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2015-12-16钱丽军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分界包膜良性

钱丽军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大义卫生院放射科215557)

由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不同,直接决定治疗方式的巨大差异。因此,对甲状腺结节的早期诊断及病理性质判断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为超声,CT和MRI等检查,然而超声对鉴别结节的良恶性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不理想。因此,临床上寻找一种理想的影像学方法来鉴别甲状腺的良恶性性质十分必要[1]。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CT和MRI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5例(共有120个结节)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68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为(47.3 ±8.9)岁,结节大小 0.31 ~4.45cm,平均病程(1.6±0.7)cm;术前均予常规超声、CT和MRI等检查,术后行病理检查,其中良性结节88个,恶性结节32个。良性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性腺瘤,恶性结节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实验。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1) CT 检查: 选用美国GE LightSpeed 16 排螺旋CT 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颈部过伸位,扫描范围从下颌角水平至胸骨入口,包括所有甲状腺组织,平扫后增强扫描,层厚2.5 mm,层距2.5 mm。(2) MRI 检查: 选用为美国GE Signa Infinity EchoSpeed 1.5T MRI 进行扫描。患者检查时取仰卧位,均行甲状腺横断面及冠状位进行扫描,线圈层距1mm,层厚4mm。

1.2.2 图像分析应该由3名有经验的CT和MRI诊断医师独立对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图像分析包括: 结节形态、大小、均匀度、强化程度及钙化等。

1.3 统计学方法用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以±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ROC 曲线,并分别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和敏感性及特异性。

2 结果

2.1 CT图像表现 32个恶性结节中,CT诊断恶性结节25个,良性结节7个。88个良性结节中,CT诊断恶性结节8个,良性结节80个。良性结节表现为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内见密度不均的低密度结节,外形不规则,实性结节中度强化,边缘可见厚薄不均强化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恶性结节表现为低密度结节,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坏死区,伴有钙化,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细沙粒状钙化、混合性钙化及囊内壁钙化性结节,甲状腺周围组织器官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

2.2 MRI图像表现32个恶性结节中,MRI诊断恶性结节22个,良性结节10个。88个良性结节中,MRI诊断恶性结节5个,良性结节83个。良性结节表现为形常为圆形、椭圆形,部分病灶边缘清晰、光整,与邻近甲状腺分界清楚,部分病灶边缘欠规整而与邻近甲状腺分界不清楚。病灶在Tl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病灶的信号强度不均匀。增大的淋巴结在T2WI上呈高信号。恶性结节表现为形常为不规则形及分叶状,病变边缘模糊,与邻近正常甲状腺分界不清,肿大的淋巴结在T2WI上呈高信号。

2.3 CT、MRI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CT和MR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性分别为83.13%、69.73%,CT的灵敏性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32%、77.85%;MR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74%、82.59%,MR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ROC曲线)

3 讨论

3.1 甲状腺良性结节在CT图像中多表现为形态规则的不均匀低密度结节,边缘清楚,大多可见完整低密度包膜影及囊变影。甲状腺恶性结节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内部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内有不规则坏死区,伴有钙化,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可见细沙粒状钙化、混合性钙化及囊内壁钙化性结节,甲状腺周围组织器官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需要指出的是,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均可出现钙化,一般认为钙化形态较钙化率更具鉴别意义,有报道称细砂粒样钙化以甲状腺癌多见,蛋壳样钙化多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2]。另外,CT增强扫描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实性部分均可见强化,囊变区不强化,结节周围常有完整的强化环。而恶性结节由于是浸润生长,结节周围的假包膜破坏可形成断续的强化环,即“强化残圈征”,当结节生长完全穿透包膜时可出现“蟹足状强化”。因此,研究认为“强化残圈征”及“蟹足状强化”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点之一[3]。本研究结果显示CT对良恶性结节有较好的检查率和诊断价值,笔者认为CT在对甲状腺结节的形态是否规则、边缘是否清晰可较准确的显示出来,可作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指征。CT增强扫描后出现的典型征象如强化残圈征及蟹足样强化是恶性结节的特征性表现。但是,囊变和密度均匀与否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相对有限,另外,良恶性结节都可出现钙化,只有出现细沙粒状钙化、囊内壁钙化性结节等典型征象时,才可较为容易的区分出良恶性结节。此外,如果CT征象上出现甲状腺周围器官组织浸润、颈部淋巴结转移,可以肯定的认为属于恶性结节。

3.2 MRI可以从多方位、多层面显示病灶,了解甲状腺病变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相关情况。MRI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关键在于结节的形态、边缘以及相邻结构是否受到浸润。良性结节边缘一般较为清晰、规则,可见完整的包膜;恶性病变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增强后可表现为部分包膜缺失和不连续。良性病变与相邻的腺外结构分界清楚,增强后可见分界更清楚;恶性病变可侵犯邻近的腺体外结构。同时MRI对于软组织分辨能力高,血管在MRI上为流空低信号,这可区别血管与肿大的淋巴结,因此MRI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表明,MR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查率相对较高,但差于CT。笔者认为表现为孤立性结节、分叶状结节、结节周围假包膜不完整或者缺失,增强扫描肿块边缘轮廓线不连续,多考虑恶性结节。若出现局部组织的侵袭,颈部多发淋巴结的肿大通常可确定为恶性结节。但是,MRI信号特点很难做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征象。因为良恶性结节都可继发性囊变、出血、坏死、钙化等,导致MRI信号不均。

本研究结果显示,CT和MRI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都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率,并且在鉴别诊断中各具有优势,临床上如果二者联合诊断则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1]张忱,胡水平,于晶,等. 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J]. 中国医药导报,2014, 11( 29) : 76 ~ 78.

[2]陈富星,肖维华,胡燕标,等.甲状腺结节105例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10):696 ~698.

[3]兰勇,龙晚生,易兰,等.甲状腺单发结节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24(2):142~144.

猜你喜欢

分界包膜良性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刑法与民法之间的分界问题研究
肖碧源
10kV用户分界开关在定陶电网的应用分析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分界、循环和融合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