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洲蚕桑20年回顾

2015-12-17钱贤明

蚕桑通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蚕农桑园养蚕

钱贤明

(嘉兴市秀洲区经作站,浙江嘉兴 314001)

秀洲蚕桑20年回顾

钱贤明

(嘉兴市秀洲区经作站,浙江嘉兴 314001)

本文就秀洲区蚕桑发展的20年(1995~2014)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20年来,科学技术人员为稳定蚕桑产业所作的努力也进行了总结。

秀洲;蚕桑;回顾

1 1995~2014年秀洲蚕桑生产情况

秀洲的传统农业主要是粮畜桑渔,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蚕桑生产曾经是我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是我区农民“造房子、娶娘子和育儿子”的重要经济来源。还是嘉兴丝绸、轻纺工业和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蚕桑产业在我区的历史长河中,不但是个经济产业,还是一个文化产业、生态产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推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加快调整、环境污染的急剧加重以及比较效益低下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蚕桑这一传统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快速滑坡的态势,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秀洲区的蚕桑产业一路下滑,发种量从1995年的166179张下降到2014年的34824张,这20年减少了131355张,下降了79.04%,年均递减7.9%,也就是说2014年发种量只有1995年的两成。其中,2003年起全年发种量少于10万张,发种量为94793张,2009年又是一个大转折,从2008年的73255张下降到46751张,2013年开始发种量少于4万张,并继续呈现快速下滑态势。

表1 1995~2014年秀洲蚕桑生产情况Table 1Xiuzhou sericulture production in 1995~2014

目前,秀洲区的蚕桑单从产业内部来说后劲不足,不到4万张蚕种还分散在1.5万余户农户家中饲养,平均每户农户全年饲养蚕种2.5张左右,还是家家养一点,家家一点点的小农经济模式,没有出现规模大户。而且从事养蚕人的年龄都在55周岁以上,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再加上比较效益差、机械化程度低、养蚕风险大等原因,要想重振秀洲蚕桑雄风难度较大。

2 20年来科技人员为稳定蚕桑产业所作的努力

蚕桑产业不断地滑坡,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并不无所作为,而是千方百计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工作顺势而为,努力稳定和提升秀洲的蚕桑产业。

2.1 建设了一大批高产优质的现代园区

传统的桑园都建立在高墩旱地上、圩岸边、水稻田旁,零星分散,长期的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多,桑园老化早,桑叶质量差,管理不便,易被农药污染,严重影响蚕桑生产的优质高产。为了使蚕桑生产保持稳定提高,大家紧紧抓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契机,在大规模的土地整理中合理进行规划,建成一大批连片集中、土地平整、沟渠配套、品种优良、规模适度,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蚕桑园区。首先,在新塍镇庙云桥村开展蚕桑园区建设示范,结合浙江省蚕桑生产优化改造项目的实施,2000年春土地整理一结束,马上组织人员进行土地实地丈量和分配到户,园区面积达到了22 hm2。由于种后加强了管理,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的要求,当年平均每667 m2饲养0.9张秋蚕。同时在园区内建起了小蚕共育中心,留足了大棚养蚕基地,实施了小蚕专业共育、壮蚕大棚饲养,成了省内有名的现代化蚕桑园区建设的示范点。这片园区的建成,促进了周边地区以及全区的园区建设。新塍镇、王店镇等都先后在蚕桑重点村,建成了一大批高标准的园区。从2000年开始实施到2007年,全区共建成蚕桑园区135块,面积达1067 hm2,占全区桑园面积的40%左右。这批桑园园区的建成,为稳定和提高蚕桑生产打下了扎实基础。

2.2 调整了蚕桑品种与养蚕布局

2.2.1 更换桑品种

桑品种的大面积换代是在2000年蚕桑园区建设开始的,我区前期已经引进了较多的“农桑8号”,而2000年起则主要引进产质量更优的“农桑12号”和“农桑14号”,2005年我们又引进了丰田系列和“盛东1号”,还引进了少量的“强桑1号”。目前,在我区2000余hm2桑园中,大约一半是四大良种,其余的主要是农桑系列,还有少量的其他优良品种。

2.2.2 调整蚕品种

蚕品种的调整,在我区是比较谨慎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春蚕当家品种是“菁松×皓月”,夏秋蚕当家品种是“薪杭×白云”。当时为了防止氟化物污染,1998、1999年春蚕曾引进了春秋兼用品种“华峰×雪松”,终因丝质较差而没能继续养下去。2002年至2006年我区秋蚕当家品种调整为“丰1×五四A”,期间于2000年在原建设乡开展了秋种春养的试验,2001年扩大到原新农乡进行秋种春养,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2年全区全面实行秋种春养。当时的蚕品种,主要是“丰1×五四A”,也有少量的“秋丰×白玉”,从2007年起,我区当家品种全部调整为“秋丰×白玉”。

2.2.3 调整养蚕布局

在饲养期数上,一年饲养5期蚕,是蚕桑科技工作者长期从充分利用桑树的生长规律以及资源的角度而逐步形成的,有它的合理性,也为产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后来发现,饲养早秋蚕,由于气候恶劣,难以养好,产量低茧质差,茧价也低,农民养早秋蚕的积极性严重下降。2003年我区早秋蚕饲养量,从2002年的8829张下降到2648张,张产仅19.3 kg,主要集中在蚕桑重点地区高照乡,在征求了当地农民的意见后,2004年开始不养早秋蚕,改5期蚕为4期。

在发种比例上,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是春秋比例的调整。1995年春蚕饲养量和秋蚕饲养量的比例是100∶140,到2014年的比例为100∶58,主要是秋蚕期气候差、叶质差、农药等污染重,养蚕风险大。另一方面,是中秋蚕和晚秋蚕比例的调整。1995年中秋蚕饲养量和晚秋蚕饲养量的比例是100∶15,到2014年比例为100∶327,主要是大田全面播种单季晚稻后,中秋蚕饲养期间正好是单季晚稻的治虫期,中秋蚕越来越不好养造成的,而晚秋蚕相对安全,所以晚秋蚕越来越多了起来。

在发种时间上,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责任制后,我区农民起初在大田还是延续三熟制的生产,所以春蚕生产正好碰到了“收、种、管、养”的大农忙,为了避开5月底的大忙,春蚕发种越推越迟,最迟推到了5月7日发种,常常因为春蚕后期遇到高温而影响蚕茧产质量。后来慢慢随着三熟制的逐步退出,早中生桑园面积的增加,春蚕发种开始提前,近几年来我区春种发种时间一般都在4月28日左右。

秋蚕发种时间,即为了尽可能多利用桑叶,中秋蚕由原来的9月初慢慢提前,到目前基本上在8月25日左右发种,改变了我区中晚秋蚕重叠的问题,晚秋蚕与中秋蚕相隔1个月,发种在9月25日左右,以便于防病消毒。

2.3 推广了蚕桑先进适用技术

2.3.1 省力化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成必然趋势,我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省力化养蚕的试验探索,并积极推广应用。在1997年对全区的推广应用情况,通过检查的方式拿出蚕改费进行奖励,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2000年随着秋种春养的开始,首先在王店镇国庆村开始进行秋种春养全龄薄膜覆盖2回育的试验,2002年在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秋种春养2回育技术模式表,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2004年春季全区全面实施推广。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全区实行省力化养蚕蚕种占全年蚕种饲养量的90%左右。

2.3.2 电子自动化温控养蚕技术

根据秀洲区蚕桑生产的实际情况,我们在2000年左右开始引进电子自动化温控加温养蚕技术。先在秀洲区新塍镇富园村进行电子自动化温控加温养蚕试点,通过试点,我们认为电子自动化温控加温养蚕是一种新型的小蚕饲育加温方式,改进了传统型的加温补湿方式。小蚕共育室应用电子自动化温控器,控制性能好,能恒温、保湿、空气新鲜,安全可靠,适合小蚕生理发育需要,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新型养蚕加温方式。多年来,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应用电子自动化温控加温养蚕,据统计,2014年在全区约有1万户养蚕户使用电子自动化温控加温养蚕共育,占全区养蚕户的65%左右。

2.3.3 推广塑料折蔟

在20世纪80年代秀洲区一度也推广应用过方格蔟,终因蚕茧大战而逐渐退出。传统的蔟具主要是蜈蚣蔟,蜈蚣蔟虽然在农村可以就地取材,用晚稻田的稻草成本低,但是制作费工麻烦,而且只能用一次。另外使用蜈蚣蔟蚕茧质量差,还会因大田多次治虫,稻草带毒,引起蚕茧中毒。我们看到这一情况后,开始大力推广塑料折蔟,通过大面积的应用,我们认为塑料折蔟相比较蜈蚣蔟而言,投资省,使用成本低,经久耐用;在使用上相当简便,上蔟和采茧工作效率高;塑料折蔟消毒容易,对丝网和病菌消毒彻底;还有便于收藏和保管;关键一条就是茧质提高。据初步统计,2014年在全区共饲养蚕种3.48万张蚕种,而应用塑料折蔟上蔟的蚕种约2.44万张,应用率达七成左右。

2.3.4 研究与推广桑园管理机械化技术

为了减轻蚕桑生产劳动强度,通过多年试验研究,2012年桑园管理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通过了省级验收,同时大力抓好面上的推广应用工作。目前以推广机动、电动喷雾机和大力剪为重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蚕农的欢迎。

2.3.5 推广大棚养蚕

在21世纪初,由于建设了大批连片集中稳产高产的蚕桑园区,随之也出现了一些规模养蚕户,却受到了养蚕设施不足的制约。另外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每家每户在家里养蚕,农民生活与养蚕同居一室,不但污染了居住环境,也降低了生活质量。所以在2002年在庙云桥现代蚕桑园区内搭建了25只钢管大棚进行养蚕,并摸索了一套大棚养蚕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养蚕大户的需要,自行设计了一种利用农户自家庭院内的水泥场、围墙和楼房栏杆等设施,就地取材搭建庭院式简易蚕棚进行养大蚕,不但解决了养蚕大户的大蚕饲养场所,还提高了蚕茧产质量,很受广大蚕农的喜用。庭院式简易蚕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老蚂桥乡和洪合镇。

2.4 及时有效处置了蚕中毒事件

2.4.1 氟污染事件

氟化物污染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砖瓦厂陆续增加而引起的,在80至90年代成为影响蚕桑产业的最大污染源,也出现过几次较为严重的群体事件。90年代后期,由于砖瓦厂减少开始对春蚕影响有所减轻,但是下半年污染仍较严重,我们通过贯彻农业防氟措施来降低氟污染。2000年后,由于砖瓦厂陆续拆除,再加上全面实行了秋种春养,氟化物影响开始减少。2014年我区有蚕桑地区还在烧砖的砖瓦厂只剩1家,氟化物污染家蚕已逐步成为过去时。

2.4.2 草甘磷原粉污染事件

2005年5月初春蚕种刚发种,王店镇红联村发生了突发事件,沪杭高速公路沿线的桑树新梢嫩叶突然全部焦掉,当地蚕农心急如焚,我们接到情况后立刻前往察看,通过调查认定是由污染引起的,随即向区政府作了书面汇报。后来发现河里的水草也焦了,这一事件惊动了区政府、市政府,市里随即派出了环保、疾控方面的专家。最后通过排摸,发现是高速公路上侧翻了一辆装有草甘磷原粉的汽车,由于包装破碎造成原粉扩散污染附近桑园造成。红联村受污染有17个组,约93.3 hm2桑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在事件发生后及时指导蚕农通过更换新鲜桑叶等方法来解决小蚕用叶,指导蚕农抓好桑园的肥培管理。后来,在高速交警和环保部门的配合下,找到了位于台州的出事厂家,还获得了5.5万元的赔偿。

2.4.3 阿维菌素污染事件

2007年春蚕,位于与海宁、海盐交界的王店镇南梅村首先报告春蚕3眠中突然出现大量死蚕,我们接到报告后即前往调查,确诊为农药中毒。通过调查发现面广量大,情况严重,我们一方面提出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减轻蚕农损失;另一方面,邀请浙江大学、省农业厅的知名蚕病专家教授前来会诊。这次事件共涉及海宁、海盐和秀洲接壤的三角地带4个镇(街道)约28个村,我们王店镇从南至北涉及7个村。通过浙江大学专家生物试验,确诊是由位于海宁的“钱江生化”生产阿维菌素农药管道泄漏引起的,“钱江生化”也承认了这一事实,王店镇通过评估获得了155.9011万元补偿款。在整个事件中,我们蚕桑技术人员始终站在事件现场指导春蚕灾后生产,始终站在维护蚕农的立场据理力争,维护蚕农利益,后期积极参加损失评估,参与制定补偿方案,使蚕农的损失得到了一定的补偿。

2.4.4 晚秋蚕大面积中毒事件

2010年的晚秋蚕,由于晚稻田大面积集中农药治虫,与晚秋蚕收蚁时间较近,加之高温闷热气压低,农药散不去,污染了桑叶,造成了蚁蚕大面积农药中毒情况。当时王店、新塍两大蚕桑镇晚秋蚕损失较大,全区损失蚕种5000张左右,占晚秋发种数的40%左右。针对这一严重情况,考虑到蚕茧价格高、桑叶多、农民急的实际,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当天即作出决定,申请动用省级储备蚕种4000张发放补养。10月5日发放晚秋蚕,在我区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后期极易碰到低温寒潮,如果遇到低温寒潮一方面桑叶枯萎凋落不能养蚕,另一方面家蚕易爆发蚕病,风险特别大。对此,我们多次进行研究商量,还召开了专题会议,为了晚秋蚕的丰产丰收,专门编印了通俗易懂的养好晚秋蚕的技术资料,发放到每户养蚕户手中,技术人员深入到蚕桑主产区对广大蚕农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灵活应用技术。根据气温变化大等实际情况,提出必须根据气候变化灵活精心饲养,特别要做好加温,促进小蚕快速生长,严格消毒防病,防止僵病发生等工作。还通过农民信箱短信群发平台及时提醒蚕农做好技术工作,蚕桑技术人员走村串户上门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1个月左右时间的努力,补发的晚秋蚕种,产量高质量优价格好,蚕农相当满意。据调查,张产达46 kg,茧价格在1750元左右/50 kg,4000张蚕种生产蚕茧184 t,增加蚕农收入644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维护了我区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2.5 总结推广了蚕桑资源利用模式

为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我们在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上狠下功夫,发动蚕农积极开展桑园套种、套养和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等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5.1 桑园套种

桑园套种在我区历史上就有,主要是冬季种植一些青菜,后来蚕桑重视后作为退间作而逐渐退出。近10多年来,为提高蚕桑效益又重新发展起来。桑园套种的品种较多,一般秋冬季以套种油菜秧苗、苔心菜等为主。我们一方面引进优良品种,一方面注意培育营销大户和联系收购厂家。桑园套种主要集中在王店镇长水塘以东地区,近几年来每年种植面积达200 hm2左右,可增加收入约240万元。

2.5.2 桑园养鸡

目前我区以桑园套养鸡为主,著名的王店三园鸡的一部分就是放养在桑园内饲养的,不但鸡的品质好,而且还能减少桑园害虫、杂草和提高土壤肥力。以王店三园鸡合作社为龙头带动桑园鸡产业。我区桑园养鸡主要在王店镇的八联、国庆、马桥、红联、庄安、宝华等村。据调查,桑园养鸡已有66.67 hm2左右,可直接增加收入约100万元。

2.5.3 桑枝木耳

2008年起国,我们与区农业推广基金会一起在王店和新塍等地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蚕农把夏伐下来的桑枝条卖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培育桑木耳。这样不但增加了蚕农的经济收入,而且合作社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年每年培育约30万棒桑木耳,可增加收入约30万元。

2.5.4 果桑开发

栽种果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特别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开发具有果用、叶用、药用和营养价值的果桑,对于提高蚕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原来少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王店镇南梅村发展果桑5.33 hm2,不但每年可增加收入30万元左右,还带动了果桑采摘游。

2.6 抓示范带推广

近20年中,创建了2个具示范效应的基地。一是2000年在新塍镇庙云桥村高标准连片现代蚕桑园区。园区内,路沟渠硬化配套、建有小蚕共育中心,还配建了25只钢管大棚,摸索了一套大棚养蚕技术。2002年9月全省大棚养蚕现场会参观了庙云桥大棚养蚕示范区,省农业厅及有关市县业务部门的领导到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二是王店镇庄安村蚕桑示范基地,该基地是2005年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06年正式实施,2008年6月通过验收。园区内路沟渠、小蚕共育中心配套,在园区内培育了一位养蚕大户徐传金,该示范基地主要在桑园综合开发、桑园机械化管理和小蚕共育等方面做示范,起到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

2.7 积极培育蚕桑产业主体

现行的蚕茧流通体制已经不能适应产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蚕茧流通体制亟待需要破难创新。我们在开好座谈会的基础上,还去了临安参观泥络蚕桑专业合作社。在2008年底,开展了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以自愿、双向选择为原则,在蚕桑重点区王店镇南梅村和庄安村组建了秀洲区首家蚕桑专业合作社——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与嘉欣丝绸公司合作进行雄蚕饲养,合作社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机制,让农民成为企业盈利的直接得益者,养殖水平和茧质明显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对蚕桑产业的稳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后,又在王店镇三建村、新塍镇潘家浜村和庙云桥村成立了蚕茧合作社。目前业务开展较好的是嘉兴市秀洲区三建蚕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已取得蚕茧收购许可证,并配备烘茧设备,每年在收购蚕茧的基础上,还生产高质量的蚕丝被。我区的蚕桑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蚕农”的有机运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茧质明显上升,蚕农得到实惠,这种创新机制的做法曾得到了省农业厅领导的高度赞扬。

3 一点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传统的蚕桑产业逐步萎缩,富有地方特色的蚕桑文化、蚕桑民俗面临被遗忘甚至失传的境况。所以作为秀洲的蚕桑人必须早作准备早作规划,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方面可以考虑招商引资,引进工商民间资本,如可以动员对蚕桑有感情并需要一定量蚕丝的企业家在一个地方(或一个村)建立蚕桑基地,所产蚕茧由企业收购,蚕茧质量标准由企业提出,价格高于市场一般蚕茧,也可结合有关支农项目进行实施,真正实施农工贸一体化。另一方面积极当好领导参谋,争取财政支持,选择一个远离开发区,蚕桑又较多的地方(自然村),结合农家乐,培育一个集蚕桑生产示范、蚕桑文化体验和蚕桑民俗展示的蚕桑民俗体验馆,搞好规划,保护好桑园,引进优良果桑品种,收集培桑养蚕用具,做好广告宣传,吸引城市居民到体验馆进行亲子采摘游、养蚕体验游和蚕桑文化民俗游,来保护和传承几千年的吴越蚕桑文化。

A Review of 20 Years of Xiuzhou Sericulture

QIAN Xian-ming
(Xiuzhou District Station,Jiaxing 314001 Zhejiang,China)

In this paper,Xiuzhou District of se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20 years(1995~2014)of production were summarized.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efforts for the stability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were also summarized.

Xiuzhou;sericulture;review

S88-9

A

0258-4069[2015]04-010-05

钱贤明(1959-),男,浙江嘉兴人,大专,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蚕农桑园养蚕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养蚕不易
养蚕记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躲雨
养蚕记
浅谈“桑园托管”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