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面对
——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创新基层工会组织体系购买服务的工会实践
2015-12-17索成
文/索成
本期面对
——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创新基层工会组织体系购买服务的工会实践
文/索成
【编辑留言】企业建会、职工入会,凡此种种都是工会的常规化工作。只不过,门面好做,效果难言。随着《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出台,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被纳入党政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基层工会的活力如何迸发,很多方面亟待破题。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继“平山模式”试验后,又开启了值得借鉴的一次尝试。
去年8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作为全面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提出要将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纳入党政工作大局和工会工作全局。
一个有机体能否高效地运行,不单基于上级层面的整体布局,更依托于基层活力的真正激发。提高基层工会工作的延伸领域和运转能力,始终是待解之题。2011年,本刊记者采访并报道的《平山模式启示录》,展示了基层工会组织进行的一次具有启蒙意义的试验;4年后,再次聚焦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是因为组织建设是基层工会建设的基础,它在此方面的创新,是否又一次带给我们别样的启示?
网格化组织体系
之所以关注平山区总工会,是因为平山区地处本溪市中心城区,所辖9个街道办事处,48个社区、11个行政村;全区现有独立工会组织426个,拥有工会会员5.5万人,其中“非公规模企业”(50人以上)47家,小微企业(25人以下)379家。这种状况——非公企业聚集以及规模小、行业领域多的特点,与其他城区工会所面临的情况相类似。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商业和工业的发展成为常态化路径。那么对于市区工会而言,围绕城市发展的特点展开工作,与其说是顺势之举,不如说是命题作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级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和工业工会联合会。”说起工会结合平山区“商贸立区、工业强区”的思路,成立了区级行业工会,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认为有其共融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行业特点和类别,又成立了商贸、餐饮、医药、美容美发和矿业、化工、金属加工等7个行业工会。”
在区级行业工会建立后,进一步细化分支机构,针对辖区小微企业多、分散广、行业杂等实际,平山区总工会在全区9个街道组建了街道一级的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北台、桥头街道成立了工业工会联合会,组建了13个具有区域特色的街道小行业工会。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解释,这只是基层工会组织体系构建的一环,“通过区、街道两级行业工会的成立,完成了‘横向到边’的目标。”
从“纵向”看,2009年,在本溪市辖下所有县区工会中,平山区总工会在全区9街道全部成立了总工会,配齐了48个社区兼职工会干部。“之前存在很多问题,街道一级的工会主席,大多由街道的武装部长、宣传委员等兼任,人员身份混杂。”在于凤龙看来,街道、社区一级的工会组织建立完备,不仅使基层工会组织体系“网格化”,“而且地方组织体系作用更加明显”。
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分析说,对于最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这样一个基层工会组织体系的基本格局,正是因为“补白”的需要,“区域工会(街道总工会)所熟悉的是一个区域内的某家企业、某个行业以及所属职工,在这一区域内,工会工作比较容易开展。但要想把本区域内的行业,同其他区域内的行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受到一定限制。从这个层面上说,产业工会相比区域工会有明显优势。”
“使两方面相互发生作用,就需要纵横结合。”据兼任区服务业工会联合会主席的平山区总工会副主席迟金波介绍,在实际工作运行中,采取了行业工会主席兼任区域(街道)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区域工会联合会主席兼任行业工会副主席的组织形式,搭建了区域、行业相结合的工会组织网络。全面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的基层工会工作组织体系。
纵横之下
像迟金波这样一身两职的安排,正是“平山模式”网格密度化的设计初衷。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平山区总工会采用各街道人工委副主任兼任各街道总工会主席、社区副书记兼任社区工会主席的方式,“借势借力”。
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介绍,这种“条块分明,权责明确,层级清晰,目标统一”的管理机制,明确区、街道两级行业工会(联合会),接受区总工会及街道总工会的领导;区、街道两级工会联合会负责对所属行业工会进行具体工作指导;具有行业特点25人以上非公规模企业由区行业工会指导;行业特点不明显的25人以下、3人以上的小微企业,归街道工会联合会指导,形成了“区域与产业相互结合,区域和行业互为补充”的工作机制,“打个比方,网眼越密实,筛出来的沙子越精细。”
从效果看,过去平山区区域内25人以下的非公企业近千家,由于不够条件而不能独立建会。建立了“纵向到底”的区域工会和“横向到边”的行业工会、街道服务业工会联合会和区行业分会后,使组织网络延伸到了全区的各个层面和各个角落。彻底解决了小微企业建会难、职工入会难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平山区区域内非公企业建会入会率动态100%。
2010年,全总开展“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的集中行动,明确要求到2012年底,企业法人单位建会率达到90%以上。不得不说,建会率一直是近些年工会工作之重、之常,但是建会之后,工会能发挥多大的效用,才能满足同时要求入会率达到92%以上的职工们,两者之间的匹配度又是多少呢?
平山区总工会显然有自己的“布子”——以行业工会为牵头主体,探索维权职工合法权益上提一级的途径和方式。重点解决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受企业劳动关系制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只停留在纸上等实际问题。如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为了解决协商主体不对等,双方力量不对等,最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重点在行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由行业主席代表行业职工与行业企业代表进行协商,“不仅解决了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不好谈、不会谈、不敢谈的问题,从而破解了非公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职工权益保障难的问题。”
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谈及,行业工会在不断加大对职工维权、法律援助的同时,区域工会和社区工会纷纷建立社区帮扶站,组织成立“帮扶志愿者服务队”,“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没有时间献爱心”在全区叫响。
“工会购买服务”的机制:
从规模企业入手,规模非公企业的工会主席身兼数职且都是企业的中层以上干部,平时工作都以企业运营为主,工会工作大多是在业余时间完成,占据他们了休息时间,因此我们按月给每位工会主席发放交通、误餐补贴200元,增添了工会主席的工作热情。
行业工会下设的“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委员会”和“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会议日程为半天,我们给与会委员每次发放交通、误餐补贴50元,这也提高了与会委员参与会议的积极性。
我们争取在9个街道设立工会工作者岗位,在部分非公企业设立兼职工会工作者,这些社会化的工会职业工作者的选用,可以采用多渠道或公开遴选办法进行,并将由区总工会统一管理、阶段考核。薪酬统一或部分支付。
吃蟹之先
作为区级工会,平山区总工会在编人员不过十几人,这也是目前这个群团组织中县区一级单位正常的编制配置。显然,当面对全区几百家企业、几万名工会会员,无异于“螳臂之力”。因此,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基层工会组织体系,以及聘请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担任区所属行业工会专职主席,都是扩充力量,形成合力的设想。
但在现实中,聘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虽然被很多工会尝试启用,在劳动关系上却存在一定的局限。于此,平山区总工会有自己的用人之道,“选择在政府部门或在街道工作过且已退居二线的干部,兼职社会化工会干部,他们不仅熟悉本地区情况,有基层群团工作经验,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影响能力和广泛的人脉。”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解释说,“这些人员都有正常的退休金,我们只为他们提供工会工作的薪酬即可。”
据了解,在省总和市总没有明确经费给行业和区域分成时,平山区总工会就在年初预算中,拿出工会近70%的经费支持行业工会和区域工会开展工作。“为调动积极性,还尝试建立了工会工作者工作费制度,比如对一些非公企业的工会工作者每月给予200元的工作补贴。”本溪市平山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于凤龙坦言,随着平山区基层工会组织体系的不断延伸,需要基层工会工作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来保证组织体系的健康运转。但用工会经费购买服务毕竟没有先例,平山区总工会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
无论政府部门或是像工会这样的群团组织,经费的支出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采访中,平山区总工会一方面笑言自己是“吃蟹之举”,另一方面也不难看出它如履薄冰的谨慎。
还好,国家层面对此也有所认识。今年1月,中共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群团组织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支持群团组织立足自身优势,以合适方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
到此,对本溪市平山区总工会的采访报道可以结束,落笔之际,不禁再一次想起4年前对于“平山模式”的报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应该涌现更多像平山区总工会这样“吃蟹之举”的主动作为。其实,在合理的制度设计下,目的正确比政治正确更值得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