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向度
2015-12-17孔鹏
孔 鹏
(河南职业护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耻感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向度
孔 鹏
(河南职业护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本文从当前极少数大学生应聘娱乐场所这一社会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分析背后折射出的耻感培育的教育状况,进而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最后尝试构建当代青年学生耻感教育的路径方法。
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向度
在大学校园或是大学聚集的大学园区等区域,部分私人会所、高档KTV的公关人员时常发放颇具有煽动性的招募大学生的广告。这些广告以高额收入、青春激情为噱头,诱导了部分在校大学生前往应聘。实际上,部分高档KTV、私人会所也正以在校大学生作为招揽顾客的招牌和自身特色,以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娱乐场所,极少数青年学生往往因为被金钱物欲所操控,主体性被解构,价值观失衡,耻感不断被稀释,导致自身迷失而行为失矩,所作所为不断地冲破道德底线。面对开放、多元化和激变的外部环境对高等教育的激烈冲击,我们必须再度审视高校德育工作。在我们日常的德育工作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耻感教育,把耻感心理与耻感文化作为大学生道德建构的工具和约束行为的道德底线,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伟大中国梦培育优秀的接班人。
一、一种社会现象的教育学分析
高校的德育教育教学受到了市场经济的裹挟,德育与现实之间缺乏相应的张力,失去了德育教育的本真,偏离了德育教育的目的:明德行善,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少数大学生在私人会所、KTV等娱乐场所兼职从业等现象,折射出了高校耻感教育的匮乏与不足。耻辱,从一般意义上讲,指的是人们的一种羞愧心理现象,也可以认为使人们内心深感羞愧的耻辱的事情。 “耻辱”在中国浩瀚的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记录,诸如“知耻近乎勇”“樵者目金而知耻,耕夫让畔以成仁。”有了耻辱之心,人们才能自尊、自重、自爱。所谓耻感,是指人们依据特定的道德伦理标准评判别人行为或反思自身行为而出现的耻辱羞愧心理。我国的道德文化传统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其耻感为“道德体系的原素和原色”,“几乎具有与伦理道德的文化生命同在的意义”[1]。知耻为正常人应有之道德观,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底线,这是不可逾越的,逾越则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变异。孟子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康有为也论到:“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换言之,若是怀有为善之心,都是来源于人之内心的正确荣辱观;如有妄做之念想,都来源于人之羞耻感的消逝。知耻也与社会风气、社会秩序关系密切。管子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耻为其一;他还把耻认定为“不从枉”,枉为邪亦为不正。人们如知耻就应当不追随枉邪,不遵循于不正,要羞于做不非之事。这些观点与思想对大学生耻感道德培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耻感教育不到位原因的深度剖析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毋庸置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堕落与道德败坏只在少部分人身上存在,但部分大学生耻感弱化甚至缺失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可小觑。部分大学生耻感意识淡化,耻感逐步消解,甚至漠视耻感底线,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部分大学生耻感淡化在私德上的表征为: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破坏图书、课桌、寝室的日常生活用具等;不诚实地获得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各级荣誉;为争取干部职务不择手段;等等。造成大学生耻感淡化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转型期社会道德评判与规范标准的紊乱
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改革,导致社会各阶层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大众心理发生深刻变动。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刺激了人们对自身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追逐,物质利益追求日渐超越了其他价值目标,引发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选择日趋多元多样。加之新的道德体系构建滞后和诚信制度的缺失,转型期社会呈现出一定的道德评判与规范标准的紊乱。道德的不在场“使人们的原生欲望未能受到理性规范和控制,由极度压抑、收缩到极度放纵、膨胀,导致了普遍的行为失范”[2]。
(二)重智力教育,轻耻感教育与道德践行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过于侧重对大学生学业提出各种要求,大力鼓励大学生潜心考研,侧重为大学生就业做各种铺垫和引导,而理想信念之价值层面教育,尤其与耻感教育相关方面的教育则明显滞后和薄弱。道德教育并非纯粹的理论理性范畴,其归属于应用教化的实践理性范畴。耻感教育不应局限于单向的道德要求和伦理知识的灌输过程,而应成为具体的人的情感与意志的形塑过程、道德人格的重构过程[3]。
(三)高校治理不端与管理弊端产生的负面影响
高校本应是至爱求真、崇尚学术和思想自由的精神殿堂,但是行政权力对教育资源的控制和行政命令的干预,使得高校疲于应付各类考核、检查和评估,以争得高校的生存发展空间和资源。在大学功利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影响下,造假、舞弊、贿赂等有违职业道德的失范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群体耻感心理被潜移默化地淡化与扭曲。同时,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管理形式单一、管理手段粗暴等弊端,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在面对管理主体简单而又功利化的管理模式时,如果缺失深入细致的和风细雨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导致大学生个体耻感心理机制的不断消退、淡化,乃至消逝[4]。
三、耻感教育的建构路径
1.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耻感教育情境
强化耻感教育要接地气、聚人心,不能单纯追求高大上的理想信念,不要把就业出路、赚钱多少、官位多高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而应当把对人之为人的基本准则的遵守看做首要标准:只重视专业素质而忽视道德教养的错误观念势必导致学生错误扭曲的价值判断;各校校庆中按照职务、级别排座入席的现象,恰恰是高校教育观念扭曲的直观表征。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应该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关注和培养,学校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团、党课等,鞭挞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大力创设尚荣知耻、扬荣抑耻的良好环境,引导大学生在实际道德实践中,事事从知耻出发,“将心比心”,“反躬自省”。
大学生耻感理论教育和大学治理具有统一性。大学管理者必须让学术回归本真:追求独立,践行学术精神,消除各种有悖于职业道德与学术伦理规范的行为,为大学生树立一个良好榜样。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要依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采用科学的方式,循序渐进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敬畏制度、服从法规,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有德必守、有德可循成为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2.借力新媒体技术,关注网上学生舆情
耻感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彰显了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的统一。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要流于形式浮在表面,要切实与时俱进。在新媒体、自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活跃的思想阵地已然转移到了微信、博客、即时通讯上,这是我们了解他们思想动态的信息舆情集散地,也是我们开展耻感教育必须占领的阵地。他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青年人的情感纠葛、社会舆论的价值观动向,是我们开展道德耻感教育的切入点和寻找打开他们思想症结的钥匙。对于耻感教育,其一注重从他们的生活场域中理解他们的道德心理的变动,从生活细节处展开;其二侧重理论引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理论上增进他们破解生活道德困境的底气和自信。
3.加强理论教育,培育大学生耻感意识
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个体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习惯体现着道德水准和道德敏感性。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情感,道德耻感反映出道德主体对道德行为性质的认知情况和道德敏感性强弱。一旦道德主体违背某些公序良俗或其本身认同的道德伦理规范,便会产生悔恨、紧张、焦虑甚至负罪的心理情感体验。耻感意识就是旨在通过审视自身行为动机,培育行为后果的评判和预估能力,使其规避这种痛苦情感困扰,或者在这种情感体验之后校正自己的行为。只有具备耻感意识,才会使一个人对自身言行举止进行考量和反省,孔子称之为“观过”和“自讼”。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耻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是要构建大学生审视或预评各种行为动机及其后果的道德教育模式,最终旨在激发大学生的道德良知,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律,夯实耻感心理基础,让“耻”真正成为约束个人思想、矫正不良动机、规避不良后果的坚实信念,养成知耻戒耻、崇德向善的行为自觉[5]。
[1]樊浩.耻感与道德体系[J].道德与文明,2007,(2).
[2]强以华.儒家伦理与市场经济[J].哲学动态,2004,(12).
[3]罗诗钿.耻感教育的涵义与途径探析[J].理论月刊,2012,(10) .
[4]高猛,陈思坤.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建构的重要维度[J].理论导刊,2008,(11).
[5]杨峻岭,任凤彩. 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责任编辑:D]
2015-09-02
孔鹏(1986-),河南濮阳人,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
B82-054
A
1671-5330(2015)06-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