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启示

2015-12-17徐青青叶松庆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未成年人

徐青青, 叶松庆, 荣 梅

(1.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2.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芜湖 241000;

3.安徽师范大学 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 241000)



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对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启示

徐青青1,3,叶松庆1,2,3,荣梅2,3

(1.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 2.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安徽 芜湖241000;

3.安徽师范大学 青少年研究所,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归纳了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传承性、形而上性、融合性、个体内省性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基本现状,从“天人合德”思想与坚定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的教育、人文精神的凸显完善未成年人“人性”的教育、“求道”“求真”目标培养未成年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追求“君子”理想人格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奉献的道德品质等方面探究了对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

现代新儒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它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大土壤中,以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主干,其前身包括在儒学的不断发展中产生的玄学、理学、心学等。鸦片战争时期,有国人认为这棵在中华大地上生长了近2000年的“大树”过于陈腐与古老,无法焕发新的神采。于是他们将希望都寄托于引进外来文化上,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学,甚至一度想要连根拔起这棵古老的“大树”,认为西学无法在中华大地上立足就是因为它的阻碍。“五四运动”时期甚至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力图斩草除根。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吹来了西方“民主”和“科学”之风,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文化背景下,认为这课“古树”要想生机勃勃,就必须要接受外来雨露的滋润,吸收和接纳新的养料,于是,本土儒家文化吸收容纳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现代新儒学就这样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全方位快速发展,党和国家立足长远,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视,尤其是在2004年2月26号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关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逐渐增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态。

一、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的主体是传统儒学伦理思想,其中也融合和掺杂了西方的伦理思想,它不仅柔和了古今还贯穿了中西,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伦理观,它比儒学本身的伦理观更具时代性,比西方伦理观又更具民族性,具有以下四点基本特征。

(一)传承性

从纵向上来说,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是以儒学传统的伦理思想为主体的。现代新儒学继承了孔孟程朱陆王的“道统”思想,具有“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使命感,本质上具有尊孔崇儒的特性。他们怀揣着将传统儒学发扬光大的信念,将传统儒学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挖掘出来,试图迎合时代的需求重新建立儒学的伦理体系,来解决“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来化解对外的“全盘西化”以及对内的“全盘否定”的尴尬局面,力图“返本开新”。

(二)形而上性

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主要弘扬的是儒家心性之学,即“内圣之学”。牟宗三构建了“道德的形上学”[1],立足于人自身的道德来作用于外界的事物,道德是主体、本我。其根本出发点即人的意识,提出了“良知自我坎陷”说。所谓的“心”主要指本心,而“性”主要指本性,是一种精神和心灵层面的东西,现代新儒学认为人的自我修养要尽“心”尽“性”,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完善的人,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心性”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宏观范畴,具有形上学的特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经济基础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伦理体系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何建立完善的伦理体系,就是要抓住其道德层面最为核心的内容:道德的形而上性。

(三)融合性

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是传统儒学与西方伦理思想相融合的产物。现代新儒学高度认同传统儒学伦理思想,对其担当着继承、发扬的责任,对其抱有主体地位不可撼动的信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但是他们同样也认识到传统儒学伦理思想也存有弊端与不合理之处,于是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他们也渐渐意识到西方伦理思想的合理性与利用价值。于是,他们发扬了“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将传统儒学伦理思想与西方伦理思想科学地进行融合,儒学伦理思想也随之焕然一新。

(四)个体内省性

现代新儒学内省的道德认知以及以直觉为主的体验性思维主要源于对传统儒学伦理思想的继承。他们认为,“顿悟”是一种超然的状态,人们一旦达到了这种状态,不仅对天道有所体悟,对个体自身也会达到一定的认知。唐君毅在价值观方面提出以“道德自我”为终极目标,并且创设了“心灵九境”说,他的第九境为最高境界也是最理想的境界,成为“天德流行”境,其中“天德”“天人”“主客”已超物我之分,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实现道德和自我的价值[2]。现代新儒学十分提倡自我道德修养,他们提倡一个人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反省,只要经过努力,人人都能够达到“君子人格”,要将自身修养成一个完善的人,对社会、对国家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二、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基本状况分析

(一)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特点

当代未成年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教育和成长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道德观主流积极、健康、向上,表现在“弘扬社会公德状况良好、对道德重要性的认知正确、道德责任意识较强、感恩意识较强、道德行为认同符合社会预期” 等方面[3],并呈现“道德观念发展的传承性,同步于社会发展;具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正能量突显;道德理想崇高,对道德伦理问题存在困惑;道德观念影响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反作用于道德观念;具备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道德修养达到一定水平。”[4]与 “道德观发展变化的承前启后性、‘知行不一’显性化、个体道德行为方式的非同一性、注重个人发展向勇于为社会担当过渡、对道德观状况评价的差异性”[3]87-90等特点,没有发现负向颠覆性的表现,也未见大起大落的波动性特强的倾向,基本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5]。

(二)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还是国内在应对这些变化中出现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给相关部门与教育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不仅会受到正面影响,也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从而在道德上产生一些问题, 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存在“违法犯罪现象屡现缺失道德良知、公共意识淡薄阻滞道德进步、传统观念遭弃弱化道德发展、情感观念异常凸显道德错位、性爱意识超前脆化道德防线、价值取向怪异含混道德良序、吸毒不良行为湮灭道德火花、精神生活郁闷源于道德无适、消费盲目攀比颠覆道德认知、漠视生命存在反映道德空白”[6]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需加强教育引导。

三、现代新儒学伦理思想对未成年人道德观教育的启示

现代新儒学强调思想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伦理思想的观点,对未成年人的道德观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一)“天人合德”思想与坚定未成年人道德信仰的教育

现代新儒家继承了传统儒学道德形而上的思想,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道德形而上系统,着重挖掘宋明儒学心性之学的现代意义,认为心性才是最有实践意义的,又通过西方哲学中的某些观点来完善和阐发儒学中的伦理思想,试图将其完善发展。他们强调真与善、存在与价值、个人与宇宙的统一,认为通过自身的道德层面上的不断实践,不仅使自身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而且对自身也有着很大的超越,不仅如此,如果参透天地之精华,便可将自然的宇宙转化为道德的宇宙。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德”,是儒家道德的基本根基。“这是一种意义的追求、形上的探索、超越层面的体验、终极层面的反思,其用意则在于在形上的层面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7]

现代新儒学的这种“天人合德”的思想,强调的是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道德的关系,是个体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而在寻求“天人合德”的过程中,宇宙的终极道德就是个体所追寻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个体须树立坚定的信念及信仰。在因为缺乏道德信仰而显见浮躁的今天,“天人合德”的思想对未成年人树立坚定的道德信仰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教育者与家长除了告诉未成年人正确的道德认知之外,还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

(二)人文精神的凸显完善未成年人的“人性”教育

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展,但过分倚重科技工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而引发道德困惑,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现代新儒学对此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们将个人与社会关系重新确立,并重点将个人置身于社会群体中来进行思考。他们看到了西方的伦理世界里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立引发的弊端,即个人的孤立,所以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足,唯一的出路便是儒家自身所提倡的“两利主义”的道德准则。儒家提倡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社会群体乃至宇宙,尽可能地为他人、为群体多做贡献,在这样的行为中以实现自我的价值,如此,个人才能真正地焕发“人性”的光辉。由“孝悌之义”泛化到“君君臣臣”再推及至整个国家,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只强调科学知识而忽略了人文知识,社会的发展便会畸形,只有将科学与人文统一,方能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社会。未成年人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担,从生理层面上来说,未成年人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营造一个和谐的正确的科学与人文环境,那么未成年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熏陶,自然向着社会所期待的道德层面发展。

(三)“求道”“求真”目标培养未成年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儒家思想中,“道”是人生的理想状态,《论语》有言“朝闻道,夕可死矣”[8],足以见得它是一个人穷极一生所追寻的目标。在追求“道”的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空想的,而是实践的。人们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目标,那么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便会呈现出一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状态,这样一种为了目标勇往直前的自强不息精神,对于培养未成年人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中国对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培养格外重视[9],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充分体现了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现如今虽然处在和平时期,但是依然要强调“自强不息”,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在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崇高的人格,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路上,教会他们面对失败、挫折的勇气,让他们承载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延续至今的民族气节,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四)追求“君子”理想人格培养未成年人懂得奉献的道德品质

现代新儒学认为,一个人的最高人格,便是成为“君子”。“君子”是一种仁德的化身,是人们所追求的榜样和楷模,成为“圣人”,要内外兼修,不仅要“内圣”,还要“外王”。所谓“内圣”指的是一个人崇高的精神追求,而“外王”指的是主观付诸客观实践的道德作为,只有将二者充分地结合起来,才能称之为“君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现代新儒学所追求的最高人格延续了传统儒家对于“君子”的阐释,他们对于怎样做一个“君子”并不是局限于个体自身的完善,而是强调在自身完善后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的作为,强调的是发挥一个人的社会作用,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是强调自身与他人的一个和谐的状态。

对未成年人理想人格的塑造上,要让他们认识到个人的修养只有在对社会的积极贡献才能体现最大的价值。与外界的和谐状态更是要强调作为“君子”要懂得奉献,在进行自我完善的同时要时刻保持一腔纯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卫东.道德的形上学:牟宗三宋明理学三系说的形上根据[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9.

[2]粟志勇,蒋良富.新儒学伦理道德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4):71.

[3]荣梅. 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的基本现状、特点与趋势[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87-90.

[4]叶松庆,王良欢,荣梅.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现状、特点与趋向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3):102-109.

[5]叶松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11(5):39-50.

[6]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的道德观现状与教育2006-2010[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66.

[7]王泽应.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7.

[8]张帆.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19

[9]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走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7-215.

Inspirations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Ethics

[责任编辑李潜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5)01-0083-04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一般项目“当代未成年人道德观发展变化与引导对策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BZX080)。

作者简介:徐青青(1990-),女,安徽芜湖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on Contemporary Moral Education of Minors
XU Qing-qing1,3,YE Song-qing1,2,3,RONG Mei2,3
( 1.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2.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Youth,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ethics are generalized, which include inheritance, metaphysics, integration and individual introspective, etc.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moral development of minors is analyzed. Then, the inspirations of modern neo-Confucianism to moral education of minors are explor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thought of "harmonious virtuous Heaven and man" and firm moral beliefs education of minors, highlighting the human spirit and perfecting minors' humanity education, the target of "seeking the truth" to bring up minors' unyielding national spirit, the pursuit of "man of honor" to train minors' dedicative personality.

Key words:modern neo-Confucianism; ethics; minors; moral education; inspirations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未成年人
儒家“天命论”伦理思想的发展及其与佛、道的关系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实证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福乐智慧》中的和谐伦理思想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