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器大作

2015-12-17李晶晶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伉俪鼻烟壶巴伦

李晶晶

将令人喜爱、情趣盎然的东西融进日常生活,是中国人的一种天性。鼻烟壶,寸小之器,却是集各种工艺之大成的艺术品。

这只马绍先作玻璃内画花鸟诗文鼻烟壶制作于1936年。鼻烟壶的一面是一对栖息在木兰树下的鸟儿,岩石边有两只雉鸟。反面是四行诗、题献以及署名和印章。马绍先是京派内画四大师之一马少宣(另外三位是叶仲三、周乐元、乌长安)的侄子,马少宣内画鼻烟壶书画并茂,笔法精湛。叔侄俩一起制作鼻烟壶,均署马少宣的名号。马绍先第一次使用自己的名号是在1899年,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内画师了,这表明他早已熟知内画这一技艺。1899至1932年,马绍先断断续续使用自己的名号,当他的叔父退休以后,马绍先终于开始自由地探索自己的风格和能力,并冠以自己的名号。

花鸟山石对于马绍先来说并不是一个多见的主题,如果就同类主题的鼻烟壶与其他的内画师一比,这是体现他后期成熟技艺的非常好的例证。马绍先绝大多数的作品上只有绍先这个字,只有在罕见的佳作上,比如这一只鼻烟壶上,他才会署上自己的名号阔庭。从这只鼻烟壶上的诗文的题献上表明,这只鼻烟壶是赠送给墨庄先生的。瓶子上的诗他处无载,描述了晨暮中的宫廷景色。

这只鼻烟壶是露芙(Ruth,1916~2001)和卡尔·巴伦(Carl Barron,1916~2014)夫妇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收藏的,对于这对西方夫妇来说,要去理解鼻烟壶上所绘的花鸟和文字所寄托的情感,并非易事。最初巴伦夫妇只计划组成一个小型收藏,但后来发觉这是不可能的。在露芙看来,制造鼻烟壶的物料十分多样化,它们以小巧的形式,融合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历史。雕刻古典诗词及画述典故,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道思想及中国传统观念。西方人可以通过这小小的鼻烟壶窥见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曾使用过的博古符号及各种书体。每一个画面若以摄影术放大便会显示出完美的画像,与卷轴国画不相伯仲。

巴伦伉俪居于波士顿近郊,俨如剑桥商界的一盏明灯,参与当地慈善事工不遗余力。巴伦在波士顿有巨大的影响力,他被誉为“坎布里奇的隐形市长”,在波士顿地区有极高的声望和极广的人脉。在70年前卡尔·巴伦开创了美国第一家租赁家具的普特南家具租赁公司,卡尔在就读哈佛商学院期间,发现同学和教授的高流动性导致来来往往的搬家潮。然而在波士顿却根本找不到任何一家租赁家具的公司。至今波士顿地区都是这样,每年8月底就是一阵二手家具大搬运大甩卖的疯狂。于是卡尔·巴伦萌生出在波士顿地区租赁家具的想法。

巴伦的母亲是波士顿剑桥地区的房地产老板,他的创业灵感正是来自他的母亲。巴伦的母亲对他说,如果房子带家具的话,会更容易租出去。据卡尔·巴伦回忆,他大约在1930年率先发明了家具租赁这种业务,卡尔·巴伦几乎是白手起家,当时他的账户里只有8美元,于是不得不向家里借钱开展业务。巴伦用1500美元买了他的第一批家具,并在普特南广场租下了小小的店面。这笔起始资金几乎在第一周里就败得精光。卡尔回忆道,他进的第一批家具因为黏合胶的问题,在运输的途中由于高温完全解体不能使用了,于是只能重头来过。于是巴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调研了整个行业。第二次创业时,他已经知道哪些地区可以提供最优质的家具和最好的价格。

1939年,卡尔·巴伦创立了普特南家具租赁公司,这是美国第一家家具租赁公司。普特南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思路,来支持学生、教授和企业的短期的住房解决方案。在他的妻子露芙的帮助下,巴伦一手创办了美国最大的民营租赁业务。卡尔同露芙数十年如一日地每天工作16个小时,终于将小小规模的公司做大。卡尔的办公室坐落于剑桥中央广场上的巴伦大厦里,书桌上卡尔的名牌这样写道:“卡尔·F.巴伦,主管助理。”露芙的名牌则精简一词:“主管。”卡尔·巴伦的公司运营十分成功,在2001年,他将公司出售给Cort家具公司。

除此之外,卡尔和露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Snuff Bottle Society,ICSBS)的成员。20多年前,夫妇两人闲暇之时,不经意走进一家古董店,发现两件小巧的鼻烟壶,卡尔不但对之一见钟情,甚至马上造访鼻烟壶拍卖会试图购藏珍品,夫妇俩此后不知疲惫,卡尔更开始投入对鼻烟壶的研究,并结交了不少古董商及学者,务求加深对鼻烟壶的认识,锻炼鉴赏的眼力。卡尔所藏的鼻烟壶每件都附有详细的记录,除了流传来源外,并注明类同实例,以及有关的往来书信等,可谓巨细靡遗。

巴伦夫妇在收藏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进行选择。他们所确定的准则有三个方面:第一,也就是最首要的,就是这些鼻烟壶须有莫大的吸引力及极臻完美的艺术表现。第二,所搜集的都是独一无二或采用精致有趣的物料所制。第三,一些有重要艺术历史趣味的鼻烟壶,例如有题识、年款、署名、制款及堂款,以及一切可以丰富鼻烟壶研究的资料,都特别能够引发收藏的兴趣。

巴伦夫妇有一只褐青玉雕通景山水楼阁鼻烟壶,鼻烟壶的两面均有雕刻,表现了一个连续的场景。其中一面描绘了月下岸边的一座凉亭,侧面搭配有松树和柳树;背面则是两艘舢板,褐色的皮料与青玉的色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只鼻烟壶应该为宫廷造办处玉作的工匠们所制作。以玉为材料的鼻烟壶多绘山水风景,但也有其他的图样。玉作所崇尚的选料,就是清代书法家赵之谦《勇庐闲诘》所写的“玉之属,白截肪、黄蒸粟,所共知也”。中国的软玉主要产自昆仑山脉,位于新疆和西藏的交界处。在16世纪玉石大规模开采以前,玉器商人主要依靠的是两条源自昆仑山的河流从山上带下玉石籽料。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依靠这种传统方法收集原料。虽然16世纪末,商人们渐渐开始开采玉石,但直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中国的玉石鉴赏家才终于接受了这一新兴的原料收集方式。然而传统的收集玉石原料的方法,始终影响着中国玉石的加工审美:保留籽料在漂流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风化和变色的皮料。这甚至导致了乾隆皇帝颁发旨意:以人为染色的方式给洁白的玉料增添皮料,以保留其传统的美学价值。

露芙曾说:“字典里对收藏的解释为‘调集。我认为,让收藏家在收集当中显示个人的品味、兴趣与性格,而庋集的过程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因此,每项收藏都是独特的,并反映出收集者的个性,与所有艺术品一样,其成功与否,则由观众去品评。”

1760~1790年  涅白地套蓝白玻璃踏雪寻梅图鼻烟壶

作为收藏家,巴伦伉俪博物好求,庋藏涵盖威治伍德(Wedgwood)瓷器、日本明治时期艺术、美国及摩瑟(Moser)玻璃器,以及邮票。卡尔虽较晚才萌生对鼻烟壶的兴趣,但他对此类艺术品的热忱与奉献,均从其严选藏品中表露无遗。2008年国际中国鼻烟壶协会于波士顿办了一场有关巴伦伉俪珍藏的研讨会,请到休·莫斯(Hugh Moss)、Clare Chu、罗伯特·霍尔(Robert Hall)及罗伯特·克莱纳(Robert Kleiner)各自选题演说,并从巴伦伉俪藏品中挑选精品为例以作说明。藏品选萃当时随研讨会展出。

作为活跃、尽心及精益求精的收藏家,巴伦伉俪仅于20多年间,便建立起令人激赏之中国鼻烟壶珍藏。2001年露芙辞世后,卡尔续行个人收藏之路,编撰藏品目录巨细靡遗,数据库中每件烟壶均图文并茂。

猜你喜欢

伉俪鼻烟壶巴伦
一种含有源巴伦CMOS双频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清代鼻烟壶的传播与演变相关问题研究
医警伉俪,共抗时疫
巴伦比亚Piur餐厅
在古代不是所有夫妻都能称“伉俪”
致熊东遨周燕婷伉俪(外一首)
《逍遥伉俪纪念集》辑注
四大流派内画鼻烟壶精品亮相恭王府
ATM背后的爱情
ATM背后的传奇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