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维目标的英语教学举例探析

2015-12-17文俊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举例例句预设

文俊

[摘要]将教学举例置于三维目标的观照下,对其概念、意义和常见问题进行了粗浅分析,重点讨论了举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即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看,举例要力求准确性和典型性;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看,举例要倡导生成性和互动性;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看,举例要追求趣味性和教育性。最后,就课堂举例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英语教学举例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27

一、对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1. 教学举例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举例,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了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更为感性的认识而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方法。在英语课堂上,举例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别在词汇教学中广泛使用。这是因为,恰当、富有趣味性的举例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黎德亮:2010)。 肖礼全也认为,“如果英语词汇呈现有最佳方式,那么,这种最佳方式一定是包含了情景化例句的方式,因为在情景化的例句中,包含了在口头呈现的例句和板书或其他教学媒体呈现的例句中,学生可以自己感悟到一个英语单词可能拥有的一切:词义、发音、拼写、用法、语法等等。”(肖礼全:2011) 他因此大力倡导举例法,提出争取用例句解决词汇教学的基本问题。

2.英语教学举例的常见问题

英语教学实践中举例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例句来源成品化、例句内容无意义、举例手段不当、举例形式单调、举例主体单向、举例目的单一等问题(刘贤凤:2011);还有人提出了举例的新颖性、时代性、实用性、地道性、简易性不够等问题(叶萌:2009)。此外,还存在研究者对“举例”本身认识不清的问题,例如有人在论证举例应贴近生活实际时这样阐述,“我在教授……如何描述方向和地点时,我就充分联系到我们学校的实际环境。在学生操练环节中,我便举例要学生按照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描述如何从校门口走到……教学楼、从食堂走到教学楼到图书馆等……”显然,该教师混淆了“创设情景”和“举例”的概念。

3.基于三维目标举例的逻辑分析

关于如何举例,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但各家论述的焦点不一,有的甚至不够科学,难以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举例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在本质上与其服务的教学目标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既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又遵循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法则。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及学习情感的传统弊端,突破性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如果将教学举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建立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之上,教师就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举例的方向和规范,同时也为评价教学举例的有效性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基于三维目标的举例原则和方法

1. 从知识与能力的维度看,举例应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

准确性,是指举例要能准确无误地说明想要说明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准确性是举例的根本要求,但举例不准确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以第十届全国(西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会为例,一位教师在教授Simple Past Tense时,充分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向学生呈现了这样一个例句,I lived in the hotel last week.在嘉宾点评的环节,程晓堂教授针对此例句向该老师提问,“请问你现在住在哪里?”此时老师面红耳赤,顿悟了自己举例的不当。类似举例不准确的案例,在日常教学中更为普遍。例如,一位老师在初三复习名词专题时,为了说明不同节日的不同表述,举例说May 10th is Mothers Day. (因为那天正好是母亲节)这是典型的文化误导,如果这位教师将例句调整为 Mothers Day falls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and it is on May 10th this year. 则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学习了文化。

典型性,是指要选取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事例,与所述的原理、方法论密切联系,进而获得 “一叶知秋” “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李本松:2012),帮助学生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例如,不定代词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区别不了anybody/everybody和anything/everything两组词汇。有位教师在教学中智慧地引入了一个题为Thats not my job!经典故事:This is a story about 4 people: Everybody, Somebody, Anybody and Nobody. There was an important job to be done and Everybody was sure that Somebody would do it. Anybody could have done it but Nobody did it. Somebody got angry about that, because it was Everybodys job. Everybody thought Anybody could do it but Nobody realized that Everybody wouldnt do it. The story ended up that Everybody blamed Somebody when Nobody did what Anybody should have done.学生在反复朗读、感悟之后,轻松理解了四个词的本质内涵。英语中类似的经典案例很多,教师只要注重积累,都可以在举例时做到典型精辟,入木三分。

2. 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看,举例应倡导互动性和生成性

教学举例应努力实现双向互动,避免“满堂灌”。教学过程中,教师准确、形象的举例有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概念,掌握方法,但“互动式课堂能够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创造性,使学生充分享受到英语课堂的无限乐趣……。”(焦晓骏:2011)事实证明,学生举出的例子,因源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基于未成年人的视角,更有助于同辈群体对新知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把举例(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还可以及时检验他们掌握、运用知识的程度,并有助于他们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试对比一下教授同一语言知识的两种教学策略:设想在教授用于描述人的性格品质的形容词时,一位教师在复习几个常见的形容词之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阅字典等手段全面地描述一下自己的英语老师(注重语境而不是单纯的词汇罗列);而另一位教师则呈现给学生若干形容词如kind/helpful/patient/humorous...,然后教读词汇、造句操练。那么,用“三维目标”来评价两种教学策略,究竟谁更胜一筹,答案不言自明。

生成性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生成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有专家认为“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课堂因预设而有序,课堂因为生成而精彩。”(焦晓骏:2011)因此,教师应敏锐洞察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即时出现的场景、事件以及师生的情绪变化,及时捕捉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资源,替换预设,让学生在轻松、亲切的氛围中学习、生长。例如,在学习sleepy这个词的时候,很容易与asleep混淆,成为学习难点。如果教师足够智慧,当课堂上有学生呈现sleepy和asleep的不同状态,可对这两个词进行及时的辨析。例如,面对一个不断打哈欠的学生,老师可以关切地询问1) Linda, why are you so sleepy? Did you sleep very late last night? 听完学生的解释后,转向另一个正在睡觉的同学,对全班同学做一个保持安静的手势,然后说:2) Dont wake up Tony. He is asleep/sleeping. He may need more sleep. 适时利用身边生活化的情景举例,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激发学习热情。

3.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看,举例应追求趣味性和教育性

趣味性是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情感的重要因素,而只有那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紧跟时代潮流、满足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才会真正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因此,教学举例时,应力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力求形象生动,力求新颖时尚。例如,在学习表示天气的词汇以及walk、sleep、try等词汇后,可帮助学生及时总结词性转化的语言现象,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这一学习策略。为此,老师可以人体部位为例,告诉学生常见的外部器官都可以用作动词。然后学生会追问教师head可以做动词用吗?教师可从head( v. 前进、用头顶、作为……的首领)讲起并以此类推,让学生猜测其他身体部位作动词的意思(arm v. 为……提供武器,back v. 支持、后腿, eye v. 注视、仔细打量,finger v. 用手指触摸、拨弄,foot v.步行、支付、给……换底,leg v. 飞快地跑, nose v. 嗅、用鼻子触等),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甚至会问,Can hair also be used as a verb? (Yes, it means 除去……的毛发、生长头发) 这样的举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和归纳英语学习规律的良好习惯。

同样,借助形象生动的实物、图片、音视频以及真实的语境进行举例教学,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众所周知,初中英语教学中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相互转换对师生都是一个难点。为化难为易,有老师充分运用flash向学生呈现了一个发生在小酒馆的故事——双胞胎Peterson喝醉酒后总是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需要重复,非常自然地运用了间接引语复述刚才讲过的话语。滑稽的表情、生活化的情景让对话妙趣横生,深深吸引了学生感受语用规则,也自然地帮助他们体会到其语用环境。当然,新颖性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又有追星的特点,所以在举例时要尽量紧跟时代潮流。例如,在谈论TV show 或者歌星、影星、球星的时候,如果教师还以自己青年时期的偶像邓丽君、蒋大为、巩俐、Michael Jackson、Michael Jordan、Tom Hanks等为例,学生一定会大倒胃口,若换作running man中Fan Bingbing和Zheng Kai等, one direction中的Harry Styles,NBA Warriors队的Stephen Curry, 炙手可热的Taylor Swift,加拿大最年轻艺人Shawn Mendes等,则会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其励志故事也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另外,举例也要力求“教育性”。《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兼顾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期待“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部:2011),而举例正是培养人文情怀的有效手段。例如教授地点状语从句可引用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而No one is too old to learn.则是句型“too+adj./adv. to do...”的绝好例句;Better late than never./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等都可以在教授比较级时引用;在鉴赏对偶句时引出No sweat, no sweet./The more, the better. 这些经典习语、谚语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知识本身,也有助于引领他们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即使在讲授一些带有负面情感的词汇时,教师也应通过举例使其具有积极的意义。以学习look down on的意义和用法为例,教师可举例1) Jerry is very fat and he knows many people look down on him, but he doesnt care at all. 这显然比例句2) Some rich people look down on people in remote areas. 要积极一些。

三、课堂教学举例的素质要求

1.坚持学习,厚积薄发

有研究发现,教师具备的知识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教学举例的适切性。研究还认为,教师一般具有七类知识中的三类“内容知识(即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课程内容知识”,(Shulman, Lee:1987)都直接与教学过程中准确使用案例教学有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因为知识的总量在急速增长,知识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语言知识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表现为网络用语(如ATST, B4,GL,KIT,OIC)和外来语(如chengguan, No zuo no die)大量进入英语体系,而且人们对语言形式越来越采取宽容的态度。作为英语教师,唯有不断积累,终身学习,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语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总之,一个人的学识越丰厚,阅历越丰富,那么他的眼界就越宽广,在教学举例的过程中,他就越可能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2.精细准备,成竹在胸

虽然理想的教学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完美统一,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只是预设的延展与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做到充分、精细,努力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许多教师备课的精细程度仅表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流程的编排、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等中观层面,对于举例这样的微观问题并不十分用心,结果许多课堂举例都是即兴发挥,难以确保准确有效。为此,教师应严格遵从“三备”原则(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尤其要认真准备教法中的举例法,做到对何时举例、举什么样的例、以何种方式举例等了然于胸。凡重要的例词、例句、例境,都务必要查阅可靠资料,做到准确精致;对不确定的内容,一定要反复推敲、论证。对于刚入职或经验尚不丰富的教师,还应将具体的例子写到教案里,以防出错。即使可能在教学中临时生成例句,也要充分预设语境和教学时机。

3.机制变通,适时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师生的情绪状态、教学环境、天气状况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和改变预设的教学路径。那种按部就班、机械呈现的教学无异于刻舟求剑,必然影响教与学的双边效果。智慧的教师常常心中装着预设的总体框架,而眼中又始终关注着教学进展是否顺利、学生反馈是否符合预期、教学过程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巧妙地将教学意外转化为教学契机和教学资源。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形容词的否定前缀un时,本来准备一系列例词、例句,结果在课堂上有个学生连放两个响屁,改变了教学情境。这时,老师微笑着说:Farting is very common among us, but it is uncommon to fart in public places like classroom. Martin farted twice in such a short time, its really uncommon. 结果学生们在一片笑声中学习了否定前缀un, 而且教育了学生放屁虽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在公共场合还是应该控制为好,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种进入了自由王国的敏锐思维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我们从培养幽默感、创造性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多个维度做起,经年累月实践提炼而成,是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

四、结语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根本依据,而举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以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为指南和规范。为此,教师应当树立学科举例的规范意识,注重学习积累语言文化经典、情景案例,精心准备每一个教学例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敏捷机智地捕捉那些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即时素材,化预设为生成,帮助学生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理解语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加深学习情感,以适切有效的举例促进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Shulman, Lee.S.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87(57).

[2]焦晓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李本松.举例能力的作用、要求与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12).

[5]黎德亮.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例句选择的艺术性[J].海外英语,2010(10).

[6]刘贤凤.外语课堂举例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学学院学报,2011(2).

(责任编辑李璐)

猜你喜欢

举例例句预设
乘法公式应用举例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学会最常用的习语,让老外眼前一亮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