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打开服务业的扩张管道

2015-12-16张锐

上海企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服务

张锐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9月底,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的目标。不过,与国外服务业占比动辄达70%甚至更高相比,我国服务业依然显得体量不够。不仅如此,我国大量的就业人群多集中在中低端服务行业,中高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群数量相比发达国家仍较少;同时,我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就成为了“十三五”规划的重头大戏。

观察国际趋势,服务业往往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演进而不断提档升级。在工业化初期,服务业以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题业态,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到了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旅游、娱乐等等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同时研发、设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服务业发展的主流。“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逐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增速将逐步放缓甚至下降,生产型制造开始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当是整个服务业棋盘上的最值得期待的看点。

与欧美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的70%相比,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只有15%左右。鉴于此,作为一个量化目标,我们建议国家“十三五”规划应明确将生产性服务占比提升至30%-40%。为此,需要进一步放开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将服务业领域的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来,为社会资本释放更大额腾挪空间;要通过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和健全价格机制等措施,创建生产性服务业聚集的平台,进而引导生产服务业在区域间形成合力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聚集发展。为了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须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特别是鼓励优势企业“裂变”专业优势,以流程再造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同时大力扶持发展产业调整基金、劳务猎头、技术风投和职业技术培训等服务型公司,鼓励和支持制造业企业通过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信息经济可以被视作“十三五”期间在服务业领域能够大展拳脚的一个新角色,为此,须重点推动云计算服务企业、大数据服务企业、3D应用服务企业等新IT阵容的成长与壮大。这些新型的服务业主体不仅可以成为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支持平台,还能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产品定制、认证认可、质量诚信提升等解决方案。它们最终在带动管理方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的同时,将极大地伸展整个服务业的价值空间。

分享经济无疑可视为“十三五”期间值得鼎力支持的服务业又一个全新业态。这种建立在对社会闲置资源开发利用并让参与者互利互惠的新经济业态不仅能够提高存量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而且能够遏制一、二产业产能扩张的冲动,并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扩大生态文明的张力。在国外,分享经济的典型代表是提供车辆服务的Uber和提供旅游租房服务的Airbnb,国内主要有提供车辆出行服务的滴滴快的和神舟租车,提供旅游短租服务的木鸟短租,提供创意设计、网站建设、文案策划的猪八戒网,以及智力资源共享的果壳网“在行”和大咖驾到等。由于分享经济自身具有延展性和投资成本较小等特点,未来极有可能向金融租赁、物流运输、教育培训、广告创意等领域大范围渗透,并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创业与经营的主流商业模式。不过,与全球分享经济已占GDP的0.1%相比,我国分享经济则刚刚起步,未来五年将有更广阔的伸展空间。

借助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从而壮大国内服务业也应当成为“十三五”期间的一个政策主基调。虽然过去五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均出现逐年递增态势,但服务贸易逆差却是一个长期未见逆转的事实。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提高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产品的出口和国际竞争力。可以期待的是,“十三五”期间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会加倍提速,人民币成为全球主流货币指日可待,由此所带动的中国国际金融服务能力将显著加强。另外,伴随着高铁、核电等高端装备走出去,中国的劳务、维修以及技术输出量也将明显放大;而在中韩、中澳以及中美投资协定达成之后,国外金融、证券、旅游、教育、医疗以及养老等服务也将迅速进入中国,成为拉动中国服务业的重要力量。

通过改善消费需求结构来刺激服务业的发展同样是“十三五”期间值得政策用力的一个重要点位。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已上升到58.4%,而且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还会形成新的消费成长力。这样,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扩大与引导居民消费来达到促升服务业的目的。如降低税费和完善基础设施,支持和规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绿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引导和鼓励旅游休闲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优化生活服务业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等。

基于农村服务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依然处于“短腿”状态的现实,除了配合城镇化的提速从而加强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以及金融与保险等传统业态的发展外,重点要策应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大力推进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即在发展农产品 加工业的同时,积极扶持农产品流通业和仓储业的建立与完善;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亟需优化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