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把握关键 找准定位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2015-12-16石泰峰
石泰峰
科技创造奇迹,创新撬动未来。去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用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切实把创新抓出成效。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摆到核心位置,是苏州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实现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然抉择。我们率先出台了《关于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意见》,制定了任务分工方案,把省、市提出的总体思路、战略任务、重点工作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功能区域,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今年以来,全市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喜人变化:一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额全省第一,占GDP比重提高到2.7%以上,上半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4347件,同比增长76.4%。1~8月,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9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44.8%。二是创新人才持续集聚,产业资本不断融合,截至上半年,全市共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87人,其中创业类人才107人,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各类创投机构270余家,管理资金规模880亿元,成为全国创业投资中心之一。三是载体建设持续推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苏州自主创新广场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苏州高新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运营,APEC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发展,中欧技术转移中心、德国史太白、以色列生恩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引进,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围绕纳米产业、医疗器械产业成功创建首批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苏州科技创新工作不少指标处在全国前列,但是名次靠前不等于创新能力就强,更不等于质量效益就好。比如,我们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数量不少,但地标式、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并不多;产学研合作项目很多,但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还不理想;在平台建设和政策扶持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本土创新型企业发展与北上广深等先进地区仍有不小差距,等等。当前,全球已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特别是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模式,必将对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颠覆性影响。我们必须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性趋势,紧紧抓住“十三五”发展这关键五年,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关键重点,全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苏州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一是在深化改革中增强创新动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全面推进科技管理、科技评价、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国内外创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出创新成果、有利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
二是在大众创业中释放创新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金鸡湖创业长廊、苏州创客峰汇等众创空间集群,完成首批新型孵化机构认定工作。积极学习借鉴北京中关村的车库咖啡、创业大街,广州的“创业夜市”,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先进地区先进平台的成功经验,完善优化创业服务,积极推动个人或民间机构创办新型创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创新创业规模。
三是在扩大开放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面向产业应用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千方百计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效益。通过科技(产学研)合作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外资研发机构等合作载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体系,促进优质创新资源与我市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切实提升开放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府、园区、企业、机构等各类主体职能定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高新区、工业园区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先导作用。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龙头引领作用,全力建设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服务经济为主体、以高端制造为基础、以优秀人才为支撑的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加快苏州高新区发展步伐,努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创新引领、人才集聚、生态优良的国际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坚持昆山高新区特色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科技生态新城和高端开放的创新经济体。推动开发区按照高新区的理念来转型创新发展,按照“一区一主导产业”的基本原则,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打造一批居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首位的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着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规模企业向创新型龙头企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对产业链的带动作用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促进苏州本土产业链整体升级。支持中小科技企业走专业化道路,努力成为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充分发挥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作为要素流动和成果转化的“核心中枢”作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叠加”,产业链、资金链、技术创新链“多重融合”,打通产学研用各方合作通道,突破创新成果进入生产生活“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壮大各类科技服务机构,鼓励服务模式创新,延展创新服务链条,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加大科技金融模式和产品创新力度,引导推动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体系,实现科技与金融两大要素的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作为市场秩序和创新环境的“守护者”作用。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简政放权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的乘法,“政府之手”主要抓宏观、抓前瞻、抓基础、抓重点、抓环境。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科技发展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促进科技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苏州创新创业精神,倡导包容创新、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新文化,广泛宣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创新理念,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