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屏障实现安徽林业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
2015-12-18张致胜
张致胜
(安徽省林业厅,合肥 230001)
关于建立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屏障实现安徽林业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
张致胜
(安徽省林业厅,合肥 230001)
本文通过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现状、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决定该地区林业发展成败的若干因素,提出了安徽林业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构想和战略措施。
江淮分水岭;林业;生态;树种;战略
长期以来,在安徽省林业发展过程中,南部及西南以皖南山区、大别山区的山地林业著称,北以淮北平原农区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为自豪,但中部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发展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全省林业的凹地。更有甚者,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水旱灾害频繁,由于严重缺水,干旱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民用木材奇缺,以前有的地方烧饭甚至靠“铲草皮”和“牛屎粑粑”。这些严重影响这一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系列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是靠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的改善。
1 发展现状
1.1 地理位置
江淮分水岭,又称江淮丘陵,为秦岭、大别山向东的延伸部分,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江淮分水岭以合肥为中心,地处安徽省中部,从西向东,横贯安徽,是古代吴楚相连之地。
1.2 区域范围
江淮分水岭地处皖中腹地,境内海拔多在50~300 m之间。土地总面积2.48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8%。范围涉及合肥、六安、滁州、淮南四市,包括肥东、肥西、长丰、金安、裕安、寿县、霍邱、舒城、定远、凤阳、明光、南谯、全椒、来安、田家庵、大通等县(市、区)。该地区易旱、缺水及土壤粘重,传统农业在分水岭上难以为继。
1.3 社会经济概况
境内常住人口约937.24万人,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2 44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5.7%和12.9%。人均坡地多,6°以上的坡地人均约667 m2,是建立无公害基地、发展林业的首选之地。该地区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是安徽省重要的粮、油、肉、奶、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1.4 林业基础
该地区长期以来林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在以粮油为纲的年代,坡耕地遭到大量开垦,林业发展处于薄弱环节。林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林业得到了恢复性发展,部分半平原县在平原绿化热潮中也出现了旺盛的发展势头。省委、省政府实施江淮分水岭“把树种上、把水留住、把结构调优”等工程,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人们植树造林改善环境的观念未从根本上改变,雄心和信心都还不足。大规模、大面积造林只是在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后。根据2013年全省二类调查最新统计,江淮分水岭地区林地面积62.16万hm2(其中公益林地面积25.21万hm2,商品林地36.95万hm2),有林地面积54.97万hm2,国家规定灌木林面积1.36万hm2,森林覆盖率为22.72%。
1.5 生态状况
该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现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相对不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农业比重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效应不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缺林是该地区的突出矛盾,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约束。水资源缺乏是因为森林资源缺乏,农业人口多,生态意识薄弱。
2 发展机遇
2.1 从国家层面看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并将生态文明体制提到了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五位一体的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建立制度体系,特别是源头保护制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等,为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
2.2 从省级层面看
安徽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强省”的伟大号召,为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生态强省建设的主导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要求。包括:一是构筑生态屏障,大力推进江淮丘陵地区造林绿化;二是强化生态修复,深入推进江淮分水岭和大别山区生态脆弱区治理;三是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快发展低碳产业。
同时,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了在全省开展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战略部署,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主要抓手。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中,实施山地造林攻坚、丘陵增绿突破、平原农田防护林提升,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66.67万hm2以上,其中重点在江淮丘陵。即在2012年至2016年4年间,全省新造林(在林业用地以外)增加66.67万hm2,森林覆盖率提高4~5个百分点。一个扩大森林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造林增绿护绿行动在全省展开,江淮分水岭地区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好机遇,必须乘势而上,抓住这个难得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发展的机遇。
2.3 从“四化”一体战略看
我国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特别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既是对农村、农业、林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又是农村人口、资源、土地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的极好机遇,为江淮分水岭地区林业发展、促进安徽林业中部崛起带来了机遇,创造了条件。
3 面临的难题
长期以来,江淮分水岭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特别是严重缺水,干旱成了农林生产的主要威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缺材少林,原始植被荡然无存,生态环境恶化,市场适应能力差等诸多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
3.1 生态破坏严重,生态修复矛盾突出
全省林业的发展、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洼地”就在江淮分水岭地区。该地区无论是成片造林还是村庄绿化等方面都是薄弱环节。历史上,江淮丘陵的森林,遭到刀耕火种、连年战争的毁坏,又遭修筑宫殿、屯田、气候变迁等历史性破坏,明清以后遭到进一步掠夺,生态环境损毁殆尽。近代以来,长期过度的耕作,造成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很明显,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给江淮地区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曾有人调侃说,坐火车回合肥,一觉醒来一看没树的地方就快到省城了。这个现象足以说明江淮丘陵地区缺林少绿。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以来,新造林地有所增加,但离生态修复目标距离尚远。
3.2 曾经的林地被开垦了
历史上江淮分水岭林茂粮丰,“走一千道一万,不如淮河两岸。”但因历史变迁及战乱,毁林开荒,生态破坏殆尽。宋元明历代战乱,特别是元明朝代更替前后,战乱造成江淮之间森林被毁,生灵涂炭,人烟罕至。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凤阳大兴土木兴建“中都”,民以百万之众营造了六年。据凤阳县志记载,明清时期“观音山旧多栎树,雍正间犹有六千余株,树皆合抱,遍布山谷,尚可观也。”后被官商勾结盗伐一空。现在的肥西紫蓬山山顶上一片原始次生林是江淮分水岭地区仅存的次生植被的缩影,曾经从紫蓬山到周公山到官亭、高刘、鸡鸣山再到长丰、定远一带,森林茂密、松栎一抱粗比比皆是。后来由于历代战乱和“以粮为纲”的影响,大量森林遭砍伐,林地变成了坡耕地,此后种农作物变成了“天经地义”,林业难有位置。
3.3 结构调整没有跟上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变对抗性农业为结构优化的多产业发展。但江淮分水岭地区仍在沿袭传统的耕作,岗头上种水稻,3级4级提水,小山头上精耕细作,这一地区农业上水稻当家是农民的习惯使然,结构一时调不下来。在江淮分水岭治理上,当时提出了“把树种上、把水留住,把结构调优”的明确要求,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林业来说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面貌。长期以来,由于江淮丘陵地区受自然、生态和历史的影响,延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失去了生态屏障,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必然带来严重后果。
4 决定安徽林业中部崛起成败的若干因素
4.1 观念一定要改变
进一步确立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是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上世纪90年代省委、省政府在江淮分水岭治理上下过很大功夫,确立了“把树种上”的发展战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未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单一措施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修复工程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植树造林,需要多重措施的跟进,需要多方位合作。这就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日之功,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4.2 树种选择决定成败
原则是选择适生的乡土树种。历史上表现突出并至今仍生长良好的珍贵遗存是合肥紫蓬山上的栎类、枫香、马尾松、黄连木等组成的混交林。皖东地区的南谯、来安、明光等地,至今仍保存一部分,生长发育良好的同样是这些树种组成的次生林。长丰县双墩镇尹岗村一蒯姓人家门前一棵百年以上的麻栎树至今生长良好。应当认真吸取“杨树上山”、“杉树下山”,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深沟吊槽”栽杉失败的教训。江淮分水岭应首选栎类(包括麻栎、小叶栎、锥栎、栓皮栎等),作为营造生态林的首选树种。此外应选择营造适生的、经济效益好的经果林和油料林树种。
4.3 科学规划并强有力地组织实施
包括城镇化疏散岭脊上人口、调整结构、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新增造林面积、恢复森林、改善生态、重构陆地生态系统等等的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项目实施应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由江淮分水岭地区党委政府组织实施,落实经营主体和技术、资金等配套措施。
5 发展战略构想
据历史考证,古代江淮丘陵森林和草场分布,林迹遍布江淮沃野,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水域和草地密布其间,生态环境优美、气候怡人。要恢复这样的生态,需要几代人甚至长期的不懈努力。从林业角度而言,要从减少人口入手,调整种植结构,大面积增加森林等诸多方面努力,实现林业江淮地区“中部崛起”,打造江淮分水岭地区森林王国。
5.1 战略定位
以岭脊地带、岭脊两侧生态敏感区以及岭脊沿线村庄为重点,建设江淮分水岭岭脊森林长城,实施低山、丘岗地森林保育、水源涵养、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工程,打造长江与淮河之间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家园。要确立中央绿化带(绿色长城),建设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在江淮分水岭地区横贯安徽中部东西长约200 km,南北宽约100 km的范围内要建一条绿色腰带,重点在合肥北部江淮分水岭岭脊地区宽度20公里范围内全面实行退耕还林,以发展公益林为主体,营造混交林,建成中央绿化带为主体的生态廊道,构筑岭脊地区的“森林长城”。在中央绿化带两侧的延伸地带,结合长廊和三线三边建设,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重点发展经济林、油料林、城乡园林,大力发展复合经营以及林下经济。
5.2 战略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人口、资源、环境更加和谐。远期目标,森林面积达到86.8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根据《江淮分水岭区域发展规划》,近期到202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4 200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 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森林面积达到66.96万hm2以上,需要新增森林面积10.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27%以上。
5.3 战略措施
制定江淮分水岭生态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规划落实,特别是新增造林任务的完成必须是刚性指标。要用市场的办法,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由党委政府加以引导并组织实施。位于江淮分水岭岭脊地带的中央绿化带应纳入省委、省政府工作目标任务,省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将责任落实到各厅局,分片包干,既作为生态建设的主攻目标,又可作为每年义务植树基地,并按照绿化美化香化的要求建立示范段示范片。道路绿化、长廊工程、沟渠滩、“三线三边”等绿化美化由沿途市委、市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创新经营主体,发展林下经济。村庄四旁绿化和林网建设由所在的县委、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5.4 战略重点
5.4.1 疏人口
“四化”同步,合理确定该地区的村镇、社区人口规模。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一个地方耐以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从该区域生态环境发展和人口容量看,其人口规模应适当减少,常住人口控制在900万以内,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逐步向周边的大中城市合肥、淮南、滁州、六安等集聚。江淮分水岭岭脊地区应重点向周边城镇转移,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将有500多万人向集镇和大中城市集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复合林业、生态休闲林业的发展受到重视和推广,农产品加工贸易和城乡结合的工业加工项目受到亲睐。
5.4.2 调结构
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是重点。要改变目前的种植结构,除江淮分水岭脊地外,还应调出部分高岗地用于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其中海拔100 m以上地区大多用来恢复植被。江淮分水岭岭脊地区要全部用来植树造林,沟通水系,恢复生态;其他地区也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复合型林业,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中药材、食用菌、药用菌,以及其他林下种植,适当开展林下养殖,大力开发生态休闲保健游憩等等。
5.4.3 转方式
根据近两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的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江淮分水岭地区,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紧紧抓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农业现代的战略机遇,对一些地力衰退、缺水难灌的丘陵、高岗旱地的单一农业种植模式进行升级改造,代之以产出效益好、以林为主、生态优良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同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加工增值和发展生态休闲、娱乐保健等新兴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5.4.4 强林业
重点是森林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多造林、造好林是改善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明确新造林的林种比例。以营造公益林为主,适当发展商品林;提倡营造以阔叶林为主体的混交林,常绿与落叶搭配,乔木和灌木结合,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共生,村庄绿化、道路绿化、沟渠滩绿化与江淮分水岭岭脊上的绿化相衔接。林种比例进一步调整,公益林地比重由现在的40%调整到60%以上,其余以经济林、竹林(元竹)为主,确保造林数量。对现有林包括已退耕还林部分和天然次生林等,加强抚育改造,提高林分质量。
5.4.5 选树种
该地区多年来造林成效不突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缺林少树的面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树种选择是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之一。选什么树种要看发展定位。江淮分水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我国长江、淮河两条江河的分水岭地区,省会所在地区,更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地区,淮河、秦岭一线界定了我国地理的南北分野。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自然植被分布和生长规律。因此,应确立生态为主的发展战略,首选树种应是优良乡土树种,成片造林的乡土树种应以栎类和松类为主。著名的六安王墓,其棺椁外的“黄肠题凑”就是栎类原木搭成的,可见此乡土树种可以追溯的历史有多悠久。 其次是油料林、经果林树种。村庄造林绿化应选桂花、臭椿、刺槐、银杏、麻栎、黄连木、榆树、香樟、元竹、柿树、泡桐、女贞、枣树、苦楝、皂荚等。麻栎、黄连木等原产我国中原广大地区,安徽尤盛;银杏原产地宣城,北宋时传入江北直至开封,大量栽植。
5.4.6 强生态
合理确定林地、湿地、耕地和村庄城镇道路等用地规模,其中林地增长是硬性指标,只有不折不扣地完成,才能改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面貌,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基础。因此,2020年该区域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7%,2025年争取达到30%,2030年以后要达到并保持在35%以上。城镇绿化率要达到50%以上,村庄绿化率要达到60%以上。
我们坚信,突出生态优先,突出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合理确定空间开发顺序,努力实现安徽林业的“中部崛起”,从而彻底改变江淮分水岭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是有可能的。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江淮分水岭重现“绿水青山”的光明前景,就一定能够呈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杨婷婷)
Strategic Idea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Barrier in Jianghuai Watershed Region to Achieve Forestry Prosperity in Central Anhui
ZHANG Zhisheng
(Anhui Provincial Forestry Department,Hefei 230001,China)
In this paper,the actualities,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Jianghuai Watershed Region were analyzed.Various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forestry development results in the region were further studied,and strategic ideas and measures for forestry prosperity in Central Anhui were proposed.
Jianghuai watershed;Forestry;Ecology;Tree species;Strategy
X171
A
2095-0152(2015)02-0008-04
2015-03-17
2015-04-14
张致胜(1957- ),男,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研究。E-mail:zhishengz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