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2015-12-16黄占华刘守新

森林工程 2015年5期
关键词:林产本科生化工

黄占华,刘守新,李 伟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40)

1 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现状

创新是一个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1-4]。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严峻挑战[5-6]。美国、德国和日本等诸多发达国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7-8],在很多世界知名大学中都建立了创新人才教育体系,倡导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小学开始[9-10]。在国内,近十年来,很多高校先后建立了实训基地、工程培训中心等新型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基地,从教学、实践以及实验研究等多方面探索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11-12]。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东北林业大学每年都会针对于本科生设立多项创新项目、科研训练项目以及创业项目,为本科生搭建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查阅文献、阅读文献以及整理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促进自主创业[13-14]。自2008年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支持计划”实施以来,林产化工专业共获本科生创新项目54项,如图1所示,其中国家级20项,参与人数88人,占总人数的26.2%;校级10项,参与人数45人,占总人数的13.4%;院校共建24项,参与人数108人,占总人数的32.1%。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如图2所示。共发表论文68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1篇,EI论文27篇。申请发明专利2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7项,实审中的发明专利12项。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本专业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数量日渐增多,学生在参与创新项目的过程中个人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本文旨在探讨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创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设性意见,以便推进东北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卓越人才计划的顺利实施。

图1 2009~2014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创新项目立项数Fig.1 Number of innovative projects in the major of CPFP from 2009 to 2014

图2 2010~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获得科研成果情况Fig.2 Resul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major of CPFP from 2010 to 2013

2 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创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东北林业大学现行对本科生创新项目的要求是以大二的学生为主,以团队形式进行申报。每个团队约4~5人,每一年的4月份开始进行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申报,项目分为国家级、校级、院校共建以及科研训练项目等不同等级。项目的执行期限为一年,每年的9、10月份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隔年的4月份进行项目的结题答辩工作。在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创新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创新实验项目,会使学生参与创新实验项目的时间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但也有一问题难以避免,如团队中成员意见不统一,分工不明确,对实验任务互相推诿等。导致学生在初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申请,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学生逐渐出现消极态度,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生很少参与创新项目的立题过程。立题的过程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和专业研究内容的过程。目前,很多创新团队在申报创新项目时,一般是由指导教师指定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由学生去参阅资料,然后制定具体实验方案和实验进度安排,很多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在申报项目时还对项目要做的内容很模糊。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立题过程中没有学生的参与,更没有学生的想法在里面,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不仅要体现在实验内容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立题的新颖。

(3)创新项目执行时间短,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规定创新项目的执行期为一年,对于一些实验内容来说,一年时间过于短暂,本科生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学习任务很重,能够挤出参与创新项目实验的时间很有限,很多实验需要占用学生的假期时间。而且,对于一些实验项目来说,如果进程中不够顺利,往往在项目内容仅完成了一半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结题工作,这样严重影响了实验进程和创新项目的完成质量。创新项目内容完成不理想,导致有好的数据但是实验内容不完整,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也不能申请发明专利,成果转化就更无从谈起了。另外,由于项目执行时间为一年,发表文章,从投出文章到收录的时间有的就已经在一年以上,而且完成项目之后的学生到了大三下学期,会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如考研或找工作,致使学生对后期创新项目的跟进缺少积极性。这一点严重影响了创新项目的成果数量、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也局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空间。

3 建议

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创新项目都是以化学实验为主,针对于林产化工专业的专业特点,对本专业创新项目的具体实施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改进建议:

(1)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本科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开始,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对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内容、研究进展、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述。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逐渐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学习整理和阅读文献,为创新项目的立题做准备。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兴趣培养,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进行创新项目的立题工作,在对专业研究内容的了解以及团队成员的个人兴趣基础上,创新项目团队自行立题,并对该立题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做出可行性报告,该部分可以与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内容相结合,作为实践内容的一部分。针对于每位专业教师研究方向的不同,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就可以与专业教师进行接洽,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命题,首先由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研究命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等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和总结,然后与指导教师进行探讨,讨论研究并探讨将要申报的创新项目立题及内容的可行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延长创新项目执行的时间。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创新项目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也为了提高创新项目的完成质量以及有利于创新项目成果的发表,应针对于不同的项目情况,在申报时,可将执行时间设定为2年,而并不叫做项目的超期和延期。

(4)将创新项目与本科毕业论文融合。现行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本科创新项目与本科毕业论文内容是分离的,这种分离的情况,致使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阶段需要开始一个新的研究内容,且学生进入毕业论文的时间约在每年的12月份,对于林产化工专业的专业特点,在学生着手毕业论文时,创新项目的收尾工作还没有结束,这个时期恰好也是学生忙于考研或者找工作的时间,这样就导致学生时间很紧张,压力很大。如果将本科创新项目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以及有利于创新项目的完成。

(5)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多种形式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题时,成果可以多样化,不仅局限在文章、专利等方面。目前,林产化工专业对学生创新项目的结题,主要通过项目组所发表文章、申请发明专利等情况来进行效果评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即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研究实验,同时还要将实验结果总结发表,这对于本身就有学习任务的本科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由于结题任务的牵制,会导致学生急功近利,当学生实验与文献结果不符时,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修改和进行重复性实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6)重视后续研究,为有前景的创新项目提供支撑。对于耗时长、有前景的创新项目,应重视后续的投入,为创新项目的成熟研究成果向自主知识产权申报以及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技术支撑。

[1]周步昆,朱晓丹,周 萍,等.大学生参与校园创新项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81-85.

[2]刘继龙,王 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252.

[3]彭顺金,周 怡,李 新,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其创新能力培养对策[J].科教导刊,2013(6):7-10.

[4]周晓梅,刘越华.大学生创新基金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1):94-96.

[5]于洪杰,任 峰,王 星.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3):26.

[6]刘继龙,王 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252.

[7]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5):102-105.

[8]任喜峰.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7):79-80.

[9]李文星,陈薇.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与机制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97-101.

[10]李存金.以创新思维促进高等院校创新教育改革[J].高教论坛,2013(2):19-21.

[11]杨振海.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基于浙江省高校的调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81-84.

[12]周新年,邱荣祖,张正雄,等.森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与实践[J].森林工程,2013,29(6):171-175.

[13]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等.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5.

[14]李永亮.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101-104.

猜你喜欢

林产本科生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