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斟句酌 与文本深度对话

2015-12-16张广玄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

张广玄

摘要:不求自己能成为名师,但求学生喜欢我的课堂,能在我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语文学习。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我感觉到,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主动热情地学习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要营造富有吸引力的“场”,有趣的引言,精要的点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而又恰如其分的讲解,以及有必要的顺势拓展,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而要做到这一切,教师备课时的字斟句酌及对文本的深度对话,即对文本的充分解读是前提,是关键。

关键词:字斟句酌;与文本深度对话;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38-02

不求自己能成为名师,但求学生喜欢我的课堂,能在我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爱上语文学习。为了很好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常常会一次又一次地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以及名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及教学策略,然后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反思中,我感觉到,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课、主动热情地学习语文,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要营造富有吸引力的“场”,有趣的引言、精要的点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而又恰如其分的讲解以及有必要的顺势拓展、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而要做到这一切,教師备课时的字斟句酌及对文本的深度对话,即对文本的充分解读是前提、是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是啊,阅读教学承载了很多任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运用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潜心钻研,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确保每一节课都有所得。

教师对教材潜心钻研的过程,其实就是细读文本、钻研文本的过程。我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字斟句酌,与文本深度对话”的思考。

一、教师要想备好课、上好课,必须充分把握教材,做到字斟句酌,与文本深度对话

解读教材是语文教师非常重要的一种基本功。借窦桂梅老师的话就是:对教材把握的准确程度,之于语文老师,好比“望闻问切”之于一名医生。所以,我们不能浮于世事,而应当潜下心来琢磨文本、挖掘内涵,逐字逐句地触摸文字,感受语言的冷暖,体味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用自己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的字词句段甚至是标点修辞上的独特之处,并将自己解读到的关键点变成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的着眼点。怎样才能取得这种效果呢?

1.反复琢磨,揣摩文意。俗话说“诗读百遍,其义自现”。文也一样,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反复琢磨,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才能根据单元专题、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细细推敲最有价值的问题、最适合的切入点,以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教学《詹天佑》一文前,我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材,一遍又一遍地斟酌该以什么作为切入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纲举目张。经过反复琢磨,我敲定了以詹天佑的“爱国”牵出“杰出”,以爱国思想的反复回环、层层叩击,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体会文字的魅力。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思想活动“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逐层深入体会,并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体会詹天佑面临的种种困难,以及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决心。学生在探究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他不仅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更有杰出的才能。课堂在层层深入、步步回环的朗读、默思、感悟中得到了升华。

2.字词推敲,挖掘深意。《唯一的听众》记叙的是“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晚会上成功演奏的事。课文有两条很明显的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备课时,我查阅了一些教学设计,都是紧扣先抑后扬的写作特点展开教学的。我想,还有没有更好的途径能让学生既能体会到老教授的美德,又能感悟我对老教授的感激敬仰之情呢?能从“我”对拉小提琴的热爱入手吗?会偏离教学目标吗?我仔细研读课文,发现课文只有一处直接表达了我对拉小提琴的爱好,就是末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而实际上,只要认真地阅读,就不难发现课文有很多地方都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拉小提琴的热爱及努力追求。虽然家人的评价让“我”感到十分沮丧,但“我”没有放弃,而当“我”发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时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溢于言表。课文是这样写的:“一天清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理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区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想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这段文字有非常强烈的画面感,美的情景、美的姿态、美的心境,如诗的语言、画的意境,凸显的是“我”对拉小提琴的热爱与追求。写“我”孜孜以求的还有这样的句子:“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我站得很直,两臂累的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我”的进步与成功,不仅有老妇人无私的帮助与鼓励,让“我”充满信心、满怀感激,更有“我”自己为执着的追求而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读着这些语句,心中油然而生“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感慨。我就是这样咬文嚼字、推敲词句的。

文章重点表现的是唯一的听众“聋子”老妇人,作者着重描写了她平静的神情和诗一般的语言给“我”的巨大鼓舞。文章对她的描写着墨不多,可谓惜墨如金,只用一个词“平静”描写了她的神态,但就在这看似简单的词里却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不仅有对“我”的关切鼓励,有为“我”的琴技取得点滴进步的高兴,还有对“我”更高的要求与期望。在专修音乐的妹妹说穿真相以前,“我”深信老妇人就是个聋子,因为“我”每天练琴时她总是而且只是那么平静地看着“我”,从来没有因为“我”的琴声而产生别样的表情,她的平静让“我”深信她耳朵的确听不到声音。一个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乐团首席小提琴手竟然佯装聋子坚持每天清晨到小树林里做“我”唯一的听众,为“我”扬起希望的风帆,给了“我”刻苦追求的勇气和力量。这位德艺双馨的老妇人的形象暮然矗立于天地之间,高大、令人钦佩!

对文本的字斟句酌,能让我在课堂上很好地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感悟人物心境及精神,让学生的思维徜徉在高尚的情操里,真正入情入境地享受阅读。

二、指导学生字斟句酌,与文本深度对话,是提高学生感悟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师课前的深度阅读是为了课堂上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研究、琢磨语言,感受文字的美妙与魅力。

1.结合具体语境,推敲词义。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追悼会”这一片段,“追悼”是个新词,为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词义,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叙写追悼场面的具体词句来多读几遍,从而让他们了解“追悼”的具体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阅读链接的内容《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巴金),加深对“追悼”场面的感受及词义的理解,让学生如临其境,不仅对“追悼”有了深入的认识,还感受到鲁迅先生倍受世人敬仰与爱戴的情怀。可见在这样具体的语境中咬文嚼字、体会词语内涵的方法远比查阅工具书理解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2.想象描写画面,丰富词义。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最为基础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如何让学生对词语理解有具象的意义,不能仅仅靠查词典或是简单进行字面上的解释,而是要启发想象,懂得联系生活实际,让词语的内涵丰满而具体。

我还是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为例。“救助车夫”这则故事,作者用“饱经风霜”描写车夫,单纯从字面上理解,学生都知道是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仅仅是停留于此,学生对人物处境、社会环境的理解还是很肤浅,所以我激发学生拓展想象、深入感悟,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呢?学生认真思索,说,“车夫面黄肌瘦,两个颧骨处干枯龟裂,额头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皱纹都能构成好几个‘川字了”……我再追问:他可能经历过哪些磨难呢?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想象描述,具体形象。从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知道,他们不仅真正理解了词语意思,而且还以丰富、形象、准确的想象进一步充实了“饱经风霜”的内涵,词语在学生的脑海里活了起来。这简单的文字符号已经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可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这样引领学生字斟句酌,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为他们能准确、规范地使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理解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必须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享受思维碰撞与心灵交流的阅读之旅。教学前的备课,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字斟句酌、与文本深度对话,才有可能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胸有成竹、随机应变,让课堂灵动而高效。课堂教学中,同样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潜能,让学生掌握精读细究的方法,揣摩感受文本的意蕴及内涵,并能学以致用,形成终身受用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这正是语文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应拒绝“伪问题讨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