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赡养意识和老年福利认知差异的实证分析
2015-12-16金英爱叶词润
金英爱 叶词润
[摘要]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将成为未来赡养老人的主体,他们的赡养观念势必影响养老事业的发展与走向。以203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比较和分析东西部大学生在赡养意识和老年社会福利认知方面的差异。认为政府应针对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文化理念差异,以及未来赡养主体对赡养方式的不同选择,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危机。
[关键词]东西部大学生;老年社会福利;赡养意识;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2-0113-04
一、引言
2013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中国已经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使得老年社会福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建立起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显得愈加紧迫,并成为学界和政府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从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学者对现阶段中国社会老龄化及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养老模式、经济能力、传统观念等方面,研究对象也停留在赡养双方、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上,较少对即将成为赡养人的群体的赡养意识进行研究,特别缺乏东西部赡养意识的比较分析研究;赡养因素分析也仅从养老模式、经济能力、传统观念等方面出发,缺乏对赡养人本身赡养方式和意识的探索。因此,本文尝试从大学生赡养意识出发,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以东西部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比较东西部大学生赡养意识和老年福利认识差异,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介入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见表1)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资料。其中,使用的调查工具有对老年人的认知态度和赡养意愿等量表。调查问卷包括社会人口学、与父母关系、与祖父母关系、对孝道的理解、对老年人的认知态度、社会福利政策满意度、赡养意愿等7个变量。其中对老年人的认知态度、赡养意愿变量的信度系数检测均达到0.60以上,表明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好。
(三)数据收集和资料分析
数据来源于2014年6月27日至7月3日对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主的东部大学生和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等西部大学生进行的个人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208份,回收率为99.05%。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达97.60%。其中,东部大学生109份(53.7%),西部大学生94份(46.3%)。经过筛选,剔除信息不全等问卷,对有效问卷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交叉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东西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家庭关系等变量的一般水平
从表2可以看出,东部大学生与西部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与父母亲密程度等方面比较接近。其中,生活满意度及与父母亲密程度均高于3.00的中间值,且对未来的态度乐观,与祖父母关系也较为融洽。
(二)东西部大学生赡养意识的一般趋势
社会经济水平、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东西部大学生的赡养意识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赡养意识是一种内部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对老年人问题的责任主体、孝道理解、老年人居住形态、老年人认知态度和赡养意愿等方面反映。
1.东西部大学生赡养意识的卡方检验
从表3可以看出,东西部大学生在老年人问题的责任主体(X2=1.41,P<0.01)方面存在差异,这表明东西部大学生在由谁赡养老人问题上存在差异。这与东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等老年社会福利有关,东部地区社会保障较为完善、养老事业发展较为迅速、政府对养老的支持力度较大,这些因素造成东部大学生与西部大学生对老年人问题的责任主体认识的差异。
东西部大学生在孝道理解(X2=10.04,P<0.001)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西部大学生在孝道理解上更趋于传统,因生活资料满足程度低而强调物质的追求,继而不愿增加父母的负担;东部大学生群体则更加看重与父母交流及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满足。
老年人居住形态方面,东西部大学生祖父母居住形态(X2=7.81,P<0.05)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老年人多为独居,西部地区老年人多和子女居住在—起。家庭结构的变迁与其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比例明显增加,从而形成了老年空巢家庭。
2.东西部大学生赡养意识差异的T检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在对老年人的认知态度方面,东西部平均值均高于3.00的中间值,没有明显差异。这表明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即使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的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大学生群体仍然弘扬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老年人的外显态度还是正向的。
在结婚后一定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方面,东西部大学生的均值均高于中间值,也无明显差异。表明现在的年轻人仍然比较重视亲情,婚后都愿意与父母生活,同享天伦之乐。
在如果父母没有能力生活,不管做多大的牺牲,儿女都要赡养他们(t=3.97,p<0.05)、赡养父母尽孝道是应该的(t=15.40,p<0.001)等方面,东西部大学生的回答均远远高于中间值,且差异明显。表明东西部大学生都愿意在成年之后回报父母,竭尽孝道。但是,东部大学生对孝道的认知水平低于西部大学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东部大学生赡养意识产生的冲击较大,而西部大学生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更深远。
(三)东西部大学生对养老机构的看法、老年福利的认知差异
从表5可以看出,在是否有必要增加养老机构问题上,东部大学生认为有必要的占56.0%,多于西部大学生;57.1%的西部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增加养老机构,多于东部大学生。社会化养老越来越成为东部地区人们选择的赡养方式,但西部地区仍然偏向于家庭养老,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在反对增加养老机构的理由方面,老年人本来就应该由子女赡养、去养老院养老会削弱子女的赡养意识成为东西部大学生的共识,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前两位。
在对老年福利政策的满意度方面,东西部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老年福利政策整体上感到满意。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我国的整体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提高。“十五”期间,西部各地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养老服务设施有所改进,较好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东西部大学生在解决老年人问题的责任主体认识方面差异显著。东部大学生更加强调国家在赡养老年人方面的责任,而忽略或者降低了家庭在赡养老年人方面的义务。针对这种状况,东部地区应该在保障老人权益、提高老年人福利的前提下,强调家庭对老年人的赡养,不仅仅为老年人提供物质需求、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医疗保健等,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构建起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
西部大学生则认为赡养老年人应该由家庭、个人负主要责任。由此,西部地区应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切实落实福利政策,以减轻西部地区赡养人的经济负担。同时,应加强老年社会福利政策的宣传,增强赡养人的权责意识,维护并争取赡养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东西部大学生在老年人与子女的居住形态选择方面差异明显。东部地区老年人多为独居,西部地区老年人多和子女同住。鉴于此,东部地区应发挥资金、基础设施上的优势,发展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机构为辅,社会广泛参与为补充的老年人赡养体系。西部地区则应该提升政府在养老方面的责任,自觉承担政府的职能,以减轻赡养人的赡养负担,提升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
第三,东西部大学生在孝道的理解、赡养意愿方面差异较大。东部大学生对孝道的理解较为现代,同时带来了东部大学生赡养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西部大学生较之于东部大学生对孝道的理解更趋传统,且赡养意愿更强烈。鉴于此,应该加强对东部大学生的个人和家庭责任意识教育,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宣传,弘扬中华美德。西部大学生应该理性认识新文化、新观念、新价值,摒其糟粕,取其精华,树立起正确的赡养意识、权责意识,承担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任。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区域间社会文化等原有特质日渐式微,东西部大学生尊老敬老意识的同质性较高。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文化理念差异,使得未来赡养主体的赡养意识和老年福利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尽可能考虑赡养人的需求,有效提出以赡养人观念和需求为基础的养老对策,应对老龄化趋势。对于东部地区,应适当增加养老机构数量,努力提高其服务质量,在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之间寻得平衡,健康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对于西部地区,则应该在鼓励家庭赡养的模式下,为家庭赡养提供应有的支持与协作,同时注重老年社会服务的多元化,力求政府工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