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的符号回归
——网络表情符号emoji在社交媒体爆红的因素分析
2015-12-16张美静
□张美静
人际传播的符号回归
——网络表情符号emoji在社交媒体爆红的因素分析
□张美静
网络时代,智能手机与社交软件的普及使网络表情成为网络人际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根据网络表情符号emoji在社交软件中的爆红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使用者的模仿及社会认同心理、传播效果的矛盾性与模糊性。在一般人来看,网络表情符号是高科技的新产物,有人甚至认为其引起的效应可能在网络上发展为一场代替文字的革命;但在研究人员看来,它更像是一种对原始的回归。
emoji;表情符号;人际交流;非言语传播
表情符号,也可以被称作符号表情、网络表情。随着“第五媒介”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网络表情也越来越成熟,近两年来层出不穷,不论是在形式还是图案上都使受众有了多样化的选择。网络表情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根据其形式可分为美式ASCII字符、日式颜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自定义图片等。
在互联网世界里,首个公认的网络表情被确定在1982年9月19日11时44分:美国匹兹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因为苦于无法甄别学校电子公告板(BBS的前身)上的信息是严肃的通知还是恶搞的玩笑,不得不建议讲笑话的人用-)和:-(这种简洁的标识来加以区分。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不论哪一种语言文字,清楚表达编码者意图的诉求与掌上的小屏幕所希望的简洁性之间都存在天然的矛盾。此外,社交软件所期待的即时回复诉求也与在手机上打出这些字词所需的时间耗费又构成另一对矛盾。而表情符号,恰好可以起到平衡这两种矛盾的作用。
孤立的“呵呵”二字很容易结束对话,但换成一个可爱动态的傻笑表情,显然更善意,更有利于交流的进行;而像网络视频聊天,虽然也可以即时传达感情思想,但由于太过真实,一方面失去了网络虚拟交际的朦胧感,另一方面也容易泄露沟通者的隐私。相比较而言,网络表情符号达到了同样好的交流效果,也让人更乐于接受。表情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受众可以创作出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也可以通过专业的软件来输出。“一个具有情感意义的网络符号是用几个简单的标点符号拼凑而成的,却带来了自身所独有的符号意义,俨然一个游戏般的创造仪式。这种赋予意义的创造游戏,以自我想象的无限空间,愉悦精神的强大动力刺激着网络大众。”
一、emoji的流行:忽如一夜春风来
近年来智能手机在我国移动通信领域方兴未艾,ios和安卓两大手机系统的普遍应用以及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的流行,使得网络表情成为网络人际交流(一对一或者群聊)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而当下全世界最火的网络表情,非emoji莫属:emoji第一次作为一种符号获得年度词汇的殊荣。根据GlobalLanguageMonitor的 《第15届英语使用调查报告》所提供的信息,emoji的心形图案被选为“2014年度单词”,每天使用频率过亿次。市面上各种emoji拖鞋、emoji套装、emoji枕头、emoji美甲更是大行其道,甚至有人尝试只吃emoji中所有的食物和饮料并得以生存。有人用emoji表情符号逐字翻译了整本《爱丽丝漫游奇境》,emoji一词也于2013年8月被收录于《牛津词典》在线版。
“绘文字”(emoji)一词来自日语,意为“图形文字”。人们在短信或推特里最常用到的绘文字大约有600种,它们都能在ios或安卓系统的手机内置字符里找到。emoji这个词来源于日本语里的绘(e=图片)文(mo=写)字(ji=字符),是一套起源于日本的12×12像素表情符号,在20世纪90年代由NTTDocomo公司的栗田穣崇(ShigetakaKurit)创作。emoji的设计最初是为了能在消息对话中,相较于传统的纯文字或者简单的表情,提供出更丰富的感情色彩,让对话不至于被曲解。它最初在日本流行,之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以一定标准写入了Unicode(是一种在计算机上使用的字符编码),在邮件、网页、手机和电脑操作系统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emoji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因为网络、短信这些通信工具虽然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感情色彩。面对面交流或打电话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神情、语气感受对方的情绪,而冷冰冰的短信、邮件、聊天信息虽然便捷,却容易造成误解。emoji既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面部表情和体态的模仿及再现,又是一种艺术化的创造,对于情绪和情感的表达细腻、夸张而又不失真实。emoji不同于一般的贴图或符号表情,简单性、多样性和拟物化使得它具有更强的可玩性,所以可使其传播广而快。
emoji和QQ表情或其他表情符号不同的是,它不光只有用来表达情绪的符号表情,还有如鲜花、建筑、人物等与现实世界对应关系的符号,从而构成了一种比较严谨的符号体系(见图1)。这让emoji超越了一般表情的表达能力,可以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更重要的是,相比起火星文来说,emoji更容易被不同背景的人所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emoji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言”。美国的《纽约客》杂志在2013年一篇名为Doyouspeakemoji(《你会说emoji语言吗?》)的文章就说明了emoji的通用性。2015年4月9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布ios8.3版本,进行了300多个表情符号的更新,而这些更新主要围绕着肤色、性别、国家等进行更新,以解决在不同地区人们面临的对emoji的争议和压力问题。此事让emoji从日本登上国际舞台,流行于全球,但也让emoji从另外一个角度成为一个富有争议的话题。
图1:emoji代表图标
不可否认的是,emoji表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符号,跨越语言障碍,建立起别样的沟通。可以说,在社交媒体的交流中已经离不开emoji等表情符号了,表情符号的用与不用、用什么、恰当不恰当都对表意产生不同效果。
二、表情符号爆红的三大因素
笔者对emoji在全世界范围的爆红总结出三大因素:传播技术、传播者(使用者)与传播效果。其中,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是基础,传播者的模仿及社会认同心理是核心,传播效果的双面矛盾性是其生命力所在。如图2所示,三个因素互相影响:传播技术为符号表情的诞生及应用提供了保障,并产生了相应的传播效果,而传播者的使用和传播效果反馈会进一步令传播技术做出改进 (如苹果公司新推出各色人种图标);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互相影响,不同符号的选择、使用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其中的要素又各有社会化的含义。
图2
(一)传播技术
1.网络化时代与社会媒体
以我国为例,网络的普及与高使用率从数据方面可见一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5年2月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即时通信服务作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伴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手机端也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趋势。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即时通信网民数为5.08亿,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1.2%。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已全面进入网络化时代与手机时代,这为网络表情的传播提供了生长的土壤与广阔的空间。
以微信、QQ、微博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兴起后,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再次以一种新的形式激活了人际传播。新形式的人际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在传播方式上有别于传统的人际交流。在面对面交流中,副语言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如穿着、体态、语气、音量、面部表情等。“一图胜千言”,新媒体时代是视觉时代,是读图时代。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可视化的信息显然更有效率。在跨文化情境中,不同的语言文字需要翻译并且不一定能准确及时,而图片或符号在多数情况下却可以突破信息传递中的语言障碍。也曾有学者提出“视觉语言更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的说法。网络表情符号以其简洁、有趣、通用为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在社会化媒体与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技术的影响
网络成为人类交流工具的同时也具备了一种虚拟现实心理空间的功能。“虚拟现实”的意义在于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思维空间和传统符号空间的内在突破和超越。随着人类不断运用符号来扩大和超越现实世界的边界,他们的思维与视野也在不断地扩展。符号化思维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它赋予了人类一种新的能力,一种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正是在这种能力的运用中,人类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化世界。虚拟现实使人不再单纯地生活在一个物理宇宙之中,而是同时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网络表情可对使用者产生生理上的影响,这一点为其爆红提供了科学上的依据。发表在 Social Neuroscience(《社会神经科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也开始将表情符号视为真正的脸部表情。研究发现,大脑在看到笑脸表情符号:)即冒号和半括号时能激活大脑枕颞部分在看到真实世界人类表情时做出相同的面部识别反应。这种反应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后天获得的。但并非所有的表情符号都能激发大脑神经反应,这需要根据熟悉程度而定。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表情图标比文字更直观生动,而且“萌”态可掬,因此可在非面对面的交流场合起到“软化、缓和”的作用。这也是它广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另一项研究对比了网上人际交流与传统的面对面交谈。瓦尔特和伯贡对16组面对面传播和CMC使用者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有关人际关系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这两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之间差异很小;(2)面对面传播和CMC的使用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际交流中达到同等水平的亲密关系;(3)由于交流方式的不同产生的差异较少;(4)使用电脑进行交流的人,实际上比面对面交流者更专注于发展社会关系。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进一步依赖,使人类日益依赖于一个远离人类心灵的中介化、形式化和技术化系统,人们判断生活的标准也日益服从于一种技术规范和数字化标准,代表着一种“离心的生活”。真正的网络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概念,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传统的社会规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造成强烈的冲击,它逐渐演化成一个心理概念。网络作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体应用工具和载体,已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依赖品。
(三)传播者
1.场域及其影响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了“场域”的概念,“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总体而言,它是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在人们相互交往时,现实社会中的那些各种各样的、显著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种族、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等,而人际传播在通过网络传播时会出现变异现象。1987年学者库尔兰和马库斯提出“线索消除论”,认为网络人际传播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中。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渴望像日常交际中那样看到对方的表情,及时了解对方的感受。表情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搭建起了类似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的场域,在交流时起到制造气氛、补充情感的作用。另外,有学者提出“网络符号从创造意义到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带有网络大众渴望自由和轻松的情感寄托,都有与游戏、娱乐相联系的文化享乐主义趋势”。
基于988份网上调查问卷的结果,对于“您在跟别人发送网络表情符号时期待别人的回应吗”的提问,38.9%的人选择了“比较期待”;对于“如果别人对您发的网络表情符号经常不理睬,你会继续再发送吗?”,41%的人选择了“不会”。由此可见,网上人际交流时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所处情境和对方互动的影响。
2.模仿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
对于人际传播模型和过程,薛可、余明阳(2007)认为人际传播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两人之间的传播、小群体传播和公众传播。而网络表情在这三种类型中应用都很广泛。以我国目前主流的社交软件微信为例,无论是一对一聊天或是群聊、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中的某些文章中,emoji表情随处可见。而在这种现象中,模仿心理与社会认同心理对于表情符号的广泛使用起到了潜在的推动作用。
模仿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刻意模仿和潜意识模仿在人际传播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命题。六十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道拉德在《社会学习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对方的行为包含寻求认同的意味:当网络表情最初使用并流行开来之际,传播者通过模仿可获得社会认同感。“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是网民交际的内在心理需要,也是视觉文化发展趋势与读图时代表达和审美的需要,更是新一代网民在虚拟世界里寻求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互联网出现伊始,以网络为中介的人际传播因为种种技术问题而造成非语言符号的缺失。有学者认为,缺少非语言行为暗示,信息的发出者很难通过信息表达某种情绪、展示个性、实施控制或者展示感召力,交流者虽然享有更多自由,但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展示个性。网络表情符号提供了张扬个性的机会,而使用同一类型或同一种意义的表情符号又可以提供与对方同在一个场域并得到社会认同的心理感受。有学者认为,青少年特有的叛逆和张扬个性心理,可以通过网络表情符号来赢得别人的认同,展现自己的风格和品位,这一事例便说明了表情符号在获取人际认同方面的作用。网络上的人际交流,可以突破空间、时间、场合和身份的限制,通过聊天时建立的虚拟私人空间,可以获得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建立和得到的认同感。
(三)传播效果
1.意义的矛盾性:横看成岭侧成峰
人们创造出表情符号后,却又被它的意义所束缚,不得不去知晓这些符号的意义。emoji等网络表情符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类似于文字中的标点符号,所以,如果要全面理解对方的信息,就要正确解读它们的含义。尽管emoji越来越通用,但人们理解它的方式却并不一致。技术解决了符号的传递问题,但对符号意义的理解却依赖每个人的大脑及大脑里关于客体的参照系。而表情符号的丰富性、文化差异性都增加了它的复杂性。正如它的发明者Kurita所说:“我很想知道它们的使用程度以及地域上的细微差别……可能有一些东西只有日本人才理解,或者只有美国人才会懂。”
一个笑脸可以表示愉快,但也可以仅仅表示礼貌,或者是表示讽刺的邪恶的笑,甚至表示无话可说。若没有谈话的背景和对谈话中双方的了解,就很难猜测某个emoji背后的意图。俄国语言学家巴赫金认为:“意义并不存在于词中,也不存在于说话人或听话人的灵魂里,意义是说话人和听话人进行互动的结果。”这些分歧可以用传播学上的“符号互动论”来理解。米德认为,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中不断地赋予的,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是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的,不是绝对不变的,加之文化背景、生活阅历的不同,对同一个文字或符号的理解都不会完全一致。emoji虽然被广泛使用,但也会出现“图不达意”、误解图标的状况,但这反而是emoji的生命力所在。
2.模糊性:距离产生美
针对众人大规模使用emoji的情况,《纽约时报》的JessicaBennett写了一篇总结众人大规模使用emoji状况的文章,以及众人对这种现象的反应。有的人觉得符号太小,阅读起来困难;有的人则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它们背后的意思;有的人觉得emoji现在的表达方法还比较粗糙;有的人觉得emoji包含的表情符号太少,这限制了它的表达能力。
《隐私已死,还是我们误解了隐私?》一文写道,为了在社交网络上保护自己的隐私,美国青少年通过创意使用代词、身边人才懂得的笑话、歌词等文化上的工具,达到能够跟朋友任意交流,却又让别人看不明白的意图。emoji也是这种“社交密写术”之一。绝大多数表情图标表意直白,但也有少数图标曾引起不同文化背景用户的困惑和误解。例如,北美的用户无法理解为何日本人会在表情图标中设计一坨 “微笑的大便”。事实上,在日本文化中,“金大便”被视为好运的象征,因为日语“大便”的发音与“运气”相似。
当下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是,有时在即时的信息交流时,双方或群聊时会经常发送一些没有特别意义的表情,仅仅是为了说明在线或者是在参与对话。在其他人看来,这些表情符号的意义是模糊的、无法解释的。但这样的用法却不妨碍交流,可以说,这种模糊性反而是表情符号的魅力所在。表情符号的使用偏好也受文化、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emoji可谓东方文化语境下的产物:“东西方思维方式对峙性的显著特征,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性,东方的思维方式体现整体性、具象性、辩证性、主观性、模糊性和思维的顺向性;东方比西方更为含蓄。语言学家Tyler Schnoebelen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emoji是模糊的,语言本身就是多义的。“emoji是新事物,所以它们并没有完全被传统接受。但是它们和我们了解的许多事物的性质是一样的。就像仅凭一个词语或者大笑判断意思一样,根据一个符号作出判断是相当危险的。”
3.传播局限
人的表情千变万化、丰富多样,模拟毕竟是模拟,比如“笑”的表情又可以分为多种细微表情,全都用图标来表现,目前看来是不现实的。表情符号相对于真实表情做了很大程度的简化,相比起照片,符号的真实性与可还原性更低;而比起文字符号,表情符号虽然包含更多信息,但由于使用过程更加独立,在符号所维持的“向心力”不足时,其带有的人文含义也更容易变化。
表情符号的使用局限性,部分是由即时信息的使用而带来的。即时信息指可以在线实时交流的工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线聊天工具。在问题“有因为不恰当地使用网络表情符号造成误会的经历吗?”的回答中,39.4%的受访者选择了“有过”。即时信息有一种“浓厚的社区气氛”,因为双方一般都在“好友名单”上或是亲密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气氛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沟通区域。而在关系不是很紧密的人之间或在严肃场合,表情符号就没有文字适合交流,并且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与网络流行语相比,丧失了口语传播空间。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的“在和哪类人群聊天时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表情符号(多选)”的选择中,91.5%的受访者选择了“朋友”,而1.6%的人选择了“领导”,10.1%的人选择了“陌生网友”,可见表情符号的使用更依赖于现实中关系的亲疏等级。
三、结语
表面看来,网络表情符号是高科技的新产物,有人甚至认为其引起的效应可能会在网络上发展为一场代替文字的革命;但在研究人类文字和语言的专家看来,它更像是一种对原始的回归。人类最初的记事方式就是用简单的图案和符号,象形是最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象形广泛运用于中国汉字、古埃及文字,到今天仍是人类最直观、最常用的创造符号的方法。emoji等表情符号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是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拼音文字和会意文字的区别。拼音文字和会意文字对于文化的影响不同,用拼音文字书写的词汇以其简单性牺牲了文字本身的丰富意义,后者在埃及的圣书文字和中国的会意文字中得以保存,但与之相并存的是严密的家族网络和部落式结构。也就是说,就某种程度而言,在使用会意文字的文化传统中,个人的确受到较大限制,不容易从传统世界转入以线性逻辑为特征的视觉世界。在数字媒体出现以前,人类的语言媒介系统先是由口语、身势语、有意义的图案和符号为基础,后来出现了文字系统,使信息和文化不再难以保存和难以复制。自此之后,以“口语—文字”为核心的媒介形态就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表情符号的广泛传播也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麦克卢汉有关“地球村”的预言。在他看来,“地球村”指人们的交往方式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的火爆,有时候反而显得文字语言冗余。“在网络沟通及时便捷、表情符号又高度发达的当下,人们越来越少地深思熟虑、再三斟酌、反复推敲一个情绪的表达,我们越来越习惯把情感表达让渡给表情符号,把自己变成一个在电脑屏幕前表情冷漠而在网络世界里热情奔放的怪异动物”。
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的论文以往多集中于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上,对近几年使用日益频繁的网络表情符号,尤其是对某一类特定的表情符号缺少分析与关注;并且,此类的多数文章是把表情符号作为网络语言或网络符号进行总结,没有分析表情符号广泛传播背后的原因和对其具备的更广阔的价值意义展开论述。事实上,表情符号在社交媒体的人际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效果和作用,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传播学理论更值得我们探讨,它们对推进文字语言及网络中人际沟通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此文引起更多人对流行现象背后的传播学思考,达到让人们更有效率地交流的目的。emoji等表情符号在网络会话中的使用呈动态开放性状态,且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它自身的意义和用法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替。作为使用者,应该辩证地看待网络表情:表情符号“生长于文字表达的体系之外,掌管着语尽词穷后广袤的情感丛林,但要想融入这个日趋冷漠、平淡的文明世界,表情符号还要继续寻找指引的道路、渡载的船”。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