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尺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药剂防治试验

2015-12-18邱宁宏詹宗文隆祖燕

中国森林病虫 2015年3期
关键词:女贞越冬成虫

邱宁宏,詹宗文,隆祖燕

(1.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2.遵义市红花岗区园林管理处,贵州 遵义 563000)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属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具有树干端直、树冠圆整、四季常青、花期浓香四溢等特点,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是我国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和传统的名贵香花植物。2010年桂花树以高票当选遵义市市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及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桂花植物上不断发现有新的病虫害发生危害[1]。2012年笔者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新蒲校区桂花植物上发现了一种暴食性的食叶害虫,被害株率高达20%,其中4株叶片被蚕食一空,枝梢枯死、状若火烧,严重影响园林景观,亦因树势生长受其影响而开花不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2],将其鉴定为点尺蛾Naxa angustaria Leech,又称桂花尺蛾。据记载,该虫分布于我国西部及中部;贵州省贵阳、平坝、安顺、都匀有分布[3],但未见其在遵义的分布报道。此前,国内对点尺蛾的报道较少,仅有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描述及生物学特性的简单观察[4-6]。受限当时条件,文章无彩色图片供鉴定使用。因此,作者2013—2014年观察研究点尺蛾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开展药剂防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新蒲校区,海拔870 m左右,桂花绿化面积0.15 hm2,主栽品种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树龄25 a,胸径27~70 cm,株高5~8 m。试验地为黏土黄壤,管理粗放,常年杂草丛生,未使用过化学农药及其他措施防治桂花病虫害。

1.2 生物学特性观察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新蒲校区桂花绿化区域选取5株点尺蛾危害的桂花树作为固定样树,每隔7 d调查1次,观察记录点尺蛾的生长发育、取食危害、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依据各虫态出现时间和历期确定生活史。在各虫态发生期,野外捕捉相应虫态昆虫,观察描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拍摄危害状等生态图片。

1.3 药剂防治试验

1.3.1 供试药剂与浓度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EW),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1500倍液;40%丙溴磷乳油(EC),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600倍液;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WG),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4000倍液;70%吡虫啉WG,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4000倍液。

1.3.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4月15日点尺蛾越冬代幼虫发生危害盛期进行,采用1.3.1中的4个药剂浓度,1个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处理2株桂花树。用JPD-45K型框架式打药机均匀喷洒至药液滴落为止。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5,7 d各调查1次残存活虫数,每株树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挂牌标记,每个方位调查50 cm有虫枝叶,统计其上虫口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校正虫口减退率),所得数据采用Excel 2000,DPS 7.05软件分析处理。

虫口减退率(%)=(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100

防治效果(%)=(防治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2.1.1 生活史 点尺蛾在遵义1 a发生2代,以3,4龄幼虫群集在桂花叶背越冬(图1)。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4月进入暴食期。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末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大量羽化,6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6月下旬至7月初第1代幼虫大量孵化,8月上旬开始化蛹,8月中旬羽化,8月下旬第1代成虫开始产卵,9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大量孵化;11月初进入越冬。年生活史见图2。

图1幼虫群集在桂花叶背越冬

图2 点尺蛾年生活史图(贵州遵义,2013年)

2.1.2 生活习性 点尺蛾成虫在夜间羽化,白天静伏于寄主叶背,轻触即飞,飞行距离不远,易捕捉。羽化后2~4 d即可交配,雌雄成虫在叶背呈对尾式交尾(图3a),交配后隔日即可产卵。产卵时成虫飞到寄主树木的树冠上,把卵产在事先做好的网丝上(图3b)。卵沿着网丝呈念珠状排列,每条丝上排列4条卵链,每一卵块有卵60~140余粒。卵长圆形,初产时乳黄白色,近孵化时红褐色(图3c)。成虫寿命7~13 d。卵期10~16 d。同一雌虫产的卵一般在1 d内即可孵化完毕,孵化率可达92%以上。

幼虫有群集性、假死性,能吐丝结网。初孵幼虫体灰黄色,无斑纹(图3d);取食后,幼虫体色渐加深。低龄幼虫常几十头至上百头群集叶背取食叶肉,仅剩下叶脉和上表皮;4龄后,以网丝作通道,转移分散危害;5龄后,食量增大,可将叶食成缺刻(图3e)。老熟幼虫体黄绿色,头部黑色,有一“大”字形黄白色斑纹,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均为黑色(图3f)。当成群的幼虫把整株树叶的叶肉食光只剩叶脉或枝梢时,幼虫便借风力缀丝转移,继续危害。遇惊动后便吐丝下垂或落于地面不动。幼虫危害期长,食量大,转移能力强,一年中有2个危害高峰,分别为4月中旬—5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单株虫量可达130~530头,危害严重时,1个网幕直径可达1 m,大者可达3 m,数网相联,可笼罩全树,整株树叶被全部吃光(图3g)。连续危害2~3 a,可使被害树枯枝或整株死亡。第1代幼虫期60 d左右;第2代(越冬代)幼虫期230~250 d。幼虫老熟后吐丝悬挂于叶背、枯枝或网丝上,头部向上,进入预蛹期,5~7 d后化蛹;蛹初期黄白色,近羽化时灰黄色;复眼黑色;翅脉明显,前翅中室端黑点及外缘1排黑点显现(图3h)。蛹期11~15 d。

图3 点尺蛾的生态图

点尺蛾成虫前后翅的特征和成、幼虫的生活习性与危害女贞Ligustrum lucidum、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卵叶小蜡Ligustrum sinense等树木的女贞尺蛾Naxa seriaria Motschulsky[7-8]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易被误认为同一种尺蛾。笔者在室内对该虫饲喂女贞树叶,发现亦能取食,尤其喜欢取食女贞树的嫩叶。室外观察,受害桂花树与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相邻种植,当食光桂花树叶后,点尺蛾幼虫便借风力缀丝转移到小叶女贞植物上继续危害,危害状见图3i。点尺蛾对金桂、银桂、四季桂的危害没有明显差异。

点尺蛾喜欢比较阴湿的环境,受害严重的几株桂花树靠近墙角,通风不良,且与竹子、紫荆Cercis chinensi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混植,密闭遮荫,生态环境较差,加重点尺蛾危害。而栽植于地势开阔处的桂花未见点尺蛾发生或发生轻微。蜘蛛及螳螂均能捕食点尺蛾幼虫,但因管理不善,幼虫虫口密度大时,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不明显。

2.2 药剂防治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 1500倍液、70%吡虫啉WG 4000倍液、5.7%甲维盐WG 4000倍液防治点尺蛾幼虫,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00%,88.18%,86.07%(表1)。其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极显著,优于其他3种药剂。

表1 4种杀虫剂对点尺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点尺蛾在贵州遵义1 a发生2代,以第2代幼虫群集在桂花叶背越冬。本研究与部分文献记录不同,《贵州森林昆虫蛾类专辑》记录点尺蛾以卵越冬,龚才[4]亦报道该虫在贵阳花溪以卵越冬,这可能与各地的气候等不同有关。

调查表明,点尺蛾在贵州遵义的寄主包括桂花、女贞和小叶女贞。本文与徐政贤 等[5]报道的幼虫取食危害范围有较大差异,徐政贤 等进行交换寄主试验,点尺蛾仅能取食桂花树叶,不能取食女贞树叶。龚才[4]报道,点尺蛾偶害女贞叶,与本文报道较为一致。此外,迄今未见点尺蛾对小叶女贞的危害报道。桂花、女贞、小叶女贞均为木犀科常绿植物,在国内广泛分布,亦是理想的园林树种,因而应密切监测点尺蛾的发生危害。

据观察,点尺蛾幼虫的腹足趾钩为双序中带和缺环式,缺口向外,与周求根 等[6]报道其腹足趾钩仅为双序中带式不同。分析造成腹足趾钩观察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幼虫腹足中间的趾钩与边缘的趾钩不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时焦距不同,导致观察结果有差异。

在防治时可根据点尺蛾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如在幼虫越冬期,剪除网幕烧毁;在产卵或化蛹期摘除丝网,烧毁网上的卵和蛹;幼虫有群集习性,可集中捕杀;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可振落捕杀;成虫羽化盛期,灯光诱杀成虫;害虫大发生时可以考虑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在低龄幼虫期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志谢: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作物大专12班刘耳、陈孝静两名同学参加防治试验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1] 吴跃开.一种园林植物新害虫——桂花网蝽[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51-152.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蛾类图鉴: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13.

[3]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森林昆虫蛾类专辑 尺蛾科[J]贵州林业科技,1988(4):27.

[4] 龚才.点尺蠖的初步观察[J].贵州林业科技,1984(1):47-48.

[5] 徐政贤,周求根,韩海强.女贞尺蛾与桂花尺蛾的初步研究[J].江西植保,1988(2):11-12,22.

[6] 周求根,徐政贤,韩海强.点尺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J].昆虫知识,1991(6):355-356.

[7] 徐公天,杨志华.中国园林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16-217.

[8] 吴志远,吴刚毅.女贞尺蠖的生物学和防治[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0,10(3):297-304.

猜你喜欢

女贞越冬成虫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女贞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女贞和乌鸫
储存条件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小区的女贞树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浦东新区梨树上四种刺吸式口器害虫成虫发生规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