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德育工作中的教育艺术
2015-12-16
大学毕业至今,我已有12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在此期间,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那些个性独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校生源较差,问题学生较多。刚开始,缺乏工作经验的我,经常因为部分学生屡次违纪,成绩较差而焦躁、发脾气,甚至会严厉地批评学生,可效果不佳。后来,我试着改变了教育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积累了一些成功的德育工作案例,也获得了一些人生感悟。
感悟一:赏识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我校2012届高三一班的胡X同学考上了二本,他在刚接到录取通知时带着异常激动和兴奋的心情第一个打电话告诉了我。也许对那些班中名列前茅的佼佼者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连专科也怕考不上的他来说简直就是坎坷人生的一次“逆袭”。
刚上高三,我们班的科任老师就不断找我,要求尽快让该同学回家待考,原因是他上课经常捣乱,影响整个班……对此我很无奈。如果让该生回家待考是对该生的一种不负责任。可是,我对该同学的玩虐异常确实是束手无策。从高二到高三,该生一直都是:上课不听,学习无兴趣,懒惰,打瞌睡。为此,科任老师几乎完全放弃了,很少关注他。他自己丧失了进取心与自信心,成绩越来越差,最终沦为一名成绩、品行双后进生。
后来,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经常小声哼歌,这让我对付该生有了办法。我又及时召开班委会,调查了解情况。团支书很惊讶地说:“王老师,你怎么知道的,他可爱唱歌了,而且唱得挺好,就是咱班任何活动他都不参加……”经过再三思索,我终于知道了问题所在,决定对该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组织元旦晚会时,我鼓励他参加了好几个节目,效果很不错。之后,我及时与他又进行了一次长谈,他笑着说:“王老师,从小到大,没有一个老师认为我是一个好孩子,就你相信我,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自此,他的心态变好了,求知欲强了,行为习惯改变了,最终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次成功的教育经历,使我认识到:用爱去温暖、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说服、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任何后进生都是可以转化的。
感悟二:关爱唤醒学生人性情感
张X,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父母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有一个小妹妹,奶奶帮带着。他做了腰间盘突出手术,不能久坐,我给他安排了一个前排靠边的位置,既方便他站着听讲,也不会影响到后面同学。分配各种贫困补助指标时,我也经常照顾他,还不时地用自己的钱接济他。课间活动时间经常与他谈心,沟通,给他心理安慰与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生终于在学习上进步了,成绩有所提高,人际关系也处理好了,性格开朗了许多,最终以理想的成绩考进了西安某大学。刚刚过去的教师节,他给我发来了祝福短信,我作为班主任,心里真的很开心。
我坚信:以爱为本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感化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无形之中,而且会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
感悟三:宽容促使学生自我教育
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无需成本就能创造出许多价值。当学生上课捣乱时,我会送给他们一个温暖而暗示的微笑;看到他们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不理想,我在课后私下与他们沟通,想办法去改变他们。实践证明,这种温和的教育方式比训斥一番效果要好得多,因为适当的宽容能为学生改正错误建构一个温馨的氛围,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是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友善和尊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理念更容易激发学生“内省”的潜力,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所以宽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具有无声的教育效果。
我班一名考入大学的学生来信评价我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给我最大的回报,也带给我最大的幸福。在教育教学中,我本着少惩罚、多肯定,少质问、多鼓励,少训斥、多交谈的原则,进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让学生在健康快乐中成长、成才。
时光荏苒,一转眼的工夫,我跨入教师这个职业已经十年了。回顾这十年的工作真是忙碌而又充实,在这段时间里,我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我无悔,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自豪,并为纷繁而有成就的班主任工作而自豪,我愿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