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定目标不放松 扎实有效推进森林增长工程

2015-12-18安徽省副省长梁卫国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分水岭林权管护

安徽省副省长 梁卫国

咬定目标不放松 扎实有效推进森林增长工程

安徽省副省长 梁卫国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自2012年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工程推进总体上是平稳顺利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工程启动时,各地上报任务是1100多万亩,根据工程实施中一些地方提出调减任务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基层意见的原则,进行了两次调整规划,调整后的总任务为941万亩。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14年底,全省已完成造林674万亩,这个数字应该是比较实在的。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全面完成好工程建设任务。现在大家都看到,各地城乡绿化面貌变化很大,到处都有满目葱茏的新造树林,重点难点地区造林取得了新突破,给安徽大地增添了生机盎然的新景象。

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强省战略的重大工程,其多方面效益已经显现出来。首先是生态效益。像合肥周边这几年通过造林使生态得到修复,环境变好了,野生动物也增多了。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生态效益将越来越明显。第二是经济效益。把植树造林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林经一体、林旅一体、林美一体,把大力发展高效林业作为重要内容,各地的特色经济林、林苗两用林占很大比重。第三是社会效益。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是造福全社会的工程,各界支持,群众拥护,凡是有绿地的地方,老百姓都喜爱,凡是整治环境后植树,老百姓都乐意。同时还带来了改革效益。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进展比较快,主要是创新体制机制带来了强大发展动力。各地都是通过土地流转,企业大户带农户,明确造林主体,调动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造林积极性。通过财政奖补撬动社会资金,放大效果是财政投入10倍以上。加上运用林权改革成果,林权确权、林权交易、扩大林权产权功能,产生的改革效应进一步扩大。所以说,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实施,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改革效益都得到很好显现。

当然,和任何工作一样,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十全十美。一些地方还存在认识有差距、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造林成本加大的问题,有些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发展当中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想方设法进行解决。总体来看,各地工程发展趋势是好的,特别是去年以来,少数任务重、有畏难情绪的地方现在也赶上来了。

今明两年是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攻坚决战阶段,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坚持力度不减、热情不降、标准不变,把工程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完成好,把工程建设成果扎扎实实巩固好,确保工程建设持续、健康、有效推进。对下一步工作,我认为有五个方面要予以高度重视,切实认真抓好:

第一,要主攻重点区域。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之初就确定了“主攻丘陵、巩固山区、提升平原”的总体思路,规划的工程建设重点是“两山、两区、四网、一圈、一群”。“两区”即江淮分水岭地区和皖北地区,是工程要抓的薄弱地区;“两山”是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要进行造林巩固提升;“四网”是路网、水网、田网、林网,“一圈”即环巢湖生态圈,都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群”就是打造一大批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是工程的重要载体。特别是江淮分水岭地区,造林空间还很大。多年前,省里就对江淮分水岭治理提出“把树种上、把水留住、把结构调优、让农民致富”的要求,现在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时期,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起来。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壤瘠薄,易旱易涝,农业低产低效,如其与天奋斗,不如顺应自然,江淮分水岭应该大面积退耕还林,结合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大量造林,多挖塘坝,把江淮分水岭变成绿色生态屏障。

第二,要提升绿化效果。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与以往灭荒绿化有很大不同,通过实施这个工程,不仅要绿起来,还要美起来、富起来。把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与实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在提高绿化效果上狠下功夫。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城市周边、道路两侧、交通节点很多造林的树种、色彩单一,没有做到错落有致、色彩丰富。要做到高标准规划设计,加强指导,精细施工,打造绿化美化精品工程。二是要强化适地适树。有些地方存在树种单一、低水平重复建设,像皖北地区“杨家将”当家现象还较普遍;有的城市造林存在“奢华绿化”、“大树进城”现象。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适宜树种,皖北地区要做到杨树与其他树种合理搭配,江淮之间和山区造林要做到乔木与灌木、针叶与阔叶合理搭配,这不仅是提升观感效果的需要,也是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需要。下一步林业部门要加强指导,把好技术关,努力提升工程建设效果。

第三,要创新管护机制。工程实施以来,绝大部分造的都是有“主”树,管护上应该有基本保证。但要做到“一分栽九分管”,管护工作抓持续、抓精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经营管理主体一定要明确,管护机制还要创新。一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有“主”树,包括公益林、景观林,也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进行管护。二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有造林都要确权,可以流转,提高产权主体管护积极性。三是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促进国有公益林、生态林的管护经营。

第四,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要让群众通过造林获得更多收益,实现绿起来、富起来,必须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对下一步林业产业建设、如何加快发展林下经济,要进行专题研究。合肥等地发展林经一体化、林旅一体化很有成效,值得推广。还要扩大林权的“权能”效应,解决林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有效促进林业经济发展。

第五,要严格考核验收,加强资金管理。一是数字要实。通过严格的检查验收,把数字搞实,运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化管理,一定要保证种下的树都是真的。栽树永远是好事,好事一定要做好,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二是资金要管好。财政安排的农业奖补资金,造林是奖补给大户,土地流转是奖补给家庭农场、合作社,资金管理的要求更高,是一个新挑战。如何加强监督、如何搞好项目评估、如何保证资金有效拨付和安全使用,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完善,管理上进一步加强。

(本文系作者在3月23日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猜你喜欢

分水岭林权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选 择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
基于形态学重建和极大值标记的分水岭分割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