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运而生 乘势而上

2015-12-16陈万宁高玲山水

群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研究所研究院

陈万宁+高玲+山水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曾亲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视察。省产研院是一家什么样的单位,有哪些亮点,1年来有哪些进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该院进行了调研。

应运而生的新事物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一个新型科研组织,成立于2013年6月。当时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这样一个科研组织,是从国际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江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实需求、着眼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虽然连年在全国夺冠,但产业发展基本还处于中低端。建设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江苏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为了加速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特此兴建了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省产研院,以期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资源集聚的平台,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链接更多企业,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整合更多科技资源,集聚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一年后的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该院视察,并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这为省产研院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对省产研院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后,省委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来推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同时省政府也出台了进一步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创新十条政策措施,帮助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于是,省产研院全院上下紧紧抓住这次重大机遇,顺势而为:

——坚持一个方向。以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产业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以引领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创新为根本。

——突出两大功能。面向中小企业发展需求,提供技术研发支撑;面向产业转型发展需求,集中突破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

——引导三类资源。重点依托高校优势学科与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研发力量以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等优质科教人才资源,加强产业研发力量统筹布局,引导三类资源服务中小企业和产业创新发展。

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围绕“世界有影响、全国最前列”的建设目标,省产研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种好改革“试验田”,争当科技体制改革的先锋。

一是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聘任冶金及材料工程领域的专家刘庆为首位执行院长。刘庆院长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先后创办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易生科技有限公司等,牵头组建了重庆大学—PARC联合创新研究院。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军工“973”、“863”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

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探索具有国际水平、体现江苏特色的研发产业发展道路。吸引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到省产研院兼职,根据服务企业的合同科研绩效给予经费后补助,等等。通过这样的机制,一年合同科研到账达3.81亿元。

三是联手国家队,追求国际化。与中科院共建共赢,围绕江苏产业需求,启动海外研发机构建设计划,通过并购、自建或合作设立研究中心或研究所,集聚全国全球高端创新资源。通过一流研发平台、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打造一批集聚全球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的专业研究所,也就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专业苗圃”,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重大产业技术的产出地,通过衍生企业、孵化企业和服务企业,引领江苏的产业发展。

在建院不到两年半的时间里,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诸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今年,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初步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

机制创新的活标本

建院两年半特别是今年初以来,全院上下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关于创新的重要思想和指示要求,坚持面向企业创新需求,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整个内部运行机制焕然一新。

以“总院+专业研究所”为组织构架。灵活地与各类产学研主体共同建设研究所。研究所是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院18个产业技术研究所各具特色和水平,日益体现出标杆和示范作用。

推行“一所两制”。从中受益的膜科学技术研究所,由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力推科研成果产业化。造纸厂的制浆废水排放一直是造纸企业的难题,该所与南通能达水务公司合作开发了制浆造纸达标尾水的膜法零排放工艺包,建成国际首创的制浆废水零排放工程,造纸废水被成功转化为净化水、工业盐以及干泥等,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投资费用和运行成本不到原来排海工程的50%。该所还孵化出南京久盈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意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高新企业。

推行“合同科研”制。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促使80%以上的科研成果得到顺利转化。其精髓在于:财政对研究所不再按人员数量分配经费,而是用市场机制来配置科研资金;不再根据项目拨科研经费,改为根据研究所服务企业的合同科研绩效给予补助。新机制运行顺畅,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开展企业合同科研项目1600多项,服务企业超过5700家,合同科研到账收入超过3.8亿元。

实行项目经理制。设立项目经理,是省产研院重点实施四项改革中的关键一项,借鉴美国DARPA模式,面向全球遴选一流领军人才聘为项目经理,围绕我省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组织实施产业前瞻性重大集成创新项目,形成先发优势,以期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由“跟跑”向“并行”甚至“领跑”的华丽转身。曾得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的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技术研究所,围绕目前制约创新药物研制的关键瓶颈问题,重点研究解决转化医学与创新药物领域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正在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新药。

总之,在面向市场全新构架的一系列机制催化下,省产研院的良好创新生态已经蔚然而成。

产业发展的推进器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目的是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如今,可以说,这个目的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据统计,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现已形成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近20家专业研究所,实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超过1000项,合同科研额接近10亿元,累计衍生或孵化科技型企业近200家,注册资本约20亿元。

为了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进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省产研院新近相继举办了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和技术转移对接会。交易会有16项代表性强、带动作用大、社会经济效益好的技术转移项目现场签约,涉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共包含66件国家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奖、1项日内瓦发明特别金奖。对接会则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及意向1185项、技术服务合同金额5.15亿元,促成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

除此之外,该院还在苏、锡、常三市各布局了一盘科技与经济联姻的好棋。□

(作者分别系省广电网络公司记者和本刊记者) 责任编辑:汤建奎

猜你喜欢

研究所研究院
走进神秘的五十一研究所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睡眠研究所·Arch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未来研究所
百态研究所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简介
儿童研究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