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佳品
2015-12-17
寒风起,羊肉肥。冬季进补,羊肉是首选,能御寒保暖,健身壮体,增强抗病能力。寒冬中,不妨试试又香又嫩的羊肉菜品吧。
羊肉热量高,历来被当做冬季御寒和进补的重要食品之一。无论何种羊,只有到了冬天味道最为鲜美。立春时,寸草未生,羊的食物少,且又处于育种季节,此时羊体瘦瘠,膻味也重;立夏之后,水草丰美,加之育种季节已过,羊肉味道开始转好;到了冬天,饱食了一个夏秋的羊肥瘦适中,腴美肉甘,烧、烤、涮、炖,无不美味。
羊生长在大草原,远离污染,与其它肉类食品相比,羊肉堪称绿色食品。羊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脂肪含量较少,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吸收,其蛋白质的99%、脂肪的98%都可以被人体消化吸收,正因为如此,才有“冬吃羊肉赛人参”之说。
羊肉性温,吃时最好配些凉性、平性的蔬菜,如萝卜、丝瓜、冬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等。京城名厨胡晓表示,羊肉的“绝配”非萝卜莫属。“这样不仅可解决吃羊肉易上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能营养互补。因为白萝卜味甘性凉,有清凉、解毒、去火的功效,同时,可促进消化、加快胃肠蠕动。肠胃不好的人更应配上白萝卜。”
此外,羊肉做法不同功效各异。炖羊肉营养损失最小。涮羊肉加热时间短,营养也保留得很好。爆炒羊肉营养次之。爆炒时一定要旺火急炒,一般用鲜嫩的羊后腿肉。烤、炸羊肉油分大,营养损失最多。
几款经典的羊肉烹饪法
羊肉的做法很多,炖、焖、涮、爆、烤最常见。每种方法有其风味和特点,营养成分也不尽相同。下面就列出几种最常见的做法,总有一种适合你的口味。
炖、焖、蒸:原汁原味
这种吃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成分不丢失,滋补效果最佳。炖汤时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炖半小时成奶白色汤,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小火炖制。如果用砂锅炖,风味更好。
涮:减少膻味,吃得更舒心
这种吃法的要点在于,将羊肉用冷水浸泡一夜,可以把羊肉中的膻味物质浸出。需要提醒的是,麻辣汤底涮羊肉,吃了易上火。这时候可同时吃些银耳、梨等生津润燥的食物,或喝点菊花茶去火。由于羊肉中可能存在病菌和寄生虫,应选经过质检的羊肉片,并且涮至熟透。
爆炒:益气补虚,发汗解毒
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还能发汗解毒。羊肉滑嫩,鲜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无穷。
如何挑选羊肉
知道了做法,那么,选择好的羊肉成为了关键,市面上好的羊肉、坏的羊肉都很多,怎么才能选到好的呢?
市面上的羊肉,分冻、鲜两种。质量好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呈鲜红色。有时羊肉刚从冰柜中取出,颜色发白,但放一会儿又变红,也是质量好的。脂肪部分应洁白细腻,如果变黄,说明冻得时间长。
鲜羊肉摸上去黏手不打滑,说明没打水。新鲜羊肉的肌肉坚实有弹性,切成厚片能立起来,而不新鲜的则软塌塌“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