏的主要乐器之一。
二、“哩咧”的种类与构造
黎族乐器— —“哩咧”,是一种竹制的吹管气鸣乐器,它是在“哩篓”的基础上改进过来的,管身竹制,簧片用竹片或芦苇制成,芦苇最佳,因为芦苇耐性强,音色也好。“哩咧”属于簧片竹管乐器,靠嘴吹簧片震动所发音。常见的“哩咧”有单管“哩咧”(口筲)和双管“哩咧”(排筲)两种。单管“哩咧”,长度大约200 毫米,竹管直径最大节16 毫米左右,是用七节竹子一节一节连接而成,开有七个按音孔,一个梆簧片长方形含嘴吹口。双管“哩咧”与单管“哩咧”的构造有所不同,在一支小竹管上开有八个按音孔,以两支小竹管绑在一起而成,但吹奏方法基本和第一种一样,属称双管“哩咧”。
单管“哩咧”(口筲)的构造,主要有三个部分,即由簧片、咀头、管身。单管及双管结构见图1、图2、图3。①本文图1-3、图4皆为海南省民族歌舞团“哩咧”陈和昌提供乐器或演奏示范,吴大信摄。
图1 单管“哩咧”完整图
图2 双管“哩咧”完整
图3 单管“哩咧”分解图
三、“哩咧”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工具
制作“哩咧”的工具有:(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用火烧红后打眼用);(3)能够修洞孔的小尖刀;(4)铅笔、调音器、卷尺;(5)细麻线、胶水等。为了能够合理的制作“哩咧”,笔者特将“哩咧”的粗细和按音孔的距离比例详细列表说明,具体见表1:
表1 “哩咧”的尺寸比例表
(二)制作过程
“哩咧”的制作可分为五个环节:(1)选料,一般要选老、干的毛山竹,竹子表面圆而平整,粗细多种。选好竹子之后,按长度锯成小节;(2)削平外节,内外都要尽量求得光滑;(3)比量尺寸,根据它的粗细长短,决定做成那个调子,锯成七节,将竹管按尺寸比例套接成喇叭形状;(4)制作咀头、簧片,先挑选老、干、的小竹尾做咀头,根据调式挖好咀口(簧片槽),一般G 调的宽为2 毫米左右、长20 毫米左右,如果音调逐渐低,那么咀口逐渐偏大一点点;接着根据咀口大小,把簧片做好,(一般簧片制作是用老、干、坚硬的山竹皮包肉、芦苇皮包肉,稍比咀口宽长一些)把做好的簧片绑在咀口上,试吹响亮;(5)调音和挖孔。这是全过程最重要的也就是最困难的还节,往往因挖一个孔不合格而使全个“哩咧”报废。在做好的喇叭管子中,先套上做好的咀头吹响的筒音是否和七声音阶的“5”对准,然后挖第一孔,开始时挖小些,然后吹一吹,试听音准,看看第一音是否准确,直到把音调准为该音阶的“6”音,(因为是全按作“5”第1 孔为“6”音),接着就这样地再挖第二孔,方法如上所示,直到所有音孔。
四、“哩咧”的基本演奏方法
(一)身体姿势
身体外观姿势,一般来说可分站势和坐势,在个人练习或上台表演时采用站势,站式时身体要端正,头部要正,两眼平视,胸部自然挺起(不要挺小腹)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八字形大约在20 公分左右),两腿要放松不要弯曲,两肩要自然台起(不要茸肩);坐式时上身基本于站势相同,只是坐下后两脚可分开一些。
(二)手指按孔姿势
左手臂自然向上抬起,用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关节的指肚分别按闭第四孔、第五孔、第七孔,大拇指指肚按第六孔;右手臂自然抬起,用右手无名子、中指、食指的第一关节的指肚分别按闭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大拇指托住管身的第三、四孔处。
在练习“哩咧”的手指按孔吹奏时要注意手指自然弯曲成弧形,指肚按孔,要按严密不漏气,手指轻松自如,避免手指抬得过高。参见图4。
图4 “哩咧”的吹奏姿势
(三)吹“哩咧”的呼吸方法
呼吸对吹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长、短、强、弱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吹奏“哩咧”一般是用胸腹式呼吸法和循环换气法。
1.胸腹式呼吸法
(1)吸气 吸气时,用嘴和鼻子同时快速将空气吸入,就如吹奏其他吹管乐器一样,气至丹田,即小腹、胸、腹、要一起扩张,尽可能多吸一些,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应有充满气的压力的感觉(民间所说的气到丹田),胸部要感觉轻松。另外有一种说法,吸气时小腹收缩,这是错误的,小腹收缩容气量很小,满足不了演奏时的用气量,而且吹奏时间越长对肺伤害越大,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比如:一个气球,必须有相当大的容气量才能使它鼓起,在放气时,放气的时间才能越长,吸气时小腹收缩,怎能吸进去更多的气呢?
(2)呼气 呼气时(吹奏时),随着吹奏的用气,小腹逐渐收缩,气有节制、均匀的向外呼出,使“哩咧”保持音准,音色优美。那么怎样才算气功过关呢?每当吸气时,气能迅速达到丹田,而小腹不是故意鼓起,用气自如、长短皆可。
2.循环换气法
这种换气法是为了能够吹特别长的音或者让气息不间断地吹奏一段或整首乐曲。在练习时首先将舌头(舌根)往内收缩,使喉腔发出“欧”的声音,当发出“欧”音后,下颚必会往外扩张,喉腔也随之扩大。每当吹完一口气时(约留三分之一左右),就将舌头(舌根)往内收,使喉腔扩张,把气存入喉腔(下颚)处,要尽量增大气在喉腔的储存量,然后用鼻子迅速吸气(吸气时小腹往内收,把气往上提)。使储存的气根据乐曲的需要用下颚收缩的不同压力将气圧出,保持音不断。当第二口气吸进之后,应迅速接上去,这样反复循环运用。
(四)“哩咧”的音阶
全按缓吹的筒音作七声音阶的低音“5”,开第一孔缓吹是低音“6”,再开第二孔缓吹是低音“7”,再开第三孔平吹是“1”,再开第四孔是“2”,再开第五孔是“3”,按第一、二、三、四、五、七、开第六孔(左拇指按音孔)缓吹是“4”,全按或开第七孔平吹是中音“5”,开第一孔超吹是中音“6”,再开第二孔超吹是中音“7”,再开第三孔超吹是高音“1”,再开第四孔超吹是高音“2”,再开第五孔超吹是高音“3”开第一、第六孔、按第二、三、四、五孔急吹是高音“4”,再开第六孔、按第一、二、三、四、五孔急吹是高音“5”。在练习“哩咧”吹奏时要注意多练长音,可根据自己的气量来尽量延长气息,使音准在气息控制中加以掌握。
五、“哩咧”的音乐表现特点
“哩咧”是特色乐器,明亮而富有特色,非常动听,宜于表现歌唱性、抒情性、热情、欢快的曲调。高音区声音明亮尖锐,中音区声音清晰、柔和,低音区声音低沉、圆润。音域不太宽只有从全按的低音“5”吹到高音“6”,一般只能吹奏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乐曲。吹奏时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哩咧”演奏者单用一种吹奏方法来演奏是不够的,这需要他们掌握更多的技巧来丰富“哩咧”的表现力,还要提高音乐修养,这样才能取得较高“哩咧”演奏的音乐表现色彩。至于演奏方面与其他吹管乐器(唢呐、笛子)有些相同,但吐音较少使用,一般以断音、连音、装饰音(上滑音、下滑音、打音、颤音)以及气颤音和循环换气来表现乐曲的思想感情。过去,“哩咧”手演奏的乐曲,多为黎族民歌伴奏,首先是黎族民歌,因为黎族来自古越族,在隋唐以前就有文字记载,他们善于“野音”。《吕氏春秋·遇合篇》载:“客有以吹簌见越王者,羽角宫徵商不谬,越王不善,为野音反而善之。”[2]唐代李德裕被贬崖州时,大诗人李商隐喻为“今日致身歌舞地”[3]以慰之。咏唱民歌在黎族十分普及,人人皆唱。“哩咧”吹奏者,从中吸收养分,产生了许多民歌音调的“哩咧”乐曲,带有浓郁的民歌韵味。
随着社会时代的繁荣,电脑音乐制作的发展,“哩咧”演奏通过电脑录音和迷笛音乐伴奏,使其音乐表现更加丰富,特别是在带有山村风貌和抒情性的乐曲中,有独到之处的韵味。笔者也专为“哩咧”谱写过乐曲。特别是老前辈作曲家:陈人甫创作的“哩咧”独奏曲《相约在山兰园》《回忆》《流水欢歌》;王兆京创作,陈和昌演奏的《斗牛趣》,现在已耳闻能熟,成为黎族乐曲的经典之作,这些乐曲的创作手法,不管是从旋律或是结构以及乐曲表现内容上都有独到之处,也为“哩咧”演奏在现代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良好基础,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今天,中国的崛起是经济与艺术比翼齐飞,我们高等院校与艺术同仁有责任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粹,促进民族乐器及其乐曲的繁荣发展,让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充分展示艺术魅力,屹立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1]林日举.海南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1.
[2][秦]吕不韦.吕氏春秋[M].[汉]高诱.注.上海:上海书店,1985:153.
[3][清]彭定球,等.全唐诗[M].增订本.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9: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