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怠心理学视角解析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无力感
2015-12-18王祥至
王祥至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广东广州 510500)
最近在年轻人中普遍流行“我也是醉了”这句蕴含着些许无奈的话,今天的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让我们感到一种无力感的事情,我们对很多事情无可奈何,有心无力。无力感可能让人荒废人生,限定人的潜能。在校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也不例外。
这样的状况同样出现在大学校园中,通过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到,有较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类似消极、懈怠等精神状态来从事体育活动,暂且将其称之为学生无力感。与此同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出现的大环境还摆在我们面前。
上述状况相信在高校中尤其是公共体育课中较为多见,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又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能够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呢,单是提升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兴趣恐怕不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如果公共体育教学中完全以兴趣第一,体质健康目标的要求我们就难以能够顺利达到。体育中蕴涵的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就不能能较好地体现。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及课余体育锻炼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丢失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内心对身体锻炼呈现一种无力感,最直观的不良影响就是锻炼的负荷和时间难以达到标准,导致体质的下降,另外也影响个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以至心理状态低迷,心理健康水平下滑。由此可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状态与体质健康是密不可分的。面对这样的复杂状况,问题如何解决,此为该研究的目的所在。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找有关针对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文献,了解近期普遍存在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出现的学生无力感的状态和普遍的对策,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现状背后隐藏的关于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查阅心理学专业领域内最前沿的能够对类似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无力感这种精神状态的心理学角度科学的理论解释。
1.2 问卷调查法
借助韩国第一位认知心理学博士朴璟淑(现代著名心理学家)的倦怠心理学理论,设计适合于挖掘高校公共体育课参与学生的心理状态问卷,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公共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消极及无力感的状况。并对被判定为具有无力感的学生问询原因。
1.3 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为以倦怠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学生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进行逻辑分析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1.4 逻辑分析法
以倦怠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逻辑分析,从而找出导致高校学生体质下降以及公共体育课上产生无力感,非积极态度接受教学等不良心理状态的行为表现进行理论解释和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2 结果与分析
2.1 倦怠心理学概述
倦怠心理学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将导致人产生倦怠情绪归因为家庭工作、社会变化、性格品格三个方面,家庭工作归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安全感、事业失败;社会变化归因主要包括全国或国际性的经济大环境、社会不安定因素及学业压力等;性格品格归因包括完美主义、强迫症、较高的心理能量及自尊心问题。
该领域学者强调这都是由无力感造成的,明明拥有克服障碍实现梦想的能力,却都不愿意尝试。这种症状甚至会支配我们的一生。如果一个人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各种各样的情绪就会随之而来。这些负面的情绪能够影响心理及生理的健康。心理学和医学上也都已经证实,如果受到精神刺激,不仅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生理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因为压力而变得忧郁的猴子更容易患上胃溃疡;交通事故、绑架中幸存下来的人时常会有消化不良,精神不佳的状况。
倦怠心理学专家把整个的学术分为了几个部分:首先是只说不练是心理疾病,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毛病,但我们没想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而去看医生。此状况如何处理,专家给出了人们自我治疗的办法:首先倦怠心理学告诉我们只说不练是心理疾病,然后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无力感,然后就是克服无力感的方法,能动性恢复的方法和心灵维持的方法。这便是倦怠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内容。
2.2 无力感心理问题的界定
倦怠心理学给予许许多多的结论和方法,来让我们了解自己,下面给出一个根据精神科医生弗兰克?密诺斯博士列出的无力感的早期症状测试,其内容即针对学生无力感心理测试的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表1 具有无力感学生分布状况
表2 学生公体课无力感产生原因比例分布
1.最近对所有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2.想法很消极;3.只是在等待着下课;4.总是觉得现在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不适合自己;5.对每件事情很焦虑;6.想换种生活方式的想法越来越强烈;7.头疼腰疼;8.生病后身体恢复的很慢;9.总是觉得失落;10.认为没有人关心自己了;11.最近常喝酒或是有一些消极、发泄式的行为;12.每天都感觉压力很大;13.需要外界的帮助才能使自己安定下来;14.和以前相比没什么精神;15.一整天都觉得累;16.记忆力下降;17.不如以前能集中注意力了;18.晚上睡不着觉;19.睡着了凌晨也会醒来;20.醒来之后就很难再入睡;21.觉得自己没有一件事情做的是完美的;22.不像以前做事那么有热情;23.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什么意义;24.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和足够的关心。
上述24个情况中如果你符合其中的一半也就是12项以上,则说明你可能存在着所谓无力感的症状,需要注意。以此从广东金融学院全体一二年级参加公共体育课学生中根据年级、课程和性别进行系统抽样(分层—随机),调查结果数据进一步处理可以得出结果见表1。接受调查的所有学生中具有无力感的人数占到总数的32.9%,男生中比例低于女生;大二的学生无力感明显高于大一学生。
2.3 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无力感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广东金融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进行无力感心理测试,测试的过程发现学生都还是非常喜欢做一些所谓的心理测试的,好像每个人对于了解自己都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但是对了解自己又有无数的未知,说明学生自身很难完全的明白和自信,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面对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状况的时候,同学们又常常会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或者得失犹豫不决。因此这也为通过心理治疗过程对学生实施心理干预从而拜托无力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和课余体育锻炼最终实现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导致学生产生无力感的原因可以概括为7个方面,进行归纳后得出结果。(见表2)
2.4 避免无力感心理问题的方法
人类行为心理学研究人员中维尔纳曾经从833名新生儿中筛选出了201名生长环境最恶劣的婴儿作为了他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四十余年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是这201名新生儿长大之后不适应社会的概率要明显高于632名其余的孩子,在这201名孩子当中,有2/3的人表现出了对社会不适应。剩下1/3完全没有这种状况,剩下的1/3也就是72名孩子,他们之所以能够战胜逆境一定有他们共同的原因,这是一种在任何逆境中能够不屈服的强大生命原动力,这个原动力在学术上被称之为弹性。相信如果教育工作者、家长乃至社会能够更好得培养出学生,使他们的内心能够具有称之为“弹性”的心理品质。具有这种“弹性”心理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时的无力感问题必然更容易得以解决。
是什么让他们战胜了逆境维持正常生活。这也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的答案。研究人员指出:在困境中还能坚强德健康成长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大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无条件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是无条件的爱引领着孩子们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更进一步地,最终研究人员经过40年的研究总结得出弹性的核心原因在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很好的人弹性就高,这样的人不会陷入无力感。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无人帮助,是人都会遇到困难,无人帮助你解决困难,无力感就会成倍成倍的作用于单个人身上。
人际关系好只是人不会陷入无力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人际关系好的人才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体会互帮互助,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从而对消除无力感较为有效;但话说回来,只是人际关系好就一定不会产生无力感显然是缺乏依据和片面的,具有无力感的人也不一定是人际关系不好。
那么有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来治疗和改善无力感才是关键。首先限定一个月内随机选取20个时间结点,记录当时所做的事情和心情,除此之外还要详细记录当时的场所时间与同伴,如果我们坚持记录一个星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何时获得了自信感和优越感当时地点在哪,我们跟谁在一起和正在做什么,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试着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转变,这也可以增加我们积极地体验,并且当我们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可以使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大家可记录下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情、自信感、能力感、自卑感、无力感及投入度的上中下等级和其心理状态与生活意义的一致程度等。通过这个方法来树立信心,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倦怠心理学理论能够解释学生公共体育课中出现的无力感行为,并且能够界定在校大学生是否存在无力感等心理问题。
(2)调查范围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有接近半数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有种类似消极、懈怠等无力感的精神状态。男生中比例低于女生;大二的学生无力感明显高于大一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乐于参与其中的人基本没有无力感的特征。
(3)具有无力感心理状态的人会丢失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内心对身体锻炼呈现一种无力感,最直观的不良影响就是锻炼的负荷和时间难以达到标准,导致体质的下降,另外也影响个人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以至心理状态低迷,心理健康水平下滑。
(4)高校学生公共体育课产生无力感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喜欢公共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没有选到自己满意的项目;项目满意但授课内容与想象不同;授课内容尝试后失去兴趣;授课内容完成较为困难以及难以融入集体等方面。
(5)经常获得支持和理解的人内心具有在逆境中不屈服的“弹性”心理品质,在从事体育活动时的无力感问题容易解决。
3.2 建议
(1)教师在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中是否存在无力感等问题,同时重视消除学生无力感的心理问题。这与体育培养人身心健康的理念是吻合的。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能够发挥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的话,学生消除消极无力感情绪的同时公共体育课教学也会更好。
(3)针对学生无力感产生的原因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体育课及课余体育锻炼,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运动能力偏弱的学生应多多给予理解、支持和鼓励,避免无力感的产生。
(5)适当的通过积极心理暗示治疗和改善学生已经存在的无力感。
(6)对不具有无力感的学生也要利用“弹性”原理,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其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进步。
[1]仇法强.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参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0(3):154-155.
[2]毛荣建.青少年学生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3]田晓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对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锻炼态度的中介作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侯勇.湖南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1.
[5]霍方文.在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理论下的男大学生锻炼态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