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研究

2015-12-18鲁润梅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赛事竞赛群体

鲁润梅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研究

鲁润梅

与传统的社会性体育竞赛相比,高校群体体育竞赛虽然在赛事规模上要小得多,在参赛项目及参加人数上也要少得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更为重要的是,其参赛主体大多是缺乏专业指导和训练的大学生,各种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乃至猝死事件层出不穷,成为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隐患所在。

1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概念界定

风险概念的出现起源于19世纪初。美国学者海尼斯等人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也有学者认为“风险是行为目的所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是遭受不幸或灾难的可能性”。美国另一位著名学者威利特将风险定义为 “客观的不确定性”,还有人认为“风险是费用损失与损失相关的不确定性”等。总的来说,针对风险概念的定义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定义强调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就本人而言,比较赞同美国学者海尼斯对风险概念所进行的界定,即认为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可以把风险定义为: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段里,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风险。

风险产生于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某一特定时间段内,主要表现为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它具有不同于一般事物的属性,主要具有客观性、偶尔性、相关性、可控性、潜在性等属性。首先,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够也不可能消除,只能通过某些控制手段进行回避、转移、或是降低,所以具有客观性。其次,不是所有的风险能很容易察觉到,也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很清晰地进行识别和评估,它具有潜在性。再者,风险的发生与否受到外界环境以及自身所具备条件的共同影响,风险的发生具有相当程度的偶然性。另外,风险受到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各种不同因素所导致的风险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关作用、相互影响,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最后,风险虽然不能够也不可能消除,但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某些手段和途径可以进行回避、转移或是降低,具有可控性。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可给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概念做如下界定: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高校群体竞赛活动的赛前、赛中、赛后,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换言之,即在高校群体竞赛活动的赛前、赛中、赛后,竞赛活动主办方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产生的距离称之为高校群体竞赛风险。

2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种类和特点

2.1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种类

通过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高校群体竞赛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人员风险、场地设备风险、制度风险、环境与气候风险、交通风险等几类。

2.1.1 人员风险

人员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工作人员不足、赛事相关人员意外伤亡、球场暴力事件等导致的人员伤害等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裁判及赛事相关工作人员不足、运动员无故退赛、观众干预赛事进行、赛事相关人员意外伤害事故等风险。人员风险是高校群体竞赛活动中发生频率最高的风险,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受到实际情况影响,可控性相对较高,因此,在实际的风险控制过程中,受到较多关注和重视。

2.1.2 场地设备风险

场地设备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场地设备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场地设备不足、场地设备被其他活动侵占、场地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场地设备被盗窃、场地设备被挪用等所带来的场地设备方面的风险。场地设备的保证是活动正常运行的根本,如不对赛事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设施设备使用、维护方面的培训,将容易导致场地、设施设备的破坏和故障等风险,影响赛事正常进行。

2.1.3 制度风险

制度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运营中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赛事规程不合理 (参赛运动员资格,报名时间,技术以及裁判规则,比赛方式以及裁判员的委派,比赛时期,名次的确定,奖励等—运动会秩序册中)、规章制度太呆板、叛罚易出现矛盾、缺乏赛事风险调控机制等所带来的风险。可以想象,清晰明了、严格而又富有灵活性的赛事规程、制度安排是赛事成功举行的制度保障。

2.1.4 环境与气候风险

环境与气候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导致赛事环境恶化、自然条件或者社会大事件不利于赛事的正常举行所带来的风险。该类风险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高温、雷电、暴风、雨雪、雾霾等异常天气导致的竞赛活动无法如期举行、高校群体竞赛活动场地缺乏或高校竞赛场地的建设和维护对赛事的干预、社会不稳定因素或社会疾病流行造成的赛事延迟举行或是取消等诸多方面的风险。

2.1.5 交通风险

交通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中由于交通不便或者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给竞赛活动所带来的风险。该类风险对于高校群体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主要包括竞赛活动交通不便或交通堵塞导致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无法顺利到达竞赛活动的比赛场地、交通事故对高校群体竞赛活动的主办单位或是承办单位所带来的压力和损失、高校所处的位置偏远导致公交或出租车比较少给竞赛活动带来不便利等。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除了以上提到的各类风险之外,财务风险、时间风险、信息风险等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2.2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特点2.2.1 客观性

高校群体竞赛涉及赛事筹办、赛事举行、以及赛后评估总结等各个环节。由于赛事工作在运行过程当中本身就相当复杂,加上赛事工作人员水平、素质、能力参差不齐,赛事规模、水平、经费等差距较大,赛事当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确定性的状况,所以,高校群体竞赛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够也不可能以人的意志来转移,只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回避、转移或降低,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2.2 偶然性

高校群体竞赛在其运行的各个环节当中,所存在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风险是否发生,是否给高校群体竞赛组织带来损失又是不确定的。它受到实际客观情况的制约和影响,比如工作人员水平和能力的高低、天气的好坏、赛事的规模、经费的多少等,但又不完全由这些因素来决定,而是由各种因素构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是否发生具有偶然性。

2.2.3 潜在性

高校群体竞赛在进行当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可以完全消除的,但在实际的风险管理当中,很多的风险并非显而易见的,往往只有当某一风险发生时,高校竞赛风险控制的主体才能够意识的,尤其是某些新的体育赛事可能出现的某些风险更是无法预料和识别,因此,高校群体竞赛风险具有相当程度的潜在性。

2.2.4 可控性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是客观客观存在的,它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来进行转移、回避或是降低。比如某些高校群体竞赛活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且如果发生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时,此时主动放弃这些竞赛活动的举办可以回避风险;或者,当某些风险无法消除或回避时,事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在风险发生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轻不良后果的严重性来降低风险。从这个层次上来讲,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调节,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2.2.5 相关性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是否发生不是某一单一的因素所能决定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个因素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某一高校群体竞赛的规模较大时,就意味着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大,竞赛经费需求较大,需要沟通和交流的利益相关群体更加复杂,竞赛组织的规模也将更加庞大。比如,一旦竞赛活动的经费减少,那么赛事的规模、工作人员的数量、宣传的力量等都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不难看出,高校群体竞赛风险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3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

图1 风险控制系统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系统是一个完整、全面、系统的控制系统。要构建这样一个系统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了解风险源,识别风险如何发生;对于已经被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评估后的风险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应对;风险手段和措施带来的效果如何。具体来讲风险控制系统可以由四个部分组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价(如图1)。

3.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高校群体竞赛的风险源或者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挖掘、分析和整理,为风险的评估及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撑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任何重大风险被忽略都会给竞赛活动带来重大损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赛事活动举办的失败。由于不同高校群体竞赛活动所处的内外部运作环境不相同,因此,应在明确赛事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周密地了解和剖析赛事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剖析赛事的整个管理过程和运作过程的每一环节中所涉及的技术、人员、设备、材料等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找出各种风险要素与风险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赛事的筹办可能造成的威胁。

3.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对高校群体竞赛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赛事可能遇到的每种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并根据风险对赛事目标的影响程度对赛事风险由大到小分级排序的过程。风险评估在风险识别与风险应对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只能是纸上谈兵,风险应对无法进行定量分析,更无法真正意义上来指导和服务赛事活动的运行。风险评估一般情况下从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的可控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评估。实际运用中具体的工作包括评价风险的特征、对风险进行排序等内容。

3.3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通过对高校群体竞赛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的基础之上,赛事风险管理人员或者控制主体根据赛事风险的特性及其潜在影响程度和水平,以赛事总体目标为依据,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尽可能地减少赛事风险所带来的压力和损失,提高对赛事风险的控制能力的过程。可以这么讲,风险控制是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和必然方向。是风险管理单位或风险控制主体真正意义上直接把风险管理的措施和手段运用于竞赛活动的最重要的一步。

3.4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是指通过对高校群体竞赛活动实施相应的风险应对手段、措施之后,检查风险应对措施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同时反馈给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各阶段的过程。风险控制效果评价是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的手段和措施等进行风险控制效果评价,保障了风险控制的动态性、实效性、准确性,同时,风险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和环节也才能一步步地优化和完善,风险控制过程也更有价值和意义。

4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措施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主要分为人员风险、场地设备风险、制度风险、环境与气候风险、交通风险等五大类。因此,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的措施可从人员风险控制、场地设备风险控制、制度风险控制、环境与气候风险控制、交通风险控制等五个方面进行。

4.1 人员风险控制措施

人员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工作人员不足、赛事相关人员意外伤亡、球场暴力事件等导致的人员伤害等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裁判及赛事相关工作人员不足、运动员无故退出比赛、观众干预赛事进行、赛事相关人员意外伤害事故等风险。因此,在进行人员风险控制时应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选择赛事工作人员时,进行仔细的挑选,把那些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品质高尚、工作能力强的老师和学生吸纳的赛事组织当中。2)对赛事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评估,通过奖优惩劣的方式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绩效。3)加强运动员报名审核,杜绝身体状态缺佳、特异体质、有心脏类疾病等不适于参加体育竞赛的学生参与竞赛。4)特殊情况下,学校赛事组织方可以与学生家长、学生签订三方合同或《运动员责任书》降低赛事组织风险。5)对于那些可控性较低且一旦产生后果较为严重的风险可以通过购买人身伤亡保险的方式进行人员风险的转移。6)安排必要的赛事医务工作人员,针对即时性的赛事伤害事故进行必要护理和治疗。

4.2 场地设备风险控制措施

场地设备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场地设备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场地设备不足、场地设备被其他活动侵占、场地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场地设备被盗窃、场地设备被挪用等所带来的场地设备方面的风险。可以这么说,在高校群体竞赛活动中,场地设备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是可控性非常强的,只要管理到位,控制得当,一般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1)加强与学校后勤的沟通协调,确保场地设施设备要求。2)加强对场地设备的维护,尤其是可移动性场地设备的贮藏、维护、维修,防止场地设备损坏、故障、或损失。3)赛事进行时避免与其他赛事产生冲突,导致场地设备不足、被侵占或是被挪用事件的发生。4)建立专门的场地设施设备管理部门来进行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场地设施设备的供应。5)加强赛事前后设施设备的收集、整理及清点工作,确定设施设备的安全。

4.3 制度风险控制措施

制度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运营中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赛事规程不合理 (参赛运动员资格,报名时间,技术以及裁判规则,比赛方式以及裁判员的委派,比赛时期,名次的确定,奖励等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太呆板、叛罚易出现矛盾、缺乏赛事风险调控机制等所带来的风险。1)制定赛事服务手册是关键。赛事主办方或是承办方应当根据赛事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赛事规程、明确奖惩措施和竞赛要求,以院系、年级、班级等为单位通知具体赛事规程和相关制度,同时,利用赛事宣传组在校园内多做宣传。2)加强竞赛制度的监督和实施,既要保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又要能够根据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变通的制度实施和调控,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4.4 环境与气候风险控制措施

环境与气候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导致赛事环境恶化、自然条件或者社会大事件不利于赛事的正常举行以至于阻碍竞赛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的风险。该类风险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高温、雷电、暴风、雨雪、雾霾等异常天气导致的竞赛活动无法如期举行、高校群体竞赛活动场地缺乏或高校竞赛场地的建设和维护对赛事的干预、社会不稳定因素或社会疾病流行造成的赛事延迟举行或是取消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环境与气候风险进行控制。1)赛事的举办或者进行应该尽量避免在多雨潮湿季节或高温、雨雪、雾霾等天气,条件允许可以在室内进行,减少异常天气等赛事进行所带来影响。2)针对特殊情况下出现的赛时提前或是延迟,要建立灵活的赛事进程调整和应对机制,确保赛事顺利进行。3)加强与高校后期管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杜绝场地建设或维护对赛事造成的干预和影响。4)及时了解社会信息的变化和动向,避免社会不稳定因素利用赛事活动达成其恶劣目的,避免社会疾病或瘟疫等的进一步爆发给竞赛活动主办方或是承办方带来的压力和损失。

4.5 交通风险控制措施

交通风险是指高校群体竞赛活动中由于交通不便或者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给竞赛活动所带来的风险。该类风险对于高校群体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主要包括竞赛活动交通不便或交通堵塞导致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无法及时地到达竞赛活动的比赛场地、交通事故对高校群体竞赛活动的主办单位或是承办单位所带来的压力和损失、高校所处的位置偏远导致公交或出租车比较少给竞赛活动带来不便利等。因此进行交通风险控制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竞赛活动赛前、赛中、赛后可能出现的各类交通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并为可能出现的各类交通风险和问题拟定应急处理对策。其次,制定赛事服务手册,确保赛事工作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都能够清晰明确地了解交通状况。再者,组织交通服务志愿者团队,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新闻媒体提供交通引导服务也是预防和解决交通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

5 结语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主要包括人员风险、场地设备风险、制度风险、环境与气候风险、交通风险等类型。高校群体竞赛风险一般情况都具有客观性、偶尔性、潜在性、可控性、相关性等基本特征。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具体措施主要涉及人员风险控制、场地设备风险控制、制度风险控制、环境与气候风险控制、交通风险控制等五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选择风险控制措施不仅是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也是进行成功的竞赛风险控制的重要保证。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系统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效果评价四个部分组成,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助力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降低和转移,确保高校群体竞赛活动顺利进行。

[1]陈家起,刘红建.国内外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山东体育科技,2012(5).

[2]刘 建,高 岩.体育赛事风险特征及分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4).

[3]龙苏江.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0(3).

[4]张荣珍.中美高校体育运动竞赛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 (12).

[5]肖 锋,沈建华.重大体育赛事风险特点与风险管理初探[J].体育科研,2004(6).

[6]李德忠.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

[7]许松青.对高校群体竞赛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王朝军,赵丽君.我国高校体育竞赛运动安全监控体系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8(1).

[9]范明志.提高重大体育赛事风险识别能力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

[10]霍德利.体育赛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 (6).

[11]苏庆永,司虎克.基于知识管理的体育赛事风险管理[J].体育科研,2008(4).

[12]肖 锋.体育赛事安全防范研究[J].体育科研,2008(5).

[13]Rolson.Facility and EquipmentManagement for SportDirectors[M]. Iuinois:Human Kinetics Publisher,Inc,1997.

[14]Appenzeller.Risk Management in Sports[M].NC:Carolina Academic Press,2004.

[15]Fischh off B.Managing perceptions[J].Issu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85(2).

[16]Noss R F.High risk ecosystems as foci for considering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integrity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J].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Policy,2000(6).

[17]Yates,J.F,Stone E.R.Risk appraisal[A].In J.F.Yates(Eds.).Risk takingbehavior[C].New York:JohnW iley&Sons Ltd,1992.

Research on Risk Control of Group Competi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Runmei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界定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概念,梳理高校群体竞赛风险的种类和特征,构建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系统,提出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的措施。

高校;群体竞赛;风险控制;控制系统;控制措施

This stud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etc.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the risks of group competition,sorting out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isks of group competition clearly.It builds the group competition risk control system aswell as puts forward measures of risk control in group competi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roup competition;risk control;control system;controlmeasures

G80-05

A

1003-983X(2015)01-0073-04

2014-10-05

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2014Y003)

鲁润梅(1984-),女,湖北嘉鱼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猜你喜欢

赛事竞赛群体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本月赛事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爆笑卡卡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