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整理运用
2015-12-17陈联旺
陈联旺
[摘要]目标即过程,分过程集合为总过程,分目标集合为总目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分目标(即分过程)可分解为:提取信息、放大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各个阶段目标,教与学的方式手段都应随阶段应变。
[关键词]提取整理运用信息历史教学过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92
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把“过程”归入“目标”范畴,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与传统的将“结果”作为教学“目标”并不冲突,而是其细化和发展。“过程”的本质是按逻辑程序将阶段性的“结果”逐次累积,而每一阶段性“结果”的产生都是实践的产物,因此这种“实践”也是“目标”的重要组成。分“结果”(分目标)的汇总为最终的“总结果”(总目标)。历史学习的总目标可分解于提取历史知识、整理历史知识、运用历史知识这三个阶段学程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阅读、概括、分析、运用的各种能力,最终完成高考中要求达到的历史学科能力。
一、学习的初级阶段——知识的提取
尽管现代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众多,但在校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规范地从历史教材中吸取。教材中一节课的容量是很大的,所以
要让学生学会从众多的内容中提取关键知识,毕竟提取学科知识信息是其他相关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
1.传达信息途径
教材以两种方式将其信息传达给学生:①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直接获取教材的原态信息;②教师作为媒介间接转达教材信息。后者是学生获取教材知识的主渠道。教师提取教材信息之后,不应将其直接“复制”给学习者,而是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改造原形,以较高的精确度、更大的感受度和更强的附着力作用于学生,提高源信息的被接受效率,充分发挥历史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放大信息手段
无论是传统法还是现代法,教师教学的重要原则就是改变原始信息原生态的呈现方式:①利用语音语言艺
术、肢体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来展示源信息。②将课本
知识的纯文本式改为图像式,抽象式改为具体式,静态式改为动态式,繁杂式改为简约式,零散式整合为系统式。③教师利用课外的相关材料来展示、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④优化教学手段:将呈现式改为发现式,陈述式改为启发式,单一传授式(口和笔)改为复合式(多媒体介入),给予式改为激思式,单向式改为互动式(如讨论式等等)。
例如教师在教学“蔚蓝色的希腊”这一子目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分小组讨论希腊当时的环境对希腊自身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的。大家讨论可以得出希腊地理环境独特对希腊形成宽松自由、平等互利、开放探索的政治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建立。这样一来,学生就明确了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
二、学习的中级阶段——知识的整理
如果说识记是往大脑这个仓库储存知识的话,那么接下来就要对这些储存体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整理是为“反提取”即运用做准备。整理可分微观化和宏观化两级进行,流程如下图:
1.微观化整理
结构化:科学家认识事物首先是将观察对象分解成多个部分进行细化剖析,从而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认识其结构。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已知的历史知识,也应采用这种思维方式,以避免机械简单地重复,进行微观解析,晓其方面,知其结构,识其属性。
精要化:将庞杂的历史知识点脱水浓缩,概括成要点,最小化知识单元,便于大脑存储和运用。
2.宏观化整理
系统:将相互联系的历史知识按因果关系串联,按并列关系并联,如同将汽车所有零部件连接起来,使一个个零散、无活力的部件组装成一部完整可行驶的汽车。
归类:历史知识按门类归并,如同图书馆将成千上万册的图书分类存放原理一样,使历史知识便于记忆,也使其更便于检索提取。
专题:把历史知识依专题重组,形成特殊类别的整合。专题不同于归类,在于它有着以论点为线索进行串点,因论点的变化而变化,含有初步运用的特征。
经过微观、宏观两化处理,历史的知识点有序化网络化结构化,在认知升级方面起如下作用:①降低记忆的难度,提高知识的有效度、精确度、牢固度。②使认知从吸纳向运用过渡。③使知识的外在性向内存化过渡。④使认知者的认识从表面向深入过渡。⑤使机械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
许多教师和学生不知如何才能做到对历史知识的有效运用(表现为识记住了历史知识但仍然无法解答题目),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进行较好的知识整理,在一个杂乱无章的仓库里寻找某个所需的东西其难度可想而知。
学生在学习“蔚蓝色的希腊”后,明确了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再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中国古代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比较,归纳出中国的大河文明适宜开展农业活动,治水等活动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最后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古希腊是海洋文明,适宜进行商业活动,而商业交易要求公平,这就倾向于民主政治。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知识孤立起来,要学会整理、融会贯通,尽量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
三、学习的高级阶段——知识的运用
学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上述两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是为运用这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识记并整理后的历史知识,其属性为外在客体知识,属于“物理反应”。之后若将其转变为思维活动的基本元素,其属性内化为主观经验,则属于“化学反应”。原生态的客体知识通常不能直接转化为主观经验,成为思维元素,运用在答题上。这如同没有煮熟的肉是很难入口的道理一样。由于运用阶段多以各种考题对学习者进行检测,而原生态客体知识仍然停留在陈述式阶段,前者为顺向思维,后者为逆向思维,其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运用起来则会困难重重。教学进入这一环节的重要任务就是将原始状态的陈述式知识(生肉)转变为问题式知识(熟肉)。促成历史知识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改变知识属性
将感性知识转变为理性知识。知识的理性化表现为:①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理解就是将新知识与认知个体的旧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理解又是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②透过历史现象揭示规律、本质,概括具体提升为概念。③能对历史现象进行评价和说明,生成个人观点,实现客体与主体相结合。④运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基本原理阐释各种历史现象。一般学生很难自己进入这一层面,必须依靠教师拉他一把,此时教师的个性化特质则起了“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作用。
2.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运用阶段应基本上以问题式来再现、过滤所有的陈述性历史知识。教师应借助练习这一平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进入实战阶段。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从阅读识记学习方法转变为练习探解方法。即变接受性学习为运用性、探究性学习。
4.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教师应通过解题点评,阐释深掘,或揭示思路方法,或横向同类扩展,或纵向逐点钻研,以点带面,以题带本,由练归书。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中以上这三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教师要在每一堂课中从提取知识到整理知识再到运用知识,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阶段目标,最终实现总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教学能力。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