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陆海融合新时代

2015-12-16

群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连云港港口一带

回眸千年时光,秦朝方士徐福从连云港启航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航线,成就了历史镌刻在这里的生动印记。

铭记先辈嘱托,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将连云港定位为承担民族复兴的国际性大港,周恩来总理期待把它建成“与世界名港相媲美的现代化大港”。

顺应时代大潮,“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在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拉开序幕。港产城融合、东中西合作、东西双向开放,在连云港大地上谱写着陆海融合的时代华章。

战略驱动——拔头彩 鼓翼扬帆

肩负“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使命的连云港,率先建成启用中哈国际物流合作基地一期工程,拔到了“头彩”,并蓄势待发、丰羽添翼。

融入“一带一路”新战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是连云港振兴的关键所在、出路所在、希望所在。从历史看,圆梦大港正当时。从陇海兰新经济带的开发到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启动,从陆桥经济走廊到陆海统筹联动,诸多国家战略在连云港叠加,由此形成的开发开放效应从未像今天这样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陆地到海洋、由跨区域到跨国界,给连云港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从世界看,融合发展正当时。连云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向出海口,是海陆交汇的枢纽,愈益成为日韩货物过境运至中亚、中亚地区货物过境运至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口岸。地处新亚欧大陆桥产业带、亚太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十”字结点位置,融合发展的独特战略优势尽显。从连云港看,鼓翼扬帆正当时。走向海河联运、陆海联通,必须立足深水港口,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和淮海经济区,打造中西部地区国际化出海通道、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基地和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建成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为江苏各地融入全国大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起好带头作用。

增创“交汇点”新优势。海陆交汇,优势绽放。站在“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正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撑起港口梦。连云港是承载历史伟人建设东方大港梦想的地方,也是一方孕育神话、创造奇迹的热土。今天,连云港迎来了追梦、圆梦的历史性机遇,必须做好港口这篇大文章。加快实施“以港兴市”发展战略,推进“一体两翼”港口群和“T”型产业带布局,打造“一带一路”重要出海口和海上战略支点,完善综合集疏运体系,打响“连云港港”整体品牌。畅通大陆桥。在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通道中,无论从成本还是距离考量,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都是中亚国家的最佳“出海口”。连云港利用其沿海沿桥特殊区位优势,加强口岸便利化改革,实现区域通关无缝衔接,优化服务,完善监管,提高通关效率,将新亚欧大陆桥发展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过境运输和仓储物流的重要平台。牵手中西部。随着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促进东中西部、沿海和内地的联动发展,已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连云港抓住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机遇,在促进跨区域生产要素共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加强产业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合作模式,完善合作机制,正在为实现区域合作发展探索新路径。

激发“双向开放”新潜能。凝聚合力,潜能无限。连云港注重下好“西进东出”这盘棋,超前布局,灵巧落子,打开东西双向开放的通道。挺进“带”的纵深。长期以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联而不通、通而不畅,文化差异明显、贸易规则和标准不一、地缘政治风险偶有发生等问题,制约着区域经济向纵深发展。连云港提出在改善软环境上着力,在区域协同上发力,通过共同打造大陆桥国际班列品牌、联手打通海河联运航道网络等,消淤塞、通梗阻,使双向开放的道路更为畅通,从而释放更大潜能。拓展“路”的空间。针对陆海联运不够畅通、远洋航线航班偏少等问题,连云港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提升港口经营服务水平,发挥陆海双向通道功能,增加中韩、中日班轮,积极开辟至东南亚、澳洲、南美、中东的海运航线,不断扩大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覆盖面。提升“点”的层次。针对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亟待加强、产业层次和集约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开放平台对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带动作用不够充分等问题,连云港提出依托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三大载体,加强与内陆腹地和东中西亚的合作,共建园区和产业合作基地,放大“交汇点”的示范带动效应。

高点谋划——立门户 陆海联动

决策因时而动,规划因地制宜。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制高点,连云港在打造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和国际战略通道支点上谋篇布局,强化重要门户枢纽战略地位,掀开了海陆联动、东中西统筹发展新的一页。

大视野高端定位。大视野涵养大目标,大目标决定大格局。放眼全球谋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日本、俄罗斯、欧盟等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丝绸之路”战略,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机遇。连云港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的宏大构想、开放本质,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自己的机遇,在与沿线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科学规划。对接国家布局。坚持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指引,按照“致力‘五通、构建平台、创新机制、提质增效、增进合作”的总体要求,谋划把连云港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先导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海交汇枢纽、上合组织国家共用出海口、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自由贸易港区。立足港口作为。以港口为龙头、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谋划建设贸易投资便利、港口功能完善、海陆运输便捷、产业实力雄厚、城市开放包容、生态环境优越的“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战略支点,使以港口为核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作用充分发挥,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重大载体全面建成,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更加巩固。

大手笔五通汇流。连云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通”字上做足文章。互联互通。突出枢纽、强化通道、完善网络、构建体系,统筹港口、铁路、机场、公路、内河水运、客货枢纽场站建设,重点实施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工程等27项工程,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贸易畅通。发挥海陆交通枢纽和仓储物流服务优势,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建亚欧海陆联运、东中西合作交流平台。重点举办第二届“连博会”,强化招商推介,加快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建立服务大陆桥沿线国家大型国际数据中心,大力推进20项重点项目,构建东西双向开放贸易门户。政策沟通。围绕构建合作共赢发展高地,着力在政策沟通上求突破。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加快“类自贸区”管理模式推广,深化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巩固扩大“三互”和“三个一”试点成果,重点实施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信息平台、澳洲农产品进口展销中心等31项重点工程,充分释放政策的红利效应。货币流通。构建金融合作重要支撑,争取国家战略资金支持,推进中哈货币结算试点,复制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跨境人民币业务先行先试政策。发展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推动中国银行与港口集团深化合作,将连云港港口作为其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首家港口。民心相通。着力构建文化交流平台,挖掘连云港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独特优势,通过建立友好城市,举办各类丝路文化交流、学术交流论坛,“丝路行”专题巡演活动、摄影展,共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架起一座联通亚欧的民心桥梁。

大气魄改革突围。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体制难题,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现整体突破。在简政放权上发力。围绕“五张清单、一个平台”改革架构,通过实施“三四五工程”,即削减审批事项、削减审批环节、削减审批收费,实行前置审批联用、相关事项并联审批、园区前置审批联办、项目竣工联合验收,推进政务服务的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建设,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数量压缩到100项以内,一般项目基本建设审批时限控制在100个工作日以内,审批事项集中率达100%。在口岸改革上深化。推动连云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通关协作,抓好“信息互通、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口岸试点,健全与新亚欧大陆桥9省区及徐、淮、连、盐、宿苏北五市的口岸系统合作机制。强化电子口岸建设,将各相关管理部门业务纳入口岸“单一窗口”。简化进出境货物通关、转关和过境手续,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在外商投资体制改革上创新。开展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试点。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外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由前置改为后置,开展“直接登记制”试点。推动在现代物流、跨境旅游、金融、商贸等服务业领域逐步扩大开放,降低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股比、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打造更加便利的外商投资环境。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上探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市场监管的信息共享平台,开展企业年报网上申报工作,强化对市场主体“宽进严管”,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监管模式。

融合发展——贯东西 龙头昂起

俯看亚欧版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宛若一条横贯东西的长龙,在“一带一路”交汇点的连云港昂起了龙头,面向黄海,欲上青云。

拓展港产城融合新路径。港产城融合核心是整体联动、关键是要素融合。连云港着力打破港产城分割的局面,探索港产城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新路。以港聚产,促进转型升级。产因港而聚,港因产而兴。坚持以发展临港产业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在港产整体联动上发力,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港口群,“T”型产业带不断壮大。规划到2018年和2020年,临港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375亿元、1920亿元。近年来,在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三新一高”产业发展上形成了规模效应,其中装备制造业年产值超千亿元,全市百亿企业达5家。徐圩新区石化、精品钢、循环经济、重型装备、现代物流及能源储备五大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以产兴城,提升城市品质。产业支撑城市,城市依托产业。围绕产业分工布局与城市功能互补,加快国际性海港城市建设步伐。东部城区打造三大核心板块,建成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国际休闲中心和国际服务中心。突出“两翼城区”特色,徐圩新区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邻里中心,建成集行政、商务、休闲于一体的产业配套商务区;赣榆以柘汪为核心重点布局产业、中部发展旅游休闲、以青口为核心集中建设城区,建成江苏的北大门。以城促港,优化港口布局。城兴港兴,城港共荣。加快连云、赣榆、徐圩、灌河、前三岛五大港区优化布局,全面建成连云港区3个通用泊位、徐圩港区4个泊位,赣榆港区一期液体化工泊位、燕尾港区2个5万吨级泊位投入试运营,基本形成了“一体两翼”港口整体格局,实现了由货物吞吐港向要素集聚港、产业支撑港、综合服务港、绿色智能港的转型。

打造东中西合作新典范。随着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深入,连云港担当起打造东中西合作样板的使命。生态工业示范园引领。按照生态、低碳、循环、智能的发展要求,统筹规划和实施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产业循环发展样板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辐射区。2011年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以来,通过实施主导产业生态化改造、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升环境管理能力等72项重点工程,实现32项创建指标100%达标。现代生态智能港崛起。科学定位港口功能和开发建设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和智能港口建设。在深水筑港与港口智能化运营等方面,水下真空预压加固软土、LNG清洁能源应用、港口能源自动化监测与管理系统、港口智能化调度系统等11项国家863计划和行业先进科技成果,突破了多项国家重大关键技术,为打造国内领先的“高效绿色智能型”港口、引领带动全国港口建设技术进步发挥重要作用。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铺开。发挥海铁联运优势,重点发展以大宗物资为主的临港加工和枢纽转运型物流服务,建设集国际运输、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临港加工、交易及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建设的综合保税区、港口信息化平台、大通关信息平台、国际航运中心等19个现代物流服务功能平台,日益发挥出服务东中西合作的功能优势。

开创东西方共建新格局。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连云港率先承担起先行先试的使命,在东西方合作共建中起好步、带好头。让梦想成真,夯牢共建基础。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出海口建设,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示范的国际物流仓储基地拉开序幕。与立陶宛签订了共建海陆连网合作协议,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等合作共建国际矿产交易中心,中韩陆海联运列入全国试点;江苏首家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连云港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运行;启动“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区建设。这一系列重大国际合作,为东西双向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靴子落地,做实共建项目。以项目促成合作,以项目落实共建,是连云港推动共建的一大亮点。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项目一期工程运营良好,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第一个共建项目。中哈直达专列由原来10多天缩短为6天,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二期工程进入立项,三期工程完成调研,目前已与哈国铁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共用出海口建设,加强与日本、韩国的合作交流,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建设。让合作为媒,搭好共建平台。农业合作捷足先登。“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示范区在连云港落地开花,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挂牌运转。工业合作节节推进。加快江苏省与哈萨克斯坦东门经济特区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进度。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为乌兹别克斯坦设计了我国首套在海外建成的钾肥装置。服务业合作初显成效。东北亚和中亚国家资源集中采购平台等一批东西双向开发的服务平台相继建成运营。今年9月举办的第二届连博会共签约项目85个,总投资267亿元,并发起成立了30亿元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产业基金,彰显了港城“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

征程再启——壮思飞 开创未来

风物长宜放眼量。连云港的实践探索,融入了开放包容的理念,凝聚了赢得未来的力量。回首来路,再启征程,必须把握大逻辑,顺应大潮流,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华章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处理好大开放与大开发的关系。开发谱成基调,开放奏出和音。开放和开发是连云港的两只臂膀,张开双手,才能拥抱天下;握紧拳头,才能汇聚能量。对“内”开发要集聚“外”力。连云港的实践证明,开放是全球化时代营造繁荣的一大要义。只有借力“一带一路”带来的开放机遇,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放大向东开放优势,才能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在更广的空间获取更多更优的市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提高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对“外”开放要强化“内”功。连云港通过港口开发、产业开发、城市开发,为开放畅通了路径、奠定了基础,描绘出大开发服务大开放的生动图景。走向未来,从融入开放格局到寻求主动作为,创造更大的开放空间和开放效益,需要进一步强化“内功”的修炼。开放与开发的关系看似简单,但真正在实践中把两篇文章做实做好实属不易,既要有更大的智慧精心谋划,又要有更大的魄力科学推进。

处理好大联通与大共享的关系。互联互通巩固枢纽地位,共建共享拓展开放空间。互联互通为共建共享打通经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只有疏通经络、畅通血脉,“一带一路”才能活起来、动起来。只有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才有平台集思广益、有空间各施所长、有渠道成果共享。连云港深耕“五通”试验田,率先与哈萨克斯坦共建国际物流合作基地,既为“一带一路”建设探路,又在互联互通中扩大经贸交往、政策对接、人文互动以及政府和民间往来。共建共享为互联互通强健筋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地域广、发展潜力大、优势互补强。地处战略交汇点的连云港,挖掘优势互补的利益汇合点,构建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巩固与日韩新的港航物流合作,从陆上和海上疏通经脉,促进港口共用、园区共建、政策共享,强健连云港整体发展的筋骨。

处理好大项目与大载体的关系。大载体拉开框架,大项目撑起脊梁。载体是项目集聚的“强磁场”。项目引得进、办得好,关键是载体建得好。连云港重点建设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东中西合作示范区三大载体,全面提升园区功能,完善配套服务,让载体成为项目聚集的“强磁场”,破解大项目匮乏制约发展的难题。一个项目成就一个产业,越来越多的重特大项目投产运营,正成为连云港发展的“增长极”。项目是载体升级的“助推器”。项目因园区而来,园区因项目而兴。大项目的引进,壮大了园区规模,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的发展,倒逼园区功能完善、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实践证明,只有项目主体铺天盖地、项目集聚顶天立地、市场开发花红遍地、创新领域不留空地,才能打造园区经济高地,使园区品牌惊天动地。

处理好大文化与大融合的关系。合作走向纵深,必与文化共舞。新丝路与古丝路精神一脉相承,并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拓展了融合和开放的新内涵。文化助推融合新发展。“一带一路”带来的全面融合离不开经贸合作,更离不开文化交流。连云港发挥徐福文化和西游记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弥合“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增进了解、扩大认同、沟通民心,为合作共赢提供文化支撑。文化看似无形,实则力量无穷。只有以人文交流促进人心相通,才能夯实经贸往来的长远基础,为融合发展提供永续动力。融合谱出文化新交响。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一带一路”沿线分布着人类几大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源远流长、根基深厚。连云港尊重文化差异,讲求包容开放、兼收并蓄,使不同文明在交流和借鉴中实现再创造、再演化、再扩散,从而丰富了“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使其成为发展的新动力。连云港的魅力正是来自于这个城市所体现的融合的人文精神。

弄潮蓝海,百舸争流。一股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浪潮,在黄海之滨激荡。国家大战略的重托、“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使命,激励着连云港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以奋发昂扬的姿态,阔步迈进陆海融合的新时代!□

(调研组成员:苗成斌、尤展、袁文、陈伟龄、王婷、孙恺)责任编辑:袁 文

“精彩连云港”更多内容请访问群众网,网址www.qunzh.com。《群众》杂志微信、微博、APP,求是网等联袂推出,敬请关注。

猜你喜欢

连云港港口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港口上的笑脸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