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比较分析
2015-12-16容庆
容庆
据近期发布的2015制造业50强(以下简称制造业50强)和服务业50强(以下简称服务业50强)的2014年、2013年经营业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揭示上海大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发展的态势。
一、2015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主要经济指标包括经营规模、资产规模、集中度、经营绩效、纳税规模、就业、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营状况分析
1.从经营规模上看,制造业50强2014年营业收入20,010.99亿元,比2013年18,973.82亿元增长5.47%;制造业50经营规模增幅平稳,营收超过百亿的25家,其中,过千亿的有6家,前三强分别是上海汽车、宝钢、上海烟草,船舶、汽车、医药、轻工等行业表现抢眼。服务业50强2014年营业收入23,875.69亿元,比2013年21,043.29亿元增长13.46%,服务业仍然在营业规模上超过制造业,超过达19.31%,服务业依然速度强劲,维持了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营收过百亿的有30家,其中过千亿的有7家,前4名分别是交通银行、绿地控股、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证券行业进步较快。
2.从资产规模上看,制造业50强2014年资产规模为25309.70亿元,比2013年的20805.14亿元同比增长21.65%,资产总额超过百亿的企业有17家,其中过千亿的有8家;服务业50强2014年资产规模为149308.20亿元,比上年的133253.80亿元同比增长12.05%,资产总额过万亿的两家为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接近6.3万亿、5.2万亿。制造业50强的资产规模增幅较快,得益于海工、汽车、轻工等行业的经营环境回暖;而服务业50强的资产规模增幅超过20%,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从资产总量上看,因服务业的资产性质关系,服务业的资产总规模约为制造业的5.9倍(去年为5.8倍),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资产规模出现了双双快速增长。
3.从净利润上看,制造业50强2014年总净利润为897.78亿元,比2013年的1160.81亿元,同比增长-22.66%;服务业50强2014年总净利润为1725.66亿元,比2013年的1471.08亿元同比增长17.31%。制造业的利润表现为负增长颓势,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服务业50强虽然净利润上升幅度较快。服务业净利润为制造业净利润的1.9倍。
相关综合数据如下表1所示。
二、2015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经营绩效质量分析
(一)营收净利率分析
2014年上海制造业50强营收净利率(即:净利润/营业收入)为4.49%,同比上年的6.12%,减少1.63%;服务业50强的营收净利率为7.23%,同比上年的6.99%,微升0.24%。在“新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经济形式下,转型态势不改,增长模式开始转向中速乃至低速增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营业利润率的增幅均小幅回落。
(二)资产运用绩效分析
资产周转率方面,制造业50强总资产周转率(即:总营收/总资产)为79.06%,同比上年的91.20%下降12.14%;净资产周转率(即:总营收/净资产)为200.78%,同比上年的208.98%,下降8.20%。服务业50强总资产周转率为15.99%,同比上年的15.79%,微升0.2%;净资产周转率为113.41%,同比上年的81.71%,增长38.80%。在资产周转利用方面,服务业使用绩效基本上年持平,而制造业50强则继续回落,但回落幅度小幅收窄。
资产利润率方面,制造业50强总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总资产)为3.55%,同比上年的5.58%,下降2.03%;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净资产)为9.01%,同比上年的12.79%,下降3.78%。服务业50强总资产收益率为1.16%,同比上年的1.10%,微升0.06%;净资产收益率为8.20%,同比上年的5.71%,增长2.49%。在资产利用效益上,服务业50强虽然增幅不大,但优于制造业50强负向增长。
(三)用工效率分析
2014年上海制造业5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304.51万元,人均贡献净利润为13.66万元,人均纳税36.20万元。服务业5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93.91万元,人均贡献净利润为21.24万元,人均纳税14.78万元。从用工效率各项指标上看,制造业在人均营收及人均纳税上要好于服务业,而服务业在用工绩效上好于制造业,人均贡献利润好于制造业。同时,服务业在用工效率各项指标的成长性方面,均好于制造业。
从经营绩效来看,制造业50强的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服务业在各项指标均为正向,虽然持平或升幅不大,但在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表现应算不错,其中,服务业的净资产周转率同比更是增长38.80%。制造业50强在资产利用上相对服务业较为合理,在资产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上优于服务业50强,并且人均收益与人均纳税高于服务业,营收纳税率(即:纳税/营业收入)高于服务业,但人均净利小于服务业。服务业50强在人均利润指标上优于制造业50强,在资金杠杆方面运作比较好。
上述分析指标参数见下表2所示。
三、2015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主要反映企业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的分布结构。其中,CRn表示前n位企业在某项经济指标上占总体的占比。例如,当采用营业收入来测量时,CR5表示前5位企业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占比。本报告采用CR5、CR10 这二指标来衡量,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进行统计(见表3)。
根据表3中显示的结果,2014年制造业50强中前5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5分别达到了64.52%、77.09%、54.81%、83.81%、60.61%,净利润、纳税、就业三项指标呈进一步集中收敛的趋势明显,营业收入、总资产转向分散趋势,尤其总资产分散明显;而制造业50强中前10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10分别达到了84.90%、90.11%、75.73%、96.78%、79.84%,营业收入、总资产、从业人数呈分散趋势,尤其是总资产分散明显;而净利润与纳税呈收敛趋势,尤其是净利润收敛明显。总体而言,制造业50强前5强的产业集中度在净利润、纳税、就业方面收敛明显,而前10强的产业集中度总体保持集中。endprint
2014年服务业50强中前5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5分别为51.33%、77.18%、79.31%、62.33%、29.38%,同比上年,各项指标均呈分散趋势,尤其是总资产、纳税、就业三项指标分散明显;服务业50强中前10位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纳税额、从业人数的CR10分别为72.35%、80.99%、82.78%、73.81%、51.52%,同CR5指标一样,各项指标呈分散趋势,而且也是总资产、纳税、就业三项指标分散明显。说明服务业龙头企业在资产轻量化及减少用工的前提下,营收、盈利能力在加强。
通过CR5与CR10两项指标可以看出,上海制造业50强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影响,处于中游位次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资产收益比有明显改善,纳税能力增强,产业集中度偏向前五强集中;而服务业受上海发力发展服务业的政策环境驱动及良好的金融要素环境,同时,受资产轻量化及减少用工的影响,服务业产业集中度呈现不明显趋势。
四、2015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社会贡献与创新能力分析
从纳税来看,制造业50强2014年纳税总额2379.02亿,同比上年的2225.94亿增长6.88%;服务业50强2014年纳税总额1200.39亿,同比上年的1020.50亿增长17.63%。从税收增幅上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纳税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今年的服务业50强增幅较高。从纳税总量上看,制造业远高于服务业,是服务业的1.98倍,基本与去年持平。
从就业来看,制造业50强实现就业65.72万人,同比上年的64.76万人增长1.48%;服务业50强实现就业81.23万人,同比上年81.92万人下降了0.84%。在新经济、新常态的政策环境以及调结构的模式下,制造业的就业能力在下降,而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服务业在新增就业方面大幅增长。
从创新能力方面看,2014年制造业50强投入研发费用236.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8%,增幅为1.63%;服务业投入研发费用26.3亿,占营业收入的0.11%。制造业拥有专利26120件,其中发明专利5489件,分别同比上年增幅为7.53%、35.03%;另外,参与形成859项标准,其中国家行业标准818项、国际标准7项。服务业50强新增1228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39件,参与形成标准129项(其中国家行业标准128件、国际标准1件)。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大力加强了研发投入与科技创新,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增长幅度很大。尤其是制造业在开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技术成果较多。
五、2015上海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差异分析与发展建议
(一)差异性分析
影响2014年上海制造业50强和服务业50强发展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受制于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大的影响,以及去库存、调结构、用工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50强增速回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但受船舶海工装备转型升级、高端车旺销带动、棚户区改造等行业影响,船舶、汽车、电梯和输配电等高端制造发展较快,相关的龙头企业出现在50强之列;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电子商务、在线产业,以及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服务创新活跃,一些新兴服务企业也出现在50强之列,同时,受自贸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影响,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加强。总体而言,制造业50强是稳中有增,服务业继续向好快速发展。
(2)从制造业和服务业50强的历次排序还看,依靠国营经济、传统大企业、大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惯性仍然较强,其表现在进入50强的国企数量大幅增加,并且强者恒强。对制造业50强而言,推动快速增长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尚未实现真正转换,增速持续回落;而服务业受益于上海的“四个中心”政策、区位优势和发达的金融要素市场,以及自贸区的外溢效益和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增速大大高于制造业,并且继续高增长态势。
(3)在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的过程中,服务业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形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服务业50强的主要动力是金融、贸易、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受内外环境、自身结构、创新转化程度影响大,基于自身的内生创新动力和基于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传统产业还处于升级换代中。
(4)制造业50强的行业领域集中,产业结构刚性强,如汽车、钢铁、船舶等,基本上是一枝独大,同时,也存在传统拉动力疲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服务行业50强则是群龙并起,多个行业领域都有若干家企业进入50强,行业规模优势明显,行业结构态势向好,服务业50强的集中度相比制造业50强呈分散趋势。
综合来看,在经济运行新常态下,制造业部分指标出现波动是正常的,仍然在合理区间运行;而服务业则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由于制造业50强与服务业50强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这不仅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在区域乃至全球的综合竞争力,更将加速并推动着上海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二)发展建议
(1)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提高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步改变传统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服务格局,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控制、产品营销、企业管理等多个环节拓展价值链,形成一批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制造业企业;二是制定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指导意见,建立制造服务融合的专项基金,组建促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运营的各类平台,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活动,协助企业进行服务创新。三是加快发展金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设计咨询、商务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使制造业服务化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
(2)把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企业要着力塑造高成本时代制造业竞争新优势,把实施互联网战略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化装备产品与服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环节;二是开展智能工厂建设,促进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三是重视高端制造业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调动产学研各个部门加强对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加快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探索智能制造人才培育体系及有效的人才成长机制,促进上海高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3)加快推进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和环境建设。加快在创新人才发展、市场化投入、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方面的创新性设计与改革;聚焦重点区域和特色园区,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集聚区和特色基地;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扶持力度,加强创业孵化服务,积极运用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4)借助改革东风,加快资源整合,鼓励央企、民企与地方国企之间实施合并、兼并、重组,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实现企业快速成长,扶持更多的企业进入“百亿俱乐部”、“千亿俱乐部”;探索混合所有制的发展,进一步释放经济主体潜力。
(5)探索、扶持、布局服务型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建立面向未来新型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建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包括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产业与技术、智能制造系统等未来新兴产业,使上海更加具有引领产业发展方向、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
今年仍然是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一年,因此,更需要保持定力,激发活力,增强动力,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保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作者系上海电力学院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