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博客应用的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
2015-12-19陈红普姚媛媛
陈红普,姚媛媛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一、引言
博客(Weblog)即网络日志,被认为是继电子邮件、论坛、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的特征之一是“零壁垒”,即“零成本”、“零条件”、“零技术”、“零编辑”和“零形式”,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以共享精神、交流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优势,这为人们运用博客降低了门槛[1]。随着博客的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也愈加广泛。而越来越开放自由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博客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人们进行非正式学习时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的一个主要工具。博客不仅能够及时写录、发布,还具有分享功能,能够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周围的群体学习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个体博客内容的不断积累,学习者可以进行回顾,品味过去所写的内容,修正自己理解的偏差,不断进行反思,加深体会和感受,这样的过程不断坚持,就会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很多学习者都意识到博客学习的优势,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其然。有的开博只是“随大流”;有的开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些学习者认为博客很“麻烦”,没有时间去静静地思考或不善于写作,头脑中虽有点滴想法和写作欲望,但写作时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阻碍了他们写博的行为和动力;还有一些学习者不愿意将学习成果和想法与他人分享,认为没有交流的必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运用博客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状况,将它作为一种学习和分享的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和深刻思考,并在学科圈子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而许多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也正是在阅读这些领域专家的博客后才决定书写博客,他们充满感染力的博文,点燃了许多学子的热情。
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如下两点:分析教育技术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博客内容,梳理专家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从而了解教育技术热点和发展趋势,紧跟学科前沿,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作出合理的决策;针对意见领袖的博客进行内容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他们在博客内容、风格方面的异同之处,使学习者从不同的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教育博客,以期给有志于写博学习者一些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作出叙述性的说明[2]。内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等四个方面,主要有四个步骤:(1)内容抽样;(2)类目与分析单元的决定;(3)评判记录;(4)信度分析。
(二)研究过程的设计
1.研究对象。笔者选择黎加厚[3]、王竹立[4]两位老师的新浪博客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我们根据博客的关注度、访问量等选择样本。由于博客一直处于更新和被访问浏览的状态,所以每时每刻的数据都是变化的,截止到笔者撰写文章时为止,王竹立博客的关注人数为2558,访问量为914517,黎加厚博客的关注人数为3559,访问量为642797,二者的访问量和关注度(限新浪博客)可以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最高,这也是国内教育技术专业博客排行榜中公认的[5]。其次,他们是新浪博客上比较活跃的博主,开博的时间比较早,王竹立2007年1月21日在新浪开博,而黎加厚早在2004年就在博客大巴上开博,2009年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第一篇博文。鉴于此,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2.抽样方式。本文以新浪博客上两位知名博主为代表,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这12 个月为时间周期。为了提高研究样本的效度和信度,通过对这些文献按内容分析单元的要求逐一筛选,我们将会议通知、民主公平、生活琐事等与教育相关度不大的博文剔除,最终得出黎加厚老师的博文数量为68篇,王竹立老师的博文数量为73 篇,所得样本如表1所示。
3.类目和分析单元。内容分析框架类目的确定主要参考了大量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时仔细阅读博文并从整体上根据研究特点进行概括,最终将类目定位为两大类:一类根据形式分为转载和原创;另一类根据内容分为如下五类:资源推荐(即教育技术资源、讲座课件、优秀教育软件等);学生课堂故事(即学生进行培训的心得思考、学生作品等);教学理论(比如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转课堂、微课等前沿理论);热点技术应用(主要包括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的应用效果);教学反思(即师生通过某件事引发的对教育的思考、实践总结等)。本文将1 篇博文作为一个分析单元,类目分析见表2。
4.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一致性愈高,内容分析的可信度也愈高。在本研究中,为了减少主观性,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博文的归类采用研究者协商判断的方式决定。信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 为信度,n 为评判员数,K 是评判员之间的相互同意度,其值为:K =2M/N1 +N2,M 是二者都同意的类目,N1 为第一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N2为第二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笔者本人作为主评判员,并邀请了两位助理评判员,K =(KAB +KBC +KAC)/3,经计算得到R 的数值为0.912(本文从略)。经过信度分析后,根据经验,如果信度大于0.90,则可以把主评判员的评判结果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
表1 样本详细情况
表2 内容分析类目与分析结果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博文总数
在表1的基础上,以时间维度和文章篇数为坐标轴绘制出作者的博文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作者的博文分布情况
分析图1,我们可以得出两位老师每月所写关于教育的博文数量相差不大(排除与教育无关博文之后),每月至少有2 篇博文,最多有11 篇,平均每月为6 篇,几乎每5 天一篇博文。由图1可以看出,两条折线高低交错,有升有降,不相上下,但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说明两位老师每月的博文数量分布比较均匀,并且更新相对频繁,即使是在节假期间,也不影响博文的发布频率。这一现象说明两位专家在教育方面的思考是源源不断的,无论是否是在授课期间,都会随时随地关注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
(二)转载与原创
在表2的基础上,统计得出博主转载和原创的博文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转载和原创数量
从表3可以看出,王竹立转载博文14 篇,原创博文54 篇,而黎加厚转载54 篇,原创19 篇。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王竹立以原创博文居多,而黎加厚以转载文章居多。黎加厚转载的文章多是自己学生、后辈的文章,转载时还会对所转载的内容进行评论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看法和相关信息。因黎加厚是一个大家,这种做法极大地鼓励了后辈学者和青年学生,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写博,努力分享和反思,杨晓哲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1]。而王竹立爱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是一个兼具诗人、医生、教育技术学教授等多重身份的学者,才情横溢,大部分博文均为自己原创,这种诗人的气质也为大家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教育情境,告诉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三)详细类目分析
表2是教育博文的类目定位及数据统计,下面针对每一类目做详细分析。
1.资源推荐和分享。在这一类目中,我们将资源推荐和分享分为培训讲座和资源推荐两个小类。在培训讲座中,王竹立有4 篇原创,黎加厚有7 篇转载;在资源推荐中,王竹立转载1 篇,原创6 篇,共7篇,而黎加厚转载12 篇,原创5 篇,共17 篇。王竹立的本类博文占到博文总数的16.18%,其中关于讲座信息的占5.88%,资源推荐的占10.29%;黎加厚的本类博文占博文总数的32.88%,其中讲座信息为9.59%,资源推荐为23.29%。可见在资源推荐和分享方面,黎加厚相比王竹立来说更加关注新技术新软件的应用,他不断转载他人对自己所做讲座的感受和反思,并分享讲座课件,不断推荐优秀软件和资料,如MOOC 上的免费名校网站、微课程资源库、数字故事案例网站,还有如绘画软件Artrage、视频录制工具Camtasia Studio 等。给大家推荐优秀的学习资源,并且多是转载学生的博文,体现了黎老师热心于对后辈学者和学生的推介与扶持[6]。
2.教学理论。在教学理论方面,主要包括新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应用、学习理论、思维教学程序等。在这一类目中,王竹立有6 篇原创,主要是关于新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应用趋势,还有对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反思,并辅以实例说明新建构主义教学法。而黎加厚有2 篇转载,主要包括经典思维教学程序的分类、比较与整合,主要是关于智慧教育方面,还有就是对国外学习理论的汇总,如HOTEL、迭代教学设计等。在教学理论这一类目中,王竹立的博文占总博文的8.82%,黎加厚的博文占总博文的2.74%。对比可知,王竹立创建了面向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新建构主义教学法、“自嫁接”知识等的理念,而且理论内容相对专一,在新建构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博文相对较多;而黎加厚关注的理论则比较广泛,体现了他对新理念、新思想的追踪和实践。
3.热点话题。本类目主要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比较热门的应用,包括翻转课堂、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也称慕课)、微课程(简称微课)、电子书包(或者电子课本)、微信、云教育、移动学习等。王竹立共有12 篇博文,其中关于翻转课堂的为0,关于MOOC 的转载有2 篇博文,原创的4 篇,占8.82%,关于微课程和电子书包的原创各2 篇,各占2.94%,关于思维导图和微信的各1 篇。黎加厚转载了2 篇微课程博文,原创1 篇,占4.11%,关于MOOC 有7 篇博文,转载4 篇,原创3 篇,占9.59%,微课程博文共10 篇,转载7 篇,原创3 篇,占13.70%,电子书包博文原创1 篇,占1.37%,其他热点转载3 篇,原创1篇。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王竹立在近半年内较少关注翻转课堂,但对MOOC 这种席卷而来的视频风暴较为关注,对微课程和电子书包也有自己的见解,其次还较关注其他社交方面的技术。而黎加厚注重对热点的捕捉,很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对热点应用都涉及较多,特别关注MOOC 和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微信、云教育,特别是数字故事等方面也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4.教学反思。这一类目主要包括博主自己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日常生活中教育现象的反思,也包括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反思和意见。本类目中,王竹立有9 篇转载,19 篇原创,共占博文总数的41.18%,而黎加厚有9 篇转载,1 篇原创,占13.70%。可见,在教学反思这一点上,王竹立将重心放在了自己对教育的反思上,关注最多的是问题。他总是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各种教育问题,不断思考和尝试,重视个人探索和实践得出的经验,注重实证研究,这一点在他的博文中经常看到,包括对“李克东难题”的不断追问和反思,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思考,对研究生课堂的反思,对“零存整取”方法的反思等。而黎加厚则侧重于对新技术、新媒体等的反思,如看到QQ 同时在线人数的实时数据,我们能够思考到什么?《教育能见度》上关于自媒体的兴旺,如微博微信等新技术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学习体会等?
5.教育政策、现状以及趋势。本类目主要包括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教育政策、未来教育趋势等。其中王竹立转载2 篇,原创9 篇,共占16.18%;黎加厚转载8 篇,原创4 篇,共占16.44%。二者在本类目中博文总数差别不大。由于王竹立是广东省的一名政协委员,故对教育政策这种宏观的思考比较多,关于教育的提案也比较深刻,如农村进行信息技术的调研、关注农村教育的现状等,关注美国教育平权运动对我国教育的启示,还根据教师的需要提出了建立教师体验中心的设想,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不断研究琢磨研究生课程的目标、课程设置等内容。黎加厚老师对教育技术的未来方向比较重视,特别是对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关注密切,地平线报告主要描述了主流应用的新兴技术,如翻转课堂、学习分析等,预测着未来几年新技术面临的挑战。有对关于教育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未来教育趋势的预测,也有美国的STEM 教育、中小学信息化的趋势探微。
(四)比较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1.分析与结论。经过以上分析及整体把握,我们了解到教育技术领域最近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主要是翻转课堂、MOOC、电子书包、微课程、大数据等方面,这也是专家学者们关注较多的地方,新技术新理念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工具都在发生着改变,并且正在颠覆着传统课堂的模式。通过了解这些可窥探到教育技术学科的未来走向,特别是《2014 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中,预测了未来5年内可能产生影响的技术:翻转课堂、学习分析、3D打印、游戏与游戏化、量化自我以及虚拟助理等[7]。我们可以在以后多加关注和学习这些新技术,平等交流,并就感兴趣的内容和大家进行头脑风暴,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通过对上述两位老师博客内容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各有特点。从共性上讲,他们都是对教育进行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所思所想,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学术前沿。但二者博客也各具风格,如果你想要多多感悟、领略网络时代“知识碎片化”、“零存整取”思想,研究新建构主义等一系列理论,可以多关注王竹立的博客。其博文以原创为主,对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具有怀疑的精神,而且他的反思多贴近学生们的现状,并为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黎加厚多注重对新理念、新技术、新媒体等的应用,正如鲍贤清[8]所说:“黎老师总有新想法和独特的视角,研究生们都佩服他能迅速、敏锐地发掘新事物的教育功能”。从他的博客上可以学到很多有用和新兴的热点前沿,如通过对之前博文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黎加厚老师和他的团队在“数字故事”上做的努力,在ipad 等一系列教育应用上做出的实践,还有近期关注的prezi 等等,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知识。
2.研究启示。有文章指出,一些教育博客的问题是,博客栏目设置偏离学生需求,实用性不强,有的仅仅作宣泄情感之用[9]。但是我们看到,二位老师的博文大多数都是关于教育问题,即使有个别与教育无直接联系的博文,也是从侧面反映了老师的思考,是深层次的关注,很少只是宣泄,而是能透过现象了解到问题的本质,这体现了一个优秀博客的特质。就像黎加厚的一位学生所说:“他的Blog 虽然像候鸟一般不断迁徙,却永葆青春;貌似众说纷纭,其实始终如一地谈论教育技术学的相关话题。”[10]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王竹立。两位老师博文中的资源分享、课堂描述等等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名师们在做什么工作,研究方向是什么,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告知方式常联系。我们可以看到王竹立老师的博客上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这样可以方便地与之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流。由于自己原创了新建构主义理论,他还开辟了另一个新浪博客专题栏,名为“新建构主义”,主要记录自己在新建构主义上的一系列思考。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联系方式放在博客主页上,访客有什么问题便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也是促进知识增长的很好的方式。
二是常读博客拓视野。由于两位老师的博客访问量大,关注度高,博客圈子比较大,访客中有许多教育技术界的后辈学者,也有国内教育技术专家名师,因此这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圈子。我们可以滚雪球似的访问其他人的博客,将自己置身于学科知识的天地中,增加我们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把握。
三是常发评论促交流。王竹立的博文《新建构主义教学法6.0》阅读量和评论都较多,主要原因是这些网络时代学习渠道多元,信息超载与知识碎片化使得学校教育变革需要新建构主义理论指导[11]。其次是因为王竹立提出自己原创的新建构主义学习方法,并且对于有价值的评论予以回复,这样不断促进同行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互动性。因此,多去别人的博客中去看一看,评一评,留留言,这样别人也会关注你的博客,努力向深度互动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应用也层出不穷。博客作为Web 2.0 应用的主要技术,是发布自己想法,习得新知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特别是教育博客的迅猛发展,团结了一个学科圈子的学术精英和入门学徒,是一个很强大的教育资源库。本文对教育技术学领域两位专家学者的博文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呈现给大家的是名师们关注的内容,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希望能给迷茫中的同行一些借鉴和启示。但是,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样本的选择比较单一,仅选取了两位老师;取样样本的时间跨度不够长,仅有12 个月的时间,这样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张玉忠,李琳.优秀博客学习者非正式学习个案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9):50-55.
[2]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黎加厚.东行记- 我们在上海的故事[EB/OL].http://blog.sina.com.cn/u/1649275132.
[4]王竹立.竹立的BLOG[EB/OL].http://blog.sina.com.cn/wzl63.
[5]胡军卫.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客排行榜[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 _ 627878670101fo85.html.2013-6-21.
[6]王竹立.如何使你的博客有吸引力[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101911a.html.2013-4-10.
[7]杨晓哲.2014 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正式发布[J].中国电化教育,2014,(3):109.
[8]鲍贤清.为了理想的教育 为了教育的理想——记我的导师黎加厚[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9):23-24.
[9]陈红普,姚媛媛.基于设计的博客辅助学习平台构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2):82-86.
[10]庄惠阳.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是人的教育——黎加厚治学态度与学术思想解读[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9(3):81-91.
[11]王竹立.李克东难题:争鸣与反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0,(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