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影响

2015-12-17王明权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

王明权,马 骥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



FDI对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的影响

王明权,马骥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特点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产业分布特征,对FDI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FDI主要通过资本供给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制度变迁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升级

一、 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采取定性描述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郭克莎(2000)通过分析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后发现,外商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偏差,拉大三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差距[3];张淑玲、卢婵君(2007)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特征以及我国产业结构出发,对FDI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指出我国FDI主要是通过技术溢出、产业关联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产业升级[4];卢荻(2003)将我国利用FDI的模式归纳为以技术密集和进口替代为特征的“上海模式”,以劳动密集和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广东模式”,两种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劣[5];实证方面,沈坤荣(1999)以我国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横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比,可以使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0.37个百分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具有显著地影响[6];陈继勇、盛杨怿(2009)从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本供给效应两个角度,利用1984-2007年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高效化发展具有显著地影响,但知识溢出效应有限,同时也强化了三次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发展[7]。

国内的现有研究成果大多以国家或某一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关于皖江城市带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很少。本文从FDI在皖江各产业的分布特征入手,系统梳理FDI对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促进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速皖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二、皖江城市带FDI的产业分布特征

截至2013年底,皖江城市带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639个,占全省的81.46%,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和固定资产分别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89.76%、90.03%和81.93%。2013年皖江城市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69 462万美元,是2000年20 464万美元的37.6倍,年均增长32.18%,占同期皖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全省实际利用FDI总量的3.61%和71.79%[8]。尽管皖江城市带吸收利用FDI在量上保持逐年递增的,但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却不均衡。表1所示为1998-2013年间皖江城市带合同外商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之间的分布情况。

表1皖江城市带FDI的产业分布情况

注:表中数据由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

由上表可知,皖江城市带FDI的产业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 第一产业吸收利用FDI较少,所占比重平均只有1.64%,最高也只达到4.92%(2005年),最低更是只有0.40%(2000年),其他年份虽有所波动,但基本上都是在2%左右徘徊,这与安徽省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以及不完善的土地经营体制是造成第一产业利用FDI少的根本原因。

2.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第二产业FDI平均占比71.08%,制造业领域所占比重更是高达80%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加工工业。以2013年FDI的分布特征为例,制造业新设立企业数和实际利用FDI同比增长17.54%和23.7%,占同期全省的73.28%和69.78%[9]。在制造业内部,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汽车零部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外商投资严重不足。

3. 第三产业FDI所占比重严重偏低,且分布不平衡。第三产业FDI所占比重最高为43.34%(2004年),其余年份都在27.28%左右徘徊,与江苏、湖北等省40%以上的平均值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外商对皖江城市带第三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而在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FDI投入较少,只占20%左右。2013年皖江第三产业占比为33.02%,远低于同期全国平均的46.1%,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就业人口非农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受到制约。

消费者会因商家慷慨的退货政策而提升对其的信任感和品牌忠诚度,即使商家为消费者购买了运费险,大部分顾客的退货率也并不会因此大大增加。故电商企业还是应将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上,通过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完善的退货服务来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不断增强品牌信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此外电商企业不必过分担忧运费险所带来的压力,因为消费者的行为具有策略性,会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决策。若考虑产品价格和预估退货率,可参考以下建议。

三、 FDI对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分析

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中的主要矛盾是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第一,农业尚未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土地经营流转体制不健全,规模化发展缓慢,农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第二,工业企业偏居一隅,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企业家才能不高,缺乏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小;第三,受对外开放程度不足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一体的FDI,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着重要的调节促进作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FDI主要通过资本供给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制度变迁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 FDI的资本供给效应

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增加和技术进步,同理,作为经济增长轴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样需要资本的有效供给[10]。根据钱纳里的“双缺口模型”,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瓶颈是国内积累不足,亦即资本供给不足,尤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产业建设。FDI为东道国带来优质高效的资本,可以有效地弥补东道国的储蓄和外汇缺口,刺激国内投资,增加资本供给,提高东道国的经济增长率,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二) 就业结构效应

就业人口的非农化比率是衡量一国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具体表现为农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稳步上升后保持稳定或略有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FDI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业创造效应,即通过增加资本供给,扩大企业的再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劳动岗位;其二是就业替代效应,FDI的流入可以带动国内的相关配套设施投资,优化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况,进而提高要素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并出现资本、技术替代劳动力的现象[11]。FDI通过引起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动态流动配置来实现对东道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皖江城市带FDI产业分布的不均衡,通过以上两种效应逐步扩大各产业之间的差距,加剧要素流动,实现劳动力的重新配置,进而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优化就业结构。2013年皖江城市带“三资企业”共创造就业岗位28.96万个,同比增长51.46%,同期皖江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34.3:27.3:38.4,和2000年的58.5:16.9:24.6相比更趋合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带动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间接反映出皖江产业结构的优化。

(三) 技术溢出效应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可以引起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及生产率增长速度的差异,有效改善资源配置状况,提高要素生产效率,直接导致边界技术外移,并引致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动。有关研究表明,技术垄断和绝对技术差距是造成世界经济“两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或转移,迅速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技术外溢是一种“外部效应”,是指FDI的人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通过一定的渠道所产生的非自愿扩散,导致东道国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其经济增长,而跨国公司子公司无法获取全部收益的情形。结合皖江城市带经济现实,笔者认为皖江FDI技术外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

1. 产业关联效应。关联效应包括前向关联(当地企业为跨国公司子公司提供零部件、半成品和市场营销等各种服务)和后向关联(当地企业为跨国公司子公司提供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各种服务)。在前向关联中,技术扩散经由跨国公司的培训和售后服务加以实现的;而在后向关联中,跨国公司对中间产品的采购标准高于国内企业普遍采用的“国家标准”,为保证半成品和零部件的质量,跨国公司会对东道国的供应商进行技术援助、员工培训和金融支持,作为原材料、零部件和各种生产服务供应商的本土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外商较全面的技术支持。一般认为,后向关联更为重要,衡量后向关联程度的主要指标是中间产品的国产化率。随着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本土企业在制定其生产经营策略时,会与跨国公司所引导的国际产业调整保持高度关联性,再经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12]。

2. 示范和模仿效应

当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外资企业落户皖江城市带时,其先进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经营理念和高效的管理会对当地企业发挥示范效应,使当地企业在逐步了解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企业危机感和市场竞争意识,促使其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完善经营管理制度[13]。此外,还可以提高对跨国公司高质量商品的“逆向研发”或雇佣曾在外资企业工作过的一线工人、管理人才等,间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 竞争效应

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外部的挑战和冲击,增加市场企业数量,加剧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优胜劣汰,间接地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14]。FDI主要分布在皖江城市带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零部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优势行业,加剧这些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激烈的竞争将导致低效率企业调整其资金投向,游离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领域,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此外,随着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的不断增加,国家实行在同一领域允许不同的外资企业进入的产业政策,这既能避免外资企业垄断力量的出现,又能充分利用竞争机制,增强外资企业之间在资金、高级人才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竞争,国内企业可以较低代价获得外资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

(四)制度变迁效应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Schultz认为制度因素和其他的内生因素一样,也是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跨国公司具备完善的制度特征和制度要素,一方面会通过促进政府部门改革金融体制、外贸体制和财政税收等体制,营造合理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示范效应,引导东道国本土企业逐步改革自身不完善的制度模式,加快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

四、 FDI对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

FDI在对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其调整升级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有:(1)FDI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三大产业间的结构偏差。皖江城市带FDI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投资规模小,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偏低,且主要分布在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领域,对现代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不足,成为皖江城市带工业过度扩张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2)FDI的结构性倾斜加剧了皖江城市带工业结构的同质化。外资高度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在制造业中又主要分布在加工工业。2013年外资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和增加值比重方面,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为31.47%和45.26%,重加工业比重为25.39%和31.07%,而原料工业的比重为13.06%和16.38%,外资的进入明显加剧了皖江城市带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化进程。(3)生产技术可能形成对外资的依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皖江城市带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于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和亚洲新兴经济体,投资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加工项目为主,技术层次较低,外资企业控制着核心技术,在一些行业处于垄断地位,成为皖江城市带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障碍。

五、 结语及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FDI对皖江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增加了产业调整所需的高效资本、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等要素的投入,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外溢效应促进皖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外商直接投资分布不均衡的则加大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造成本土企业对外资技术的依赖性,均不利于皖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有效利用FDI,促进皖江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1. 引导外商降低对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应增加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安徽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要在逐渐完善土地经营流转体制的基础上,引导外资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以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企业化发展。引导外资更多地进入服务业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第三产业的生产率水平,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

2. 引导外商增加对重加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减少消费品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目前,FDI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造成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和产品相对过剩问题突出,今后工业结构的调整趋势是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由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移,进一步引导外商向重加工、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3. 优化引资结构,限制投机性外商投资的流入,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引导力度,促进外资投向急需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引进产业关联性强的外资项目,提高引资项目对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发展,逐步放宽金融、电信和旅游等领域对外资的准入限制,引导外资流向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外商投资结构。

4. 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利用外资的关系。充分发挥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鼓励外资企业加强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省内高校、大型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导FDI企业开展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研发活动[15],构建“产学研”平台,加强技术转化能力,并逐步完善高素质人才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1]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黏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2]Chenery,H.B.and A.M.Strout.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56(4):679-733.

[3]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2(2):34-45.

[4]张淑玲.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9):102-104.

[5]卢荻.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和区域分析证据[J].经济研究,2003(9):40-48.

[6]沈坤荣.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1999(5):22-34.

[7]陈继勇,盛杨怿.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资本供给和知识溢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1):94-100.

[8]2013年皖江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4-02-21)[2015-03-05].http://www.wjzl.cn/html/brief/9079.html.

[9]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2-19)[2015-03-05].http://www.ahtjj.gov.cn/tjj/web/info_view.jsp?strId=1392799909282214.

[10]刘旭宁.利用外资与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辩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20(4):50-53.

[11]王燕飞,曾国平.FDI、就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变迁[J].世界经济研究,2006(7):51-57.

[12]张婧.FDI的流入与中国产业结构:影响及对策[J].管理前沿,2001(6):40-43.

[13]吴进红,张为付.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6):23-26.

[14]郑澎.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正负效应[J].现代财经,2009(1):23-30.

[15]肖钢.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效分析[J].求索,2008(2):32-34.

责任编校:汪沛

On 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Yangtze River City Belt of Anhui

WANG Ming-quan, MA J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Anhui, 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is one important way to transform the wa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the city belt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DI, the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FDI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of the city belt. It is found that FDI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effects of capital supply, employment structure,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and system changes.

Key word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Yangtze River City Belt of Anhui;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F832.6;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4-0069-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4.016

作者简介:王明权,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马骥,男,安徽肥东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皖江城市带开发园区与属地政府间关系形态创新研究”(KJ2014A089);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皖江区域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FRZD201302);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FDI对皖江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2014yks111)。

*收稿日期:2015-04-16

网络出版时间:2015-08-20 12:55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820.1255.016.html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外商直接投资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