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探析*
2015-12-18王晓艳翁善波
王晓艳,翁善波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态素养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保护,教育为本。针对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在高校全面开展生态伦理教育,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观并最终内化为自觉行动尤为重要。
一、生态伦理教育概述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含义和本质
生态伦理,又称“环境伦理”,作为伦理范畴中具有特殊含义的一部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概念,是指为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社会的生存环境,人类应遵守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强调的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与传统的伦理教育注重人际伦理不同,生态伦理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展到了自然界。
生态伦理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念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主动承担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教育。
生态伦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存论教育,它通过对人们健康价值观的塑造,力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友爱宽容的联系,培养人类超越自我、对自然及所有生命种类尊重和包容的关爱态度,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生存现状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并非仅局限于简单的生态知识的传授和生态伦理规范的灌输。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指出:“教育的根本课题在于说明和回答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人生应该怎样度过这些人类最重要的问题。”[1]生态伦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生态伦理道德和正确生态价值观并能自觉践行生态行为的人。
(二)生态伦理教育的思想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思想渊源。“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人们既崇尚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儒家、道家、佛教为代表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它从现实生产与生活需要出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道家提出“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要求人们要顺应自然;佛教追求“众生平等”的生态价值观,表达了人类与其他生命平等相处的理念。这些思想为我们进行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提供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观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同时,他们对人与动物的活动进行了比较,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人类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类要承认生物物种的生存权、发展权,在劳动中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是自然的一员,不应把自然当成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因此,人类要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生态思想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都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伦理教育。我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虽然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起步,但是教育课程设置的普及面不广;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基本局限于西方生态伦理的理论框架,尚未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系统理论体系,很少涉及大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习惯养成及价值观的培养。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意识和生态情怀,这与生态文明的伦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历了原始社会、农耕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发展之后必将形成的一个更高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面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危机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建设生态文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制度层面的不断完善固然重要,但人类生态价值观的觉醒更为迫切。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重视生态伦理教育,以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升华人们的生态情怀,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做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让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生态伦理教育是社会应对生态危机的客观要求,更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和行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加强对这个特殊群体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毫无疑义。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谁也不能否认环境道德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是人格高尚的一种表征”,“环境道德是一种现代道德素质,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人格状态……以培养环境道德为己任的环境道德教育自然也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一种面向未来,培养抉择能力的教育”[6]。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事关建设美丽中国事业,也事关国家和民族内在力量的提升,而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观念成为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也需要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和生态文明观念。无可否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相当部分大学生生态环保知识欠缺、生态意识淡薄,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拓展大学生的生态保护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说,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的系统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发[2004]16号文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对大学生进行政治价值观教育为主,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生态伦理教育则把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人际伦理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同时也要承担对生态环境和其他生物的爱护责任。将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疑有助于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扩展思政教育的视野、开辟思政教育的领域。因此,强调并确立生态伦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三、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高校应该从课程理论、课堂教学、师资队伍、校园生态文化、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法律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
(一)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理论体系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理论体系是我们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生态伦理理论体系相比,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生态伦理理论体系,现有的生态伦理相关专业教材、书籍相对较少,生态伦理基本理论主要还是以西方生态伦理框架为主。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高校现行的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但别国的理论不可能完全契合我国的实际需要,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更需要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我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佛家的教义中均蕴含着朴素又深刻的生态义理,这种生态义理与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将它们发掘出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进而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思想的指导之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吸收借鉴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伦理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再编纂出适合我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教材与专著。
(二)完善生态伦理课堂教学
“根据2001年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的博士生李恩·沃尔夫(Lynn Wolf)对美国496所大学的统计,55%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伦理、环境哲学和环境素养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大都是作为通识课程而开设的,但其中有11.6%的高校将其纳入必修的核心课程,30%左右将其作为研究型设计课程供一部分学生必选。”[7]我国专门开设生态伦理课程的高校在所有高校中占有比例却很少,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就显得相形见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使高校普遍开展生态伦理教育事业,完善生态伦理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依据高校实际开设与生态伦理教育相关的必修课,例如可以选择将“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课程加入公共必修课的范畴;此外,高校还可以依据不同专业开设生态伦理方面的选修课程以扩大生态伦理教育的普及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三管齐下、共同发力,必将把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推向深入。
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高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教学方式。当前,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就是最佳选择。网络媒体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教育手段,大学生作为接受和运用现代化网络媒体的主要群体,能够更加快捷、全面地通过网络媒体学习生态伦理相关知识,发表与生态伦理相关的一些见解与言论并从中得到启发与反省,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生态伦理教育的方式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态伦理教育的效果。
(三)建设优秀的生态伦理师资队伍
师资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而生态伦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师资力量还相当薄弱,部分高校甚至缺乏生态伦理教育的专职教师。为此,建立一支优秀的生态伦理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首先,应配备好与高校生态伦理课程设置相适应的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是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主干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生态伦理系统知识的掌握。高校自身应按照生态地伦理课程设置的要求,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专业教师访学、出国研修等,以不断更新、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达到预期目标。
其次,对拟入职的教师队伍进行生态伦理相关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也不容忽视。系统地对这个群体开展生态伦理理论知识的普及性教育和培训,拓展其生态知识,提升其生态素养,为他们在入职教师岗位后将生态理论知识和生态保护理念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对现有各学科教师开展生态伦理系统理论的培训也是建设生态伦理师资队伍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许多学科中都渗透着与生态相关的知识,可以通过举办生态讲座、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各学科教师的培训,将各学科中的生态知识融会贯通,使其成为生态伦理教育在各学科中的代言人和播种机,将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在全方位得到贯彻。
(四)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在学校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教育环境。
首先,建设生态化的校园。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每所大学的应有之义,创建生态化的校园则是对校园环境建设内涵的提升。生态化的校园必然要体现生物多样性、生态机能整体性以及生态景观系统所表现的内在生机活力,其所蕴含的教育内涵要远远超过它本身所具有的环境效用。这种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沉浸在直观而又生动的生态伦理教育的天然课堂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最直观、最有效的生态伦理教育,对于他们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情怀的培养并最终激发他们爱护生态环境的行动热情的作用无可取代。
此外,营造浓厚的生态校园文化氛围。精心组织校园生态文化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提升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譬如建立高校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社团,定期组织各类生态主题活动;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开展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的摄影大赛、诗歌创作大赛等文娱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或者组织大学生成立“生态环保宣讲团”,开展生态环境方面的讲座;充分利用“植树节”“地球日”“节水周”等生态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生态伦理主题教育活动,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其中。
(五)开展生态社会实践活动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态伦理教育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体验原则贯彻始终,这样就使生态伦理教育回归生活,接轨现实。使受教育对象能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支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种形式的生态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非凡。开展户外生态调研,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撰写调研报告,以反映现实问题引发有关部门的关注;同当地生态环保协会等组织开展社会植树造林、回收废旧物品等生态保护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课余时间深入社区,向基层群众宣讲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道德规范;参加生态环保相关课题和项目等,通过生态实践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和体验。
(六)开展生态法律知识教育
生态伦理是内化于心的价值观渗透,而对于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是制度的强制性约束,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首选应是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当每个人痛彻于空气、水、食品、土地等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污染带来的现实威胁时,最希望看到的是法律法规产生的约束效力。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态法律知识教育,使之与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规范大学生的生态行为、促使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由不自觉转向自觉的意义不言而喻。将生态有关法律法规,如达成全球共识的《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德班世界气候大会等协定的文件;《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各地方行业制定的生态法规融入课堂教学,再通过结合不同类别影响轻重的环保案例教育、感染学生,使生态环保观念深深嵌入大学生的内心。
[1][日]池田大作,[英]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荀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41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5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6]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45.
[7]许海波.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蕴与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