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金供求平衡视角下的延迟退休问题研究

2015-12-17王梦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缺口养老金

王梦佳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养老金供求平衡视角下的延迟退休问题研究

王梦佳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从中长期角度出发,以“养老金供求平衡”与“延迟退休”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依托,对延迟退休争论进行相关梳理,得出延迟退休是防范未来养老金出现缺口的政策设计,是缓解养老金供求失衡矛盾的一种长期效应措施,最后提出退休年龄改革实施前、中、后的具体政策建议。

老龄化;延迟退休;养老金;供求平衡

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可否弥补“养老金缺口”争论,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所得出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都赞成延迟退休,并遏制提前退休。邓大松、刘昌平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缓解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他们对退休年龄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如果退休年龄每提高1%,基金缺口缩小1.949%;如果退休年龄每提高5%,基金缺口缩小22.69%。这个结论有效证明了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改善现行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状况[1]。熊必俊指出,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严重,退休年龄不变将导致预期寿命延长的优势变为劣势,提前退休会使养老金缺口更加严重[2]。柳清瑞和苗红军认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供不应求的两难困境。从出口看,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养老金替代率上升;从入口看,主要是覆盖率与遵缴率不高以及退休年龄过低导致基金筹集不足。他们主张实施有步骤推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来改善养老金的收支均衡[3]。但也有一些学者持反对观点,仲大军认为延长退休年龄会导致劳动力结构偏老,出现用老不用轻的现象,还将导致社会财富结构的变化,更多的财富流向老年人,老养小的现象更加严重[4]。Magnani在考虑死亡率、移民和内生增长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上,指出短期内提高退休年龄将会降低养老金赤字,但从长期来看可能是无效的[5]。

本文从养老金供求平衡的视角研究延迟退休,综合考虑影响养老金供求平衡的因素,认为延迟退休解决的是“钱够不够用”问题,虽然延迟退休在实施初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以及体力劳动者产生一些负效应,但减少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供给不足的风险。因此,推行延迟退休是应付严峻老龄化的可行途径,是未来养老金健康运行的保护措施,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延迟退休:实现养老金供求平衡的推力

在经济发展速度赶不上老龄化速度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的潜在养老问题直接影响着养老金支付能力,并对养老金供求平衡带来了严峻挑战。《2011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指出,要达到制度的平衡运转,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调整制度参数[6]。目前,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主要方法有五个方面:扩大覆盖率、上调缴费率、下调替代率、增加政府财政补贴和延迟退休年龄[7]。然而,扩大覆盖率会增收增支;上调缴费率不仅压缩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而且严重打击企业发展积极性;下调养老金替代率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政府财政补贴有一定的限度范围。也就是说,前四种方法不具有可行性。此时,只有退休年龄有调整的空间,即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一方面可以延长参保人的缴费年限,增加养老金的供给;另一方面相对延迟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减少养老金的需求。

(二)延迟退休的现实意义

在研究延迟退休对养老金影响的过程中,涉及一个重要概念——养老金缺口。养老金缺口是指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按照时期标准划分,可分为三种:一是历史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即所谓转轨成本;二是当期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如果不加定语,养老金缺口就是指当期收不抵支状况[8];三是未来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即可能在若干年后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近几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大于支,处于结余状态,尚不存在养老金缺口,养老金支付压力不大。但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按照目前的养老制度与模式,到2075年间,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美元[9],从数据来看,未来我国将面临养老金缺口,且养老金供求失衡严重。

严重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显著影响是赡养比的提高,从而导致养老金需求大于供给,破坏养老金供求平衡。基于人口预期寿命及受教育年限等变动因素,推行延迟退休,从缴费年限效应和退休年限效应两个方面对养老金供求关系进行科学调整,将有效缓解养老金供求失衡的矛盾。

1.延迟退休可以降低赡养比,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赡养比是指一定时间下,某一区域内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根据《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到2010年,老年负担系数增长稍快一些,但仅增长1.32个百分点;伴随老龄化进程的加速,2010-2050年间,将迎来老年负担系数迅速上升期,其间每10年将分别增加5.43、7.18、11.16和2.39个百分点。其中2020-2040年间则是老年负担系数增加最快的时期[10]。在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背景下,“421家庭”占社会的比重增加,导致“倒金字塔”现象越来越多,赡养比不断上升,即两个年轻人赡养四个老人的状况,这表明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增多,而缴纳养老金的在职职工减少。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方面。

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条件下,如果仍未调整退休年龄,一方面年轻人将面临赡养时间延长、赡养人数增多及赡养负担加重等问题,另一方面养老金将面临领取时间延长、领取人数增多及支付压力大等现象。然而,对于个人而言,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人平均工作年限延长,被赡养的时间相对缩短,可以减轻年轻人的赡养负担,缓解年轻人赡养压力,即家庭赡养比下降;对于养老金制度而言,老年人领取养老金时间相对延迟,年轻人缴纳养老金时间增加,即降低制度赡养比。赡养比的下降,使养老金需求减少,从而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2.延迟退休可以增加统筹账户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缓解社会统筹基金的压力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社会统筹运用现收现付,个人账户使用基金积累。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0%缴纳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按工资总额的8%缴纳计入个人账户[11]。然而,1997年实行统账结合养老模式改革之前缺乏基金积累,改革之中采取“老人”、“中人”、“新人”的养老金差异对待方法,再加上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年化,这导致社会统筹基金收不抵支,从而引起养老金空账问题。推行延迟退休,一方面意味着参保人缴费时间延长,养老金供给增多,需求较少;另一方面意味着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分担延迟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减少养老金的需求,从而缓解社会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压力,促进养老金供求平衡。

延迟退休是一种应对未来养老金供求失衡状况的预防性措施,涉及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渐进的过程中必须适时适度适势地推行,不能一刀切,应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不利影响,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退休年龄制度。

(一)实施前的准备阶段

1.对推行延迟退休进行较好的宣传和舆论引导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各国都面临着随之而来的养老金支付困境,因此,延迟退休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借鉴国外经验,我国政府应在退休年龄新政策实施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做好延迟退休年龄的各种宣传,包括原因和实行方式、整个实行过程的推进条件和效果,强调延迟退休是一种长期效应,让人们真正认识延迟退休年龄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提前信息披露缓解政策执行时的阻力,另一方面兼顾民众反馈的意见,尽可能地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及时调整退休方案[5],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做好宣传工作和舆论疏导,鼓励劳动者延迟退休。

2.政策研究者科学研究推行延迟退休的可行条件

在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之前,我国应综合考虑影响确定退休年龄因素的变化,即通过对初始劳动年龄、人口预期寿命、人口年龄结构、劳动环境与工作性质、劳动力供求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考察,结合国际应对老龄化趋势的经验和我国特殊的国情,科学研究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可行性,为政策实施提供前瞻性论证。

3.在推行延迟退休之前,政府应当禁止歧视性招聘条件

就业的问题是推行延迟退休的阻力之一,因此,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前提下,应着力解决就业压力的问题。国家应该规范劳动力市场,打击企业人为抬高招聘门槛现象,使劳动力市场平等化、公平化,从而使更多的年轻人顺利就业,减少政策实行的阻力。例如,有些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频频设置“院校条款”,即只招聘“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这种人为抬高招聘门槛的行为使努力考上大学的学生因为院校歧视而错失就业机会,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人为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影响因素,政府应当对歧视性招聘予以禁止。

(二)实施中的调整阶段

1.“双轨制”并轨背景下,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金在制度上实现“双轨制”并轨,将建立起统一的养老金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随之减少了推行延迟退休的阻力。在养老金并轨的基础上,我国还应打破社会保险“户籍壁垒”和实施养老、医疗等保险“一卡通”。现在人口流动量大,流动区间大,社会保险不应有区域差异对待,而应当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这样有利于异地流动的劳动者方便、快捷地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2.稳步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和激励政策

作为缓解未来我国社会养老压力的一种途径,延迟退休制度更关注对养老金长期收支平衡的积极作用。因而在确定退休年龄的操作方法上,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美国男性从2000年到2027年,退休时间每年推迟2个月,中间停8年后,再继续每年推迟2个月,至67岁为止[12]。延迟退休年龄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需要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采用分步走、迈小步、多措并举的原则,在稳步推行延迟退休的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等方面具有某种弹性,是一种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这种退休制度可以兼顾各群体的利益,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有利于实现代际之间、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作年限之间、不同性别之间职工的公平[13]。此外,国家应大力支持并奖励主动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对其进行一定的政策优惠,如将延迟退休政策与税收政策挂钩,主动愿意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在延迟退休期间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减税优惠政策。

3.制定合理的具体实际工作年限和缴费年限,期满方可退休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以及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劳动者的初始劳动年龄不一致,工作时间不同,缴费时间也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老金支付能力。针对初始劳动时间不一致、工作年限不一致等情况,综合人的生命周期、养老金支付能力以及工作性质等因素,我国应当制定一个适合劳动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合理工作年限,期满才能正常退休,才能按期领取养老金。

4.缩小男性职工与女性职工退休年龄的差距,男女退休年龄达成一致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权主义思想的盛行以及人才的需求,女性步入职场的人数逐年增加,传统的家庭生活分工模式也随之变化。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大,不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不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缩小男女退休年龄的差距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缓解养老金压力,有利于维护女性合法权益,更是国际发展趋势。

5.延迟退休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时要兼顾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尤其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利益,制度向弱势群体倾斜,使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在制定退休年龄政策时,退休年龄的界定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作性质之间的差异,不搞一刀切,退休年龄和养老金发放政策要适当向一线工人倾斜[14]。比如:对于超劳行业,一方面允许其提前退休,但退休金要低于正常退休金;另一方面可根据劳动者意愿延迟退休,并对主动延迟退休者进行奖励,一可以提高工资待遇,二可以在延迟退休期间对其身体及精神上给予特殊照顾。对于脑力劳动及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可以鼓励其在法定退休年龄之上尊重本人意愿继续延长其工作时间。在政策实施期间,延迟退休应着重关注报酬偏低的一线劳动者,提高其工资报酬,并在延迟期间减税免税。

中国人口遍布高原、平原、盆地及丘陵地带,国家可以根据各个地带人口结构分布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生存环境条件以及平均寿命等因素综合考虑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比如:高原地带生存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不完善及平均寿命低等因素,应相应实行政策倾斜,允许提前退休,同时严格审查提前退休的条件,使退休制度规范化、合理化。

(三)实施后的规范阶段

1.严格控制实际退休年龄,加强对提前退休的审批力度

真正能够改变人口工作时间从而对老年人供养能力产生影响的是实际退休年龄,因此国家应提高实际退休年龄,但是设计起点要包含公平的理念,减少实施阻力,增强操作上的可行性。在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后,国家应该严格控制实际退休年龄而不是法定退休年龄,并加强对提前退休的审批力度。国家从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平角度考虑,制定针对特殊群体提前退休年龄制度,对因工作本身或身体上等原因无法按正常退休年龄退休职工,允许其早于法定年龄退休。但是,中国还存在着许多利用提前退休规定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非正常退休情况,这种现状扭曲和背离了国家制定“早退”的初衷,同时给我国养老问题带来了巨大危害[15]。国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提前退休政策,完善可以提前退休条件的具体规定,加强审批力度,将提前退休与企业信用挂钩。国家对违法提前退休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不仅要惩罚企业,还要对非法提前退休的劳动者进行法律制裁。

2.扩大养老金收支透明度,公布收支明细

养老金关乎广大人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延迟退休政策逐步步入正轨后,针对养老金收支情况,我国政府应扩大养老金收支透明度,公布收支明细,使得公民随时了解养老金收支动态,减少延迟退休阻力,获得人民对延迟退休制度的支持,这样更能平稳地实施延迟退休。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制度(人大复印资料),2002,(4):22.

[2]樊明.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4-89,222.

[3]柳瑞清,苗红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2004,(4):3-7.

[4]张车伟,仲大军等.中国是否应该推出弹性退休制度[J].中国经济论坛.2004,(38).22-23.

[5]杨馥.我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探讨[J].宁夏社会科学.2013,(2).58-59.

[6]金璇,宁夏宇,许知行.浅析社会养老“延迟退休”政策[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2,(19).

[7]徐婷婷,韦樟清.养老金制度参数分析与延迟退休对策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8]郑功成.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基本认识[N].光明日报,2012-9-12.

[9]美华报.中国养老制度改革须突破碎片化困境[EB/OL].http://www.chinanews.com/hb/2012/06-13/3959598.shtml,2012-06-13.

[10]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2).

[11]刘元春.“养老金缺口”与“延迟退休”[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10).

[12]张丽.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D].沈阳:东北财经大学,2008.

[13]李晓辉.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探讨[J].商业时代,2014,(7).

[14]柴兰蒂.关于延迟我国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

[15]王丽梅.当前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

[责任编辑:D]

2015-09-21

王梦佳(1991-),女,河南省安阳人,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保障。

F840.612

A

1671-5330(2015)06-0041-04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缺口养老金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德国央行称德国退休年龄应推迟到69岁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