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2015-12-17聂紫瑾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9
朱 莉,聂紫瑾,李 琳,杨 林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9)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并结合山区实际,提出了具有首都特色的“沟域经济”概念。北京沟域经济是以山区沟域为单元,以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等为发展基础,集生态涵养、旅游观光、经济发展和人文价值于一体,对沟域单元内部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建成产业融合且富有鲜明特色,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并通过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形成聚集规模,从而实现山区发展与农民致富[1-3]。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经过依赖资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两个阶段,目前已逐渐进入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4]。
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技术的扩散和渗透,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4],催生许多新产品与新服务,促进新参与者进入和开辟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就业增加和人力资本发展,是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5]。产业融合有助于调整山区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沟域经济高效发展,是北京山区沟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北京在沟域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都市特色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雁栖不夜谷、密云云蒙风情大道、门头沟妙峰山玫瑰谷、延庆百里画廊等一批成功范例[6]。笔者基于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产业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沟域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1 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及《山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使北京山区的生态功能定位得到了进一步明确。2001年北京山区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了传统、粗放、靠山吃山的经济发展模式。2008年《关于开展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试点的意见》发布,积极推动了各区县开展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涌现出了密云汤泉香谷、房山蒲洼沟域、怀柔栗花沟等一批沟域经济发展的新典型[7]。北京沟域经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截至2010年,北京山区有近70条沟域完成了或正在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17条具备一定规模的沟域[8]。通过对沟域内部资源的统一规划,建成了产业融合、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沟域产业带。往日闭塞的贫穷山沟得到了质的飞跃,由以往的“靠山吃山”的“贫穷山民”发展为“职业农民”,由以往“受限于山”的“穷山恶水”发展为利用现有山区资源,进行生态友好型建设的“靓山绿水”。
通过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北京山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08年,示范沟域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 000元以上。2009年,北京市投入了3.5亿元到沟域经济100多个项目建设中[8],涉及生态环境建设、休闲娱乐、农业产业园、民俗户改造等多方面内容,说明沟域产业融合促进沟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导市民休闲消费,带动山区农民致富。三次产业的融合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现代的观光休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山区沟域的生态涵养和产业友好型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破解山区沟域可持续发的难题,促进沟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产业龙头的有效带动,对沟域内相关产业进行了合理配置,对沟域自然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对村庄布局进行科学调整,将农业与观光休闲进行有效对接和融合;将山村农田转变为优美景观田,将农产品转变为文化休闲消费品,将产业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有效提升了山区沟域的景观价值和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有效提高了山区农民的职业素质。山区农民逐步从简单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逐步向农产品深加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制作和民俗接待等方向发展,收入大大增加,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更加文明,更加有效地使农民从传统的耕作经营为主转变为集生产加工管理为一体的职业农民。
目前沟域经济的发展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山水资源、人文资源、种植习惯、政府扶持、运营模式等特殊
性和多样性呈现出不同的沟域发展特征,主要划分为自然风光旅游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民俗文化展示模式[8-9]。姜翠红等[4]根据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又将沟域产业融合分为由传统产业链向后延伸的服务型产业融合和传统产业链向后延伸的生态型产业融合,前者包括了旅游服务带动模式和绿色工业主导模式,后者包括了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模式和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 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定位不足 沟域产业转型发展常存在规划布局方面的问题,缺乏统一的管理、引导和支持,在开发建设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能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逐步推进。山区沟域转型发展需要一套科学可行的规划,要更新理念,研究政策,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市场定位、品牌设计、生态承载、营销策略等方面统筹规划,对当地沟域休闲开发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包括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种植习惯、资源承载等,并制订可行的中远期发展规划。
2.2 同质化现象严重 山区村庄的经济发展随着交通限制的打破,早已走出了“闭门造车”的窘境,但山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山区发展模式同质化现象正在慢慢变得明显起来,多数沟域缺乏特色的主导产业。部分领导希望尽早出成绩,尽快有成效,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少有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市场调研不足,常常简单地模仿跟进,容易造成重复,不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主题,易造成科技含量不高、方向不清、竞争力不强、农业科普功能开发不足、千村一面,易陷入盲目开发、无序发展的恶性循环。
2.3 沟域资源无序利用 山区沟域山好景好,但资源有限,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了沟域的承载力,共有资源被过度使用和开发。一方面,当一个区域的水、空气、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共有资源被过度开发时,将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另一方面,道路等设施被过度使用,会造成沟域内人拥挤,车堵塞,甚至造成山区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沟域经济发展对于系统内共有的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10]。沟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必须立足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立足生态涵养发展的功能定位,立足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最大限度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规划设计沟域产业融合发展布局。
2.4 经营要素配置单一或不足 有些沟域利用自然景观,结合农业种植形成的大地景观,形成了天蓝、山青、水绿、地美的人间美景,但没有足够便利的交通,没有足量的停车位,没有民俗户数量和质量的保证,无法满足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最终造成去沟域休闲市民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消费不足,同时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给山区沟域留下的是垃圾。山区农民的需求也未得到满足,潜在的服务能力未得到开发,硬件设施未得到发展,增收渠道受到了限制,并且由于无序的开发造成了生存环境的破坏。
2.5 科技支撑不足 多数沟域休闲开发项目科技含量不足,农业种植景观单一、重复;观赏期集中、较短;不能很好地利用当地的坡地、梯田、林下、盆地以形成立体景观;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品种单一,农产品的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经营忙闲不一。主要原因是景观作物新品种缺乏,跟风种植现象严重;种植管理水平不高,重茬种植,病虫害发生严重,农药使用普遍;没有专业的技术设计支撑,景观单调;农产品深度开发需要的资金量较大,技术较高,经过深度加工的农产品销售需办的手续较复杂,影响了农产品的深度开发;由于山区沟域缺少设施种植的条件,气候条件又不如平原地区,造成了农产品的集中成熟。
2.6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沟域产业融合转型发展需要涉及种植、经营、管理、设计等多方面的综合技术支撑,而沟域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当地人,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专业基础普遍较差,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很多从业人员只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粗浅的认识就开始涉足,从业经验不足,服务意识淡薄,对沟域产业怎样转型融合发展认识不足,在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缺乏经验[11]。
2.7 市场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 多数从业人员对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解较为简单,即单纯的发展乡村旅游,没有从沟域的特点、发展目标、实施方式出发,进行整体策划,打包宣传,市场定位不准,市场竞争力不强。原因分析:一是主体定位不清,二是没有进行营销的理念或是不知如何进行营销,三是缺乏营销的专业人员,往往将搞一次活动就认为是在做市场营销,没有品牌意识,不能引入如“互联网+”的现代先进营销模式。
2.8 经营主体多样 沟域产业融合转型发展的实施主体多样,有的以政府为主体牵头,有的以合作社、园区、进驻企业为主体,有的则是以几个大户为主体。政府为主体的沟域产业融合转型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不可持续。政府不是经营的主体,只能引导和促进产业的发展。大户、园区为牵头主体的开发容易造成各为其利,目标分散,不能形成合力。目前有不少企业看中了山区沟域的自然资源,以占地为目的进驻开发,目的与目标不匹配,最终只能造成自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发展目标 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营造自然、独特、美丽、协调、多样的山区乡村生活。合理利用现有的山水资源,体现当地田园景观的自然,保护当地的农田、山地、河流、林网、村落的完整和连续,又要充分挖掘当地的乡土文化、民族文化,做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充分尊重科学自然,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形成山、水、林、田、园、路、村落多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沟域乡村景观格局。
3.2 发展定位要准 要立足实际,因沟制宜;要明确主题,理清方向;要找准目标,不可偏离;要科学规划,培育特色;要找准所需,选准途径;要集成政策、集中力量;要紧贴实际,突出生态;要科技支撑,合理实施;要打造品牌,提升素质;要融合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山野田园交融的天然沟域大公园。
3.3 先规划,后发展 沟域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前提,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在空间上,要打破镇村县行政区域的分割,以完整沟域为规划单元;在时间上,要突破领导任期的时间跨度,做到前瞻性和持续性,对沟域内的各项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形成准确的战略定位,明晰的发展思路,详尽的实施方案。
3.4 强基础,创特色 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既涉及自然,又涉及生态,更离不开社会。在大农业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发展格局中,山村沟域既是薄弱环节,又是保证城市发展的重要生态涵养区。打造品牌沟域,不仅要完善水、电、路基础设施,还要健全标识、公厕、停车场等公共配套设施,但目前山区公共服务设施仍比较滞后,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沟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沟域产业的建设中,应多打造诸如百里画廊、四季花海、珍珠山水等有影响力、有吸引力、有承载力的特色沟域,形成沟域产业融合转型发展的示范点。
3.5 攻难点,促转型 沟域产业整合转型发展要突破理念、视野、区域、模式的束缚,根据每条沟域自身的特色,按照既定目标,依据科技支撑,促成3个转型:变传统种养为现代体验,把农业产品的产出地转变为市民休闲旅游的购买点;融传统山水为景观亮点,把沟域自然风景转变为市民休闲旅游的观光点;转变传统村落为乡愁庭院,把农民宅院转变为市民休闲旅游的歇脚点。
3.6 形成品牌,产业融合促发展 沟域产业融合转型发展在当下,尤其在京津冀区域发展蓄势待发之际不容小觑,只有找准定位,合理规划,科技支撑,产业融合,生态友好,稳步推进,才能打造有亮点、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沟域,最终达到经营主体准确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农副产品特色化,生态环境友好化,山水田园景观化,生产经营职业化,收入渠道多元化,服务形象品牌化,运营管理科学化。
[1]史亚军,唐衡,黄映晖,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特征及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S1):45 -48.
[2]杨伟光.林农符合生态系统支撑首都沟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潮,2009(11):22-27.
[3]张义丰,贾大猛,谭杰,等.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J].地理学报,2009,64(10):1231 -1242.
[4]姜翠红,李红,陈俊红.北京沟域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104 -109.
[5]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6]张一帆,王爱玲.创意农业的渊源及现实中的创新业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3.
[7]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3-4.
[8]何忠伟,李昀,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10):105 -109.
[9]王有年.北京沟域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6.
[10]陈俊红,吴敬学.北京沟域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1(7):112 -116,120.
[11]范子文.北京休闲农业升级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