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望果节的文化要素及功能探析
——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奴杰村望果节为例
2015-12-18旺宗格朗
旺宗 格朗
(①西藏大学文学院 ②《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藏拉萨 850000)
藏族望果节的文化要素及功能探析
——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奴杰村望果节为例
旺宗①格朗②
(①西藏大学文学院 ②《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 西藏拉萨 850000)
望果节是西藏农区夏季最重要的节庆活动,主要盛行于拉萨市、日喀则市和山南地区等西藏腹心地区。文章以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奴杰村为田野调查点,并在描述奴杰村的地理位置、经济形态、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望果节的民俗文化内涵、要素及其文化功能。认为,藏族望果节具有文化平台、文化传承和情感宣泄等功能。
望果节;文化要素;文化功能
望果节是西藏重要的时令性节庆活动,主要盛行于西藏自治区境内的广大农区。“望”()在藏语中是庄稼地、田地的意思,“果”()意为绕圈、转圈,“望果”()的意思是在丰收在望的地头转圈祈福,以此表达对诸地方神灵的感恩之情和对丰收的祈求。望果节盛行于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滋养的日喀则、山南和拉萨地区,由于各地的气候、地势不同,庄稼成熟时间的不同,节日的具体日期也有所不同,甚至同一个乡的各村之间的节日时间也相差数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望果节习俗伴随着岁时变换和生产习俗而代代相传,与农业生产中的特色祭祀活动和特定的农业生产周期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充分体现了藏民族农耕文化的深刻内涵,具有浓郁的酬神和敬神色彩。针对望果节主要盛行于农区的特色,笔者选取了山南地区贡嘎县岗堆镇吉纳村望果节、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入村望果节和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奴杰村望果节作为典型田野调查点,曾对望果节民俗变迁作过初步研究[1]。本文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奴杰村望果节为例,对望果节的文化要素及其功能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变迁中的望果节
望果节的第二天是英姿飒爽的骑手正式赛马的时间。上午11点左右,人们陆续来到赛马场,搭好的帐篷已布置一新,并将家里做好的饭菜拿到帐篷里享用。赛马活动约在中午1点左右开始,跑道自西向东,其两端各竖立一面红旗,总长度约300米左右。由于这一活动危险性大、关注度高,所以要严格按照村委会的统一指挥进行。根据抽签,以每组5个人的标准把当年参加的所有参赛选手分成若干组。先进行组内比赛,选出每组的第一名,而后是每组获胜者之间的较量,最后决出2名获胜者争夺本年度望果节赛马活动的冠军。奴杰村的骑手大多是17岁左右的少年,个个骑术超群、胆识过人。马没有马鞍,跑道弯弯曲曲、凹凸不平,在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骑马少年在马背上裸骑,尽显非凡的技艺。赛马活动结束后,村委会领导宣布本年度望果节赛马活动的冠军,并颁发砖茶和水壶等奖品。当然,人们最关注的并不是比赛带给他们的名誉和奖品,而是时来运转的好兆头。当地人认为,比赛中谁家的马跑得最快,谁家将时来运转、五谷丰登、牛羊肥壮。
望果节的第三天是观赏藏戏的时间,如果请不到藏戏表演队,村委会就会临时安排锅庄或堆谐朗玛等表演。第四天是拔河、抱石等新型项目的比赛。奴杰村的拔河比赛属最热闹的项目,其分组独具地方特色。他们把参加拔河比赛的人员分为三组,即“阿帕()”与“阿酷()”组、“阿妈()”与“纳妈(媳妇)组以及党员与群众组。每个组内部要进行三次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对各组的获胜者进行奖励。一般来说,“阿帕”与“阿酷”组和“阿妈”与“纳妈”当中,人们更希望“阿帕”和“阿妈”一方获胜。这似乎是家庭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由于整个奴杰村的党员人数刚够比赛人数,没有任何选择余地,所以党员与群众组的比赛输者往往是党员一方。后面的几天大多数以亲朋好友相互走动为主要内容,没有集体活动。
二、望果节的文化要素
藏族望果节之所以拥有如此顽强而坚韧的生命活力,其原因自然很多。其中,我们在此探讨的其文化要素是保证望果节结构严密、体系完备、内容丰富,并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
(一)宗教
(二)服饰
望果节是藏族服饰的盛宴,节日期间妇女的服饰多以黑色氆氇“普麦”()[17]藏装为主,里面配上各色鲜艳的衬衣,戴上珍珠、珊瑚、玛瑙、琥珀等串成的项链“吉达”(),胸前佩戴价值不菲的“嘎乌()”[18],腰间围有“格垫”()[19]护腰、上面还要配上银质腰扣“第阿”()[20]加以固定,脚蹬鲜艳的松巴鞋()[21]。相比之下男子的服饰较为简单,头戴金丝帽或礼帽,藏袍以白氆氇为主,内穿黑色氆氇上衣,上衣为立领、右衽,扣子为藏式铜质纽扣,里面套白色棉布或麻布衬衣;下穿黑色氆氇裤子,样式较为宽松。以前参加仪式的“巴乌”和“巴姆”需要穿神使衣服,头戴五佛冠,拿着铃铛、鼗鼓等法器。“阁巴”着金色绸缎长袍,头戴红缨帽。若身临其中,观赏此景,我们将会享受一次夏季服饰盛宴。
(三)饮食
望果节中最不能缺少的是酥油茶和青稞酒[22],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风华正茂的男女,从祈神敬佛的供品到骑手的奖励,处处都体现着与酥油茶、青稞酒的不解之缘。在节日期间,人们在各自搭建的帐篷里摆上香甜的酥油茶和青稞美酒款待宾客和亲友。到了傍晚,每个帐篷里就会传出悠扬的酒歌。节日期间,当地男人最喜欢玩的是骰子,三四个人围着骰子盘腿而坐,赢了敬酒,输了罚酒,夕阳西下,好玩的年轻人干脆留在帐篷里玩骰子玩个通宵喝个通宵。“麻散”()是每家每户必须准备的望果节特色食品,它是由糌粑、奶渣、酥油、红糖混合,加入适量清茶搅拌揉合而成,味道香甜可口。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望果节的饮食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传统饮食之外,还有炒菜、油饼、米饭,以及啤酒和饮料等。
(四)竞技
射箭和赛马是望果节传统的竞技项目。奴杰村参加赛马比赛的大多数为年轻人,他们骑术高超。参赛的马需要精心装扮,马尾上挽鲜艳的彩绸,马头上还冠有吉祥的孔雀毛。赛马比赛惊心动魄,选手两手脱缰骑在飞奔的马上,奔跑速度和骑手的技术是取胜的关键。当参赛选手在奔驰的马背上完成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的时候都会迎来观众的阵阵喝彩。如今,奴杰村望果节还新增了拔河、抱石比赛等新型项目。其中,奴杰村的拔河比赛独具地方特色。他们把参赛队伍分为“阿帕”与“阿酷”组、“阿妈”与“纳妈”(媳妇)组以及党员与群众组。各参赛选手无年龄限制、无服饰限制,只要愿意参与,可以根据各自的身份参赛。抱石比赛是挑战性极强的比赛,比赛分男组和女组,没有指定的选手,也没有年龄和名额的限制,当场报名当场比赛,赛完为止。一人只能参加一次。其实抱石比赛是智慧和力量的较量,在比赛中技巧和力量显得同等重要。
(五)歌舞
望果节表演藏戏在藏族农区十分流行,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都会邀请表演团为望果节助兴,这也是村民的最大愿望。藏戏表演时间,要由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时间允许,演出时间可以延续2-3天。据说,藏戏表演中经常出现拉则、彩箭、煨桑,献哈达等场景,这些场景起初源于望果节的民俗内容。除了藏戏表演外还有传统的堆谐、朗玛和六弦琴曲,也有现代的流行歌舞和锅庄表演。奴杰村的年长者更喜欢传统的堆谐朗玛和锅庄表演,而年轻人的爱好趋于多样化,他们既参与传统歌舞的表演,又把现代流行的歌舞带到望果节的活动当中。
(六)禁忌
望果节中的禁忌有很多,如,祭拜地方保护神的活动和骑兵队中禁止女子参与;参加宗教祭祀和转地头的男子必须穿白色氆氇长袍;转地头的活动结束后,背佛经的人员要直接回家,不能串门。如果有重要的事情而不得不串门,事先必须要把手中的招福彩旗“达达”送到自己家。据说,参加一年一度的转地头活动,会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宝贵的财气和福气,手中的彩旗正是用来招福纳财的圣物。倘若拿着招福彩旗到别人家串门,福气、财气都会留在对方家里。
三、望果节的文化功能
文化人类学家拉得克里夫·布朗认为,“功能就是一部分活动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某种特殊社会惯例的功能,也就是它对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所做的贡献”[23]。换言之,任何一种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它能够存在、发展及其地位的决定因素。节日作为一种民俗事项,它所发挥的客观作用,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的位置是最终的价值体现。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对各民族传统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然而望果节这一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盛行于以拉萨为主的西藏广大农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文化展现功能
藏族著名学者赤列曲扎在《西藏风土志》一书中写道:“望果节最早流行于雅拉香布(今天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据《苯教历算法》等典籍记载,公元一、二世纪布德贡杰赞普时期就已经有了‘望果’民俗。当时,西藏山南雅江流域的雅砻部落已经有了修建水渠、开垦耕作的活动。为祈祷丰收,苯教咒师们教人们在庄稼成熟时绕转田地,祈求神明赐福。后来这一宗教仪式逐渐演变成内容丰富的民俗节日”[24]。如今,望果节作为西藏传统节日,成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藏族人民赋予了独特而又厚重的文化内涵,历史地呈现了藏民族的精神文化,为展示西藏宗教、服饰、饮食、竞技、歌舞以及禁忌等传统文化,提供特殊的重要平台。历经千年的洗礼,望果节已成为西藏农村集中煨桑,祭祀护法神灵,祈祷风调雨顺、国富民强的宗教文化场景;成为黑色氆氇“普麦”藏装、“吉达”、“嘎乌”、“松巴”鞋、男式氆氇藏袍以及青稞酒、酥油茶、“麻散”等特色饮食和传统服饰的展示平台;成为藏戏、堆谐、朗玛以及锅庄等传统歌舞的表演舞台;成为赛马、射箭、抱石、拔河等项目角逐的竞技场所。
望果节作为西藏农区最盛行的节日,多方位地展示了藏族传统文化诸多要素,成为集中展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平台,具有特殊的文化展示功能。
(二)文化传承功能
望果节是藏民族文化记忆链上的一朵奇葩,有着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在西藏农区,每当节日来临,从民间到官方,从乡村到附近的城市,节日庆典活动都会吸引人们全身心地投入。节日中的传说、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是人们行为的、物质的、情感的记忆符号。随着历史的发展,望果节已成为当地农民重温民族历史,重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周期性活动,人们的集体记忆在这里得到复述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这里得到继承和发展。这是坚定不移的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凝聚力持久不衰的精神源泉。在望果节的庆祝活动中始终贯穿的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尊老爱幼、睦邻友好、爱好和平等精神内涵是传承藏族先民朴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伦理观的具体表现。它能够普及、延续、发展中华民族特色藏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是全民节日活动和节日文化习俗的文化传承功能。
(三)情感宣泄功能
望果节极大地突出了乡情和亲情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构成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每一次的节日过程,都极大地强化和洗礼了民族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特色藏文化的重要内涵,宣泄着中华儿女对于传统文化最高尚的情感。望果节又是一个在喜庆丰收的时刻举行的集宗教、竞技、娱乐为一体的节日。这一特色在我们的田野调查点——奴杰村望果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完成煨桑、酬谢、祷告等宗教仪轨后,参加比赛的骑手投入激烈的比赛中享受着竞技带来的喜悦;妇女们穿上最隆重的节日盛装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仰慕;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老人们享受着儿孙满堂的快乐,儿童们品味着美味的饮食。这是一个精神和视觉的盛宴,是宣泄情感的乐园。
在青稞酒的洗礼和欢歌笑语中,人们流露出最本真的情感,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与好政策带来的实惠,释放着他们精神上的疲劳、焦虑和压力,解放和愉悦了他们的心灵。
总之,我们在这里阐述的功能只是望果节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一些最主要的功能,决非是它的全部功能。节日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并为其服务,也因为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因其功能的消亡而消亡。
注释
[1]该调查点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笔者在《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中发表的文章《藏族望果节的民俗变迁研究——以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为例》中详细介绍了该调查点望果节的民俗文化变迁。
[3]一妻多夫制:就是两兄弟或几兄弟共娶一个妻子的婚姻模式。在这种家庭当中,长兄称为“爸帕()”,意为父亲,也只有长兄才有这一称谓;老二称为“阿酷()”,意为叔叔;老三老四等其余的兄弟统称为“阿琼()”,“阿”指“阿酷”,“琼”为小,意为小叔叔。一般来说,长兄在家中地位最高,主要打理家里事务,“阿酷”和“阿琼”主要负责农活、跑运输、外地打工等事关家庭收入的工作。农闲时期“阿酷”和“阿琼”外出打工基本不在家中。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中,兄弟能否和睦相处,家庭能否兴旺发达,关键在于他们的妻子。妻子要做到不偏心,不偏爱,处事公平、理智,善于调节兄弟间的各种矛盾。因此,每个家庭在媳妇的选择方面非常慎重。
[7]据说是当地护法神的住处,因为该仪式要在山坡上举行,参加人员必须骑着马前往祭拜,而大多数小户人家没有这样的家庭条件。在举行祭地方神仪轨期间,望果队伍即转地头队伍的其他人员要在山脚下等候。
[9]藏族人姓名,“扎西”是吉祥的意思,“诺杰”有聚富的含义。
[10]原西藏地方政府俗官所戴黄色平顶碗形帽。
[13]阁巴:即世俗贵族的骑兵队。旧时,诺杰村一带有五六户较大的世俗贵族,每户都会派1名“阁巴”参加望果节队伍,不过他们当中地位最显赫的似乎是诺杰朗巴派出的“阁巴”,他要走在“阁巴”队伍的最前面。
[16]《甘珠儿》:意译为教敕译典,也称正藏译典,为西藏所编有关佛陀所说教法之总集,包括经藏与律藏两大部门。
(长袖)和“普麦”(短袖),冬季穿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内配鲜艳的衬衣,腰前系彩色横条“邦典()”。[18]吉达、嘎乌():日喀则妇女项链的一种,以珊瑚、琥珀等相串而成。嘎乌是藏族的护身符,男女形式各异,女子带的呈六角形,內镶绿松石,外边用金银包裹。
[19]格垫:后藏妇女的服饰之一,以一长方形彩条氆氇折叠成长方条围于腰部,身后一侧留出三角形的一片,折叠方式可分为对折、下折和前围。
[20]第阿:是日喀则藏族妇女的重要饰物之一,其形状及錾刻的花纹种类都很丰富。定日一带妇女所佩戴腰扣堪称巨型,有的长宽都在20厘米左右,可以遮住整个腰部,奴杰村妇女佩戴的为常规款。
[22]青稞酒:藏语称为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分为头道、二道、三道等等级,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23]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57.
[24]赤烈曲扎.西藏风土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 (2):162.
[1]林继富.西藏节日文化[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
[2]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廖东凡.节庆四季[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4]杨清凡.藏族服饰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李云,周泉根.藏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尕藏才旦,格桑本.雪域气息的节日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旺宗.藏族望果节的民俗变迁研究——以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加如村望果节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Tibetan's Ongkor Festival -A case study of the Ongkor Festival celebrated in Nugye Village of Gyatso County, Samzhubzê(bsam'grub rtse)District of Shigatse
Wangzong①Gelang②
(①School of Humanities,Tibet University②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Lhasa,Tibet 850000)
The Ongkor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mmer celebration activity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s of Ti⁃bet,that is,the central areas of Tibet,Lhasa,Shigatse and Lhoka areas in particular.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n Nugye Village of Gyatso County,Samzhubzê(bsam-'grub-rtse)District of Shigatse,intro⁃duces the village's location,economy,population,family structure,etc.,and elaborates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factors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 Ongkor Festival,and discusses the festival's functions of cultural platform, cultural inheritance,and an occasion for villagers'emotional expression.
the Ongkor Festival;cultural elements;cultural function
10.16249/j.cnki.1005-5738.2015.04.013
G40-012
A
1005-5738(2015)04-082-006
[责任编辑:拉巴次仁]
2015-09-15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藏族民间宗教与苯教神话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0XZJA730001
旺宗,女,藏族,西藏山南人,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