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5-12-16李建芳
李建芳
(福建省三明市第五医院365000)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这种疾病和其他疾病相比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常规药物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再加上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1]。为了探讨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32.1 ~78.3)岁,平均年龄为(55.7 ±3.1)岁;对照组有患者30 例,男17 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3.20 ~76.1)岁,平均年龄为(57.4±1.3)岁。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告知患者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加强患者药物、饮食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实验组联合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发病后内心不免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部分患者一时难以适应。因此,护士应分析掌握患者心理,给予提供相关疾病、治疗及预后可靠信息,关心、尊重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并鼓励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克服焦躁、悲观情绪,激发其对生活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康复。(2)肢体功能锻练及ADL指导。康复护理过程中,护士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重视患侧刺激,保持良肢位。对瘫痪的患者可早期进行按摩及被动功能训练,同时指导主动运动,由健侧肢体带动患肢活动,促进自主运动。在进行功能锻炼的过程中穿插日常生活能力训练。(3)语言、吞咽功能恢复训练。对于语言和吞咽后遗症者,应该尽早进行语言的训练和吞咽功能锻炼,由简至繁,循序渐进,教会患者正确的发音和吞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
1.3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能够自理;好转:患者肢体功能部分得到恢复,生活尚不能完全自理;无效: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或需要卧床及致残
1.4 统计学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对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这种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护理模式中的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ADL指导和语言功能及吞咽功能训练等实施,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并与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管理,促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患者通过对脑卒中后遗症的认识,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最后,在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语言、吞咽功能指导,更大程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发挥不同护理功能的优势,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1]石国凤,杨硕,吴雁,等.情志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9~150.
[2]周红艳,张少茹,卢丹丹,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74~1675.
[3]黄亚萍.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