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5-12-17顾娇娇王雪华张慧玲张美芬张俊娥杨春涛

护理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慢性病腰椎间盘效能

顾娇娇 ,王雪华 ,张慧玲 ,张美芬 ,张俊娥 ,杨春涛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a.护理部;b.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630;2.中山大学 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3.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调查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顾娇娇1a,王雪华1b,张慧玲1b,张美芬2,张俊娥2,杨春涛3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a.护理部;b.肝胆外科,广东 广州 510630;2.中山大学 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3.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96例接受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动锻炼时间为(190.31±159.54)min/周,认知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不高,均分为(1.62±0.74)分,与医生的沟通不够充分,均分为(1.78±1.00)分;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7.17±1.77)分;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存在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以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多发生在L4-5、L5-S1,其典型症状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1]。在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平均患病率约为4%,占腰痛病人的20%左右[2]。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十分关键,研究证实,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对控制疾病进展及促进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5]。Holroyd等[6]认为自我管理行为是为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和提升健康而采取的行为。而自我效能可以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对个体的健康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功能状况[7]。本研究通过调查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并探讨两者的相关关系,为今后开展干预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3年8月—2014年3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将在门诊接受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6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 36 例;年龄 18~75(41.64±14.52)岁;在职 62例,非在职34例;已婚76例,未婚19例,丧偶1例;文化程度:小学7例,初中16例,高中/中专28例,大专14例,本科22例,硕士9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自费32例,公费17例,医疗保险47例;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 28例,2 000~3 999元 34例,≥4 000元34例;病程0.5~256个月;多为L4-5突出(36 例),其次为 L4-5合并 L5-S1突出(28 例);患者症状为腰背痛(78例)、下肢放射痛(64例)、下肢麻木(50例);疼痛程度:轻度痛23例,中度痛66例,重度痛7例;接受药物治疗者31例,康复治疗者18例,同时接受药物及康复治疗者47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资料等。

1.2.1.2 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由Lorig等于20世纪80年代创建,用于评估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由患者自评。该量表由15个条目组成,包括3个维度: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实践、与医生的沟通,每个条目采用等距评分法,分数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行为越好。其中运动锻炼维度包含体能锻炼和耐力锻炼,共6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根据患者的选项统计具体运动时间,即:没有进行此项运动(0 min/周)、进行此项运动的时间<30 min/周(15 min/周)、30~59 min/周(45 min/周)、1~3 h/周(120 min/周)、>3 h/周(180 min/周),分数越高,表示进行此项锻炼的时间越多。认知症状管理实践维度(6个条目)及与医生的沟通维度(3个条目)采用 6 级(0~5)评分法,0 表示“从没有”,1 表示“偶尔”,2 表示“有时”,3 表示“经常”,4 表示“很经常”、5表示“一直”,分数越高表示该项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720~0.750,重测相关系数为0.560~0.890[8]。本研究选取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预实验,测得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663。表面效度请在脊柱骨科工作的5位医疗与护理专家进行评定,认为该量表条目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适合本研究人群。

1.2.1.3 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orig等研制,用于描述慢性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为患者自评[8]。该量表由6个条目构成,包括症状管理自我效能(l~4项)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5~6项)2个维度,每个项目均采用1~10级评分法,1表示完全没有信心,10表示绝对有信心。6个项目的平均分反映自我效能水平,自我效能的总得分范围也为1~10,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经检测该量表信度为0.910[9]。本研究选取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预实验,测得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8。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经过患者知情同意,由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由于本组研究对象均在骨科或康复科门诊就诊,所有患者均在来院当天接受治疗后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6份,回收101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为91%。

1.2.3 统计分析方法 将全部数据量化后录入电脑,采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动锻炼时间为 (190.31±159.54)min/周,其中耐力锻炼时间较长 (168.75±135.20)min/周,体能锻炼时间(21.56±43.25)min/周;耐力锻炼方式中,选择散步者居多(95%),其次为其他有氧运动(慢跑等)(32%),采取游泳锻炼的患者最少,仅占16%。认知症状管理实践得分不高,均分为(1.62±0.74)分,与医生的沟通不够充分,均分为(1.78±1.00)分。具体见表1。

表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情况(n=96)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效能 本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43.04±10.59)分,均分为(7.17±1.77)分。见表2。

表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n=96)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将自我管理行为及其3个维度与自我效能及其2个维度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呈显著正相关(P<0.01)。 见表 3。

表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r,n=96)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偏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不高,表现为体能锻炼较少,耐力锻炼方式单一,认知症状管理实践不够理想,与医生的沟通不够充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体能锻炼包括直腿抬高练习、桥式运动、飞燕式锻炼、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本组患者体能锻炼的时间为(21.56±43.25)min/周,少于斯坦福大学慢性病健康研究中心所报道的慢性病患者(关节炎、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等)(40.10±54.80)min/周[10]。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患者虽然接受了医务人员体能锻炼的健康指导,但由于没有意识到体能锻炼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因此依从性不高。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耐力锻炼方式有散步、慢跑、骑单车、游泳等。本组患者耐力锻炼时间为(168.75±135.20)min/周,高于一般慢性病患者(90.60±90.90)min/周[10]。 对于耐力锻炼,患者大多选择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部分患者不清楚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耐力锻炼方式具体有哪些,因此不能选择进行合适的运动锻炼。本组患者对认知症状管理技巧的运用多为偶尔或有时,多数患者表示疼痛是无法被忽视的感受,而且患者对如何进行引导式幻想及系统的肌肉松弛练习等不够了解;有些患者则认为认知症状管理对于缓解疼痛及情绪压力作用不大,因此多依赖药物作用来缓解症状。在与医生沟通方面,由于本组患者多在门诊就医,与医生交流时间有限,部分患者过于依赖医务人员,被动地遵从医嘱,却很少主动与医生进行沟通;而且腰腿痛对患者的性生活以及家庭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受我国风俗习惯的影响,患者多不愿涉及与性生活有关的隐私话题等原因,自觉与医生的沟通不够理想。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方法的教育,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较好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施某一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与评价,包括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疼痛、疲乏乏力、负性情绪等)及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营养、按医嘱服药和监测症状)[11]。当自我效能得分<7分时,完成某项任务或行为的可能性较小,而自我效能得分≥7分时,实现的可能性增加[11]。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7.17±1.77)分,其中自我效能得分≥7分者占56%,说明半数以上的患者对完成疾病的自我管理有较高的信心。

本组研究对象多为中青年人(41.64±14.52岁),多数无合并其他慢性病(72%),对于治疗及自我管理比较积极乐观,自我效能较高。另一方面,患者长期受腰腿痛的困扰,迫切希望恢复健康,意识到了向疾病挑战的重要性,因而对通过自己的健康行为以控制疾病更有信心。研究证实,疾病管理的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关节功能及疼痛控制等方面的改善[12-13]。本研究中仍有44%的患者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可能与患者对症状管理及疾病共性管理相关知识知晓水平不高有关。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患者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发生原因及进展、非药物缓解疼痛的方法、放松技巧等知识不够了解,因此,在疾病共性管理及症状管理方面的自信心不足。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相关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对个体的健康结果产生影响[7]。本研究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P<0.01),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实践维度与自我效能及其2个维度均具有相关性(r=0.287~0.398,P<0.01),表明自我效能越好,自我管理行为越好。本研究结果与唐亚敏等[14]、Woby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为:(1)自我效能影响个体行为的选择与坚持。具有较高自我效能的人,对于环境中的挑战能积极应对,能坦然地面对出现的健康问题,做出更多的努力并持之以恒,低效能感的患者则相反;(2)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自我效能越高,越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3)自我效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表现出较高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16];(4)自我效能影响个体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高的人,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资不高[16-17]。本研究未发现自我效能与医生沟通维度的相关性,可能与本组患者多在骨科或康复科门诊就医,与医生沟通交流时间有限,且患者不愿与医生沟通隐私问题有关。

4 小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一般较长,腰腿痛反复发作,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个体功能障碍和社会功能障碍[18-19]。在患者的长期治疗与康复中,自我管理行为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不够理想,而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显著相关。因此,医务人员应注重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首先应了解清楚患者哪方面的信心比较低,根据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教会患者如何有效控制疼痛、疲乏以及负性情绪,如何自我监测症状等,全面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自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

[2]吴建新.20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回顾分析及中长期随访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8.

[3]Crowe M,Whitehead L,Jo G M,et al.Self-management and Chronic Low Back Pain:A Qualitative Study[J].J Adv Nurs,2010,66(7):1478-1486.

[4]Kawi J.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and Self-management Support o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 in Primary Care[J].J Am Assoc Nurse Pract,2014,26(12):664-673.

[5]Toomey E,Currie-Murphy L,Matthews J,et al.Implementation Fidelity of Physiotherapist-delivered Group Education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s to Promote Self-management in People with Osteoarthritis and Chronic Low Back Pain: A Rapid Review Part II[J].Man Ther,2014(11):633-640.

[6]Holroyd K A,Creer T L.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Handbook of Clinical Interventions and Research[M].Orlando:Academic Press,1986:605.

[7]蒋晓莲,薛咏红,汪国成.自我效能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9):763-767.

[8]Lorig K.Outcome Measur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6:99.

[9]邵 欣,李 峥,孙 红,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57(7):648-650.

[10]Lorig K R,Ritter P,Stewart A L,et al.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2-year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Outcomes[J].MEDICAL CARE,2001,39(11):1217-1223.

[11]钱会娟,袁长蓉.慢性病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25):2266-2269.

[12]Ha M,Hu J,Petrini M A,et al.The Effects of an Educational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and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among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Biol Res Nurs,2014,16(4):357-367.

[13]Krok J L,Baker T A.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on Reported Pain and Self-efficacy for Pain Management in Older Cancer Patients[J].J Health Psychol,2014,19(10):1261-1270.

[14]唐亚敏,易 芳,张 斌,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自我效能感与术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2):8-11.

[15]Woby S R,Urmston M,Watson P J.Self-efficacy Medi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Pain-related Fear and Outcome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J].Eur J Pain,2007,11(7):711-718.

[16]王 燕,林 征.自我效能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报,2009,15(9A):10-12.

[17]高井全,吴 琳.自我效能及其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7,22(7):74-76.

[18]和 晖,杨艳杰,杨秀贤,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女性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46-548.

[19]Hakkinen A,Kautiainen H,Sintonen H,et al.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Lumbar Disc Surger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45 Patients[J].Disabil Rehabil,2005,27(3):94-100.

Relevance Study of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Self-efficacy amo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GU Jiao-jiao1a,WANG Xue-hua1b,ZHANG Hui-ling1b,ZHANG Mei-fen2,ZHANG Jun-e2,Yang Chun-tao3
(1a.Dept.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1b.Hepatobiliary Surgery,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0,China;2.School of Nurs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China;3.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self-efficacy among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patients.MethodsSelf-management Behavior Measuring Scale and 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s were used to m easure 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self-efficacy of 96 LDH patients.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oftware SPSS version 16.0.ResultsI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of LDH patients,the average time for excises was 190.31±159.54 min/week;the average level of cognitive symptoms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with physicians were 1.62±0.74 and 1.78±1.00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level of self-efficacy was 7.17±1.77.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selfefficacy (P<0.01).ConclusionThe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mong LDH patients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re is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and self-efficacy.

lumbar disc herniation;self-management behavior;self-efficacy

R473.6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6.026

2014-09-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606)

顾娇娇(198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护师。

张美芬(1966-),女,广东佛山人,博士研究生,教授,副院长, E-mail:zhmfen@mail.sysu.edu.cn。

[本文编辑:吴艳妮]

猜你喜欢

慢性病腰椎间盘效能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癌症只是慢性病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